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Ⅱ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神经病变分成两组。比较各组间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分析Ⅱ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Ⅱ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病率46.7%。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和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比较,SBP、糖尿病病史、吸烟史、FPG、HbAlc与空腹C肽在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BP、糖尿病病史、吸烟史、FPG,PBG,和HbAlc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的独立因素。结论 神经病变在Ⅱ型糖尿病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其发病与众多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病理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 探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临床与神经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体征,同时进行血糖、果糖胺、红细胞山梨醇及神经传导速度(NCU)测定,并做腓肠神经病理检查。结果 10例患者血糖、果糖胺及红细胞山梨醇明显增高,NCU下降,以感觉NCU下降明显。神经病理显示不同程度神经纤维减少、轴索变性及血管狭窄。结论 糖尿病病程、代谢紊乱控制程度与NCU及神经病理损伤程度有一定相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益肾活血汤,对照组用呋喃硫胺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血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肌电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电图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测试的临床价值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肌电图仪对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进行测定,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病史、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结果肌电图测试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具有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轻收缩峰电压明显高于无神经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轻收缩峰平均时限延长,多相电位比数增大,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病程延长,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控制空腹血糖及HbA1c有助于延缓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肌电图检测适用于临床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桡神经的超声特征及电生理表现,企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5例及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35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5例作对照,所有受检者行桡神经超声检查及神经传导检测.结果: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桡神经超声表现为神经束回声减低,平行线状低回声结构消失,神经外膜增厚分界不清;神经传导检测提示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均有异常,且SCV更为敏感,异常率更高;糖尿病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超声及神经传导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与神经传导检查两者结合,可以从功能及形态学两方面更明确地为临床提供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的依据和判断病变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益肾活血汤,对照组用呋喃硫胺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血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8—2013-01本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的神经传导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与4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善较为积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DM)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结果 (1) DPN组与NDPN组病患年龄、病程、FPG、2hPG、HbA1C、尿 A/C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病程、年龄、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是 2 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大、病程长、高HbA1C的糖尿病患者发生 DPN 的风险增加.提示临床医生应在糖尿病早期对DPN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纤维肌电图(SFEMG)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FEMG检测129例DPN患者的优势侧指总伸肌颤抖(jitter)和纤维密度(FD),按常规方法行神经传导速度(NCS)检测。比较SFEMG和NCS的异常检出率,并分析jitter值与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SFEMG异常检出率(91.5%)显著高于NCS(78.3%)(P<0.01)。HbA1C轻度升高组SFEMG异常检出率(86.4%)显著高于NCS异常检出率(69.7%)(χ2=7.69,P<0.01),而HbA1C重度升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itter值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r=0.3132,P<0.05)。jitter值正常及轻度异常患者治疗有效率(82.3%)及治愈率(30.6%)均显著高于明显异常者(54.2%,11.9%)(χ2=11.02,P<0.01;χ2=6.32,P<0.05)。结论 SFEMG对DPN的诊断意义显著,并且可用于DPN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肌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传统的治疗,治疗组4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口服治疗;观察尼莫地平对肌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经尼莫地平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神经症状、体征及正中神经、胫神经MCV和SCV的改善极显著(P<0.01),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痹痛灵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对30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口服痹痛灵胶囊,2粒,tid,共用4周,结果:患者服用痹痛灵胶囊后可明显缓解四肢疼痛,麻木,发凉,活动受限等症状,肢体功能有一定恢复。结论:痹痛灵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2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64例,将甲钴胺500μ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60例,除不用甲钴胺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2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改善肌电图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200例患者为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状况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1-08-2012-12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按照 W H O 规定的体重指数标准分为4组,分别为A组(BMI<23.0)、B组(BMI 23.0~31.0)、C组(BM I>31.0~35.0)与D组(BM I>35.0)。A 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45~70岁,平均(59.7±3.27)岁;病程5~20 a。B组55例,男23例,女32例;年龄46~69岁,平均(60.1±3.39)岁;病程6~19 a。C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45~69岁,平均(61.1±3.49)岁;病程6~20 a。D组54例,男24例,女30例;年龄47~70岁,平均(58.8±3.21)岁;病程5~19 a。所有患者经检测未出现明显的心绞痛症状,也未出现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症状及非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并询问患者检查前1周均无酮症酸中毒症状,未使用过显著影响患者心率或神经传导的药物。各组实验对象性别、年龄分布及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和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80例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神经妥乐平和甲钴胺静滴,给药前及给药4周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和四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给药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对照组为5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SNCV),2组治疗前后均有一定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病理以及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同时对患者的血糖、神经传导速度以及红细胞山梨醇等临床指标的检测。结果所有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而其他临床指标的测量数据有明显的升高,神经病理观察显示患者的血管会发生病变,而且神经纤维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研究表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各项指标与糖尿病病程以及神经受损的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在我国可达50%~60%。病变主要累及双侧末梢神经,以感觉神经、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运动神经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疼痛、麻木、无力、烧灼感、针刺感及寒冷感,夜间重,有时难以忍受而影响睡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分1组(男性)和2组(女性),2组再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细分为A1、B1和A2、B2组(A组为阳性,B组为阴性),对比各组血尿酸水平。结果A1、B1组患者平均血尿酸水平分别为(469.7±95.3)μmol/L、(430.7±9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A2、B2组患者平均血尿酸水平分别为(425.6±84.6)μmol/L、(380.5±9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1组和2组对比,平均血尿酸水平分别为(444.2±93.4)μmol/L、(395.4±88.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4)。结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者更高,高尿酸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足底压力参数变化与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为DPN将患者分为DPN组(60例)和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Non-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non-DPN)组(66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足底压力参数、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果 与non-DPN组比较,DPN组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病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3—2016-03收治的2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其病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n=159)和2型糖尿病非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n=109),对比2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等指标均高于非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2组患者2 h胰岛素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在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以患者是否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为应变量,以单因素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多元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短、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病程长短、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糖化血红蛋白,应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电图对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50例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MCV、SCV减慢者45例,其中41例为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4例为腕管综合征。结论肌电图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