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构建基于云架构的区域智慧急救平台,为急救车提供车载智能终端和数字化医疗设备。利用4G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载设备和患者生命体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远程传输,构建院前急救远程专家会诊网络。实现急救车和医院5大专科救治中心各救治环节信息的标准化和智能化,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高院前急救的精准度和救治率,为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医联体卒中120网络模式的基层卒中救治体系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南沙区构建基于医联体卒中120网络模式的基层脑卒中救治体系,选择体系构建后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为观察组,选取体系构建前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到达医院大门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DNT)、120院前救治时间、溶栓率、DNT达标率,并且观察3月后NHISS评分、致残率、病死率、依从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DNT时间、120院前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溶栓率和DNT达标率高于对照组,3个月后的NHISS评分,致残率、致死率低于对照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医联体卒中120网络模式的基层脑卒中救治体系可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率、DNT达标率,缩短DNT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诊分级分诊救治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救治中的价值及对医疗纠纷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急诊分级分诊救治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模式,对两组患者接诊到确诊花费时间、救治效果、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候诊、治疗等候及急诊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漏诊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救治干预中开展急诊分级分诊救治模式,患者整体救治成功率显著提升,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减少。  相似文献   

4.
院前急救是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了院前急救模式与标准多样、急救信息难以实现实时共享等问题,分析了将5G技术应用于智慧医疗院前急救的优势,包括实现区域急救资源调配合理化、生命体征信息传输实时化、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同步化、远程急救远程会诊精细化和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无缝化,并结合5G智慧急救系统的实践演练,认为该急救模式的创建可提高严重创伤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一套基于3G/4G无线网络的区域性急救系统的设计过程。该系统以医院急诊科为救治中心,依托专网专线和3G/4G通信网络建立,集成了数字化智能救护车系统、急救现场手提箱系统和区域性急救医疗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水平,提升应急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处置能力,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120调度员对院前急救的护理指导,提高急救的应对能力,减少院前急救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120调度员调派急救车前往救治后,利用电话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急救护理指导,讲解关键步骤及急救方法,为挽救生命赢得先机。结果:120调度员利用电话,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给予及时、准确、安全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控制了危急的症状,有效的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结论:120调度员通过院前急救护理指导,为患者急救赢得了黄金时间,大多数患者急危重症状得到了及时控制,提高了急救质量和效率,改善了患者的愈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线移动信息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使用无线移动信息技术后“120”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无线组(55例);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使用无线移动信息技术前“120”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传统组(50例).比较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受伤至获得专科确切性治疗时间及救治生存率.结果 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1,P> 0.05).无线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至获得专科确切性治疗时间为(1.646±0.499)h,短于传统组的(2.085±0.57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1,P< 0.05).无线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生存率为78.2%(43/55),高于传统组的58.0%(2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7,P<0.05).结论 无线移动信息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可使院内治疗提前,缩短受伤至获得专科确切性治疗时间,使院内与院前急救无缝隙衔接成为可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战创伤分级救治远程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战创伤分级救治远程支持系统的组成和技术手段。方法:运用微波数字传输和GSM生命体征信息传输两种技术,通过自行组网,建立由多功能无线遥控摄像系统、平战两用远程监护系统组成的远程支持系统。结论:建立了野战医疗所局域网络和远程监护网络,实现了伤员后送和救治过程中各种音视频信息、生命体征信息的动态、持续和无线远程传输,突出了伤员分级救治的实效性,拓展了战创伤救治空间,为提高紧急救治效率、缩短"黄金"救治时间、降低战创伤伤员死亡率和致残率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某院接诊的1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78)和对照组组(n=78),观察组给予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给予患者院前常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包括救治总有效率和救治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救治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救治,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现代院前急救中,作为急救单元组成部分的急救车辆不仅是急救医生、护士、驾驶员、病人的载体,又是实施病人转运途中监护、救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急救专用车辆管理,对规范院前急救行为,促进院前急救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说明“120”必须统一急救市场中救护车管理的必要性,分析急救中心救护车辆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结合工作实际,探讨有效管理急救车辆的制度和方法,确保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实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确保院前急救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院前急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应对措施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所接到的急救电话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急救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该院护士在综合水平的提升方面明显优于2010年,患者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救护车的出车时间也明显缩短,它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了提高院前急救护理的质量,医院就必提高120的接听应急能力,须强化人员配备、加强急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在急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救护车的出车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院前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强急救管理,建立并完善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为患者服务。方法总结120急救中心园区急救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急救医疗服务管理对策。结果主要安全隐患为急救人员急救意识不强、信息提取不清晰、操作技能不熟练等;针对上述问题,应建立并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教育与培训,完善紧急救援机制和规范救治工作。结论做好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行和管理,对提升突发事件医疗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蒋晓红  杨俏兰  汤娜 《现代医院》2008,8(12):104-10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医疗护理纠纷防范措施。方法建立健全院前急救有关规章制度,提高出诊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配备齐全院前急救所需的各种急救物品和急救药品,处理好与城管、交警、公安等部门的关系。结果院前急救成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医疗护理纠纷下降。结论强化医护人员法律行为,加强岗位培训,提高院前急救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重视程度是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国内外院前急救模式及急救人员岗位培训,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立符合我国长远发展需求的均衡性院前急救模式;通过储备人才、建立岗前培训机制、继续教育体制、国家资格认证体系,提高院前急救人员急救水平,提高院前个体患者救治和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医疗救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制院前急救医师配置缺口的测算方法并对上海市的急救医师配置缺口进行测算。以减少迟缓派车现象为目标,通过分析上海市市区近两年的迟缓派车数据来获得上海市市区急救医师缺口的数量,并推广至整个上海市。课题组研制出了峰值法,该方法建立了急救医师增量与减少迟缓派车次数的数量关联。峰值法采用描述统计方法,运用SAS软件编程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课题组使用峰值法对上海市2013年、2014年的迟缓派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增加40辆值班车次(381名急救医师)可将迟缓派车率从25.61%降至0.22%。建立了增加急救医师与减少迟缓派车次数的数量关联,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06至2019-10在我院120站救治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救治流程进行分组,实施常规急救流程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n=61),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指导下实施急救流程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n=75),对比两组患者院前急救项目时间、救治效果及急救护理满意度。结果 (1)两组出诊反应时间及急救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现场救治时间、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及心肌总缺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院前急救人员到达时及治疗后症状缓解率、转运成功率以及急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缩短现场救治时间、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及心肌总缺血时间,提高救治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是提升院前急救水平的有效方法。通过培训、宣传等模式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家属自行救治水平,为患者心肌梗死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救护车急救患者的非必须救治和必须救治情况以及急救车资源使用的合理性,以期为救护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救护车到达现场后,急救医生和护士根据现场情况,将2019年11月沈阳市内五个行政区的"120"急救车接诊的10 617名患者分为两组,即非必须救治组患者和必须救治组患者,并对两组人员的各类特征进行比较。
  结果  患者男性5 134例(占48.3%),女性5 483例(占51.6%),36.8%的患者(3 902名)为非必须救治患者,沈河区的"非必须救治"患者比例最高(46.7%)。非必须救治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必须救治组(P < 0.01)。在时间分组上,08:01-17:00接听到"120"电话的量最多,08:01-17:00非必须救治患者占比最多,00:01-08:00非必须救治患者占比最少(P < 0.01)。必须救治和非必须救治组在各个年龄段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18岁以下非必须救治患者占比最高,41~65岁占比最少。在院患者由其医护人员拨打"120"电话者中,只有64%被急救人员评估为"必须救治",患者本人和家庭成员拨打电话送来的非必须救治患者占比最多,接近50.0%,而警察或路人打电话送来的非必须救治患者占比最少(P < 0.01)。主诉的患者中,有35.9%(1 718/4 780)不需要急救帮助。3 902例非必须救治患者中:只有一小部分(4.1%)被认为处于紧急状态但没有生命危险;既不威胁生命也不紧急的患者最多(占85.0%)。不需要紧急医疗帮助的患者中,55.0%的患者能够自行驾车或乘坐出租车到达医院就诊,由医务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但并不需要急救车服务的患者中,有90.0%也仅仅需要一辆能够平躺下的车即可。
  结论  沈阳市内院前急救接诊患者中有很大比例的患者并不需要用救护车接诊。医护人员在院前缺乏针对患者的有效评估,影响了急救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建议院前急救管理部门为使用救护车服务制定明确的标准,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更加合理地利用急救资源。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形势下军事任务多样化、复杂化,保障体系战线“长、小、散、远”等特点,以及需要进行快速应急救治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军队中小医院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平战结合,军地急救体系合作,“训保合一”,研制、引进、应用先进的可组装、轻便的多功能战勤装备等措施,建立形成快速、高效、便捷的院前应急救治保障网络系统,大力推进应急战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了军队中小医院院前应急救治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