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电图(ECG)ST在不同导联的改变对梗死部位相关动脉(IRA)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1例AMI的早期ECG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胸前导联ST段抬高是左前降支(LAD)梗死最常见的表现。STaVL和/或V1-4抬高诊断的敏感怀均为83%,特异性分别为100%、9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3%。②STⅡ/Ⅲ〉1,ST1等电线+V1-2压低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内超声溶栓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低频高能超声溶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上关血管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AMI患30例(梗死部位:前壁16例,下壁14例)。左前降支(LAD)闭塞16例;左回旋支(LCX)闭塞4例,右冠状动脉(RCA)闭塞10例。超声溶栓后对闭塞相关血管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结果 超声溶栓后闭塞相关血管达心肌梗全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准确预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闭塞位置的作用。方法:对94例前壁AMI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前间隔AMI患者前降支闭塞位置大都发生在第1间隔支和第1对角支开口远端,且单支病变多见。②前壁和前壁伴高侧壁AMI患者前降支闭塞位置发生在第1间隔支与第1对角支开口近端的发生率分别为289%与263%和550%与475%。前壁伴高侧壁AMI患者若以大的对角支作为解剖分界进行分析,则800%其血管闭塞位置在大的对角支发出前,若以aVL导联ST段抬高>1mm,Ⅲ、aVF导联ST压低>1mm为标准,预测血管闭塞位置在第1对角支开口近端和大对角支开口近端的发生率分别为692%和923%。③前壁伴下壁AMI者前降支闭塞位置均发生在第1间隔支开口远端。结论:心电图对前壁AMI时前降支的闭塞位置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心电图对判断梗塞相关动脉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塞(IWAMI)时ECG对判断梗塞相关动脉(IRA)的作用,我们对57例I WAMI的ECG和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IRA为RCA45例,LCX7例,分别占IWAMI的865%与135%;其中RCAP36例、RCAd9例、LCXd7例、LCXP0例。2同时有右室梗塞173%,后壁梗塞481%。3IWAMI时以ECG同时有右室心梗图形或仅有下壁心梗图形判断IRA-RCA的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100%:P<005;4以ECG同时具备后壁心梗图形和avL导联ST段压低<15mm来判断IRA-LCX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17%,P<005。18导联ECG有助于在急性期判断下壁心肌梗塞的IRA。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造影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AMI患者应用国产尿激酶及进口链激酶开始溶栓治疗后90分钟行CAG。结果:尿激酶和链激酶血管开通率分别为60.8%及63.0%;CAG提示有残留血栓的分别为86.9%及81.5%;5周病死率分别为8.6%及7.4%;严重出血并发症分别为1.85%及2.17%,均无统计学意义。加大尿激酶剂量至200IU,并不增加血管开通率反而增加出血并发症。结论:AMI是由突然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所致。尿激酶和链激酶用于静脉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两种溶栓剂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及ST-T改变心电图对判断心肌梗死(MI)及ST-T改变时相关动脉闭塞的作用。方法对55例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与其相应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①符合MI心电图改变,冠状动脉造影阳笥98%;多导联ST-T改变,冠状动脉造影阳性53%;正常、大致正常心电图4例,阳性3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例均为阳性。②前壁、前间壁MI,左前降支病变64%,36%为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定心电图在判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意义。方法对5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的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罪犯血管是右冠状动脉占85.7%,回旋支占14.3%;②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颤是右冠状动脉闭塞指标;③STI.aVL压低≥1.0mm是右冠状动脉闭塞敏感指标(P<0.05及P<0.01),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9%、75%及92%、75%,而缺乏STI.aVL压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直接PTCA)的成功率及有效性。方法42例发病在0.5~10h的老年AMI患者接受了直接PTCA,术后随访半年。结果40例患者中的45支梗塞相关血管(IRA)获得再通,成功率达95.2%(40/42),均达到TIMI-3级血流灌注,再通血管残余狭窄0%~20%。5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Kilip分级Ⅱ~Ⅲ级)及3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住院期间1例死亡(病死率2.5%)。术后随访半年,6例直接PTCA成功患者(15.0%)心绞痛复发,再次PTCA后血管再通。结论直接PTCA治疗老年人AMI成功率高,病死率低,近期预后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在109例AMI患者中,45例患者接受直接PTCA治疗,64例患者接受药物溶栓治疗。结果溶栓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的患者有48例,再通率为75%;直接PTCA组IRA成功开通的患者有44例,成功率为97.8%。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EF)溶栓组为54.1±13.2,直接PTCA组为64.2±10.1,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分别为6.3%和2.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一步分析溶栓再通组与直接PTCA成功组的临床疗效,前者因再闭塞或缺血发作行择期PTCA的比率明显高于直接PTCA组(27.1%vs0;P<0.05),但直接PTCA组左室EF仍显著高于溶栓再通组(64.8±9.8vs55.9±12.6P<0.05)。住院期间再发梗塞,心肌缺血事件和心力衰竭例数溶栓再通组都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PTCA与溶栓治疗AMI患者,前者可使IRA充分有效地开通,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文  刘力生 《高血压杂志》1999,7(4):303-304
目的:比较单纯下壁梗死(SIMI)与下壁伴右室梗死(IRMI)患者临床 及进一步分析 卡托普利的影响。对象和方法:选择发病36小时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入中国心脏研究-I试验,随机用卡托普利或安慰剂治疗4周。本文公分析比较其中SIMI与IR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卡托普利治疗4周对二者临床事件的影响。结果:SIMI与IRMI患者分别为1955例和317例;男性各占71.1%,73.2%;平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后出现的血栓形态与介入治疗方法的关系。  方法:应用血管内窥镜观察经介入治疗后31 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再通术(PTCR)组14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组10 例,支架置入组15 例(其中8例行PTCA后支架置入)冠状动脉血栓形态。  结果:在支架置入组均为附壁血栓,无一例是管腔内血栓;而在PTCR组和PTCA组中管腔内血栓分别占86% 和90% ,比支架置入组管腔内血栓有意义地增多(P< 0.001)。  结论:3种AMI介入治疗中,支架植入术在降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及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优于PTCR和PTCA。  相似文献   

12.
PTCA术后低分子肝素早期抗凝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是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血栓闭塞。因此,术后早期抗凝治疗非常重要。我们对41例PTCA和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分别用低分子肝素(LMWH)及普通肝素(SH)进行早期抗凝治疗,以探讨LMWH在PTCA及支架术后早期抗凝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7年3月~1998年8月在本院成功地接受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共41例,A组20例,B组21例;两组均除外手术过程中因技术因素造成急性血栓形成、血管闭塞、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6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均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常规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压低>1mm分为ST段压低组(48例)与ST段正常组(18例),比较分析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7.3%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ST段压低组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73.2%为左前降支(LAD)近端病变,显著高于ST段正常组(45.8%)。ST段压低组55.6%伴有心电图STI,aVL抬高,显著高于ST段正常组(4.2%)(P<0.01)。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下壁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关,而与LAD近端病变有关,可能反映高侧壁心肌缺血时的心电图对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4.
胃癌组织5q微卫星不稳定性与APC/MCC基因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5q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APC/MCC基因杂合缺失(LOH)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LP及PCR-RFLP技术分析52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MSI及APC/MMC基因LOH。结果5qMSI检出率为34.0%(16/47),APC/MCC基因LOH率为31.4%(11/35)。早期胃癌5qMSI阳性率为66.7%(2/3),APC/MCCLOH率为50%(1/2);进展期分别为31.8(14/44),30.3%(10/33)。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MSI及杂合缺失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粘液(印戒)细胞癌APC/MCCLOH率(55.6%)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管状腺癌(P<0.05)。胃、肠两型胃癌5qMSI及APC/MCCLOH差异无显著性及5qMSI与APC/MCCLOH无相关性(P>0.05)。结论染色体5qMSI有APC/MCC基因LOH在两型胃癌的早期发生及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染色体5q可能是胃癌的易感部位。  相似文献   

15.
老年危重症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漏诊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易漏诊的原因,以提高对老年人心肌梗死的正确诊断率。方法总结20年中尸检有AMI老年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46例AMI中11例(23.9%)发生在危重疾病的终末期,其中9例漏诊,占46例的19.6%,占11例的81.8%。11例临床上均患冠心病及其它疾病,尸检均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1~3支,管腔狭窄Ⅲ~Ⅳ级。心肌梗死部位:左室前壁或前侧壁6例,心内膜下2例,左室乳头肌、室间隔、心尖部和右室各1例。4例心脏破裂。结论AMI的症状易被肿瘤晚期症状和脑血管病的意识障碍等所掩盖,临床上应尽可能多次检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以降低AMI漏诊率。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发急性血管闭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血管闭塞的发生及治疗。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034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急性血管闭塞及治疗情况。结果:31例(3.0%)患者发生急性血管闭塞,其中8例系急性心肌梗塞(AMI);16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7例为稳定性心绞痛。发生急性血管闭塞的时间:28例(90.3%)患者在PTCA术中,3例在术后。9例患者因血压降低需用升压药,其中5例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4例急性血管闭塞时发生心室颤动,1例出现心室停搏。处理结果:31例患者中24例用球囊长时间加压;18例植入支架;25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0.6%。2例(6.5%)死亡;3例(9.7%)发生心肌梗塞;1例(3.2%)急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结论:急性血管闭塞的发生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多支血管病变、复杂病变有关,采取冠状动脉内支架及长时间加压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报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39例,其中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ABMT)14例,净化自体骨髓移植(PABMT)25例。中位年龄28岁(10~43岁)。AML27例,ALL10例,CML2例。CR131例,CR27例,NR1例。CR至移植时间中位数6.7个月(2~19个月)。预处理方案:TBI加Ara-c、DNR或VP16。ABMT组及PABMT组3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68.32%及67.57%,复发率为30.76%及26.80%。但PABMT组AML患者3年DFS率为82.35%及CR2期移75%3年DFS率为75%,明显高于CR。期移植未净化者50%。化疗组3年DFS率为7.38%及复发率76.4%,两移植组疗效优于化疗组。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变形能力和粘附功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细胞变形能力(LD)和白细胞粘附功能(LAF)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和血栓血小板粘附两用仪,检测42例健康老年人和92例老年CHD患者白细胞滤过指数(IF)和白细胞粘附率(LAR)早晚动态变化。结果两组中,IF和LAR早晨较下午高(P<005及001);CHD患者IF和LAR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变化最明显。结论CHD发病早晨高发现象与LD和LAF动态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前分支阻滞(LAHB)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分析71例下壁AMI急性期病人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出现或不出现LAHB患者间冠脉病变的差异。结果 71例患者中13例(18.3%)在AMI急性期出现LAHB,与58例不伴有LAHB的患者比较,前者左前降支狭窄的发生率及多支冠脉病变的发生率均明显较高(P〈0.01),梗死相关动脉有更严重的残余狭窄(P〈0.05)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近期转归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转归的影响因素,为降低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住院的305例首次AMI老年患者,男146例,女159例,对比分析其临床基础情况、梗死表现、治疗及临床经过、住院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并对影响转归的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老年女性并存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百分率较男性高(分别为56%对29%,33%对18%),男性吸烟者较女性多(40%对2%),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1)。老年女性的心力衰竭、休克、机械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均高于男性(均为P<0.05)。然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并不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OR,0.73;95%CI,0.25~2.23),而心功能Kilip分级(OR,6.82;95%CI,2.50~18.91)、机械并发症(OR,53.18;95%CI,11.56~401.30)、肌酸激酶(CPK)峰值(OR,1.69;95%CI,1.18~2.47)等可能有重要预后价值。结论老年AMI患者死亡危险性增加与心脏本身的危险因子有关,而性别无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