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认知和行为障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认知障碍是帕金森病(PD)常见症状,即使在PD早期也能检测到轻微的认知损害[1].与阿尔茨海默病(AD)相比,PD认知损害具有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即计划、组织、思维、判断及问题解决)损害和视空间障碍,最终会进入痴呆状态.与AD相似,PD出现认知障碍至发展为痴呆前常有数年的过渡阶段,称之为PD轻度认知障碍(PD-MCI).PD痴呆(PDD)的诊断多年来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许多文献借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中AD的诊断标准作为PDD诊断的参考,实际上并不恰当,因为PDD和AD的认知损害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IL-1β、IL-6和α2巨球蛋白(α2M)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40例AD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和α2M水平,并与帕金森病(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AD患者中各因子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分析AD中α2M水平与其它各因子的相关性。结果①PD患者中IL-1β水平明显升高(P 0.05),AD患者IL-1β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AD、PD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两组间无差异(P 0.05);③AD、PD组α2M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05);④AD中IL-6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281,P=0.016)。AD中α2M水平与IL-1β、IL-6无相关性(P 0.05)。结论 AD、PD的发病过程伴随着外周炎症反应,IL-6有可能与AD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有关,IL-1β与AD认知障碍程度无关,α2M尚不能作为AD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Alzheimer病(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Akt及其活化水平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对20例AD患者(AD组)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的Akt及磷酸化Akt (p-Akt)水平,并与帕金森病(PD)患者(PD组)和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Akt水平与病程和MMSE量表评分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Akt及p-Akt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PD组p-Akt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PD组相比,AD组Akt水平升高明显(P<0.05).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Akt水平与病程呈正相关(r=0.602,P=0.014),与MMSE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560,P=0.024).结论 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Akt及其活化水平显著增高,并且病程越长、病情越重者增高的越明显.提示Akt有可能成为AD诊断及病情评价的外周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α2 巨球蛋白 (α2 macroglobulin ,A2M)基因 18号外显子 5′端 5个碱基的插入/缺失 (Ins/D)多态、2 4号外显子上缬氨酸 /异亮氨酸 (I 10 0 0V)多态 ,在帕金森病 (PD)及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 ,在 6 6例PD患者、115例AD患者中观察A2M基因两种多态的分布 ,并通过比值比 (OR)对A2M基因两种多态与PD、AD作相关分析。结果 A2M基因I 10 0 0V多态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 ,在PD、AD组与健康对照人群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基因型PD :χ2 =7 4 0 9,df =1,P =0 0 0 6 5 ,AD :χ2 =6 6 2 5 ,df =1,P =0 0 0 9;等位基因PD :χ2 =5 183,P =0 0 2 3,AD :χ2 =4 2 12 ,P =0 0 4 0 ) ,其中Ⅳ杂合基因型与PD及AD均呈显著的正关联 (PD :OR =3 0 3,95 %CI:1 38~ 6 5 8;AD :OR =2 5 2 ,95 %CI :0 99~ 5 0 9) ;但PD、AD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各组间A2MIns/D多态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A2M基因 2 4号外显子I 10 0 0V多态可能不仅是AD的疾病易患因子 ,也是PD的疾病易患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Ⅳ(apolipoprotein A-Ⅳ,ApoA-Ⅳ)基因360位点多态性和血脂指标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的关系. 方法应用存在特异性引物的简便、直接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具有临床诊断证据的39例AD患者[(77.7±8.1)岁]、36例PD患者[(74.8±10.0)岁]和208名健康人[(54.3±11.2)岁]ApoA-Ⅳ基因360位点(Gln/His)的突变,同时应用常规临床化学方法检测上述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 结果在所有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均未发现ApoA-Ⅳ 360 His等位基因携带者;两个病患组与对照组血清TC和H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病患组血清TG水平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组血清TG水平显著高于AD组(P<0.05). 结论此研究未发现ApoA-Ⅳ基因360位点突变基因型携带者,故无法探讨其与AD和PD的关系;血脂水平与AD和PD的关系有待扩大病例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the double stranded R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PKR)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lymphocytes,PBLs)中的表达及活性;探讨其水平及活性改变与AD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D、PD及健康老年人各20例,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BLs中总PKR及磷酸化PKR(p-PKR)的表达,分析比较3组中PKR表达及活性的差异,并利用皮尔森相关分析探讨PKR表达及活性与AD、PD病程和病情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总PKR、p-PKR蛋白表达水平在AD患者的PBLs中均明显升高(P0.05),且总PKR的表达量与AD患者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99,P0.01);在PD组PBLs中总的PKR与p-PKR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在AD患者中,PKR的异常表达及活化不仅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而且可在PBLs中检测到,其表达量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有可能成为AD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价的外周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于前期基础上,进一步证实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神经元G_1/S调控点功能障碍亦存在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与正常者及其他常见类型痴呆者做对比,评价AD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_1/S调控点功能有何变化,探索AD诊断的血液标志物。方法选取18例AD者为实验组,18例正常者、14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者、12例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病伴发的痴呆: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Parkinson’s disease/Parkinsonism-Plus syndrome,PD/PPS)者为对照组。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依次经植物凝集素干预24 h,再经雷帕霉素干预24 h(T_(48)),流式细胞技术分析4组T_(48)细胞周期分布,对比各组T_(48)细胞G_1/S调控点功能状态的差异情况。结果 AD组T_(48)细胞G_1%低于正常组(P 0. 01)、Va D组(P 0. 01)、PD/PPS组(P 0. 01);S%高于正常组(P 0. 01)、Va D组(P 0. 01)、PD/PPS组(P 0. 01);而正常组、Va D组、PD/PPS组之间比较,G_1%、S%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 AD组T_(48)细胞G_2%高于Va D组(P 0. 01)、PD/PPS组(P 0. 01),AD组T_(48)细胞G_2%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D外周血淋巴细胞G_1/S调控点功能发生障碍;正常组、Va D组、PD/PPS组外周血淋巴细胞G_1/S调控点功能情况基本一致,提示该调控点功能障碍可能为AD所特有;AD外周血淋巴细胞G_1/S调控点功能障碍有望成为AD诊断的血液标志物,该标志物的发现还可能为AD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 A- (apolipoprotein A- ,Apo A- )基因 3 60位点多态性和血脂指标与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 (Parkinson disease,PD)的关系。方法 应用存在特异性引物的简便、直接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检测具有临床诊断证据的 3 9例 AD患者 [(77.7± 8.1 )岁 ]、3 6例 PD患者[(74.8± 1 0 .0 )岁 ]和 2 0 8名健康人 [(5 4.3± 1 1 .2 )岁 ]Apo A- 基因 3 60位点 (Gln/His)的突变 ,同时应用常规临床化学方法检测上述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结果 在所有患者和健康人群中 ,均未发现 Apo A- 3 60 His等位基因携带者 ;两个病患组与对照组血清 TC和H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但病患组血清 TG水平却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PD组血清 TG水平显著高于 AD组 (P <0 .0 5 )。结论 此研究未发现 Apo A- 基因 3 60位点突变基因型携带者 ,故无法探讨其与 AD和PD的关系 ;血脂水平与 AD和 PD的关系有待扩大病例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α-共核蛋白在神经元内错误折叠或大量聚集形成嗜酸性包涵体,是PD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外周自主神经系统中。近年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在PD患者体液(如脑脊液、血浆、唾液等)中α-共核蛋白存在特征性的变化。此外,α-共核蛋白的其他形式(如寡聚体、磷酸化形式等)联合AD病理蛋白(如tau蛋白、Aβ1-42蛋白等)对诊断PD可能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因此,文中将体液中α-共核蛋白水平与PD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唯一可视的部分.研究证明,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均有视网膜结构的异常,但两种疾病的视网膜改变可能不同.现总结AD、PD视网膜标志物的研究,旨在探讨视网膜改变作为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Alzheimer病(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分布及上游调控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对30例AD患者(AD组)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分布,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淋巴细胞ERK1/2/m TOR通路和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21的表达,并与帕金森病(PD)患者(PD组)及正常对照者(NC组)进行比较。分析AD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病程的关系。结果与NC组相比,AD组外周淋巴细胞分布于G1期的比例(G1%)显著下降而S%显著升高(均P0.01);淋巴细胞中p-ERK1/2、pm TOR和p21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与NC组相比,PD组ERK1/2、p-ERK1/2、m TOR、p-m TOR、p2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组外周血淋巴细胞p-m TOR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592,P=0.018),与病程呈负相关(r=-0.558,P=0.025)。结论 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分布存在异常,淋巴细胞的pERK1/2、p-m TOR和p21水平显著下降,并且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者p-m TOR水平下降越明显。外周血淋巴细胞p-ERK1/2、p-m TOR和p21有可能成为AD诊断及病情评价的外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一类结构与功效类似于动物雌激素的非甾体类化合物,近年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对多发性硬化(MS)、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疾病有较好防治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抑制神经免疫炎症、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保护线粒体及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等,从而减缓MS、AD和PD神经细胞损伤并改善相应的临床症状。植物雌激素作为雌激素的替代药物应用于临床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帕金森病(PD)伴认知功能障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及Alzheimer's病(AD)患者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的特点。方法共计261名受试者,分为帕金森病伴痴呆(PDD)组21例,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组48例,及帕金森病认知正常(PDCN)组54例,AD组60例,MCI组35例,和正常对照组(NC组)43名,均进行神经系统及神经心理检查,功能评定,神经影像检查并记录ERPs,包括感觉(N100、P200)及认知(N200、P300)ERPs。分析ERPs在各组的变化及特点。结果与NC组相比,MCI组,PDCN组P3潜伏期均明显延长(均P0.05)。与MCI组相比,PDMCI组P3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NC组相比,PDMCI组N2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MCI组N2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潜伏期是PDMCI、MCI、AD认知障碍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尤其在PD患者。与AD、MCI的ERPs相比较,PD认知障碍患者较早出现N2、P3潜伏期的延长,反映了AD和PDD认知障碍发展过程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6,(11):1712-1726
The quest for neuroprotective drugs to slow the progression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NDDs), includ-ing Alzheimer’s disease (AD), Parkinson’s disease (PD), and Huntington’s disease (HD), has been largely unrewarding. Preclin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repurposing quetiapine, lithium, valproate, fluoxetine, donepezil, and memantine for early and pre-symptomatic disease-modiifcation in NDDs may be promising and can spare regulatory barriers. The literature of these psychotropics in early stage and pre-symptomatic AD, PD, and HD is reviewed and propitious ifndings follow.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phase of AD: salutary huma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fndings for low-dose lithium and, in selected patients, donepezil await replication. Pre-symptomatic AD: human epidemiological data indicate that lithium reduc-es AD risk. Animal model studies (AMS) reveal encouraging results for quetiapine, lithium, donepezil, and memantine. Early PD: valproate AMS ifndings show promise. Pre-symptomatic PD: lithium and valproate AMS ifndings are encouraging. Early HD: uncontrolled clinical data indicate non-progression with lithium, lfuoxetine, donepezil, and memantine. Pre-symptomatic HD: lithium and valproate are auspicious in AMS. Many other promising ifndings awaiting replication (valproate in MCI; lithium, valproate, lfuoxetine in pre-symptomatic AD; lithium in early PD; lithium, valproate, lfuoxetine in pre-symptomatic PD; donepezil in early HD; lithium, lfuoxetine, memantine in pre-symptomatic HD) are reviewed. Dose- and stage-de-pendent effects are considered. Suggestions for signal-enhancement in human trials are provided for each NDD stage.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患者基础PRL水平与并发痴呆及抑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基础血浆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及与PD伴随的痴呆及抑郁的关系。方法测定167名在我院体检的正常老人(正常对照组)及113例PD患者(PD组)基础血浆PRL水平,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智能状况评价量表(MMSE)把PD患者分别划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及伴发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同时筛选同期我科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20例及心理门诊治疗的功能性抑郁症患者50例(功能性抑郁组)。分别比较各组的PRL水平。结果PD组者的基础血浆PRL平均水平为(9.44±4.07)μg/L,与正常对照组[(9.76±3.97)μg/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D伴发抑郁组平均PRL水平为(8.75±4.12)μg/L,与PD非抑郁组[(10.52±3.97)μg/L]、功能性抑郁组[(9.52±5.17)μg/L]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D伴发痴呆组平均PRL水平为[(5.26±4.90)μg/L],明显低于PD非痴呆组[(10.19±5.19)μg/L]及AD组[(7.85±4.25)μg/L]。结论PD患者出现痴呆时其基础血浆PRL水平降低。PD患者可能有DA、Ach、5HT能神经递质平衡的紊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对帕金森病(Parkjnson's disease,PD)研究的深入,对于PD相关痴呆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本类型痴呆可能与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的代谢异常有关,与皮层和皮层下核团的病理变化相关,并表现出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相同及不同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第二常见神经变性病,老年人PD的患病率约为1%,全世界大概500万人患有PD~([1]),PD的特征性表现是其运动症状,包括静止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姿势与步态异常。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胞浆内以α-突触核蛋白为主要成份的蛋白质包涵体的形成。根据  相似文献   

18.
<正>伴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在认知障碍相关疾病中,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最为常见。AD主要累及海马,但是海马萎缩在CT上难以准确显示,而且CT对脑白质的改变敏感性不高,所以逐渐被MRI所取代。对于AD的诊断,MRI虽然提  相似文献   

19.
正帕金森病(PD)是仅次于Alzheimer's病(AD)的第二大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PD主要表现在运动症状,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痴呆、抑郁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是PD患者常见的主诉,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PD患者以每年10%的速度进展为PD痴呆(PDD)[1],PD认知下降作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给患者本人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和残存神经元内路易体(LB)形成。部分PD患者在疾病进展中并发痴呆表现,称帕金森病痴呆(PDD)和路易体痴呆(DLB)都具synuclein蛋白此特征性病理改变,两者在认知、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症状上很相似,在病理学、临床表现上有很大重叠。本文就PDD与DLB、阿尔茨海默病(AD)、PD的鉴别及联系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