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胱抑素水平在肝硬化患者检测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血清胱抑素在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20名健康对照及76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积分分组:A级16例、B级37例、C级23例),同时标本采样检测Ccr;留取24h尿液标本,同时采静脉血3mL,分别检测血肌酐和尿肌酐,并换算内生肌酐清除率(换算公式:Ccr=尿肌酐浓度(μmol/L×尿流量(mL/min)×1.73m2/血肌酐μmol/L×体表面积m2)。设备日丽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德灵全自动特定蛋白(Bnprospec分析)分析仪,血cys.C采用Behring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1A\B\C血清胱抑素均比正常组高,4组cys.C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与血胱抑素水平构成比显示cys.C检查的阳性率高于Ccr,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相关性分析肝硬化病人血清胱抑素C与Ccr异常之间有显著负相关(r=-0.452,t=4.13(76)0.01,P<0.01)。结论胱抑素测定是反映肝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良好且快速简便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RA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CysC),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Scr),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RA组患者CysC浓度高于对照组,Ccr低于对照组(P均<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评价不同程度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荆州市中心医院自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m ALB)水平按照国际糖尿病肾病Mogensen分期标准将全部患者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29例(m ALB<30 mg/d);微量白蛋白尿组33例(m ALB 30~300 mg/d));大量白蛋白尿组36例(m ALB≥300 mg/d)。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者32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的血浆胱抑素C、血肌酐定量进行测定,对比分析各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对各组尿m ALB、胱抑素C、血肌酐及Ccr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健康对照组m ALB分别为(356.1±45.3)、(68.8±34.0)、(14.3±2.6)、(11.5±3.0)mg;尿胱抑素C分别为(2.42±0.69)、(1.91±0.78)、(1.05±0.17)、(0.88±0.22)mg/L;尿血肌酐分别为(99±32)、(70±18)、(83±16)、(76±18)μmol/L;Ccr分别为(1.9±0.4)、(2.6±0.4)、(2.8±0.6)、(2.7±0.6)m L/s。其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浆胱抑素C与尿m 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大量白蛋白尿组尿m ALB和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1)。胱抑素C与m ALB呈显著正相关(r=0.769,P=0.008),与血肌酐呈显著正相关(r=0.779,P=0.007)。胱抑素C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749,P=0.012),血肌酐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668,P=0.021)。结论血浆胱抑素C水平变化可指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改变,提倡将其作为糖尿病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水平在评价肝硬化、肿瘤及肾病患者中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健康对照者,50例肝硬化、46例肿瘤、56例肾脏疾病患者,同时标本采样检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浓度、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值,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在肝硬化、肿瘤和肾病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浓度与Ccr成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62、-0.74、-0.71,P均<0.01),且BUN、Scr、cystatin C均比对照组高,Ccr比对照组低(P均<0.01)。结论血清胱抑素水平能作为肝硬化、肿瘤及肾病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肾功能损害的检测指标,对反映肾功能状况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胱抑素C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源性标志物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在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住院的慢性肾病患者108例,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值分早期肾功能不全组、中晚期肾功能不全组,40例正常对照组取自本院体检健康人群。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分析法( PETIA) 测定血清cys C的浓度,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浓度,酶偶联法测定尿素氮(BUN)。比较cys C、Scr、BUN与Ccr的相关性及其阳性检出率。采用似然比(LR)评价cys C的可靠性。结果 对照组、早期肾功能不全组、中晚期肾功能不全组的血清cys C分别为(0.63±0.41)、(2.59±1.32)、(7.13±1.68)mg/L。cys C、Scr 、BUN与Ccr均呈显著相关( P < 0.05),以cys C与Ccr的相关程度最密切。血清cys C的阳性检出率最高,LR以血清cys C为最佳。结论 血清cys C是一个敏感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对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龙  何煜  廖婷婷  张琰 《广西医学》2013,(5):554-557
目的探讨血浆胱抑素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5例按尿蛋白含量分为3组,正常组28例、微量组32例、大量白蛋白尿组3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CysC、血肌酐、尿肌酐、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1)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微量、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浆胱抑素C、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及对照组(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的血肌酐、Ccr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3)2型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与mALB呈正相关关系(P<0.05),胱抑素C与Ccr的相关性(r=-0.758),优于血肌酐与Ccr的相关性(r=-0.672)。结论胱抑素C能更敏感地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变化,其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Scr)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BECKMAN SYNCHRON-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70例2型糖尿病(DM)合并或不合并肾病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苦味酸法测定Scr;BeckmanArray 360型全自动散射浊度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DN组血清胱抑素C、Scr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D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Scr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随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糖尿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血清胱抑素C在肾脏疾病中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珏  程茂良  曾爱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02-3003
目的:进一步证实血清胱抑素C(CystainC)是反映肾功能损害及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标志物。方法: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血清胱抑素C在对照组、肾功能不全组、肾衰组的值分别为(0.52±0.38)mg/L、(2.49±1.21)mg/L、(5.21±1.61)mg/L。结论:血清胱抑素C是反应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以替代操作繁琐的内生Ccr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9.
刘春秋  柳红  佘青 《医学综述》2012,18(17):2878-288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对早期诊断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 3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分为三组(A级10例、B级14例、C级14例),另选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四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24 h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和血清Cys 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随着Child-Pugh分级的上升,Ccr逐渐下降,SCr和Cys C逐渐上升(P<0.05);Cys C、SCr均与Ccr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而Cys C的相关系数较高。结论 Cys C能更早期发现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常规监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Cys C水平,对防治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肌酐正常的肝硬化患者肾功能的评估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肌酐正常的肝硬化患者100例,分别测定当日血清胱抑素C、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以GFR<90 mL/min×1.73m2,作为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结果 100例肝硬化患者中肾功能损33例(33%),根据GFR分成对照组和肾功能损伤组,Cys分别为(0.7±0.2)mg/L,(1.4±0.1)mg/L(P<0.01)。根据相关性分析,胱抑素C与年龄、BMI、ALT、BUN等无均无相关性,与GFR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肌酐正常的肝硬化患者中,肾功能损伤可能已经存在。与血肌酐相比,CysC更能早期发现肝硬化病人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水平改变意义。方法选择4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定为观察组,40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设定为对照组,400例体检的健康人设定为健康组,比较3组的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等水平。结果观察组胱抑素C (1.86±0.65)mg/L,同型半胱氨酸(15.01±3.19)μmol/L,血肌酐(77.52±12.58)μmol/L,血尿素氮(6.16±2.50)mol/L;对照组胱抑素C(0.98±0.26) mg/L,同型半胱氨酸(11.30±2.65)μmol/L,血肌酐(73.12±18.01)μmol/L,血尿素氮(6.09±1.81)mol/L;健康组胱抑素C(0.76±0.11)mg/L,同型半胱氨酸(8.89±1.29)μmol/L,血肌酐(72.98±14.25)μmol/L,血尿素氮(5.95±1.00)mol/L;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健康组,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肌酐与血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就会表现出胱抑素C与半胱氨酸升高的现象,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利于及早诊断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tain C,cys C)的水平在肾功能损害及肾损伤时作为早期敏感标志物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血清cys C在对照组、肾功能不全组、肾衰组的值分别为0.59±0.52、2.62±1.52、7.48±1.75mg/L,3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血清cys C是反应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由于方法简单易于标准化,可以替代操作繁琐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胱抑素C在急性肾损伤(actue kidney injury,AK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ICU患者141例,每例患者入ICU即刻及每天早晨留取血尿标本,检测血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scys C)、尿胱抑素C(urinary cystatin C,Ucys C)和血肌酐(serum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75例已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验组)、7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中的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Crea)、尿素(Urea)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中的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尿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与血清肌酐和尿素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血清肌酐和尿素的阳性率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能更早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比血清肌酐、尿素的检测具有更加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及血清前白蛋白在血吸虫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该院于2013年1-12月就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晚血组)80例和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慢血组)40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324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以上3组的胱抑素C、肌酐、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并比较分析.结果 晚血组和慢血组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54±0.35)、(1.16±0.29)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5±0.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血组的血清胱抑素C为(1.54±0.35)mg/L显著高于慢血组(1.16±0.2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血肌酐水平分别为(84.31±28.12)、(81.47±27.36)、(80.87±25.22)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血组、慢血组、对照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5.64±4.55)、(44.42±4.88)、(45.13±5.14)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吸虫病患者的血清前蛋白显著降低.其中慢血组和晚血组的血清前白蛋白分别为(190.21±42.54)mg/L、(220.42±44.6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16±46.63)mg/L(P<0.05).晚血组的血清前白蛋白明显低于慢血组(P<0.05).晚血组的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慢血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及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血吸虫肝病病程发展有关,检测以上两项指标有助于辅助诊断肝脏损伤程度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依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3组,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胱抑素C.采用酶法检测Scr、BUN;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ACR;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采用C-G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比较显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Scr、GFR水平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是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胱抑素C在早期过敏性紫癜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过敏性紫癜按Ccr值将患者分为三组,A、B、C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胱抑素C、BUN、Scr、Ccr,然后对各组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过敏性紫癜早期A、B、C三组间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无明显变化时,肌酐清除率(Ccr)开始下降同时,胱抑素C水平已开始有明显升高,而且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升高幅度增加.相关性分析:CysC与GFR有良好相关性.结论 血清胱抑素C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肾综合征出血热(HERS)急性肾损伤(AKI)检测中血清、尿胱抑素C(CY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根据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法对两组血清肌酐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尿胱抑素C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两组血清肌酐,血、尿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期/低血压期、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血清胱抑素C、尿胱抑素C及血清肌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净化组与非净化组血清、血清肌酐及尿胱抑素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尿胱抑素C都可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的标志物,可有效反映患者急性肾损伤病情,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时尿胱抑素C和肾小管损伤情况更加一致,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监测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变化,早期发现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并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法 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无窒息史、无肾脏疾病的住院新生儿80例为对照组.2组婴儿于分娩后治疗前采血测定血清胱抑素C浓度,同时测定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窒息组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血清胱抑素C升高值比率上升40.87%,显著高于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值比率(x2=9.86、7.64,P均<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氮、血肌酐检测值均明显升高,而且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更显著,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监测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之一,其敏感度优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  相似文献   

20.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评价儿童肾功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儿童肾脏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校正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值将72例1~14岁肾脏病患儿分为4组:A组39例,Ccr≥80 ml.min-1(1.73 m2)-1(肾功能正常);B组22例,50≤Ccr<80 ml.min-1(1.73 m2)-1(肾功能不全期);C组7例,30≤Ccr<50 ml.min-1(1.73 m2)-1(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D组4例,Ccr<30 m.lmin-1(1.73 m2)-1(肾功能衰竭期)。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儿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并与血清尿素氮、肌酐进行比较,评价血清胱抑素C反映肾功能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同时以4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结果肾脏病患儿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比正常儿童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血清胱抑素C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优于尿素氮和肌酐,血清胱抑素C与Ccr呈明显的负相关(r=-0.765,P<0.01),其相关性优于尿素氮和肌酐(r分别为-0.675、-0.692,均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对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估,是儿童肾脏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