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补佳乐)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有宫腔操作史(人流或取环),临床症状为闭经或月经量减少伴有周期性腹痛、继发不孕等均经宫腔检查证实有宫腔粘连者的病例资料,随机抽签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经宫腔粘连分解术+置入宫内节育器3个月,同时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3个月后,86.67%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取环后月经正常;对照组经宫腔粘连分解术+置入宫内节育器3个月后,60.00%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取环后月经正常。结论:在宫腔分离宫腔粘连后宫内放置节育器,同时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宫腔粘连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戊酸雌二醇用于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2006年4月135例有宫腔操作史(人流或取环),临床症状为闭经或经量减少,均经宫腔镜检查证实有宫腔粘连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经宫腔镜粘连分解术+置入宫内节育器3个月,同时口服戊酸雌二醇(3 mg tid)治疗3个月后,93.33%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取环后月经正常。结论:在宫腔镜下分离宫腔粘连后宫内放置节育器,同时口服戊酸雌二醇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带铜T型IUD异位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宫内节育器(IUD)在避孕节育中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从它诞生以来,几经改进,更为完善与先进,但置器中有关并发症,在临床仍有多种表现,本文就IUD异位情况分析如下。 一、资料 1.一般资料 本文总结了近15年(1995年1月~2001年1月)接收IUD异位者6例,平均年龄27(22~29)岁。其中哺乳期置器3例,人工流产术同时置器1例,月经净后置器2例。发现节育器异位至置器时间最长3.5年,最短4个月。节育器种类均为TCu IUD。 2.病例介绍 ①例1.26岁,1年前正常产后3个月哺乳期未行经置器,术后7个月月经复潮,4个月后带器妊娠,X线透视“有环”,但人工流产术未取出,术后3个月经B超检查示“节育器于子宫外”,内诊检查直肠窝有异物感,开腹手术证实节育器异位于子宫外,且横臂穿入直肠前壁,局部组织炎  相似文献   

4.
资料:某女,已婚,农民,G1P1。曾于1996年在本站因胎 位异常,使用胎头吸引器助产分娩一活女婴,产时因胎盘粘连 行人工剥离,产后3个月月经复潮,经期及经量正常。于1999 年1月14日来本站放置宫内节育器一枚。1个月后月经复 潮,正常行经4~5天后点滴出血不止,色时鲜时暗。3月9日  相似文献   

5.
应用吉妮IUD3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我院自1999年1月到2002年1月应用吉妮宫内节育器(IUD)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 350例均来自我院计划生育门诊,经产妇,月经规律,夫妻常居一地,使用IUD为唯一避孕方法,月干净3~7天。无放置IUD禁忌,年龄20~40岁。第1次带器者121  相似文献   

6.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可逆节育方法,在我国已应用广泛,而置器后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是取器的主要原因,也是最普遍最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我站对置器后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妇女应用口服短效避孕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3年1月~2004年8月在我站妇科门诊就诊的放置IUD后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妇女60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B超示节育器位置正常,环无变形,无生殖器肿瘤;②均经止血、抗炎治疗3个月无效者;③经量超过正常经量一倍以上、经期大于7天以上或伴不规则阴道出血者;④无避孕药禁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不同时机放置T铜(TCu)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手术160例临床资料,根据放置TCu宫内节育器时机分为对照组(80例,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干净3~7d放置)和即时组(80例,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对比放置TCu宫内节育器后月经情况,随访6个月,以了解避孕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放置TCu宫内节育器后月经恢复时间、出血时间、经期、月经量两组比较无差异,放置TCu宫内节育器3个月及6个月后,下腹胀痛、乳胀、腰膝酸软、白带增多等无差异(P>0.05)。放置TCu宫内节育器3个月后对照组续用率(96.3%)与即时组(97.5%),放置6个月后对照组续用率(92.5%)与即时组(95.0%)均无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后放置与术后即时放置TCu宫内节育器的安全性和避孕效果相当且均较高,但术后即时放置可避免二次手术,临床使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8.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节育措施。但因各种原因需要取器时,临床上经常遇到取器困难。巴东县溪丘湾医院从1 997年8月至2 0 0 2年7月,对1 0 2例按常规取器失败者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再行取器术,取得理想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0 2例均为按常规取器失败对象,年龄2 3~6 5岁,放置年限为6个月~2 3年。取器失败1次78例,2次2 0例,3次4例。绝经妇女5 2例。断残节育器不属本组受试范围。1 .2 方法 1 0 2例受试对象均由B超证实节育环位于宫腔内,并进行常规妇科检查,体格检查,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服药禁忌症。…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例131岁,孕2产1,足月顺产,产后6月于本站放置带铜T型宫内节育器(Teu—IUO)。已放置宫内节育器4—5年。查环、查孕、查病(简称“三查”)时发现宫内节育器下移,节育器位置下移1年余来,无临床症状。于2007年10月29日来本站门诊取器,月经干净后7d,B超提示:子宫正常大小,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  相似文献   

10.
资料:某女,已婚,农民,G1P1。曾于1996年在本站因胎位异常,使用胎头吸引器助产分娩一活女婴,产时因胎盘粘连行人工剥离,产后3个月月经复潮,经期及经量正常。于1999年1月14日来本站放置宫内节育器一枚。1个月后月经复潮,正常行经4—5天后点滴出血不止,色时鲜时暗。3月9日来本站就诊,实验室检查:Hb7.9g/L,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3天无效,  相似文献   

11.
<正>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妇女在置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有些甚至出现月经紊乱。笔者在临床上以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味治疗置器术后,月经紊乱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案例1:王某,女,25岁,1999年8月6日初诊。患者于1998年6月足月顺产后,1999年1月始来月经,周期正常。1999年3月19日在当地卫生院放置IUD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色淡,时而终止3~5天,时而复行,胸闷腹胀,食少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00例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为人工流产后下次月经完结后的3至7天置入宫内节育器,观察组为人工流产术后即刻置入,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在术后6个月内产生节育器松脱取出、带器妊娠、子宫穿孔、不规则阴道流血与术后感染情况发生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可以获得与延迟置入无显著差异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满意度更高,加快治疗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型含有吲哚美辛药物、纳米铜技术、钛合金支架的宫喜TM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性能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30例育龄妇女通过各项妇检无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禁忌症,且为人流后立即使用,于放置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随访,记录月经日记卡,临床各项主诉及实验数据。结果:人流后立即置入宫喜TM环,置入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临床月经血出血模式无差异,于1、3、6个月分别抽静脉血测内分泌激素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临床实验学检验各项指标正常,妇检正常,无不适主诉。结论:人流后立即使用宫喜TM环,经过连续半年临床实验学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就脱环妇女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200例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该站收治的使用传统宫内节育器(IUD)脱落且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200例,常规消毒,尽量矫正子宫至水平位,将吉妮宫内节育器放宫腔撤出放置器。结果 100例脱环妇女使用吉妮后随访12个月,因症取出4例(2%);带器妊娠3例(1.5%),置器后1个月内环脱落1例(0.5%),3个月内环脱落1例(0.5%),1年继续使用率为94.5%。结论脱环妇女放置吉妮宫内节育有效率高、节育器适应症宽、脱落率低、续用率高、副作用小,是可供妇女选择的一种长效避孕措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出血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出现最多的副反应为子宫出血,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周期中点滴出血。本组病例均采用中医辩证施治,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56例患者年龄22~43岁,经X光透视或B超检查证实IUD位置正常无器质性病变。置器前月经均正常,置器后有经量过多24例,经期延长18例,月经周期中点滴出血8例,经量过多伴经期延长6例。放置IUD时间分别为:3个月以上37例,6个月以上12例,12个月以上4例,24个月以上3例。中医辨证分型及各类出血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6.
资料:某女,67岁,因“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伴下腹隐痛4个月,症状加重2d”入院。既往月经规律,G7P3,正常分娩3胎,自然流产1次,人工流产3次,第3次人工作流产术后同时放置IUD。至2008年11月25日取器时,已置器35年,绝经15年。取器术前1周口服倍美力,0.625mg/次,1次/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导致育龄期女性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工作对象,均实施宫内节育器检查方法,并进行研究分析检查结果与临床相关资料情况,以寻找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的相关导致因素。结果:100例育龄期女性中,有18例发生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发生率为39.00%;发生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女性与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女性的年龄、职业、剖宫产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女性与宫内节育器位置正常女性的放置宫内节育器次数、宫内节育器放置的时间、宫内节育器的环型及妊娠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引起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的主要因素有放置宫内节育器因素、在哺乳期放置宫内节育器因素、宫内节育器为O型因素、妊娠的次数>1次因素。结论:育龄期女性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发生率较高,其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包括:(1)初次放置宫内节育器;(2)在哺乳期内放置宫内节育器;(3)放置O型节育器;(4)妊娠的次数>1次;(5)选择节育器型号与子宫大小不匹配。  相似文献   

18.
韦日葵 《现代保健》2012,(13):137-138
目的:探讨带器妊娠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 年1 月-2011 年12 月带器妊娠9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诊断及误诊情况.结果:带器妊娠患者90 例中金属单环宫内节育器55 例,宫形宫内节育器34 例,吉妮宫内节育器1 例;33 例为产后哺乳期内放置宫内节育器者,32 例为流产时放置者,64 例系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放置;合并宫口松弛、月经量过多、子宫肌瘤、子宫畸形等17 例;有明显停经史30 例;输卵管壶腹部和伞端妊娠39 例,卵巢妊娠32 例;首次确诊70 例,误诊20 例.结论:带器妊娠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对其认识;积极预防带器妊娠;加强置器后的随访服务,减少带器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原因的分析,探求减少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比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5年7月~2008年6月本中心取出宫内节育器人员资料,以取器困难者为主要对象,分析取器困难的原因。结果: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与受术者绝经时间长短、放置时间、年限、位置及医生的临床经验有关。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适时取器的知晓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术后随访率,是降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月~2004年6月,作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宫内节育器引起月经改变5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3年1月~2003年6月间我院就诊为带宫内节育器后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40例,带节育器时间为1~16年,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经妇科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子宫肌瘤等子宫异常出血疾病。1·2药物来源、用量与方法。新生化颗粒由西安兆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观察组月经周期第3天始,口服新生化颗粒12·0g,早晚各1次,连用5d;西药选为抗生素、前列腺素缓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