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患者,女性,36岁。因反复头痛2年余,加重1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颈部明显抵抗,克氏征阳性,余无明显明显异常;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右侧外侧裂池为主;腰穿示:血性脑脊液,压力稍高,220mmH2O;予经保守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后为查找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在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先行右侧颈内动脉造影见:右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右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伴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左侧颈内造影时见: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后部可见一直径为1mm左右的异常血管分支,向后颅窝走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孤立性小脑后下动脉夹层(PICA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8例经临床诊断为孤立性PICAD的患者,分析其临床和磁共振影像资料。结果:8例PICAD患者中男7例,女1例,年龄31~65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例,右侧7例;1例急性期,4例亚急性早期,3例亚急性晚期。PICA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特点如下:(1)血管外径扩张伴壁间血肿;(2)血管外径串珠样改变并腔内血栓形成;(3)管腔增粗并腔内血栓形成;(4)壁间血肿或腔内血栓多呈明显强化。结论:PICAD在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上具有一定特征性。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有助于PICAD的诊断,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PICA)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从1997年5月到2005年5月收治的19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小脑后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19例患者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者有15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内出血3例,脑室内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室内出血4例。占位为首发症状者4例。19例患者均经全脑数控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证实诊断,其中囊状动脉瘤17例,梭状2例,发生于第1段5例,第3段1例,第4段2例,第5段11例,其中有5例合并其他血管发育异常。手术入路采用后正中开颅15例,远外侧开颅4例;采用动脉瘤夹闭术8例,动脉瘤夹闭切除术9例,动脉瘤夹闭并动静脉畸形切除术1例,动脉瘤夹闭切除并动静脉瘘切除术1例。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较轻的并发症。结论PICA动脉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为出血和占位,脑内出血及脑室内出血发生率高,多为囊状动脉瘤。动脉瘤部位以PICA第1段和第5段多见,易并发其他血管发育异常。开颅方式与动脉瘤所在区段有关,手术方式与动脉瘤形态及蒂宽有关,应尽量同时处理并发的其他血管发育异常,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高压氧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明确诊断为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32例(35只眼)全身应用血管扩张剂的同时,加压吸入纯氧。结果:32例(35只眼)中有效28例(30只眼)83.3%,无效4例(6眼)16.67%。结论:高压氧在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脑后下动脉的X线与解剖学对照研究及其定位诊断价值探讨史德刚吴家昌陈运文(贵阳医学院放射学教研室贵阳550004)国外于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对于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X线解剖及其在后颅窝占位性病变中的定位诊断作用研究较多。CT问世以后,有关脉... 相似文献
1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 insufficiency,VBl)是神经科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眩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欠满意.2004年5月~2008年5月我们采用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45例,并与传统用扩血管药物组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应用于脑损害病人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66例脑损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HBO组8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HBO治疗.结果HBO组的总有效率为98%,治愈率为74%,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治愈率为58%,差异有显著性(x2=11.62,P<0.01);平均治愈时间HBO组为21d,对照组为30d,差异有显著性(x2=4.01,P<0.05).结论脑损害病人经HBO辅助治疗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高压氧辅助药物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选择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高压氧合并药物治疗,28例单独药物治疗者作为对照。结果,总有效率高压氧组为97.5%,对照组为78.5%,两组病人的显效率、住院天数和后遗症有明显差异。提示:高压氧辅助治疗脑梗死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动脉血栓是一小部分患者失明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并发症。本院从1996年2月—2004年2月,经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眼底视网膜动脉血栓共16例,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1)、对照组(n2=47)两组病人给予内科治疗、治疗组进行HBO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BO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效果确切、实用,应加以提倡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纳洛酮、血栓通、高压氧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塞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0例用纳洛酮、血栓通、高压氧联合治疗 ;对照组 30例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复方丹参治疗 ,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及意识障碍转醒时间进行观察。结果 显效率治疗组 83.3% ,对照组为43.3%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 ,治疗组意识障碍转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和常规药物联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科2001~2002年运用高压氧和常规药物联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0例(HBO组),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对8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并与同期非高压氧治疗的脑梗塞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表明,高压氧组基本痊愈,总有效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高压氧对脑梗塞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临床综合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莉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1999,(3)
目的:高压氧配合血管扩张剂治疗急性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观察。方法:本组病冽26人26只眼,加压吸入纯氧,同时全身应用血管扩张剂。结果26例26只眼中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结论: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疗效好,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