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发生主要并发症的原因之一。然而在这些合并感染的人群中进行抗HCV治疗具有很高的不耐受性和较低的应答率。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来比较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与α-2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IV感染患者的慢性丙型肝炎的耐受性和应答率。方法:随机分配66例患者接受180μ的派罗欣,1次/周,共48周;67例患者接受600万IUα-2a干扰素,3次/周,共12周,再给予300万IUα-2a干扰素,3次/周,共36周。两组患者的利巴韦林剂量均按剂量递增方案给药。在第24周时,没有产生病…  相似文献   

2.
贺振河  姜光红 《当代医学》2010,16(6):144-145
目的应用重组干扰素α-2b、病毒唑、苦参素三联治疗慢性丙型肝炎26例,并与重组干扰素α-2b、病毒唑二联治疗27例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做对比观察。方法三联治疗组患者使用重组干扰素α-2b300万u/次,肌注,间日1次。病毒唑0.6g~0.8g每日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苦参素0.2g/次,每日3次。结果三联治疗组患者ALT持续复常率显著高于二联组(P〈0.01),三联组HCVRNA持续转阴率显著高于二联组(P〈0.05),三联组治疗期间,血色素下降、厌食、体重减轻等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二联组;三联治疗能提高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结论三联治疗组可以显著提高疗效,而且毒副作用小,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采取干扰素α-2b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从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扰素α-2b组30例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3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利巴韦林,同时,干扰素α-2b组给予皮下或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给予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ETVR、SVR及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干扰素α-2b组的26.67%(P<0.05)。结论:与干扰素α-2b相比,采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杂志信息     
两种剂量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随机对照研究 据(《中华内科杂志》1998年2月37卷第2期报道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姚光弼等,对两种剂量的重组干扰素-αa(γIFN-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将68例经血清学和肝组织学证实的慢性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84例,随机均分成2组(n=42)。A组选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PEG-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再治疗,B组选用重组人干扰素α-1 b(CIFNα-1 b)联合利巴韦林进行再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连续给药12个月后随访6个月,A组35.71%(15/42)患者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与B组21.43%(9/42)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PEG-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效果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抗病毒疗效及其与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重组人干扰素α-1β针(运德素)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共48周,观察合并脂肪肝组及非脂肪肝组患者病毒载量、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下降率及转阴率较非脂肪变组明显下降,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较高;HCV-RNA载量与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关系,与AL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下降,其原因与瘦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抵抗相关,通过改善肝脏脂质代谢可能提高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8例合并糖尿病和20例非合并糖尿病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别于治疗12周、48周及随访24周时评价疗效及血糖变化。结果合并糖尿病组患者治疗12周和48周,丙肝病毒阴转率分别为46.4%和78.6%,持续病毒应答(SVR)率为64.29%,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肝功能随抗丙肝病毒治疗有效而好转。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与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2015年11月1日至2018年4月15日到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且有治疗意愿的HIV合并HCV感染的患者,一组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重组人工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另一组用DAAs抗病毒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肝功能、血常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及不良反应。结果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组28例完成疗程,DAAs组86例完成疗程及观察。疗程结束时DAAs组患者100%获得病毒学应答,干扰素组67.8%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DAAs组的SVR24(89.5%)显著优于干扰素组(60.7%)(P <0.001)。2组患者抗丙肝治疗结束后AST、ALT、TBIL、A/G及APR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扰素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的比例(46... 更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抗病毒疗效及其与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重组人干扰素α-1β针(运德素)针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共48周,观察合并脂肪肝组及非脂肪肝组患者病毒载量、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下降率及转阴率较非脂肪变组明显下降,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较高,HCV-RNA载量与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关系,与AL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下降,其原因与瘦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抵抗相关,通过改善肝脏脂质代谢可能提高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5α-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α-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ALA-PDT)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疗法对女性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CA)合并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2017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女性尖锐湿疣合并宫颈高危HPV感染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三组,其中光动力组微波术清除疣体后采用ALA-PDT治疗,干扰素组微波术后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联合组采用ALA-PDT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低危型HPV感染治疗效果,即疣体消失,无新疣体出现:联合组(95.0%)高于光动力组(80.0%)及干扰素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治疗效果: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联合组(95.0%)高于光动力组(70.0%)及干扰素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及随访过程。结论微波术清除疣体后,使用光动力联合干扰素凝胶疗法治疗女性尖锐湿疣合并宫颈高危HPV感染,疗效好以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应答(RVR、cEVR、ETVR、SVR)、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VR、cEVR、ETVR、SV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优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10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09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n=50)与普通干扰素-2b治疗(对照组,n=50)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均有纳差恶心、发热恶寒、身痛乏力、咯痰咳嗽、鼻塞咽痛等症状,对症处理均消失。两组患者少数有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下降,取升白药物应用,恢复正常。观察组脱发1例,对照组2例,药物停用后好转。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治疗后24周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探讨其疗效和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应用重组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5例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500万,隔日肌肉注射,利巴韦林,800~1000mg/d,疗程共24周.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HCVRNA定量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后,患者血清HCVRNA滴度下降.结论 干扰素α-2b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抑制HCVRNA复制,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改善了肝功能,减少了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王丽旻  张鸿飞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8):1293-1296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epatilis C virus,HCV)的感染率约为3%,每年新发丙型肝炎3.5万例,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2004年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聚乙二醇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联合治疗总体的持续病毒应答率(SVR)为54%~56%,但对于非普通型例如同时合并肝硬化、脂肪肝、肝移植后、行血液透析、合并HIV感染或者治疗后复发者及儿童与老年人的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经验仍不足,现就此类慢性丙型肝炎的联合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对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炎症因子(IL-6、IL-8、TNF-α)水平及免疫功能(Ig A、Ig G、Ig M)。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52/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g A、Ig G、Ig 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时可有效抑制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并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重组α-2b干扰素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7例丙肝患者予干扰素肌肉或皮下注射500万单位,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论:17例均出现发热,5例出现精神症状.17例均产生早期病毒学应答.结论:良好的心理支持和患者的依从性决定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美安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肝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确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血美安、血美安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重组人白介素组-11有效率为85.00%,血美安组有效率为68.42%,血美安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组有效率为90.47%,联合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P0.05),重组人白介素-11组优于血美安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丙肝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血美安联合重组人白介素-11更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黄文丽  陈晴 《海南医学》2012,23(5):28-30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商品名:尤靖安)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阴道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4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DNA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20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宫颈糜烂面、白带性状及量的变化,检测HPV-DNA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白带性状及白带量改善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糜烂治疗前后相比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高危型HPV-DNA的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组转阴率优于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转阴率疗效较好,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郭健文  姚维敏  陈焰 《黑龙江医学》2017,(12):1213-1214
目的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01—2017-01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与普通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毒应答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及病毒学无应答(NR)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副反应相对较少,具有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ylated interferon α-2a,PEG-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影响及其安全性,以及标准疗程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的变化.[方法]23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治疗组,给予PEG-IFN联合RBV治疗48周,同期就诊的17例非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静脉及口服治疗,检测并分析两组4、12、48周时HCV RNA水平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肝功能各项指标及血糖情况.[结果]治疗组HCVRNA下降水平及病毒学应答优于对照组,疗程结束后随访24周,治疗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47.7%,生化学指标改善,且持续病毒学应答者血糖平稳,部分糖尿病病情好转.[结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故合并糖尿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通过积极抗病毒治疗延缓肝病进展,同时良好的病毒学应答还可遏制糖尿病恶化,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