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肘前小切口入路治疗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肱骨髁上骨折目前临床大部分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 ,但严重移位不稳定或手法复位失败的病例 ,往往需手术治疗。1995~ 1999年 ,我科采取肘前小切口入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2 0例 ,术后恢复良好。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4~ 10岁。根据Holmbe分型均为Ⅳ型 (骨折断端不接触 ) ;全部经过 1次以上手法复位失败 ,10例有张力性水疱 ;均无血管、神经损伤。伤后距手术时间 2~ 7d。1.2 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或氯胺酮麻醉 ,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外侧纵形切开3cm左右 ,勿伤及肱二…  相似文献   

2.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成人肱骨小头新鲜骨折12例。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解剖复位。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4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为6~9周。采用Morrey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9例,良2例,差1例。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避免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肘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10年1月单纯行肘关节内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4~12岁,平均7岁.伸展型23例,其中伸展尺偏型15例,伸展桡偏型8例;屈曲型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 ~ 48个月,平均36个月.手术切口均获一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肘内外翻畸形,无血管损伤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患肢无名指和小指麻木,考虑为术中牵拉尺神经所致,术后5d消肿后症状消失.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15例,可l例,优良率为96.0%.结论 单纯肘内侧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和肘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12年10月至2016年5月,对1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男12例,女6例;年龄4~56岁,平均33.5岁。按AO分型:C1型3例,C2型8例,C3型7例。8例行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10例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所有患者术前排除神经、血管损伤。结果:18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现异位骨化。按改良的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4例,良3例,可1例。结论: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力求解剖复位、坚强固定,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是肱骨髁间骨折手术取得成功、最终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王伟斌  袁欣华  郑轶  扶青松  庞清江 《中国骨伤》2018,31(12):1148-1152
目的:探讨Kaplan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成人肱骨小头-滑车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成人肱骨小头滑车骨折患者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21~69(42.0±10.5)岁;左侧8例,右侧7例。Dubberley分型:ⅡA型5例,ⅢA型4例,ⅢB型6例。均采用Kaplan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治疗结果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6(13.0±4.7)个月。Mayo评分76~94(85.6±5.3)分。术后随访优4例,良7例,可4例。肘关节屈(129.2±12.1)°,伸(6.6±1.9)°。结论:成人肱骨小头-滑车骨折,Kaplan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能较好地显露骨折范围并完成手术操作,短期临床随访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4例。骨折按AO/OTA分型:C1型10例(22.7%),C2型18例(40.9%),C3型16例(36.4%)。术后随访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44例中3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1.6个月(13.0~31.0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7周(12.0~21.0周)。术后12.0个月Mayo评分平均为82.4分(45.0~100.0分)。结论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能对骨折进行有效固定,保证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成人肱骨远端关节面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成人肱骨远端关节面移位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经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44例成人肱骨远端经关节面移位骨折。根据患者自述,临床检查及X线摄片,并以健侧肘关节功能活动为标准判定疗效;同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术后随访8-30个月(平均16个月),优良24例,满意12例,差8例,优良率54.55%。主要并发症: 关节僵硬7例,克氏针针尾戳破皮肤感染4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骨化性肌炎2例。结论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经关节面移位骨折,疗效可靠手术时机,切口感染,复位质量,肘关节制动时间诸因素均可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8.
李晨 《临床骨科杂志》2013,16(2):206-208
目的 探讨应用Herbert螺钉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患者采用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3年.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6~8周.肘关节功能参照Broberg-Morrey评分标准评价:优19例,良11例.结论 应用Herbert螺钉治疗肱骨小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改良肱骨后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2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应用改良肱骨后入路行内固定治疗,男17例,女9例;年龄24~50岁,平均(37.1±1.5)岁。肱骨骨折后至手术时间8 h~6 d,平均(3.3±0.6)d。肘关节功能按Morrey和Bryan提出的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无神经损伤与伤口感染。术后随访22~48个月,平均(30.1±1.6)个月。肱骨骨折全部愈合。Morrey-Bryan肘关节功评定结果,优19例,平均(94.6±1.8)分;良7例,平均(86.5±1.2)分。结论:改良肱骨后入路避免了对肱三头肌的损伤,改善了术后肱三头肌的功能,很适用于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改良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2007年12月我院采用肘后侧切口再于肱三头肌内外侧边缘入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5例,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振龙  华强  严光建  刘宗超  吴佳奇  马川  刘勇 《骨科》2015,6(3):145-148
目的 探讨经肱三头肌劈开入路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3例C型肱骨远端骨折(C1型17例,C2型15例,C3型11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对该型骨折均采取经肱三头肌劈开入路“Y”形钢板或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在取出内固定前均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43例患者中40例切口Ⅰ/甲愈合,余3例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均延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0~36.0个月,平均(29.5±4.3)个月,无骨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MEPS评分结果:优18例,良20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88.4%。结论 经肱三头肌劈开入路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入路简单、创伤小、保存了伸肘装置,且能满足对骨折关节面的有效显露,内固定物安放方便、合理有效,临床疗效好,可作为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手术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distal humeral plate,DH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男3例,女15例;年龄62~83岁,平均71.4岁。骨折按照AO分型:A2型1例,A3型3例,B1型2例,B2型2例,C1型3例,C2型4例,C3型3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或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均采用切开复位DHP内固定,术后早期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无感染、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肘关节平均屈伸78°(10°~131°),屈曲113°(65°~134°),伸直25°(0~75°)。MEPS评分平均(92.2±9.6)分(65~100分),其中疼痛(42.5±5.8)分(30~45分),关节活动范围(19.2±1.9)分(15~20分),稳定性(9.2±1.9)分(5~10分),日常功能(21.4±2.9)分(15~25分)。本组患者优11例,良5例,可2例。结论:应用DH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能获得坚强固定,有利于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膝前正中入路联合后内侧倒"L"形入路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17例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21~65岁,平均42岁。采用前正中入路复位固定内侧平台骨折块,后内侧倒"L"形入路复位及支撑固定后内侧骨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采用HS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1~25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即刻和随访终末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分别为(87.8±4.2)°和(88.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8);术后即刻和随访终末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PSA)分别为(10.1±3.7)°和(10.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2)。膝关节HSS评分86.7±6.1,所有患者无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骨折脱位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具有显露清楚、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2月至2007年3月,以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超关节固定治疗Pilon骨折23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三根克氏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比较,寻找最佳的固定方式。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3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60例肱骨髁上骨折。方法1:通过冠突窝桡侧缘固定,共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13岁,平均(5.4±0.5)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均无神经及血管损伤;Gartland Ⅱ型13例,Gartland Ⅲ型7例。方法2:通过冠突窝尺侧缘固定,共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11岁,平均(6.1±0.4)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Gartland Ⅱ型11例,Gartland Ⅲ型9例;术前有尺神经损伤2例,均无血管损伤。方法3:通过冠突窝中间固定,共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4岁,平均(7.4±0.6)岁;均为闭合新鲜骨折,桡神经损伤2例,均无血管损伤;Gartland Ⅱ型7例,Gartland Ⅲ型13例。术后1年时,在X线片测量Carrying角及Baumann角,并观测此时的肘关节伸屈情况。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肘关节伸屈功能丢失情况:方法1为(14.04±3.25)°,方法2为(13.14±2.34)°,方法3为(9.25±2.56)°。Carrying角改变值:方法1为(7.64±1.78)°,方法2为(7.38±1.68)°,方法3为(5.27±1.13)°。Baumann角改变值:方法1为(28.55±3.23)°,方法2为(27.55±2.23)°,方法3为(21.45±1.73)°。Flynn临床功能评定结果:方法1优11例,良4例,差5例;方法2优12例,良3例,差5例;方法3优11例,良6例,差3例。方法3固定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克氏针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也不同,通过冠突窝中间的治疗方法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6.
V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非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彦武  赵正据  郑勇 《中国骨伤》2005,18(9):546-547
胫骨平台骨折按Hohl和Moore分类分为5型。本文着重讨论争议较大的V型即四分骨折内固定治疗及保守治疗的优劣。1998年7月-2003年11月共收治15例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内固定组9例为单纯V型胫骨平台骨折,牵引组6例为V型胫骨平台骨折伴胫骨干骺端粉碎性骨折。内固定组9例采用解剖钢板及拉力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牵引组6例采用跟骨牵引、夹板外固定。两组病例近中期疗效差异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正祥  张乃鼎  何建荣 《中国骨伤》2005,18(10):586-587
目的:探讨合理、有效的掌指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95例,男228例,女67例;年龄14~65岁,平均29岁。采用钢丝固定(45例,A组)、微型接骨钢板固定(65例,B组)、单根克氏针内固定(97例,C组)及双根克氏针内固定(88例,D组)4种方法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6~72个月),按掌指关节伸屈正常范围标准进行评定,优100例,良165例,可17例,差13例。A组:优12例,良24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80.0%;B组:优20例,良37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7.6%;C组:优38例,良5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5.8%;D组:优30例,良49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89.7%。结论:钢丝法不应作为常规治疗和首选,仅适合于掌指骨横形骨折;微型钢板对多发性、移位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大多数手部骨折,克氏针固定是有效、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总结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3例桡骨远端骨折(按AO桡骨远端骨折分类:属A2型4例,A3型3例,B1型2例,B3型2例,C1型7例,C2型2例,C3型3例)的患者,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行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4~25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13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达91.2%。结论 采用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但同时需强调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9.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巧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是否显著,以及应用不同的内固定物是否对治疗结果有较大影响。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423例。其中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139例,男51例,女88例,年龄35~72岁,平均55.8岁;采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103例,男48例,女55例,年龄22~76岁,平均56.7岁;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181例,男85例,女96例,年龄29~77岁,平均57.1岁。应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对术前、术后患者肩关节疼痛、日常活动、活动范围、力量等进行评定。结果:423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其症状和体征获得了明显改善。应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术前、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而3组应用不同内固定物的患者,其肩关节功能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而不同的内固定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桡骨远端陈旧骨折一般需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才能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采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陈旧骨折4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