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肝癌组织中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 …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 探讨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病理意义。方法 对30例人肝细胞肝癌9HCC)及相应癌旁组织,10例肝硬化,5例轻度慢性肝炎和4例正常肝组织,进行了CD34、VEGF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对VEGF进行半定量计数,并结合肝癌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CD34呈广泛,窦隙状阳性表达,而在正常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D2-40在人食管鳞癌组织内的表达,探讨VEGF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淋巴管密度(LVD)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分为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两组,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和D2-40的表达,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 VEGF蛋白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内,D2-40表达于癌组织内淋巴管内皮细胞,在食管鳞癌的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D2-40阳性淋巴管密度均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5),且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正常组织、腺瘤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原发性结直肠腺癌、20例腺瘤及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正常组织、腺瘤及腺癌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25%和51.6%,正常组织与腺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织与腺癌、腺瘤与腺癌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正常组织、腺瘤及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30%和62.6%,VEGF在正常组织与腺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织与腺癌、腺瘤与腺癌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结直肠腺癌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P<0.05);VEGF的表达与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浸润深度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77,P<0.01).结论 HIF-1α及VEGF蛋白可以作为检测结直肠腺瘤癌变的指标,HIF-1α及VEGF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一种新的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标记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 GCA)及癌周组织淋巴管,并进行淋巴管计数,研究其与VEGF-C 、VEGF-D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贲门癌、癌旁及正常黏膜组织中VEGF-C、VEGF-D、D2-40的表达情况.结果 癌及癌旁组中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癌组与癌旁组间LVD统计学无明显差异.癌组织中LVD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1),而与分化程度无关;VEGF-C、VEGF-D在贲门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和正常组(P<0.01);癌组织中LVD在VEGF-C和VEGF-D表达阳性组中高于阴性组(P<0.05);LVD与VEGF-C、VEGF-D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贲门癌及癌周间质中D2-40标记的LVD升高可能增加了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D2-40、 VEGF-C、VEGF-D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贲门癌淋巴结转移潜能的标志物,并且对其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低氧培养条件下人结肠腺癌SW4 80细胞及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mRNA、蛋白表达 ,探讨HIF 1α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在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法 (SP法 )检测SW4 80细胞及结直肠腺瘤、腺癌组织中HIF 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 ;采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用蛋白印迹法检测SW4 80细胞HIF 1α蛋白表达 ;原位杂交检测HIF 1αmRNA。结果 RT PCR结果显示 :低氧组SW4 80细胞HIF 1αmRNA表达显著升高 ,为常氧组的 2 33倍。低氧 genistein组HIF 1αmRNA表达为常氧组的 5 0 7%。原位杂交结果表明 :HIF 1αmRNA表达低氧组 (0 16 2 8± 0 0 0 85 )显著高于常氧组 (0 12 0 1± 0 0 0 38)和低氧 genistein组 (0 115 4± 0 0 0 5 6 ,P <0 0 5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 ,低氧组细胞HIF 1α、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常氧组 (P <0 0 1,P <0 0 5 )和低氧 genistein组 (P <0 0 1,P <0 0 5 )。蛋白印迹结果显示 :低氧组HIF 1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常氧组 ,为常氧组 3 5 4倍。低氧 genistein组HIF 1α蛋白约为常氧组的 5 8 9%。结直肠腺瘤和腺癌HIF 1α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8 9% (7/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和53例乳腺癌的淋巴管密度(LVD)的情况,并分析其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及和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D2-40选择性地表达在乳腺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和正常乳腺组织,并且癌灶边缘淋巴管密度显著高于癌组织中间的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2-40抗体的应用更敏感和特异地检测出肿瘤的淋巴管密度,并且在预测淋巴结转移方面有帮助,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病理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鸡尾酒抗体D2-40/CD34-CK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在淋巴结检出数量不足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标本脉管侵犯评估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收集133例淋巴结检出数量12枚的CRC标本,分别行HE染色及鸡尾酒抗体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种方法在脉管侵犯筛查效果中的差异,并分析应用鸡尾酒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的脉管侵犯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 (1)鸡尾酒抗体D2-40/CD34-CK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及HE染色对脉管侵犯的检出率分别为42. 9%(57/133)和21. 8%(29/133),差异有显著性(P 0. 001)。(2)鸡尾酒抗体D2-40/CD34-CK双重免疫组化法证实的脉管侵犯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出芽相关(P 0. 05)。(3)脉管侵犯、侵犯位置深度、程度及脉管侵犯灶数≤2个灶且癌栓细胞数量≥5. 5个与患者OS密切相关(P 0. 05)。结论鸡尾酒抗体D2-40/CD34-CK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对脉管侵犯评估优于常规HE染色切片观察,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出芽情况密切相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淋巴结检出数量不足CRC病例的补充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癌细胞淋巴管转移机理,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直肠腺癌组织及淋巴管的表达。方法取人直肠腺癌手术材料30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区和癌周正常区VEGF-C和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主要表达在直肠腺癌的癌细胞胞浆,VEGFR-3主要在淋巴管内皮细胞有阳性表达,两者在癌区的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区直肠组织;癌区淋巴管的平均面密度(33.81±5.67)高于正常区平均面密度(20.13±3.27)。结论VEGF-C和VEGFR-3在人直肠腺癌中的过表达,可能与淋巴管增生和扩张,促进癌细胞的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结直肠腺瘤及腺癌组织中转录因子FOXO1的表达,在组织学水平上初步探讨FOXO1在结直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146例结直肠腺瘤、48例结直肠腺癌及48例癌旁组织中FOX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FOXO1在结直肠腺瘤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腺瘤组织中FOXO1表达与肿物大小相关,腺癌组织中FOXO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FOXO1在人类肠道癌前病变(腺瘤)及腺癌组织细胞核表达减少和缺失,可能是导致结肠腺癌发病的机制之一,其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有望成为下一个潜在的临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11.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1,37(4)
目的探讨黏液性结直肠腺癌(mucinous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MCA)与非黏液性结直肠腺癌(non-mucinous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non-MCA)中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ligand 1, PD-L1)和CD8的表达。方法收集结直肠腺癌标本106例,其中non-MCA 90例,MCA 1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on-MCA和MCA的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PD-L1和CD8表达,计算PD-L1和CD8的阳性率,比较non-MCA和MCA中PD-L1和CD8表达的差异。结果 non-MCA组织中PD-L1表达比MCA高(P0.001),两组肿瘤组织中PD-L1均大部分表达于肿瘤间质的免疫细胞。在non-MCA组中有23%的PD-L1和CD8同时高表达,有48%的PD-L1和CD8同时低表达,7%的PD-L1高表达和CD8低表达,22%的PD-L1低表达和CD8高表达。在MCA组中有40%的PD-L1和CD8同时低表达,60%的PD-L1低表达而CD8高表达。non-MCA与MCA组织中CD8~+ T细胞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腺癌中PD-L1主要表达于肿瘤间质的免疫细胞,且non-MCA较MCA高表达PD-L1;部分non-MCA中PD-L1和CD8同时高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中Cox-2、MMP-9、E-cadherin的表达及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腺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Cox-2、MMP-9、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腺癌组织中,Cox-2、MMP-9的阳性率(61.25%、66.25%)和 E-cadherin 的异常表达率(68.75%),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1)。三者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其中E-cadherin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P<0.01)。 Cox-2与 MMP-9表达呈正相关(rs =0.409,P<0.0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s=-0.370,P<0.01)。结论结直肠腺癌中Cox-2、MMP-9、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肿瘤转移有关,分析三者表达对结直肠腺癌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D2-40在原发性胃腺癌淋巴管浸润中的标记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在判断原发性胃腺癌淋巴管浸润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74例原发性胃腺癌淋巴管浸润的情况,并分析其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及和癌周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D2-40选择性地表达在CD31染色阴性的淋巴管内皮细胞。HE染色和D2-40染色判断肿瘤淋巴管浸润的阳性率分别是16.2%(12/74)和52.7%(39/7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统计学相关分析显示借助D2-40(r=0.641)和HE(r=0.415)方法判断淋巴管浸润均相关于淋巴结微转移,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采用D2-40标记判断淋巴管浸润来预测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更可靠的手段。结论D2-40抗体的应用较HE染色方法更敏感和特异地检测出肿瘤的淋巴管浸润,并且在预测淋巴结微转移方面有更高的可靠性,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病理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SARS肺组织中CD34、VEGF、ICAM-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肺组织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问黏附分子(ICAM-1)表达水平的检测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将7例死亡SARS病例及同期6例具有急性肺损伤性临床表现的非SARS死亡病例肺标本对照进行HE染色及CD34、VEGF、ICAM-1免疫组化检查,并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CD34染色结果显示SARS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着色浓重胞膜完整、排列紊乱但细胞连续性好,平均光密度值(MOD)为0.284 3±0.103 3;非SARS组肺组织CD34染色浅淡、不连续,MOD值为0.129 7±0.007 3,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07 4);不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SARS标本的MOD值为0.342 8±0.031 6,与非SARS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00 1).SARS组VEGF阳性染色MOD为0.125 3±0.042,与非SARS组0.114 3±0.025 2相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88).两组ICAM-1阳性染色M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合并感染的SARS标本ICAM-1 MOD值为0.255 7±0.045 2,与非SARS组0.182±0.017相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SARS肺脏中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较之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组织损伤轻,ICAM.1和VEGF表达也存在不同,这些差异可能反映了SARS肺损伤的特殊性,对解释SARS的临床和病理生理过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癌中转酮醇酶(transketolase,TKT)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Oncomine和GEO数据库分析TKT基因在结直肠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收集配对结直肠腺癌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分别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TKT mRNA和蛋白表达,运用免疫组化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53、NRP1和CD34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选取62例大肠癌和3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大肠粘膜及大肠癌组织中P53的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大肠粘膜及大肠癌组织中NRP1和CD34表达情况,测定微血管密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发现,NRP-1和p53在大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P<0.05),CD34阳性产物MVD值大肠癌组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粘膜组织相比,大肠癌组织中NRP1、CD3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NRP-1、p53、CD34在大肠癌组织中过表达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hMSH2、hMSH6在结直肠腺癌、腺瘤、炎性病变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2例结直肠腺癌、176例结直肠腺瘤及152例结直肠炎性病变中hMSH2、hMSH6蛋白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hMSH2、hMSH6在结直肠腺癌、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炎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7.6%、59.7%、20.4%;91.6%、60.8%、23.0%。三种病变组织中hMSH2、hMSH6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MSH2、hMSH6蛋白表达与结直肠腺癌分化程度相关( 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且hMSH2、hMSH6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s =0.601,P<0.05)。结论在结直肠炎性病变、腺瘤、腺癌组织中hMSH2、hMSH6的阳性率渐序增强,通过检测二者表达水平可对结直肠腺癌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CD34与D2-40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鉴别血管与淋巴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恶性肿瘤中,血道和淋巴道转移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并且肿瘤的转移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常规HE染色中,区别淋巴管和血管非常困难,不可避免地存在主观性。CD34是一种比较特异的血管内皮标记物,已被广泛使用,而D2-40是新近发现的相对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记物。我们应用CD34、D2-40对恶性肿瘤组织进行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便更清晰地判断恶性肿瘤细胞在血管、淋巴管中的侵犯情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CD44V6、E-cadherin和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D44V6、E-cadherin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结直肠癌CD44V6、E-cadherin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检测了23例淋巴结转移灶CD44V6、E-cadherin和VEGF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E-cadherin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6.5%、和50.0%;原发灶CCD4V6和VEGF阳性表达率低于淋巴结转移灶(60.9%和56.%),而原发灶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则高于淋巴结转移灶(43.5%)。结直肠癌CDV46和VEGF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局部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等有关。E-cadherin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CD44V6和VEGF是结直肠癌发生与发展重要的促进因子,其过度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病理分期有关,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COX-2、VEGF以及MVD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微血管密度(MVD)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Ms患者32例在位内膜、28例异位内膜及40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中COX-2、VEGF的蛋白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COX-2、VEGF在EMs在位内膜、异位内膜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异位内膜组COX-2、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在位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VD的计数在正常对照组,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依次递增,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位内膜组与异位内膜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EMs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COX-2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及MVD值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COX-2与VEGF在EMs中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的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