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客观评价人文沟通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我们应用了沟通技巧,换位思考,将人性化服务贯穿到静脉采血中,以疼痛量表为指数观察人文沟通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6-04~2006-07在本院门诊采血室接受静脉采血的患者740例,其中男470例,女270例,年龄18~63(42.0±8.5)岁。根据单、双数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0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采血方法由两名主管护师对两组患者进行采血,部位均选择前臂肘正中静脉,采用一次性血样采集针(湖北省中融达医疗器械厂生产)采… 相似文献
2.
3.
4.
采集患者静脉血是急诊最普遍、最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急诊科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危急,往往要求急诊护士能快速、熟练地采集到患者的血液.而老年患者身体素质和血管条件差,护士常可因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采血局部出现不良反应,由此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引发护患矛盾和纠纷.因此,笔者对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科2007-10收治1例第9次住院行输血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输注同型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男,36岁,因确诊重型再障1 a余、再发牙龈出血、皮肤瘀点2 d入院。血常规示:RBC 1.83×10^12/L,Hb 54 g/L,W BC 2.10×10^12/L,PLT0。当日下午予输注同型单采少白血小板10 U,输血前30 m in静推地塞米松2.5 m g预防过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肘正中静脉采血后按压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00例门诊肘正中静脉采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拔针后立即抬高前臂与胸壁成90°角,肘部屈曲,3~5 min后放下手臂,对照组采取食指中指穿刺点局部按压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皮下瘀血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皮肤出血及皮下瘀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肘正中静脉采血后抬高前臂,肘部屈曲按压,可以有效降低穿刺部位出血及皮下瘀血的发生,更好地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患儿颈外静脉采血的成功率,避免采血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方法做好心理护理,争取患儿及家属的配合,使颈外静脉充分显露。结果152例一次穿刺成功有148例,成功率达97%。结论对检查项目多、所需采血量大、采血难度大的婴幼儿首选颈外静脉采血。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在静脉采血环节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护理是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包含3个要素:(1)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2)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3)患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循证护理模式包括4个连续的过程: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采血室为适应检验报告准确性及患对人化无痛采血的要求,根据循证护理对静脉采血环节进行改进,使采血工作更科学化、人化。 相似文献
9.
体检中心医务人员面对的是有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健康人群,其服务是不同于一般服务行业的特殊服务.这就要求体检中心采血室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而且还要加强多元化知识的学习.现将我院服务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采血是一项护理操作技术,真空管采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在抽血室工作观察护士对体检人员及患者进行真空管采血的不同手法,发现部分护士用真空管采血手法不连贯,穿刺针不易固定滑脱,导致穿刺部位青紫. 相似文献
11.
2005-01/2007-08我院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发生晕针54例,经积极处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现就其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临床上常遇到静脉塌陷的患者来采血,其大多是年老、体弱的患者,她(他)们静脉抽血穿刺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因此,对患者的血标本采集既要要求护士有精湛的穿刺技术,还要在操作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及掌握采血技巧。通过十几年的抽血实践,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静脉采血中的技巧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脉采血是门诊检验部抽血室最常见的采集血标本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我院1997年成立检验部抽血室,我们在静脉采血操作上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静脉采血过程中除常规的操作技巧体会如下。1选血管的技巧1.1老年人手背静脉采血法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背皮下脂肪少,血管弹性差,采血困难。因此,采血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必须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血管走行,进针前比一下针头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采血时扎紧止血带,不用握拳,操作者用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右手快速将针尖刺入血管,见回血… 相似文献
15.
16.
健康体检静脉抽血晕针5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01/2008—11我院体检中心接待健康体检22万人次,其中发生抽血晕针58例,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顺利完成体检。现对本组抽血晕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时间的止血效果,探讨合理的按压时间.方法 将300例门诊采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0例),每组的按压时间不同,分别为3 min组、5 min组和10 min组,观察不同按压时间的止血效果.结果 采血后按压3 min和5 min后出血相关发生率要明显高于10 min组.结论 静脉采血后常规按压3~5 min并不能全部达到满意的止血效果,针对一些高龄,口服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肝功能异常等患者应延长按压时间,以减少采血后出血或瘀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小儿股静脉采血127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静脉采血是临床中常进行的护理操作,由于小儿静脉较细,外表显露不清晰,同时由于生病,进食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造成血管充盈度差,给采集血标本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结合我院2006年127例股静脉采血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