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对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47例18岁以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结果 4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全部得到矫正,其中伴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者2例在术中一并实施鼻窦开放术。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随访1~6年。所有患者对手术均满意,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改善,总有效率为100%,并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具有手术范围小、损伤少、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鼻中隔偏曲患者52例,在鼻内窥镜下行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6月,所有患都鼻中隔偏曲矫正,鼻中隔无穿孔发生。结论:内窥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安全有效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与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一医院治疗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19例,将其随机分为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组(观察组)58例和鼻中隔矫正术组(对照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及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具有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蒲晓兵  张俊  陈仕虎 《华西医学》2002,17(4):456-456
目的:探讨治疗复杂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高位、后段及不规则偏曲的鼻中隔病例,在电视监视下,经鼻内窥镜行鼻中隔成形术158例。结果: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无穿孔、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治疗复杂鼻中隔偏曲安全、有效,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中隔后段偏曲行保留方形软骨的鼻内镜成形术的优越性。方法:对39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局麻下保留方形软骨的鼻内镜成形术。结果:本组中隔偏曲情况均得到有效矫正,鼻塞,鼻出血等主诉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脓肿、塌鼻、脑脊液鼻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中隔后段偏曲行保留方形软骨的鼻内镜成形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未成年人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因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65例未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性完成鼻中隔矫正,无1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及鼻梁塌陷等不良症状,术后随访6个月~4年,鼻中隔没有出现新的偏曲,鼻骨及上颌骨没有畸形产生,患者鼻面部发育良好无影响,症状消失或明显得到改善,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通过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未成年鼻中隔偏曲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洪书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2):1256-1256
鼻中隔偏曲类型多样,程度不等,以往多采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我科自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4例患者,男46例,女18例,年龄18~54岁,平均32岁,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48例,鼻中隔偏曲伴有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施行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的患者的病例特点、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观察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鼻阻力值变化。结果患者术后半年VAS评分、偏曲侧及总的鼻阻力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宽敞侧鼻阻力减少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失败而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的方法、技巧和疗效。方法鼻中隔偏曲患者25例,曾局麻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失败,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25例患者术后观察0.5~2 a,双侧鼻腔通气良好,鼻中隔正直,无鼻中隔穿孔及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结论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失败者可以行鼻内镜下再次鼻中隔矫正术;提倡鼻中隔矫正术在鼻内镜下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手术方式;方法:总结电视监视器下鼻内镜下采用楔形切除、划痕术和偏曲软骨或骨组织局部切除方法,矫正鼻中隔偏曲50例;结果:40例完全治愈,有效10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术野清晰,直视下矫正或局部切除偏曲中隔,创伤小,有效地矫正鼻中隔偏曲,特别适合于高位和后方偏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优点。方法根据鼻中隔偏曲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成形术式,采用鼻内镜,在显示器下行鼻中隔成形术55例。结果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减少,5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随访满意。结论鼻中隔成形术可保留较完整的鼻中隔支架,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宋子龙  张丹梅 《护理研究》2004,18(1):151-151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常见疾病,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两侧弯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者。主要症状为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头痛、鼻出血、脓涕等。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开展,鼻中隔偏曲的术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我院2001年11月-2003年9月共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35例,并随机抽取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35例进行对照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鼻中隔偏曲患者98例行鼻中隔偏曲改良矫正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98例患者均获满意矫正,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1~5年,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鼻中隔血肿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改良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伴对侧下鼻甲肥大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伴对侧下鼻甲肥大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鼻中隔偏曲伴对侧下鼻甲肥大患者经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加对侧肥大下鼻甲成形术。结果:56例患者均痊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中隔偏曲伴对侧下鼻甲肥大患者在行鼻中隔矫正术时必须同时行对侧下鼻甲成形术,在鼻内窥镜下手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手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Storz硬性鼻内窥镜,根据鼻中隔不同的偏曲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行鼻中隔再次矫正术30例.[结果]临床观察6~12个月,其中显效26例,占88%,有效4例,占1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术后全部病人感觉鼻腔通气良好,头痛症状消失,脓涕消失或明显减少,鼻中隔偏曲部位消失,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鞍鼻、鼻腔粘连、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对鼻中隔首次矫正术后效果欠佳者,使用鼻内镜术行鼻中隔再矫正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俊义 《中国内镜杂志》2013,(11):1191-119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改良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鼻内镜下于鼻中隔偏曲侧皮肤与黏膜交界处行切口,分离黏软骨膜及骨膜,在鼻中隔偏曲部分周围张力形成的类三角形3条张力线区切除条状软骨和骨质,解除其应力,从而矫正鼻中隔。并对上诉改良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手术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10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疗效,临床症状均消失,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行改良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可以更多的保留鼻中隔软骨和骨性支架,方法可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对13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结果 137例治愈121例(88.32%),好转15例(10.95%),无效1例(0.73%),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张波  刘军 《华西医学》2012,(11):1680-1681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选择性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1年11月经前鼻镜和鼻内镜检查确诊鼻中隔偏曲后,采用鼻内镜下选择性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门诊随访3~6个月的213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13例鼻中隔偏曲均一次性得以矫正,所有患者术后双侧鼻腔通气良好,其中治愈195例(91.5%),好转18例(8.5%)。结论鼻内镜下选择性鼻中隔矫正术利于对各种类型鼻中隔偏曲选择适合的一种手术方式,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确、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将52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2组,一组采取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为手术治疗组(n=26),另一组为常规治疗组(n=26)。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53.8%、92.3%与30.8%、57.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鼻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0月进行治疗的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程度、鼻阻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双侧鼻阻力值(NR)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损伤小,且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