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经典Roux-en-Y 胆肠吻合是胆汁内引流的最常用术式,多年来外科医师致力于研究更符合生理及更佳治疗效果的术式.济南军区总医院自2007 年6 月至2010 年6 月行改良Roux-en-Y 胆肠吻合术式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1 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3种姑息性减黄治疗对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的95例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胆肠吻合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组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支架置入组,对3种姑息性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术后近期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ERCP胆管支架置入组较胆肠吻合组近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TCD组较胆肠吻合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近期并发症明显减少;ERCP组较PTCD组术后并发症减少。3组之间术后黄疸消退、肝功恢复情况及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胆管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微创性姑息性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效果好和适应证广等优点,对老年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等症状的改善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确切疗效,应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3.
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梗阻性黄疸多数由恶性肿瘤引起,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外科肿瘤切除加胆肠吻合术,如肿瘤无法切除,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也可有效的解除黄疸。但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往往全身情况较差,肝功能明显异常,承受手术有一定难度。此类患者内镜下放置金属支架对解除胆道梗阻、恢复胆汁引流、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具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少,病死率低。但肿瘤生长易造成支架堵塞,黄疸复发,因此在置入金属支架引流的同时积极配合放疗既可以有效杀灭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内镜下胆管内支架置入对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引流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6例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管内支架置入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有明显的短期减黄效果,且住院时间短,近期并发症少,但远期由于支架堵塞,有引起黄疸复发及胆管炎危险.结论 胆管内支架置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的减黄方法,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恶性胆管梗阻患者,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梗阻性黄疸多数由恶性肿瘤引起,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外科肿瘤切除加胆肠吻合术,如肿瘤无法切除,行姑息性的胆肠吻合术也可有效的解除黄疸.但对于梗阻性黄疸患者,往往全身情况较差,肝功能明显异常,承受手术有一定难度.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常用姑息性治疗手段.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预计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根治或吻合,无法耐受手术以及梗阻部位不明确者,均可进行经皮肝胆道引流术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我科2005年7月~2007年9月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24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早期联合营养(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支持对并发梗阻性黄疸胰头癌病人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5例伴有黄疸的胰头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联合营养支持组(治疗组)45例,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5例、胆肠吻合术20例,对照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7例、胆肠吻合术23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TBI)、前清蛋白(PA)、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TBI、ALT均低于术前(t=17.402~79.547,P〈0.05),治疗组TBI下降比对照组快(t=-89.000,P〈0.05)。术后治疗组PA高于对照组(t=13.830,P〈0.05),两组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PA高于行胆肠吻合术病人,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对照组早于治疗组(t=71.500,P〈0.05),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联合营养支持可明显促进并发梗阻性黄疸胰头癌病人术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支架植入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引流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比较66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中减黄的短期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组的住院时间和近期并发症显著高于支架组;支架组由于支架堵塞引起胆道再次梗阻及胆管炎概率高于手术组。结论两种方法短期减黄效果相似,但支架组有较高的胆道再梗阻率。对手术风险小、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外科手术减黄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吻合器行胆肠吻合术的严重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消化道吻合器行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我们在1999年3月至2008年10月间收治的77例应用消化道吻合器行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7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中,术后发生并生症共7例(9.1%),其中胆道出血2例(2.6%),胆道逆行感染1例(1.3%),胆汁漏1例(1.3%),胆道梗阻2例(2.6%),胰腺假性囊肿1例(1.3%).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消化道吻合器操作要点以及细致的手术操作,是避免或减少在应用消化道吻合器行胆肠吻合(胆总管与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中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术,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本组均手术成功,术中并发胆心综合征2例,术后出现高热2例,引流管移位2例,经精心护理,均恢复良好.结论:精心围术期护理是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即对因治疗与姑息性减压减黄。其中外科胆道引流术由于创伤较大,患方及医方均有颇多顾虑,已出现逐渐被介入性胆道引流术所取代的趋势[1,2]。同时,对于已行外科姑息性胆肠吻合术或T管引流术而再发梗阻者,仍可行(PTCD)[3,4]与支架置入。1介入性胆道引流术的方法1.1外引流采用引流导管把胆汁引流到体外,以使胆系压力降低,黄疸减退,并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与后续治疗。1.1.1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ticcholangicclainage,PTCD)PTCD的减黄作用明显,有效率在95%以上。是在PTC(percut…  相似文献   

11.
陈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8):1731-1733
目的探讨将加强全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2例术前体能得分≤4分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加强的全肠外营养组和对照组各36例。加强组从术前3d起即给予全肠外营养(TPN),对照组从手术后1d开始给予TPN。观察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术后第3、12天时加强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强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少。结论从术前3d即开始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给予TPN,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2.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是指肝内外胆道因恶性肿瘤直接侵犯或间接压迫导致胆汁排出受阻,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梗阻性黄疸的一系列疾病。常见疾病包括: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胆管癌、肝癌、胆囊癌等。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等,并出现肝脏功能、凝血功能异常,导致术中及术后出血风险增加、肝衰竭风险增高。介入下的经皮经肝胆道、胆囊穿刺引流,内镜下胆道引流,腹腔镜下姑息性胆肠吻合均可纳入微创减黄范畴,但腔镜下减黄方式对患者情况要求较高,手术方式及入路多变。其余的微创减黄治疗因对患者一般情况要求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广泛用于术前减黄或姑息性治疗。目前微创减黄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种: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和经内镜胆道引流术(endoscopic biliary drainage,EBD)。三种减黄方式均能有效减轻黄疸,促使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错误应用胆肠Roux—en—y吻合手术教训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肠 Roux- en- y吻合术是经多年临床证明比较好的一种手术方式 ,多数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有时因病例选择不适宜 ,不但患者病情未减轻反而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这就是胆肠 Roux- en- y吻合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错误。本文通过对 3例处理的经验教训 ,对胆肠 Roux- en- y吻合术适应证进行讨论。1 病例报告例 1 男 ,5 1岁。因胆囊炎、胆囊占位病变在当地医院行了胆囊切除、肝部分切除术。手术后病理为慢性胆囊炎伴胆囊底部腺肌瘤样增生。术后患者经腹腔引流管引出胆汁约 2 5 0~ 5 5 0ml/d,4个月后当地医院再次行了开腹探查 ,手术中记载为…  相似文献   

14.
肝内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近 14年来 15例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次手术后主要病变是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胆道狭窄,再手术以肝叶切除、肝胆管空肠 Roux- en- Y吻合术为主要术式,随访结果疗效满意.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病灶未去除、术式选择不当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处理及选用合理的术式是再手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口服胆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三科收治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联合口服胆汁治疗。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口服胆汁的依从性和术前减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口服胆汁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观察组术前减黄时间为(8.5±1.56)d,而对照组为(13.4±2.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行PTCD联合口服胆汁治疗的依从性,在术前减黄治疗中起促进作用,为下一步手术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治疗的一项有益举措。  相似文献   

16.
粟建芳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2034-2035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支架留置治疗无法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ERCP内支架置留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10d,64例患者血清胆红素、皮肤黄染、瘙痒及恶心等症状基本上消失,术后随访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ERCP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很好的姑息治疗手段,主要用于不能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且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胆肠Roux-en-Y吻合术和回盲部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接诊的4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胆肠Roux-en-Y吻合术和回盲部间置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对患者实施治疗。术后分析记录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并对术后的并发症及远期疗效进行分析记录。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远期优良率为100.0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4440,P=0.0145)。此外,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中未出现返流性胆管炎的患者,对照组中有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3)。结论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胆引流术 (ENBD)治疗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意义 ,并分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经B超、CT、ERCP诊断为阻塞性黄疸的 18例患者行ENBD ,并分为急性胆管炎组 (10例 )和非胆管炎组 (8例 ) ,观察术后体温、腹痛、黄疸及肝功能的变化及胆汁引流的情况。结果 :急性胆管炎组 9例引流通畅 ,炎症得以有效控制 ,1例由于引流不佳症状减轻后复发 ;非胆管炎组 1例病人术后出现发热、腹痛、淀粉酶增高 ,1例患者脱管后出现胆管炎症状 ,重新插管 ,6例引流通畅 ;所有患者在 1~ 7d后胆红素及肝酶明显下降 ,3~ 14d后进行择期手术 ,及EST治疗。结果 :ENBD对梗阻性黄疸病人合并急性胆管炎者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对无胆管炎的梗黄病人 ,ENBD可以预防插管后合并感染 ,并有效减黄 ,为择期手术变成可能 ,但部分病人仍存在引流不畅、脱管、术后感染等情况 ,仍需加强无菌操作及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胆管空肠攀式吻合术治疗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术21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术均短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均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胆红素下降至50%的时间相比较(P = 0.298 5)无统计学差异.胆管空肠吻合时间比较(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胆管空肠襻式吻合术治疗胆道梗阻操作简单,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解除黄疸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二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胆囊床穿刺支架空肠内引流术手术时间短,胃、肠道功能恢复快(P〈0.01),副作用小(P〈0.05),退黄效果相仿。结论对一般情况较差、肿瘤靠近肝门部且分离胆总管、肝总管或左、右肝管困难者或手术耐受差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选择经胆囊床穿刺支架空肠内引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