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复合全麻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 )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本院行CEA术的4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G组)20例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GL组)20例采用颈丛复合全麻。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用量等。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观察患者术前1 d、术后1 d、3 d、6 d变化,初步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方法】G L组患者在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均明显小于G组( P <0.05),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亦明显低于G组( P <0.05);G组苏醒时间、镇痛药用量显著多于GL 组( P <0.05)。与术前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的MMSE值均明显降低( P <0.05),且G组MMSE值较GL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3 d和术后6 d两组的MMSE值与术前基础值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颈丛阻滞复合全麻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短,镇痛药用量少,术后对神经功能影响小,临床效果满意,能明显提高麻醉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在颈椎手术中病人血流动力学,全麻药用量以及病人术后苏醒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颈椎病人60例,随机分为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组(A组,n=30)和全麻组(B组,n=30)。分别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切皮后1分钟(T1)、术中15分钟(T2)以及术毕时(T3)、无创血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病人术后苏醒情况。结果:B组术中的MAP、FIR明显高于A组。结论:在颈椎手术病人中,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及术毕清醒拔管时间要比全麻优越。  相似文献   

3.
张晓东 《临床医学》2021,41(7):42-44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腹股沟疝患儿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河南圣德医院腹股沟疝患儿87例,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将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的41例患儿作为氯胺酮组,将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的46例患儿作为瑞芬太尼组。对比两组麻醉前(T1)、手术10min(T2)、术后30min(T3)、术毕即刻(T4)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和术后苏醒情况(呼吸恢复、拔管、麻醉清醒、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2、T3、T4瑞芬太尼组SBP、HR水平较氯胺酮组低,且波动幅度较氯胺酮组小(P <0.05)。瑞芬太尼组呼吸恢复、拔管、麻醉清醒、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较氯胺酮组短(P <0.05)。瑞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2/46)]较氯胺酮组[19.51%(8/41)]低(P <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患儿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术后苏醒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择期在颈丛复合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及芬太尼(F)组,R组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中丙泊酚和阿曲库铵的用量、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等。结果瑞芬太尼麻醉术中循环波动较小,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可更安全有效地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颈丛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甲状腺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甲状腺腺瘤手术患者48例,随机均分成A、B两组.A组行双侧颈浅丛阻滞,15分钟后行静吸全麻;B组行静吸全麻.两组术中均吸入1%七氟醚,静脉泵注丙泊酚和瑞芬.记录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拔管时间,入手术室和拔管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值,术后2小时VAS疼痛评分.结果 A组瑞芬、丙泊酚用药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缩短,拔管时HR、MAP值显著降低,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结论 颈丛阻滞联合静吸全麻用于甲状腺腺瘤腔镜手术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拔管时间,拔管时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6.
赵蕊  葛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823-2824
目的:瑞芬太尼用于高龄高血压患者喉罩复合区域阻滞麻醉,观察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方法:40例患者分别以瑞芬太尼(R组20例)和芬太尼(F组20例)行麻醉诱导及维持,记录各时间点的SBP、DBP、HR和复苏时间。结果:R组T1时SBP、DBP、HR和T3时HR低于F组;复苏时间短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高龄高血压患者,循环稳定,苏醒完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可弯曲喉罩(FLMA)联合静脉麻醉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CEA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组(F组)和气管插管组(R组)。麻醉诱导后,分别植入喉罩或气管导管进行机械通气,记录植入和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后MAP,HR和BIS。记录不同时点Ppeak,PETCO2,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拔管时间;记录术中知晓、呛咳、咽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的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F组插入及拔除喉罩后MAP,HR更平稳;不同时点Ppeak,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组比较,F组瑞芬太尼,丙泊酚总量减少(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缩短(P0.05)。结论 FLMA喉罩可以安全用于颈动脉内剥脱术(CEA)的麻醉中,可达到气管导管相同的通气效果,且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胆囊结石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研究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围术期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5min(T1)、切皮即刻(T2)、术后即刻(T3)]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恢复(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拔管时间)情况。结果 T1、T2、T3时间点,观察组MAP、HR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MAP、HR水平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5h、10h、15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及恢复用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903-190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颅脑损伤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颅脑损伤患者96例,依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比较两组围术期不同时间点(T0、T1、T2、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T1、T2、T3时间点,观察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有效降低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0~55岁;体质量50~80kg;ASAⅠ级。随机分为2组各20例。Ⅰ组(全麻组)常规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维持全凭静脉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分别以0.25~2、100~200μg·kg-1·min-1行恒速输注。Ⅱ组(颈丛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组)行单侧颈深丛及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后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剂量分别为0.05~0.1μg·kg-1·min-1和1mg·kg-1·h-1,保持患者清醒镇静且手术无痛。记录麻醉前即刻(T0)、气管插管/颈丛阻滞后(T1)、手术前即刻(T2)、分离甲状腺期(T3)及气管导管拔出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记录术后4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舒适评分(BCS评分)。结果 2组患者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MAP在T1、T4期较平稳(P均<0.05),T0、T2、T3期2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Ⅰ组相比,Ⅱ组HR各时点均较平稳(P均<0.05),BIS值各时点均较高(P均<0.05)。术后4hVAS评分Ⅰ组略高于Ⅱ组,BCS评分Ⅰ组略低于Ⅱ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丛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清醒镇静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胆囊炎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51例实施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51例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统计对比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苏醒、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并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5min术中血流动力学[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4.12%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血流动力学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5min,观察组HR、DBP、SB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手术,能提高麻醉效果,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颈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B组),A组分别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1μg/kg)和异丙酚(0.3~0.4mg/kg)维持麻醉,B组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和异丙酚(0.3~0.4 mg/kg)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术毕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SBP、DBP、HR和SpO2在诱导后、切皮时、搔刮病灶期间、手术结束时与入室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SBP、DBP、HR和SpO2在诱导后、切皮时、搔刮病灶期间、手术结束时与入室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70%以上,术毕5 min Aldert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均可用于颈淋巴结结核的手术麻醉,而前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6月40例ASAⅡ级,年龄35~60岁,原发性高血压1~2级,无其他合并症,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P组)和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组(FI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气腹前后的HR、SBP和DBP的变化,以及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RP组相比,FI组气腹前后HR、SBP、DBP波动较大(P均〈0.05)。RP组苏醒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I组(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苏醒迅速,明显优于传统的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及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静脉麻醉药用量及麻醉后清醒的影响。方法:32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Ⅰ组,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n=16);Ⅱ组,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组(n=16)。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静脉麻醉药用量、停静脉麻醉药后苏醒时间及术毕拔管时间、基本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气管插管前HR、SP、DP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其它观察时点差异无显著性;静脉麻醉药用量,Ⅰ组少于Ⅱ组(P<0.05);停静脉麻醉药后苏醒时间及术毕拔管时间、基本清醒时间,Ⅰ组短于Ⅱ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及复合硬膜外阻滞,血流动力学均平稳,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明显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缩短停静脉麻醉药后苏醒时间及术毕拔管时间、基本清醒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满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制定的ASA分级Ⅰ~Ⅱ级标准、年龄2~5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组(A组)和r-羟基丁酸钠-氯胺酮麻醉组(B组)各20例.记录诱导前(T0)、插支气管镜后(T1)、拔支气管镜时(T2)、清醒时(T3)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T1与T2时DB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B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A组患儿术中置镜后喉痉挛、屏气、呛咳的发生率均较B组少,苏醒时间较B组短(P<0.05).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患儿苏醒迅速和苏醒质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宫腔镜电切术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8例。均行宫腔镜电切术,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苏醒时间、麻醉前、麻醉15 min后、扩宫时、手术结束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SBP)]水平。结果:两组苏醒时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麻醉前、麻醉15 min后、扩宫时、手术结束后HR、MAP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宫腔镜电切术采取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能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全麻与异氟烷吸入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丙泊酚组(n=25)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异氟烷组(n=25)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所有患儿术中均辅助扁桃体局部麻醉。术中监测HR、BP、SpO2等指标,观察围术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丙泊酚组患者麻醉术中循环波动小,苏醒及清醒快,恶心呕吐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较异氟烷组少。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全麻复合局麻更适合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臂丛复合颈浅丛阻滞用于肩锁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行锁骨骨折及肩锁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I组为对照组(n=30),I/组为实验组(n=30)。I组单纯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请手术医师评估阻滞效果,以及监测术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来评定麻醉效果。结果I组的SBP和HR在切皮时及骨折复位时较麻醉前有明显上升(P〈0.05)。II组的SBP和HR在切皮时及骨折复位时较麻醉前无明显变化。实验组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臂丛复合颈浅丛阻滞用于肩锁部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静脉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颈丛阻滞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组(DC组,n=30)和颈丛组(C组,n=30)。DC组使用0.375%罗哌卡因行颈丛阻滞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C组使用0.375%罗哌卡因行颈丛阻滞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DC组术中高血压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DC组术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次数显著低于C组(P0.05)。DC组中主诉疼痛的患者比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静脉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阻滞是一种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对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I~II级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25例,颈丛神经阻滞复合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观察患者在切皮、分离甲状腺上极、峡部、下极时的MAP、SpO2、HR.结果 两组在分离甲状腺上极时MAP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分离下极和峡部时,A组MAP和HR明显高于B组(P<0.05).A组18例术中用了氟芬合剂,5例用了氯胺酮,两组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对甲状腺次全切手术,颈丛神经阻滞复合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同样是安全的.且麻醉效果优于单纯颈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