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3):4623-4624
现对我院冠心病并高脂血症应用氟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调节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7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基础上,每晚顿服,氟伐他汀40mg疗程8周。结果治疗8周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升高不明显。结论氟伐他汀是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有效调脂药物。  相似文献   

3.
对氟伐他汀钠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0岁.因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TC)8.3 mmol/L,甘油三酯(TG)3.2 mmol /L就医.既往无特殊病史和药物过敏史,有长期饮酒史.遵医嘱氟伐他汀钠胶囊40 mg(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X0847,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518)每晚1次口服.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的关系密切,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调整血脂能防止斑块破裂,减少冠心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肝细胞合成及储存胆固醇,加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代谢清除,从而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LDL—C水平,是目前最重要的强化降脂药,也是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本临床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氟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6~55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Ⅲ级.所有患者均有慢性心力衰竭(CHF)症状,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40%,排除缺血性心脏病、瓣膜疾病、慢阻肺、高血压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的CHF.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氟伐他汀在伴有糖尿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早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陈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479-848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效果及改善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升高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及心肌缺血状况.结果:TC、TG、LDL-C显著降低.HDL-C明显升高,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同时尚能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原发高脂血症患者96例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晚餐后顿服,疗程12周,观察血脂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明显升高(P<0.05),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60例,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氟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20mg/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其差异。结果:氟伐他汀组C反应蛋白水平由(5.44±1.21)mg/L降至(4.02±1.08)mg/L,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常规治疗组C反应蛋白水平由(5.12±1.34)mg/L降至(5.20±1.14)mg/L,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0.
乔福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11-231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来适可)早期应用对合并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早期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血脂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2例合并高脂血症的UAP患者早期(发病4-48 h)加服氟伐他汀40 mg/d晚服,治疗8周,与对照组75例比较。结果:氟伐他汀治疗组血脂变化明显,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该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梗死发生例数均明显降低,心绞痛症状完全缓解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伐他汀调脂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在调脂基础上明显改善合并高脂血症的UAP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讨他汀类凋脂药对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中的协同降压作用。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5—04/2007—12飞行人员高血压患者60例。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经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炎症性疾病,血压仍在1级水平者。病程为1~10a。其中男54例,女6例,年龄35~50(41.3±8.1)岁。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伐他汀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血压及危险分层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抵抗(IR)是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高血压的发生、预后和治疗密切相关,故对IR的干预已成为治疗高血压的焦点之一。本研究目的旨在观察通过降压、调脂对轻中度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1-02~2003-04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及<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1]确定入选患者,经询问病史及相关检查排除肝肾疾病、甲状腺疾病、1型糖尿病、痛风、药物所致高胆固醇血症及家族性纯合子高胆固醇,排除近3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及重大手术史者,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至少2周内未服用血脂调节药.符合以上标准105例,男65例,女40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2.18岁.其中TG>1.70 mmol/L者78例,HDL-C男≤1.04 mmol/L,女≤1.16 mmol/L者39例.陈旧性心肌梗塞25例,稳定性心绞痛82例,合并高血压42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的2型糖尿病18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9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即予以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数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清hs-CRP、IL-6、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数值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抑制颈动脉斑块的炎症反应,起到稳定及缩小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老年性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0 mg组和40 mg组,每组43例。20 mg组给予氟伐他汀20 mg/d治疗,40 mg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d治疗,连续用药12周。结果 20 mg组和40 mg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88.3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TG和hs-CRP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40 mg组降低TC、LDL-C、hs-CRP和升高HDL-C疗效优于20 mg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通过调脂作用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近期疗效,其机制还可能与其调节血清hs-CRP水平,减轻内皮炎症状态,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有关,而40 mg/d剂量总体疗效优于20 mg/d剂量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其血脂、心脏事件在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ACS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强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4):755-757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调整血脂能防止斑块破裂,减少冠心病致死率和致残率[1]。阿托伐他汀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肝细胞合成及储存胆固醇,加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代谢清除,从而降低血中总胆固醇(TC  相似文献   

18.
阿托伐他汀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他汀类药物是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逆转受损内皮功能的作用,我们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的观察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2003-2005年住院的ACS患者117例,男68例,女49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9.58±7.7)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48例,非Q波心肌梗死39例,Q波心肌梗死30例,所有病例均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和心肌酶学改变进行诊断,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为证实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 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的临床降脂疗效及耐受性,我们2005-02~2005-06对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66例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其血清胆固醇仍≥5.20 mm o l/L和(或)甘油三酯仍在2.00~5.65 mm o l/L之间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66例,男44例,女22例,年龄60~79(平均64.7)岁。在全体受试者中,排除:(1)0.5 a内患有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做过重大手术者;(2)有过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和慢性肝胆疾病、糖尿病及痛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3…  相似文献   

20.
普伐他汀降脂治疗肝酶升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普伐他汀对肝酶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轻中度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7例,予普伐他汀20 mg/d治疗,并于给药后7 d、14 d、28 d及60 d检测血脂、肾功能及ALT的变化。【结果】入选患者在28 d及60 d时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明显降低(P<0.01),而ALT在7 d、14 d时无明显升高(P>0.05),在28d及60 d时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普伐他汀对ALT轻中度升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效果确切、安全,不增加肝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