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卫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486-8486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在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冠心病伴高血脂58例给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服药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58例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下降为(5.2±0.8)mmol/L;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为(2.1±0.9)mmol/L,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氟伐他汀对总胆固醇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甘油三酯的总有效率为77.6%。结论氟伐他汀降低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疗效明显,应用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乔福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11-231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来适可)早期应用对合并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早期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血脂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2例合并高脂血症的UAP患者早期(发病4-48 h)加服氟伐他汀40 mg/d晚服,治疗8周,与对照组75例比较。结果:氟伐他汀治疗组血脂变化明显,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该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梗死发生例数均明显降低,心绞痛症状完全缓解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伐他汀调脂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在调脂基础上明显改善合并高脂血症的UAP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原发高脂血症患者96例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晚餐后顿服,疗程12周,观察血脂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明显升高(P<0.05),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陈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479-848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效果及改善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升高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及心肌缺血状况.结果:TC、TG、LDL-C显著降低.HDL-C明显升高,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同时尚能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5.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氟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多态性与氟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关系.方法 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PCR技术,对93例采用氟伐他汀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ApoE基因进行分型,分析基因型与血脂水平及氟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关系.结果 不同ApoE基因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ε4/3>ε3/3>ε3/2,P<0.05);氟伐他汀治疗12周后(20 mg/d),ε3/2基因型个体较ε3/3基因型个体TC、L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氟伐他汀降低TC、LDL-C的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蚓激酶胶囊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保持低脂饮食的情况下,对照组给予2 mg的匹伐他汀,每日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晚分别各服用6粒蚓激酶胶囊.同时并运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的颈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均给予12周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平均颈动脉斑块积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TC、TG、LDL-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7,P=0.085>0.05).[结论]蚓激酶胶囊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在降血脂、改善炎症因子及颈动脉斑块方面临床效果方面优于匹伐他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的关系密切,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调整血脂能防止斑块破裂,减少冠心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肝细胞合成及储存胆固醇,加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代谢清除,从而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LDL—C水平,是目前最重要的强化降脂药,也是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本临床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作用效果的差异。方法随机入选年龄和性别匹配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64例,分为2组,每组32例。根据NCEP-ATPⅢ指南,分别服用阿托伐他汀(40~80mg)或者瑞舒伐他汀(10~40mg)3个月。比较两组间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差异。结果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此外,两组在降低甘油三酯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无差异。但是,瑞舒伐他汀更显著地降低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论本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方面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瑞舒伐他汀在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疗效。方法 32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使用常规降压药物和控制血糖药物,瑞舒伐他汀组在降压药物和控制血糖药物基础上使用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送检,比较两组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hs-CRP、LDL-C、TC和TG,HDL-C无明显变化,瑞舒伐他汀组能hs-CRP、LDL-C、TC和TG显著降低,HDL-C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CD6 2p、CD6 3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测定 5 0例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治疗组 )降脂治疗前和治疗 (氟伐他汀 4 0mg/d) 8周后及 5 0例健康者 (对照组 )的血脂、血小板CD6 2 p、CD6 3及纤维蛋白原 (Fg)。结果 :治疗组患者CD6 2 p、CD6 3、Fg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氟伐他汀治疗 8周后CD6 2p、CD6 3及F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 ,在有效调脂的同时 ,可抑制血小板活性及降低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国产苯扎贝特与氟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安全性反有效性.方法 选取180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药氟伐他汀组90例,给予氟伐他汀40mg,每晚1次,用药24周;联合治疗组90例,给予氟伐他汀40 mg,每晚1次,苯扎贝特200 mg,每日2次.观察24周.结果 两组均能使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联合治疗组能够使患者甘油三酯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联合应用氟伐他汀40 mg+苯扎贝特400 mg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优于单用氟伐他汀治疗,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高脂血症患者56例,用氟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连服6周后复查血脂,进行疗效分析。结果:6周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有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或P〈0.01)。结论:氟伐他汀调脂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比较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8例,给予辛伐他汀10 mg,每日1次;治疗组128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日1次。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调脂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改善2型糖尿病相关的脂类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慢性丙型肝炎6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氟伐地汀;用药后4、12、24、36、48周及停药后12周、24周复查病毒RNA定量。结果氟伐他汀治疗合并高LDL血症的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的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3.3%vs.46.7%,85.1%vs.63.3%,81.5%vs.53.3%,P<0.05)。结论氟伐他汀有利于提高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缓释型氟伐他汀和速释胶囊型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将139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速释胶囊型氟伐他汀组(68例)和缓释型氟伐他汀组(71例)。速释胶囊型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口服,2次·d^-1,治疗12周;缓释型氟伐他汀组给予缓释型氟伐他汀80mg,口服,1次·d^-1,治疗12周。用SphygmoCor动脉脉搏波分析仪测定2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增强指数(AIx)值,观察其数值的变化。结果缓释型氟伐他汀组治疗后,AIx及PWV数值均较速释胶囊型氟伐他汀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与速释胶囊型氟伐他汀相比,缓释型氟伐他汀更有效地降低动脉僵硬度。选择使用缓释型氟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是较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126例和对照组129例,氟伐他汀组每晚加服氟伐他汀40mg,对照组不服氟伐他汀.平均随访1.5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脂及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氟伐他汀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为(59.6±10.5)mg/min和(104.4±25.2)mg/min,P<0.05),对照组为(87.5±12.3)mg/min和(110.6±19.7)mg/min,P<0.05),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氟伐他汀组UAER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独立于调脂作用.2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8±10.6)ml/min·m2和(76.3±8.4)ml/min·m2,P>0.05)].结论 氟伐他汀能减少合并早期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且独立于其调脂效应,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患者2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2例与治疗组144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次,1次/d,每晚口服;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每晚口服。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DL-C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优于辛伐他汀,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8.
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常并发高脂血症,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加强对高脂血症的治疗可以阻止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达到延缓或减少心、脑、肾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瑞舒伐他汀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笔者采用瑞舒伐他汀对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进行了相关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所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确诊为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所致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 氟伐他汀40 mg,口服,每天一次)和对照组(常规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常规检测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24 h尿蛋白量和纤维蛋白原.[结果]6个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所致肾功能不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其副作用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住院患者60例应用氟伐他汀为治疗组,40例应用藻酸双脂钠为对照组,治疗时间为6周。两组治疗前后均查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氮及转氨酶,采用t检验。结果 治疗组应用氟伐他汀(40mg/d)后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及混合性高脂血症,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 氟伐他汀对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