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胎头高浮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娩头困难、娩出时间过长对新生儿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2003年(I组)和2004~2005年(II组)在我院行新式剖宫产胎头高浮的临床资料,对胎头娩出时间、胎头娩出困难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四方面进行比较,以说明新处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胎头娩出时间I组70 s~8 min,II组40 s~3 min;胎头娩出困难发生率I组18.9%,Ⅱ组3.90%;新生儿窒息率I组15.1%,II组2.44%;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I组4.56%,II组0.49%。各项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胎头高浮娩出困难、娩出时间过长将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熟练掌握新式剖宫产胎头高浮娩头方法和技巧,减少胎头娩出困难发生率,缩短胎头娩出时间,进而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头困难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术中出头困难的产妇资料作为研究组,同期915例术中出头顺利的产妇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术中出头困难的产妇在胎头位置、术中出血、新生儿窒息、子宫切口裂伤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出头困难主要与胎头高浮、胎头深嵌有关,是引起新生儿窒息、产妇术中出血、子宫切口裂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预防下腹壁横切口综合征等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进行新式剖宫产术分娩的7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并随访观察两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腹壁横切口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者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产褥病率、娩头困难、胎儿窒息、切口延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横切口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可明显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郑帅英 《临床医学》2010,30(10):84-86
目的总结再次剖宫产对母儿的不良影响,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对我院的601例再次剖宫产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继而对其术中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601例再次剖宫产患者进行总结,手术并发症(包括损伤、出血、感染等)发生率为15.5%,子宫与膀胱粘连率为82.7%,子宫与大网膜粘连率为79.5%,新生儿窒息率为5.9%。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再次剖宫产机会,对于再次剖宫产患者术中要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减少剖宫产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方法:对2000-01/2009-01海南省琼海市妇幼保健院既往有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史因第二次剖宫产或妇科疾病再次开腹手术的198例病例进行术中观察并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最重,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6.
李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3010-3011
探究分析对剖宫产术时出头困难采取牵足内倒转法进行处理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67例剖宫产术时出头困难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5例)和B组(32)例,B组产妇采用阴道上推胎头法,A组产妇采用牵足内倒转法。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的术后病率、胎儿娩出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剖宫产术时出头困难采用牵足内倒转法,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病率,缩短胎儿娩出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8年间本院521例剖宫产术,本科室在新式剖宫产术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通过其手术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的临床观察,分别就改良新式(A组)、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B组)和下腹pfannenstial横切口(C组)的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下腹pfannenstial横切口剖宫产术,说明本科室对新式剖宫产术式的改进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两种不同术式在高难度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取高难度剖宫产200例,均分两组,A组改良横切口,B组常规术式,比较两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产妇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A组和B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横切口先取臀法优于常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就诊的有新式剖宫产术史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且需要再次进行开腹手术的女性患者392例,有新式剖宫产术史患者196例为对照组,有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史患者196例为实验组;对照组再次行新式剖宫产术治疗,实验组再次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治疗;记录患者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和腹腔粘连、筋膜下血肿和产褥病和伤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患者腹腔粘连、筋膜下血肿和产褥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实验组患者伤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具有开腹时间短、出血量小及腹腔粘连率、筋膜下血肿率、产褥病率和伤口脂肪液化低等优势,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88例羊水过少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48例和剖宫产组140例,并进行精心护理,观察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和羊水指数(AFI)≤5.0 cm时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剖宫产组在AFI≤5.0 cm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I≤5.0 cm择日剖宫产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试产后剖宫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羊水过少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之一,剖宫产和缩短产程是处理足月妊娠羊水过少、降低新生儿窒息、改善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陶芳  骆骏 《临床医学》2013,(12):96-96
剖宫产是一个重要的手术助产方法,是解决难产的主要途径。通过剖宫产术式的改良,术中应用深部拉钩在单臀先露中臀牵引助产的应用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缩短了手术时间,保证了产科质量。以往应用深部拉钩作为头位剖宫产的分娩助产较为多见,而臀位属于难产,剖宫产中经常出现单臀先露,徒手牵引较为困难,且娩出困难易引起新生儿窒息,严重可致产伤,荆州市妇幼保健院率先采用深部拉钩用于剖宫产术中的单臀先露进行臀部牵引,用深部拉钩托起胎臀后,按分娩的机转再进行臀牵引的助产较为安全、省时、省力,且明显降低了窒息和产伤的发生率,保障了母婴安全,现将深部拉钩用于单臀先露剖宫产术190例的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需要进行剖宫产二次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剖宫产二次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胎头娩出的时间、切皮到进腹的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术式选择,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以及手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临床应用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临床意义。方法施行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402例为观察组,缝合子宫膀胱腹膜返折等的新式剖宫产术(下称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402例为对照组。术后第6天进行超声检查,对临产前后的两组产妇的腹部切口和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且未临产的产妇在实行新式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临产的产妇在实行新式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不论临产与否,其腹部切口、子宫切口愈合均优于新式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未临产孕妇施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更应以施行改良新式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14.
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2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崔蓉 《临床医学》2011,31(6):21-22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1997年1月至2010年12月淮北市人民医院233例双胎妊娠妇女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剖宫产组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阴道分娩组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尤以阴道分娩组第2组新生儿尤为显著,两胎儿分娩出生时间间隔〉15 m in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致的盆腹腔粘连情况,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研究组为开展新式剖宫产术改良后再次剖宫产42例,对照组为新式剖宫产史42例再次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性分析,比较两组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研究组粘连情况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临床效果。方法 :将 5 6 4例需经剖宫产结束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 2组 ,研究组 2 86例 ,采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 ,对照组 2 78例 ,采用常规Pfannenstial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比分析 2组术中及术后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术后病率、下奶时间以及术后 42d皮下硬结和局部皮肤麻木感的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Pfannenstial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降低了术后护理的难度 ,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后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采用新式剖宫产改良术式的患者240倒(实验组),并选择同期采用新式剖宫产常规术式患者210例(对照组),对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伤口愈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切口硬结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新式剖宫产改良术式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和术后切口愈合美观等优点,是剖宫产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自1996年来新式剖宫产在中国迅速普及,其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积累了不少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腹壁横切口剖宫产切口暴露欠宽敞,子宫下段形成欠佳的,取头较困难,并易发生新生儿窒息。为此笔者于2009-02-2010-02共96例行新式剖宫产,其中54例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选择好恰当的子宫切口位置,采用长弯止血钳分离扩大子宫切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中使用单叶产钳,对照组术中手取胎儿,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妇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损伤发生率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单叶产钳是一种易于掌握、无副损伤的有效方法,能明显减少新生儿的窒息率和损伤率,减低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1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李蕙琴  崔蓉 《临床医学》2005,25(8):40-42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111例双胎妊娠妇女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产后出血率无显著差异,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组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阴道分娩组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尤以阴道分娩组第2胎新生儿尤为显著,两胎儿娩出时间间隔大于15min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结论正确选择双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