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治疗女性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34例女性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68)和对照组(n=66),对照组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48 h和3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出血以及血小板减少等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48 h两组均无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发生病例.用药后30 d,替罗非班组有3例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其中2例心绞痛,1例全因死亡;对照组有10例心脏不良事件,其中5例心绞痛,3例再发心肌梗死,2例全因死亡.替罗非班组于对照组相比,用药后3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4.4%vs 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替罗非班治疗是降低女性ACS患者非介入治疗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因素(OR=0.40,P<0.01).两组总的出血发生率(8.8%vs 3.0%)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5%vs 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降低女性ACS患者心绞痛及心梗的发生率,并不增加其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75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因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患者56例,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18例)及双联抗血小板组(38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非致死性再梗死、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出血及消化道不良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替罗非班组与双联抗血小板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5.56%(1/18)和7.89% (1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总出血事件替罗非班组高于双联抗血小板组,分别为22.22%(4/18)和2.63%(1/38)(x2=5.765,P<0.05);两组消化道不良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8.89%(7/18)和42.11%(16/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不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率,但需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应用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无复流及慢血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69例,通过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28例(未接受替罗非班治疗)、治疗1组25例(静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和治疗2组16例(静脉内和冠状动脉内均推注替罗非班)。比较三组TIMI血流、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TIMI血流3级获得率高于对照组,CTFC帧数及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PCI后末次CTFC帧数低于对照组及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罗非班对PCI中无复流及慢血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58例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PCI术前6 h内嚼服阿司匹林300 mg和口服氯吡格雷600 mg;替罗非班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10 μg·kg-1原药稀释1倍后通过指引导管于冠状动脉内给药,2 min注射完毕,并以0.1 μg·kg-1·min-1速度维持静脉泵入24 h.2组PCI术后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4 000 U 5~7 d及其他药物治疗.对2组患者PCI术后的TIMI血流情况、出血事件及术后3个月的不良心脏事件(MACE)进行比较.结果 PCI术后替罗非班组靶血管前向血流TIMI 3级获得率为92.9%,对照组靶血管前向血流TIMI 3级获得率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4.3%,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为1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PCI术后的冠状动脉血流和临床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替罗非班静脉负荷量0.4μg/(kg·min)30 min,后以0.1 μg/(kg·min)持续泵入36 h.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36 h、30 d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未见大出血或少量出血,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淤斑、血尿及鼻出血.2组均未见有血小板减少.观察组和对照组的6 h血清cTnT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替罗非班观察组14 h及36 h血清cTnT峰值水平和平均cTn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ACS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STE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CI术治疗,观察组给予PCI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与出血事件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血流灌注,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段回落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右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急诊PCI治疗急性STEMI中具有肯定的疗效,但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标准肝素抗凝治疗基础上应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依据是否同意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分为3组,A组37例给予肝素3 000 u静脉注射,继以起始剂量750 u/h静脉泵入,每6~8 h测定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调整肝素剂量,持续泵注72 h;B组43例肝素用法、用量同A组,并给予替罗非班0.4 μg/(kg·min)泵注30 min后,继以0.1 μg/(kg·min)维持泵注72 h;C组40例肝素用法、用量同A组,并给予替罗非班0.2 μg/(kg·min)泵注30 min后,继以0.05 μg/(kg·min)持续泵注72 h.比较3组疗效及用药24 h内血小板计数减少、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B,C组疗效高于A组(P<0.05),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A,C组(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联合替罗非班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半量与全量替罗非班联合肝素治疗效果相同,但出血风险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AC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替罗非班静脉负荷量30min,后持续泵入36h。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用药后24h及1周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降低ACS住院期间MACE,改善左心室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静脉和经冠脉内给予负荷量替罗非班注射液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AMI患者急诊PCI预后的影响。方法:急诊AMI患者80例,根据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及负荷量替罗非班注射液给予方式分为A组21例(经静脉组)、B组31例(经冠脉组),C组28例(常规治疗组)。观察PCI术后靶血管前向TIMI血流分级情况,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对心功能的影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对血小板的影响。结果:替罗非班经静脉和冠脉两种给药方式较对照组更能改善PCI术后靶血管前向TIMI血流分级(P=0.015),改善心功能(EF值:P=0.000;E/A>1例数:P=0.012)。30d内死亡率3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346),但替罗非班使用组(经静脉或冠脉)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但小出血并发症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具体为A组>B组>C组;替罗非班使用组(A、B两组)血小板较对照组低,但均无严重血小板减少发生,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经冠脉内及经静脉给予负荷量替罗非班均可有效改善PCI术后血流情况,改善近期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于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3):5486-5487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急诊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在PCI手术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在PCI手术基础上配合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生率(3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而观察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6.7%)和对照组(33.3%)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6个月时间随访,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7%)、再次入院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40%、36.7%,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采用PCI术治疗过程中配合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且远期效果良好。但术后出血风险较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1.
林涛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4):5664-5665
将我院80例ACS介入治疗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接受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40例在上述基础上增加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IMI3级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ACS患者冠脉血流与心肌灌注,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小剂量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入选162 例ACS 患者,其中男90 例,女72 例,均符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应证并成功进行了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80 例,术前30 min 或术中立即按说明书提供的剂量减半(0.2 μg· kg-1 · min-1 )静脉滴注应用国产盐酸替罗非班,30 min 后改为0.05 μg· kg-1 · min-1,连续静脉滴注24 ~48 h;B 组82 例,术后回到病房即刻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剂量及方法同A 组.两组术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减为半量,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按ACS 的常规剂量使用.观察用药后30 d 内任何原因的死亡、新的心肌梗死及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A 组30 d 内因急性泵功能衰竭死亡1 例(1.25%),无新的心肌梗死及顽固性心绞痛发生;B 组30 d 内出现顽固性心绞痛1 例(1.22%),无死亡及新发心肌梗死;A、B 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 =0.19,P >0.05).A 组发生轻中度出血4 例(5.00%),无严重出血发生;B 组发生轻中度出血3 例(3.66%),无严重出血发生;A、B 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 =0.0001,P >0.05).A 组血小板聚集率从(63.5 ±17.4)%降为用药后的(31.7 ±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28,P <0.05);B 组血小板聚集率从(64.1 ±18.2)%降为用药后的(32.4 ±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28,P <0.05);A、B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 =1.62,P >0.05).结论 术前30 min、术中或术后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均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国产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PCI治疗的325例年龄≥60岁的ACS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210例)和对照组(115例).两组患者术中均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支架植入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血流(TIMI)3级的比例,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轻微出血、大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术后30 d和12个月的病死率、心肌梗死(心梗)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的发生率.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后即刻TIMI血流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9.05%比94.78%,P<0.05),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47%比2.61%,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30 d和12个月病死率、心梗和TVR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 d:0、0.47%、0.47%比2.61%、3.48%、2.61%;12个月:0、0.47%、0.47%比2.61%、5.22%、5.22%,P<0.05或P<0.01);替罗非班组轻微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比4.35%,P>0.05);两组均无大出血病例;替罗非班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0.95%比0,P>0.05).结论 国产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状况,有效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减少术后30 d和12个月的病死率及心梗和TVR发生率,且不增加大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围手术期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198例ACS合并DM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9例。观察组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不良反应。【结果】住院期间及随访三个月中,两组患者均无出血性脑卒中、严重胃肠道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严重出血并发症,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有皮下出血及血肿,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再梗死或支架内急性血栓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CI围手术期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治疗ACS合并DM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不同顺序应用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97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被计算机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后行血栓抽吸)和对照组(48例,先行血栓抽吸再行冠脉内替罗非班注射),支架植入术后分析两组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率,另外比较患者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MACE)及住院期间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慢血流和无复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及出院期间出血事件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先行血栓抽吸再行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相比,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后再行血栓抽吸,在预防急诊PCI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国产替罗非班联合生物可降解支架Excel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安全性和近、远期疗效.方法 301例ACS患者分为Excel组、Cypher组和裸金属支架(BMS)组.Excel组100例接受Excel支架植入术,Cypher组102例接受Cypher支架植入术,裸金属支架组99例接受裸金属支架植入术,3组均于术中和术后使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的给药方法:首先给予负荷量10 μg/kg,3 min内静注完毕,之后以0.15μg/(kg·min)的速度微量泵持续静点48 h.比较3组支架植入后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出血并发症、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变化、心绞痛发生率、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术)等,并于1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观察比较心绞痛发生率、MACE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 Excel组、Cypher组和裸金属支架组比较,3组术前患者年龄、性别、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左室射血分数、靶病变的部位、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TIMI血流均为Ⅲ级,术后均无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如脑卒中和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出血并发症、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发生急性血栓分别为0例、1例和1例(0 vs.0.98%vs.1.01%),3组急性支架内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随访3组心绞痛发生率、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MACE的发生率、再住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随访Excel组、Cypher与BMS组比较,心绞痛发生率、MACE的发生率、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再住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替罗非班联合生物可降解支架Excel治疗ACS具有预防急性和亚急性及晚期支架内血栓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ES)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连续的7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院前急救中给予替罗非班,后者常规治疗,两组入院以后即刻行PCI术,比较两组PCI术后即刻罪犯血管(CV)的TIM I血流分级,术后6、12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改变以及术后30 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和需要输血的比例.结果:术后即刻治疗组和对照组CV的TIMI血流分级、CK-MB值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两组间术后30d的MACE发生率以及术后出血、输血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S患者院前急救中使用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国产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25例应用国产替罗非班维持静脉滴注48 h,对照组25例仅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0 d主要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均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NSTE-ACS患者临床症状、降低30 d MACE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前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对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和介入治疗,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泵入.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 sCD40L和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血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s-CRP和sCD40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术后hs-CRP和sCD40L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替罗非班组介入术后sCD40L和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介入术后的水平(P<0.05).结论 替罗非班除了具有强化抗血小板作用外,还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挥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负荷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肌生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组(应用替罗非班,108例)与对照组(未应用替罗非班110例)。分别在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48 h对患者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水平进行测定,并对两组患者在发病24 h内及术后60 d的心功能指标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术后90 d内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48 h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NT-pro-BNP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对照组在手术后48 h各指标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组发病24 h内及术后60 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MACE5例(4.65%),出血并发症2例(1.85%),对照组发生MACE12例(10.91%),出血并发症1例(0.91%),治疗组MACE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半负荷量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生化标志物水平,并能改善短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