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范秀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87-4088
目的:研究育龄期妇女阴道炎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723例阴道炎妇女和723例未患有阴道炎的妇女进行病理对照研究,并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阴道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25岁,性伴侣数≥2个,从不使用避孕套,分娩≥2次,流产≥2次是阴道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流产次数,避免阴道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育龄期妇女阴道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女性阴道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生理盐水涂片法、生化检测428例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统计阴道感染率及其感染类型,分析清洁度分级、年龄、流产与否、初次性交年龄等对阴道感染的影响和育龄期妇女阴道感染危险因素。结果阴道感染280例,感染率65.42%。混合感染占12.50%;单一感染中细菌性阴道病(BV)最多,占34.28%;其次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VVC),占28.57%。阴道清洁度Ⅰ~Ⅱ度感染率显著低于Ⅲ~Ⅳ度(P<0.05);不同年龄段妇女阴道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育龄期妇女阴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30岁、初次性交年龄≤23岁、流产次数≥2次、分娩次数≥2次、性伴侣≥2个、不使用避孕套。结论育龄期妇女阴道感染率较高,其中细菌性阴道病比较常见,其发生与女性初次性交年龄小、流产次数多、不使用避孕套等有关,需加强健康宣教及阴道感染普查。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7,(10):1522-1524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女性宫颈HPV感染的相关因素,为HPV感染防治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间,我社区开展健康体检的1006例育龄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开展调查,并进行HPV感染检测,比较不同人口学资料、行为信息及妇科检查组别的妇女HPV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本组1006例育龄期妇女中,发生HPV感染的妇女为120例,HPV感染的发生率为11.93%。年龄越高、月收入≥1500元、职业妇女、初次分娩年龄<22岁、怀孕次数越多、宫颈柱状上皮中/重度异位的育龄期妇女HPV感染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述高HPV感染风险的育龄期妇女,应当加强HPV感染的监测检查与健康宣教,对于发现HPV持续性感染的患者积极进行治疗,防止癌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徐婧  陶冶  张艳  韩美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17-4519
目的:探讨已婚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妇科常规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将3 600例已婚妇女分为有宫颈HPV感染380例和未有宫颈HPV感染3 220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年龄≥30岁、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孕次≥2次、性伴侣≥2个、受教育≥12年、使用避孕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30岁、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孕次≥2次、性伴侣≥2个、受教育≥12年与已婚妇女宫颈HPV感染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使用避孕套与已婚妇女宫颈HPV感染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12年、性伴侣≥2个是已婚妇女宫颈HPV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使用避孕套是已婚妇女宫颈HPV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文化程度越高及性伴侣越多的已婚妇女,可以明显增加宫颈HPV感染的风险,而使用避孕套可以有效降低宫颈HPV感染的发生,因此对高危人群需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并定期进行宫颈疾病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引起口腔疾病患者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口腔疾病患者门诊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6月-12月因口腔疾病在医院门诊就诊的658例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医院感染率并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65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7.75%,感染部位以口腔黏膜30例为主,占58.82%;单因素分析,不同性别、不同诊疗措施治疗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就诊>5次、使用非一次性医疗器械、患者就诊日门诊量>100人次/d、诊治医生资质为医士及医师为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就诊次数多、患者就诊日门诊量大是引起口腔疾病患者发生门诊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口腔疾病患者发生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通过控制血糖、减少门诊量等措施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汉明 《现代医院》2011,11(1):44-45
目的探讨汕头市宫颈癌发病危险因素,为宫颈癌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措施。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汕头市3所市级医院16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其他非肿瘤患者328例作为对照,对其婚育史、避孕史、HPV感染情况等进行调查,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宫颈癌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HPV感染、初次分娩年龄、初婚年龄、怀孕次数、人工流产次数、初次性交年龄、吸烟、丈夫是否清洁包皮垢、宫颈炎、生产次数、及肿瘤家族史等因素被引入回归模型,以上因素均与宫颈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获得的前4位因素为:HPV感染、生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首次性交年龄等。结论 HPV感染是汕头市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生产次数多、人工流产次数多、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小可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提出宫颈癌预防工作应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意识,同时应提高男性对宫颈癌防治的参与意识,宣传计生政策,加强各种男性避孕措施的使用,减少妇女宫颈炎及人工流产的发生率,此外,在普查中应常规增加阴道镜检查,行宫颈取材HPV检测与传统巴氏涂片结合,必要时使用先进的细胞学检测方法,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达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段春旭 《智慧健康》2023,(4):103-106+118
目的 分析阴道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体检的1000例女性的体检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阴道炎将其分为阴道炎组(208例)和非阴道炎组(792例),统计阴道炎发生的单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阴道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道炎组年龄41~60岁,阴道清洁度Ⅱ度以上,学历初中及以下,阴道清洁次数≥2次/d,内衣裤混洗,卫生习惯差,有精神压力,久坐患者占比高于非阴道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避孕套、阴道炎知识掌握良好、有生育史患者占比低于非阴道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1~60岁、阴道清洁度Ⅱ度以上、学历初中及以下、阴道清洁次数≥2次/d、内衣裤混洗、卫生习惯差、有精神压力、久坐均为阴道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69、3.010、2.450、2.995、2.212、2.445、2.672、3.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避孕套、阴道炎知识掌握良好为阴道炎发生的保护因素(O...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诸暨市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诸暨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妇科就诊的诸暨市已婚妇女4813例,调查细菌性阴道病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阴道炎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813例诸暨市已婚妇女中发现细菌性阴道病314例,发生率6.52%。单因素分析,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年龄、文化程度、非月经期使用卫生护垫、阴道内灌洗、人工流产、避孕方式、性生活次数/周(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影响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非月经期使用卫生护垫(OR=3.186)、阴道内灌洗(OR=5.242)以及每周性生活次数(OR=6.342),而使用避孕套为保护因素。结论诸暨市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发生较高;非月经期使用卫生护垫、阴道内灌洗以及性生活次数是已婚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而使用避孕套降低了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生育期妇女解脲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并探讨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医院妇产科进行孕期健康检查的1265名妇女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发生解脲脲支原体感染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23名妇女解脲脲支原体感染为阳性,阳性率为41.34%,感染组第1次性生活年龄≤18岁,性伴侣数≥2个,从不使用避孕套避孕,人工流产≥2次比例分别为25.05%、26.39%、46.85%、52.77%,对照组分别为9.43%、35.58%、31.54%、38.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第1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人工流产是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避孕套避孕是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应加强生殖健康教育,避免过早性生活,减少流产次数,避免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86例围绝经期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286例FPFD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该院行常规检查的100例围绝经期但未发生FPFD女性为对照组。使用院内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记录受试对象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职业、体质指数(BMI)、分娩方式、分娩次数、子宫切除史、月经情况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资料,计算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出绝经期FPFD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平均年龄较对照组高,两组在年龄分布、BMI分布、分娩方式、分娩次数、子宫切除史、月经规律情况、阴道炎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肥胖、阴道分娩、分娩次数2次、子宫切除史、绝经、阴道炎是围绝经期妇女FPF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阴道分娩、分娩次数较多、有子宫切除史、阴道炎的围绝经期女性发生FPFD的可能性更高,应针对有以上危险因素的女性加强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1.
潘亚娜 《职业与健康》2009,25(18):1963-1965
目的探讨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生殖保健知识的需求方向,为“十一五”农村计划生育适宜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对庄河市18个乡50个村2436名18-45岁农村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症状的掌握,依次为外阴痒(81.8%),性交痛(79.3%),下腹疼痛(30.6%),有异味(29.3%),白带多(16.6%),大多数农村育龄妇女知道外阴痒、性交痛是生殖道感染,而对下腹疼痛、有异味、白带多却认为是大多数产后妇女的正常状况。对农村育龄妇女卫生习惯的调查,每天清洗外阴的仅占26.6%,同房前双方清洗外阴占59.6%,不洗或不确定占40.4%;洗澡以淋浴为主,占63.O%;74.9%妇女内裤与其他衣物混洗;一个家庭共用一个浴巾和浴盆的现象普遍,占81.3%;20.4%妇女有经期同房的经历,一般发生在月经末期。获得生殖保健知识的途径,调查前主要来源于媒体,调查后更希望从计生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处获得。76.9%农村育龄妇女希望进行生殖道感染的普查,55.8%农村育龄妇女愿意接受治疗,81.2%的妇女认为在乡村级治疗更方便,合理的治疗费用应低于30元。结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知识匮乏,急需普及,需要方便、价廉的生殖道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省已婚傈僳族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傈僳族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防治措施提供建议。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在云南省傈僳族较集中的怒江州兰坪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的15~49岁已婚傈僳族妇女600名,进行常见生殖道感染临床与实验室检查,并利用自制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傈僳族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总患病率为51.33%,患病率最高的为滴虫阴道炎(12.00%),其次为盆腔炎(11.83%)和宫颈炎(11.00%)。单因素分析显示:近1年每周外阴清洗次数、内裤换洗次数不同的妇女,其常见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χ2=6.21,P=0.04;χ2=10.45,P=0.03);内裤在隐蔽地方阴干及用沟渠水清洗外阴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均高于其他组(χ2=4.17,P=0.04;χ2=3.75,P=0.0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常见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有内裤在隐蔽地方阴干(OR=4.71,P=0.04,95%CI:1.00~22.10)、用沟渠水清洗外阴(OR=1.42,P=0.04,95%CI:1.02~1.99);滴虫阴道炎的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OR=1.62)、丈夫文化程度(OR=2.08)、近1年内裤换洗次数(OR=1.43)及近3年参加妇科检查情况(OR=1.45)。结论傈僳族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总体患病率高,以性传播感染为主的滴虫阴道炎最为严重。影响常见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妇女外阴及其内裤的清洁卫生状况;滴虫阴道炎还与妇女婚姻状况、丈夫文化程度和主动就医行为有关。傈僳族已婚育龄妇女普遍缺乏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相关部门应开展预防工作,促进傈僳族妇女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就医行为,降低傈僳族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
潘雪娇  郑敏  涂秋凤  刘玮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03-3605
目的:了解江西省育龄妇女对乙肝的认知水平、态度及行为,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西省乙肝高发地区18~49岁育龄妇女进行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161名育龄妇女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5.76%,对乙肝的传播途径有一定的了解,但仍存在误区。被调查妇女乙肝防治知识平均得分(11.44±5.10)分,妇女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得分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不到1/3的调查对象愿意与乙肝患者/携带者交往;文化程度和是否注射疫苗是影响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主要因素。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江西省育龄妇女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对乙肝患者/携带者有一定的歧视现象,今后应针对低文化、高年龄、农民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乙肝防治基本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最终控制乙肝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南宁市计划怀孕的育龄夫妇健康状况和主要风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孕前干预,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方法 对2012-2015年南宁市各城区参加免费孕前优生检查的79440例农村育龄夫妇和城镇育龄夫妇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观察这两类人群孕前优生检查结果和风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 参检育龄夫妇年龄主要为19~45岁;对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没有抵抗力、血常规异常、白带常规检查异常、乙肝及肝功能异常比例位居前五位。结论 南宁市六城区通过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现了从"产前预防"向"孕前预防"的关口前移,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改善孕妇生殖保健水平,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关注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掌握我院在职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对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医务处牵头,相关科室配合,采取病史询问、妇科检查、实验室行分泌物涂片和TCT检查、妇科B超、乳腺触诊及红外线乳腺探测仪等项检查分析,实际检查210例次,患病人数105例,患病率50.34%。结论:异清了危害妇女健康主要因素,重视职业性生殖道感染和乳腺增生疾病的防治,采取各种干预(如定期普查等),真正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1 240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目的 为了解生殖道支原体在晚期孕妇、育龄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淋球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962例晚期孕妇、85例育龄妇女、9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和103例淋球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宫颈拭子标本进行了生殖道支原体检测。结果 在晚期孕妇、育龄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淋球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生殖道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4.16%、3.52%、11.1l%和13.59%。结论 生殖道支原体在晚期孕妇、育龄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淋球菌性阴道炎妇女中均有一定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江  李蔚  董海燕  张汝兰  陈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0):2838-2840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造成RTI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的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及六枝特区新窑乡18个村共3675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妇科体检,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75名妇女中,滴虫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淋病、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分别为1.1%、2.0%、2.6%、0.1%和25.8%。RTIs1036例,患病率为28.2%。性传播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是既往患RTIs病史、孕次和产次增加;内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文化程度低、既往患RTIs病史和有流产史;慢性宫颈炎的危险因素是对象的文化程度、既往患RTIs病史、产次和流产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患RTIs病史是性传播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内源性感染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有既往患RTIs病史和有人流史。结论:贵州省农村育龄妇女RTIs患病率为28.2%,平时生殖道自觉白带异常和有人流史是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和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对RTIs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五城市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孕产期保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年北京、南京、厦门、深圳和重庆5个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分析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分布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影响因素。结果 5399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4037来自经历妊娠的流动育龄妇女,其中参加过和未参加孕产期保健者分别占75.3%(3041/4037)和24.7%(996/4037)。初次产前检查时间与其受教育程度有关(P<0.05)。孕产期保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产期保健在调查地区间存在差异(P<0.05),<30岁和30~39岁组参加孕产期保健的比例别是≥40岁组的4.09倍(95%Cl:3.11~5.39)和1.98倍(95%Cl:1.61~2.43);高中及以上、初中文化程度的流动育龄妇女参加孕产期保健的比例分别是小学及以下者的5.47倍(95%CI:3.85~7.77)和2.86倍(95%Cl:2.42~3.39);已婚流动育龄妇女参加孕产期保健比例是未婚流动妇女的2.36倍(95%Cl:1.07~5.22);生育1胎和2胎者均比生育≥3胎的流动育龄妇女更可能参加孕产期保健,其OR值分别是3.36(95%Cl:2.33~4.84)和1.61(95%Cl:1.12~2.30);有婚育证明者参加孕产期保健比例是无婚育证明者的1.44倍(95%Cl:1.21~1.71)。结论 教育程度高、已婚、生育胎数少及有婚育证明对流动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改善孕产期保健影响因素,提高外来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水平,有助于预防和降低不良生殖健康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及求医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蒋汝刚  吴秋萱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718-2719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相关知识及求医行为,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2 663名,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RTI总患病率为47.99%,RTI患者中无症状比例为33.49%,有症状且求医的比例为57.90%,求医遵医嘱治疗的比例为11.61%。已婚育龄妇女对RTI各种知识的平均回答正确率为45.40%。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RTI患病率高,求医意识差、遵医嘱治疗率低,缺乏RTI相关防治知识,应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和提供RTI防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