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常规剂量他汀药物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服用常规剂量他汀药物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药物治疗组62例(依折麦布10mg/d+阿托伐他汀10mg/d)和双倍剂量他汀药物治疗组64例(阿托伐他汀20mg/d)。持续24周测定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菜油甾醇/7-烯胆甾烷醇和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SCK9)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LDL-C水平,菜油甾醇/7-烯胆甾烷醇比例和PSCK9水平明显低于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LDL-C水平在12周后逐渐回升而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LDL-C水平降低较为平稳。结论:对常规他汀剂量血脂控制不佳的患者联合依折麦布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并且降低LDL-C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加大他汀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涞源县医院治疗的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明显缩小,以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并且安全性高,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记录3组患者血脂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第6个月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C、TG、LDL-C降低速度与HDL-C升高速度,C最快,B组次之,A组最慢。三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0 mg/d、20 mg/d、40 mg/d的阿托伐他汀用于ACS均有效,但40 mg/d的阿托伐他汀效果更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吉聪莉 《现代保健》2012,(16):46-47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用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2010 年笔者所在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 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治疗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 阿乐)10 mg,1 次/d,睡前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 次/d,睡前口服,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100 mg,1 次/d,睡前口服,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治疗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 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治疗1 年内缺血性卒中的再发率.结果 1 年内治疗组再发率为(6.0%),对照组为(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TC、TG、LDL-C 治疗后均下降,HDL-C 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用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选择ACI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mgQn)及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mgQn),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测量患者血浆Lp-PLA2及血脂水平。另选择4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不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 ACI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t=17.72,P〈0.01);Lp-PLA2与TC、LDL-C正相关;常规治疗组及大剂量组TC、LDL-C、Lp-PLA2均下降,且大剂量组LDL-C及Lp-PLA2下降较常规剂量组更明显(P〈0.05)。结论 ACI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升高;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40mg/d)较常规剂量(20mg/d)更能够降低血脂及血浆Lp-PLA2水平。  相似文献   

6.
刘鸿雁  刘利 《现代保健》2009,(16):44-45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常规行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121服阿托伐他汀10mg/d连续12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6MWD)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距离、LVEF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C、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阿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52例)和辛伐他汀组(46例),阿托伐他汀剂量为10mg/d,辛伐他汀剂量为20mg/d,均口服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0mg/d或40mg/d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mg/d组(60例)和阿托伐他汀40mg/d组(60例)。两组均连续服药12周,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动脉粥样斑块的部位、数量、性质、面积、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12周后,阿托伐他汀40mg/d组下肢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缩小,软斑及混合斑数量减少,下肢动脉IMT及hs-CRP减少,与阿托伐他汀10m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TC、LDL-C、ApoB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在短期内降低下肢动脉IMT、缩小斑块面积、稳定斑块并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控制其常规的治疗,疗程为12周.在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中加入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10mg),且1次/d.监测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情况,并观察有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的UAER、TC、Scr、TG、LDL-C、HbA1c、FBG明显降;对照组的FBG、UAER、HbA1c明显降低;治疗组在UAER、TG、TC、Scr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的托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炎症反应、血脂、尿蛋白等,有效减缓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血脂控制不佳老年冠心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血脂控制不佳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单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单用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治疗,比较三组患者血脂控制达标率,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 C组患者TC和LDL-C控制达标率显著优于A、B组;C组患者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显著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折麦布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血脂控制不佳老年冠心病可有效提高血脂控制效果,改善血脂水平,且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调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及依折麦布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 mg/d;依折麦布,10 m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TG)的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均可使TC、LDL-C、TG降低(P0.05),依折麦布联合治疗组的TC及LDL-C达标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而肝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有更好的调脂效果,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sCD40L)的影响。方法选择105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⑴常规治疗组:抗凝、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⑵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⑶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40 mg阿托伐他汀。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分别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及sCD40L浓度。结果药物治疗前,3组ACS患者血脂以及hs-CRP和sCD40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2周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和40 mg治疗组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变,但血清hs-CRP及sCD40L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40 mg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4周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血脂水平变化不明显,但hs-CRP和sCD40L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40 mg治疗组血脂TC和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hs-CRP和sCD40L水平进一步降低(P〈0.01),与10 mg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早期降低ACS患者的炎症反应,大剂量应用时抗炎和降脂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与单纯他汀强化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降脂方案为单纯他汀强化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1次/d),观察组患者降脂方案为依洛尤单抗(每2周皮下注射140 mg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药物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1次/d),两组均治疗8周,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血脂达标率,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脂达标率为76.92%(30/39),对照组血脂达标率为38.46%(15/39),观察组血脂达标率较对照组高;相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脂蛋白a[Lp(a)]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0 mg/d或40 mg/d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 mg/d组(60例)和阿托伐他汀40 mg/d组(60例).两组均连续服药12周,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动脉粥样斑块的部位、数量、性质、面积、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治疗12周后,阿托伐他汀40 mg/d组下肢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缩小,软斑及混合斑数量减少,下肢动脉IMT及hs-CRP减少,与阿托伐他汀10 m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TC、LDL-C、ApoB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在短期内降低下肢动脉IMT、缩小斑块面积、稳定斑块并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0mg/d或40mg/d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mg/d组(30例)和阿托伐他汀40mg/d组(30例).两组均连续服药12周,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颈动脉粥样斑块的部位、数量、性质、面积、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栽脂蛋白(Apo)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12周后,阿托伐他汀40mg/d组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缩小,软斑混合斑数量减少,颈动脉IMT及hs-CRP减少,与阿托伐汀10m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TC、LDL-C、ApoB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在短期内颈动脉IMT、缩小斑块面积、稳定斑块并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用烟酸缓释片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10mg/d+烟酸缓释片500mg/d,po;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10mg/d,po,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TC、LDL-C降低(P<0.01),但观察组的TC、LDL-C降低效果更为明显;达标率明显提高(观察组的TC、LDL-C达标率为77.27%和63.64%,对照组为66.67%和52.38%,P<0.01);观察组TG降低、HDL-C升高(P<0.01及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烟酸缓释片联用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较单用阿托伐他汀更有效、调脂更全面,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反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2例。A组给予1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B组给予2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C组给予10 mg/d的瑞舒伐他汀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三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三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记录患者的高、低回声斑块及混合回声斑块数,观察并比较三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三组患者神经功能。记录患者转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TC、TG及LDL-C均显著性降低(P<0.05),而HDL-C无显著性改变(P>0.05);B组TC水平显著性低于A组,C组TC、TG和LDL-C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hs-CRP、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和C组IMT分别为(1.67±0.45)、(1.52±0.71) mm,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回声斑块显著性降低,C组混合回声斑块显著性降低。治疗后,三组NIHSS和mR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及C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性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改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且20 mg/d阿托伐他汀和10 mg/d瑞舒伐他汀的效果优于10 mg/d的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8.
庄丽  许文举 《现代保健》2012,(15):36-37
目的: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血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2010 年10 月-2011 年10 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76 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 和斑块面积.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HDL-C、IMT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两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可以起到较好的降脂、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脂血症(TG)、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内皮舒张功能(FMD)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LDL-C、TG、TC、hs-CRP水平及LVEF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及FMD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40%)显著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9,(5):669-67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不同给药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胆固醇水平的长期影响。方法 81例T2DM患者按阿托伐他汀给药模式分为四组:①20 mg/d改为10 mg/d维持(20-10 qd组);②20 mg/d改为10 mg/隔日维持(20-10 qod组);③20 mg/d至停用(20-停药组);④持续10 mg组。每3个月检测患者的血糖、血脂谱。结果①四组的基线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除20-停药组的TC和LDL-C显著上升外,其他三组治疗后均呈下降趋势。20-10 qd组的TC、 LDL-C水平均低于20-10 qod组和持续10 mg组,持续10 mg组的TC、 LDL-C水平低于20-10 qod组(P均<0.05)。结论 T2DM合并高脂血症需长期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10 mg/d可作为长期治疗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