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羌银解热汤观察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方法:用随机法分配外感热病共285例,其中羌银解热汤组120例,日夜百服宁组45例,病毒唑组30例,银翘散组50例,荆防败毒散组40例,并以羌银解热汤为治疗组,日夜百服宁组、病毒唑组、银翘散组、荆防败毒散组分别为对照组来观察五组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治疗效果;结果:羌银解热汤组、日夜百服宁组、病毒唑组、银翘散组、荆防败毒散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11%及60%,66.15%,55%。各组经统计学处理,羌银解热组与各对照组对照,均有明显差异。结论:羌银解热汤组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明显优于日夜百服宁组、病毒唑组,银翘散组及荆防败毒散组,因此羌银解热汤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具有退热快,疗效好,费用低的特点,是理想的外感热病退热方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以及温凉化湿合用三法对小鼠感染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以荆防败毒散、银翘散、羌银解热汤作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以及温凉化湿合用三法的代表方剂,利用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NIH小鼠为动物模型,以肺指数与肺指数抑制率和死亡率为评价指标,观察三种解表方法在小鼠体内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 荆防败毒散、银翘散、羌银解热汤组均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引起的小鼠肺部病变、降低肺指数(P<0.05),其中以羌银解热汤的作用最为明显,与银翘散和荆防败毒散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银翘散组和荆防败毒散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羌银解热汤及银翘散均可以明显提高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死亡保护率,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羌银解热汤组的效果与银翘散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以辛温、辛凉、化湿兼顾所组成的羌银解热汤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流感病毒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以及温凉化湿合用三法对小鼠感染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以荆防败毒散、银翘散、羌银解热汤作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以及温凉化湿合用三法的代表方剂,利用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NIH小鼠为动物模型,以肺指数与肺指数抑制率和死亡率为评价指标,观察三种解表方法在小鼠体内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荆防败毒散、银翘散、羌银解热汤组均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引起的小鼠肺部病变、降低肺指数(P〈0.05),其中以羌银解热汤的作用最为明显,与银翘散和荆防败毒散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银翘散组和荆防败毒散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羌银解热汤及银翘散均可以明显提高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死亡保护率,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羌银解热汤组的效果与银翘散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以辛温、辛凉、化湿兼顾所组成的羌银解热汤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流感病毒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4.
岭南流感的证型特点及治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棉  缪英年  吴志光  李亮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493-1493,1500
目的总结分析拟诊为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研究其治法,为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急诊368例拟诊为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证型分布,同时对荆防败毒散、银翘散、羌银解热汤的疗效进行比较,探讨其治法方药。结果患者以风热袭表型最多(229例,62.23%),寒热混杂型以及风寒袭表型所占比例相当(分别为71例,19.29%和68例,18.48%);其中197例(53.53%)伴有不同程度的夹湿情况,其中多数为素体湿伏。羌银解热汤对风寒袭表型及风热袭表型感冒均有很好的效果,其作用优于荆防败毒散和银翘散。结论岭南流感临床表现以风热袭表多见,易兼夹湿邪。治疗宜清热疏表透邪为主,化湿宣肺并举,辛温、辛凉、化湿合用,可取得更佳疗效。  相似文献   

5.
羌银解热汤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羌银解热汤对临床拟诊为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急诊临床诊断为流行性感冒患者患者,年龄7~60岁,以日夜百服咛作为对照组;以羌银解热汤为治疗组,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风寒袭表型、风热袭表型、寒热混杂型三个亚组,均给予羌银解热汤治疗;用药2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羌银解热汤组的总有效率(81.45%)及各亚组(风寒袭表型总有效率81.40%、风热袭表型总有效率85.37%、寒热混杂型总有效率77.50%)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日夜百服咛组(54.76%)。结论羌银解热汤对临床拟诊流行性感冒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施崇喜 《河南中医》2014,(6):1120-112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日夜百服宁口服治疗,B组采用病毒唑静脉注射治疗,c组采用银翘散汤剂治疗,D组采用荆防败毒散治疗,E组采用羌银解热汤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0.00%,B组总有效率为60.00%,C组总有效率为65.00%,D组总有效率为55.00%,E组总有效率为85.00%。五组临床疗效比较,E组明显优于其他四组(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以羌银解热汤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羌银解热汤对小鼠感染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抑制作用和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方法:90只NIH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病毒唑组、银翘散组、荆防败毒散组、羌银解热汤组等6组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造成病毒性肺炎,各组予相应的药物干预,用药4天,观察并比较各组小鼠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干扰素-α(IFN-α)水平以及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另取90只NIH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组以及病毒感染方法同前,药物干预12天,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情况,比较各治疗组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结果:羌银解热汤组小鼠的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IFN-α水平以及死亡保护率等4项指标均优于银翘散组、荆防败毒散组(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羌银解热汤可以明显改善小鼠组织病理变化。结论:羌银解热汤时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减轻小鼠肺部病变,提高小鼠的死亡保护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羌桂香仙汤熏洗治疗风寒束表证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对204例患者使用羌桂香仙汤足部熏洗约20min,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低热组(77例)总有效率为62.3%,中度发热组(100例)总有效率为91.0%,高热组(27例)总有效率达96.3%.结论 羌桂香仙汤足部熏洗治疗风寒束表征外感发热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风寒袭耳证分泌型中耳炎患者行以荆防败毒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4例风寒袭耳证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试验组62例行以荆防败毒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62例行以西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风寒袭耳证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联合西药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该治疗方案值得被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羌银解热汤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羌银解热汤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感热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达菲组30例及病毒唑组30例,治疗组口服羌银解热汤每日2剂;达菲组口服达菲片75mg,每日2次;病毒唑组予病毒唑注射液100—500mg静滴,每日1次。疑合并有细菌感染者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达菲组及病毒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9%、83.33%及53.33%。治疗组与达菲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病毒唑组。结论羌银解热汤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具有退热快、疗效好、价格低廉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数据挖掘当代名老中医对流行性感冒辨证治疗的经验,从期刊文献及著作中分析本病的证治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纳入的59篇文献及69本著作中涉及当代名老中医辨证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期刊文献及著作共涉及20种证型,其中外感风热、外感风寒、毒邪内蕴、外感夹湿4个证型出现频次最多,针对这4个证型,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剂分别为银翘散、荆防败毒散、普济消毒饮、羌活胜湿汤等方剂.结论:各当代名老中医对流行性感冒的认同度较大的证型为外感风热、外感风寒、毒邪内蕴、外感夹湿4个证型,针对这4个证型,分别常选用银翘散、荆防败毒散、普济消毒饮、羌活胜湿汤等方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荆防败毒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风寒袭耳证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疗效及对鼓室导抗图、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6例风寒袭耳证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荆防败毒散加减中药汤剂口服,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鼓室导抗图和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鼓室导抗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8、TNF-α、PAF、PCT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荆防败毒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风寒袭耳证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鼓室导抗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风寒袭耳证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加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鼓室导抗图恢复正常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降钙素原指标、白细胞介素-8指标、血小板活化因子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寒袭耳证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可改善鼓室导抗图,降低血清炎症水平,改善预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卢云  黄宁  易远宏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25-1326
目的观察麻黄汤与荆防败毒散合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风寒表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麻黄汤与荆防败毒散合方,对照组中服麻黄汤。结果治疗组痊愈显率高于对照组;退热起效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医症状、体征改善也大多优于对照组。结论麻黄汤与荆防败毒散合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风寒表实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减荆防败毒散对风寒型外感热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风寒型外感热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应用加减荆防败毒散治疗,观察2组患者退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改变及疗效;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组,测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及健康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1β含量均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荆防败毒散可能影响外感热病(风寒证)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荆防败毒散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证属外感风寒湿邪所致过敏性皮肤病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经验。结论: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荆防败毒散对老年人群春季风寒外感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日夜百服宁对症治疗,治疗期间若合并细菌感染,两组均可给予抗生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7d后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及退热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2%,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愈显率为44%,总有效率为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组;治疗组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荆防败毒散对老年人群春季外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整理分析期刊文献及著作中关于当代名老中医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辨证治疗的经验内容,发掘本病的证治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纳入的23篇文献及43本著作中涉及各当代名老中医辨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期刊文献及著作共涉及41种证型,其中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气虚感冒、外感暑湿4个证型出现频次最多,针对这4个证型,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剂分别为荆防败毒散、银翘散、参苏饮、新加香薷饮。结论各当代名老中医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认同度加大的证型为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气虚感冒、外感暑湿4个证型,针对这4个证型,分别常选用荆防败毒散、银翘散、参苏饮、新加香薷饮等方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发汗法治疗外感发热风寒束表证的疗效,分析其作用机理及护理方式.方法 用中药熏洗发汗法治疗210例外感发热风寒束表证患者,加强护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低热组77例总有效率62.34%;中度发热组106例总有效率91.51%;高热组27例总有效率96.30%.结论 中药熏洗发汗法治疗外感发热风寒束表证疗效显著,护理方面要注意药液的温度,多饮水及保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参败毒散治疗小儿长期发热风寒束表证的效果。方法: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人参败毒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倦怠、恶寒、喷嚏、咳嗽、鼻塞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再次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参败毒散治疗小儿长期发热风寒束表证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