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83例胃病患者胃液IgG含量,结果发现胃癌患者胃液IgG含量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P<0.01);而胃癌患者胃液IgG含量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测定胃液IgG可作为胃癌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亦可用于筛选癌前病变和普查胃癌高发区人群。  相似文献   

2.
137例胃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证实为浅表性胃炎、溃疡、浅表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浅表性胃炎伴肠腺化生、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和胃癌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测定,与48例正常供血者血清LDH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部分病例进行LDH同工酶测定结果,胃癌等患者的LDH_5、LDH_4出现阳性结果。对124例上述患者抽取胃液中和后进行LDH测定,以浅表性胃炎胃液LDH平均值为对照,胃癌患者胃液LDH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疾患未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宁夏胃癌防治研究协作组取自吴忠县胃癌高发社队居民慢性胃炎活检标本95例(其中浅表性胃炎68例,不伴肠化的萎缩性胃炎24例,伴肠化的萎缩性胃炎三例,此95例的胃液均分离出可疑的致癌真菌),以及本校附属医院胃癌患者胃镜活检标本16例和胃癌手术切除标本6例(其中高  相似文献   

4.
报告宁夏吴忠胃癌高发社队居民唾液胃液硝酸盐、亚硝酸盐、硫氰酸盐和胃液 pH、胃液内细菌生长情况以及胃粘膜活检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1)该地不少居民(80%以上)胃液内有较多形成 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和条件,这可能是该地胃癌高发的直接原因;(2)胃液内亚硝酸盐含量以萎缩性胃炎最高,浅表性胃炎次之,正常人再次之,据此推论,在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内,N-亚硝基化合物之合成亦最多;(3)慢性胃炎时,唾液及胃液内亚硝酸盐无依从关系,胃液内之亚硝酸盐可能由胃内硝酸盐还原而成;(4)伴肠化或不伴肠化的萎缩性胃炎,胃液内硝酸盐、亚硝酸盐并无显著不同,N-亚硝基化合物的存在似与上述两型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从病因学的角度讨论了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发生于成人,可是近年在临床发现儿童萎缩性慢性胃炎并非少见,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重度肠腺化生或(和)不典型增生者有癌变可能,所以积极治疗儿童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是阻断其向癌症发展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儿童生活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骆萍  林平 《西部医学》2018,49(1):58-60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1]。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若伴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和/或异型增生则属胃癌前病变,与胃癌发生有明显的关系[2]。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严重的CAG或伴有上皮  相似文献   

7.
报告200例胃液CEA测定的结果:胃癌组295±69ug/L,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组226±68ug/L,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182±57ug/L,良性胃病组67±36ug/L。就测定胃液CEA的意义,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或肠化与胃癌的关系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森 《开卷有益》2023,(9):31-32
<正>一、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常伴有肠腺上皮的化生和(或)异型增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面腺体的萎缩减少,并不是胃体积的缩小。二、肠腺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大肠型化生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察了TKase活性在慢性胃炎异型上皮增生和胃癌粘膜中的变化。中、重度异型上皮增生粘膜的TKase活性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牯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粘膜TKase活性>8u的患者属恶变高倾向人群,临床应密切追踪和观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0名健康人、3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及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空腹胃液pH、总酸度、游离酸、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了研究,上述数值在萎缩性胃炎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液亚硝酸盐含量也较健康人高。当有浅表性胃炎病变时,胃内环境有了改变,发展到萎缩性胃炎时,胃内环境改变愈加严重。慢性胃炎病变愈严重,胄内环境改变愈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胃液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研究二者和癌前疾病的关系。实践结果表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间无显著差异,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也无显著差异,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浅表胃炎有显著差异,表明溃疡病与萎缩性胃炎既和胃良性病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差异,具有癌变的可能,只是接近癌肿的程度不同,胃十二指肠溃疡更接近于胃良性病,萎缩性胃炎更接近于胃癌。本文支持胃溃疡及萎缩性胃炎为癌前疾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pH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常规治疗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常规治疗加叶酸进行治疗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液pH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周及12周pH〉7.07及pH3.5-7.0者比例均低手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12周后不同严重程度者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pH值的影响较大,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105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行胃镜检查时测定胃酸(胃液pH值、游离盐酸、总酸),发现胃酸从高到低的疾病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根据胃酸分布特点可分为高酸型、正酸型和低酸型三型。发现胃液pH的升高是反映胃粘膜萎缩的一个敏感指标,当pH≥2时要考虑萎缩性胃炎的可能。作者认为,胃液pH值能准确反映实际胃酸水平,应把测定胃液pH值列为胃镜检查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4.
将30只成年大鼠中的10只作为正常对照,自由饮用自来水,其余20只喂饲氨水4个月,制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然后对其中的10只给予麦滋林-S治疗。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胃炎模型组及麦滋体-S治疗组大鼠胃粘膜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含量及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等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S含量、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性等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S含量、胃液酸度下降;Gas含量  相似文献   

15.
胃液血液中铁蛋白测定对胃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9名胃癌、29名慢性萎缩性胃炎、31名消化性溃疡患有液和血液中铁蛋白含量,以2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胃癌组胃液铁蛋白浓度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差异非常显著,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较对照组亦显著升高,而血液铁蛋白浓度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导46例复合型慢性胃炎,其特点是胃窦体部粘膜同时存在浅表及萎缩病变或伴有十二指肠球炎。分三组观察:①浅表伴萎缩(窦、体部);②萎缩伴浅表(窦、体部);③浅表及萎缩(窦部)伴十二指肠球炎。采用Kay法测定胃酸分泌量并与正常人比较如下: 前两组胃酸量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别;第三组较正常人升高[MAO=29.74±8.49(0.05>P>0.01),PAO=33.50±12.36(0.05>P>0.01)]。其机制可能是由于胆汁返流窦部,D细胞受损害导致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分泌减少,G细胞的活力增强,因此胃泌素及胃酸的分泌也增加。  相似文献   

17.
蔡莉  王文富  陈菊平 《四川医学》2010,31(9):1316-1317
目的探讨内镜胃液pH值的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A组),同时选取同期的4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一组(B组),46例健康人为对照二组(C组),分别采用内镜对三组胃液pH值进行研究统计,并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经研究发现,A组胃液pH值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5,B组与C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胃液pH值的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有较重要的诊断价值,且随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加重,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进展期胃癌前列腺素E2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3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浆和胃液前列腺素E2(PGE2)进行检测,并与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及正常人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血浆、胃液PGE2含量胃癌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而且PGE2含量与胃癌组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表明血浆和胃液PGE2含量的测定对胃癌的诊断,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