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因素。方法:217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mg/d共2周,检测花生四烯酸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根据对阿司匹林的反应分为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和阿司匹林敏感(AS)。观察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的临床因素和实验室指标,并着重分析目前较有争议的体重指数对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通过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R与体重指数(BMI)、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糖尿病显著相关(P<0.05)。进一步按BMI大小进行分组分析发现,AR患者在肥胖组所占比率显著高于普通体重组(18.5%比4.6%,P<0.05)。AR+ASR组中再发缺血性卒中者所占的比率显著高于AS组(P<0.05)。结论:肥胖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升高。BMI、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糖尿病与阿司匹林抵抗显著相关。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再发缺血性卒中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妇女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女性脑梗死患者,按是否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分为司匹林抵抗(AR)组(50例)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70例).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结果:AR组和AS组在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空腹血糖(FB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FBG、hs-CRP、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是缺血性卒中妇女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FBG、hs-CRP、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是缺血性卒中妇女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司匹林是抗血栓治疗的重要药物,阿司匹林抵抗是影响其疗效的常见原因.阿司匹林抵抗目前主要指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可通过血栓素A_2测定,依赖血栓素的血小板功能试验来诊断.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实验室阿司匹林抵抗和临床血管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216-219
目的探讨中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血栓弹力图测定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中年高血压患者177例,根据是否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分为血压达标组(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1 mm Hg=0.133 k Pa)和血压不达标组(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比较2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情况,并对中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年高血压患者177例中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21.5%(38/177)。血压达标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11.8%(10/85),血压不达标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30.4%(28/92),血压不达标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显著高于血压达标组(χ~2=8.978,P<0.05)。阿司匹林抵抗组患者体质量、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P<0.05);阿司匹林抵抗组较阿司匹林敏感组女性比例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女性为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年高血压患者出现阿司匹林抵抗时,有较多的女性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与患者空腹血糖和血压控制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16例病情稳定的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即用0.5mmol/L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检测的电阻抗结果大于0Ω,阿司匹林有反应即检测结果等于0Ω。氯吡格雷抵抗即用10μmol/L二磷酸腺苷为诱导剂检测电阻抗结果大于10Ω,氯吡格雷有反应即检测结果小于等于10Ω。结果: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5.1%(6/116)。结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和国外报道相似,除老年、女性患者外,糖尿病也是阿司匹林抵抗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作用机制,阿司匹林抵抗的定义及发生机制作了详细的综述,对临床医生了解阿司匹林抵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任仲侨  刘宁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84-184,187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116例病情稳定的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即用0.5mmol/L花生四烯酸为诱导剂检测的电阻抗结果〉0Ω,阿司匹林有反应即检测结果为0Ω。氯吡格雷抵抗即用10μmol/L二磷酸腺苷为诱导剂检测电阻抗结果〉10Ω,氯吡格雷有反应即检测结果≤10Ω。结果: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5.1%(6/116)。结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和国外报道相似,除老年、女性患者外,糖尿病也是阿司匹林抵抗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影响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DL-C升高、糖尿病、阿司匹林抵抗和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差是影响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影响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大、合并糖尿病、LDL-C升高、阿司匹林抵抗以及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临床特征,发掘出AR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因冠心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或半抵抗组与阿司匹林敏感组在合并病史,性别,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FBG)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215例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或半抵抗发生率为27.4%(59/215);阿司匹林抵抗组或半抵抗组合并糖尿病的比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抵抗率明显高于男性(49.2%,31/63 vs 18.4%,28/152;P0.05);阿司匹林抵抗组或半抵抗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合并糖尿病、血小板升高为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在临床中确实存在,可能与合并糖尿病、血小板升高、性别有关。其发生抵抗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326例病情稳定的心血管病患者,采用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即用0.5 mmol/L花生四烯酸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用10μmol/L二磷酸腺苷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即符合阿司匹林抵抗条件之一者。结果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4.9%(16/326),半抵抗发生率为27.6%(90/326)。与阿司匹林敏感(AS)者相比,AR的临床特征有:1)老年患者居多;2)女性患者居多;3)糖尿病患者居多;4)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无关;5) 较少见于吸烟者。结论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和国外报道相似,除老年、女性患者外,糖尿病也是阿司匹林抵抗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