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大柴胡汤是传统的中药,由柴胡、黄芩、法半夏、生姜、大枣、白芍、枳实、大黄等8种中药组成,用于治疗肝病。作者以前的研究证实大柴胡汤提取物(TJ-8)预防 CCI_4中毒大鼠急性肝损伤,推测可能是该药物抑制肝损伤后脂质过氧化的增强和破坏肝损伤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由丹参、五味子及甘草组成的中药煎剂对实验性肝病欧鳗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组欧鳗养于清水中,三个处理组先暴露于0.12 mg/L Cu2 溶液4 d,后4 d其中一组作为肝病未治疗组不予治疗,其余两组为肝病中药治疗组,即中药煎剂治疗低剂量组(200 mg/L)和中药煎剂治疗高剂量组(400 mg/L),实验结束时,剖检并取肝脏样本,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肝病未治疗组欧鳗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减少或结构模糊,有的消失呈空泡状;粗面内质网扩张、脱粒或出现扭曲现象;滑面内质网增生、扩张呈囊泡化;池内隔离体增多,自噬体及空泡多见;部分肝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边集。各治疗实验组与肝病未治疗组相比,肝组织超微结构修复非常显著。结论研究表明该中药煎剂可显著促进铜离子中毒致肝损伤欧鳗病变肝细胞结构的修复,具有良好的抗肝损伤及修复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D)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1],严重影响人群的健康,因此,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的研究也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中药方剂逍遥散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旨在为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太海燕 《医学综述》2014,20(19):3569-357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酒精性肝病患者有迅速增多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酒精性肝病发展后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高效、低毒的抗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物。该文就中药抗酒精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在动物模型的建立、药理指标、作用机制的研究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肝病和结核大国,肝病合并结核感染的情况不在少数,常见的肝病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抗结核药物,特别是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结核药物易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不同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存在差异,药物合并应用亦会增加肝损伤风险。肝病患者应根据肝损伤程度选择适当的抗结核方案,同时应注重定期、规范的肝功能监测;抗结核药物相关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ATB-DILI)的处理国内外无统一标准。现从肝病与结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抗结核治疗对肝脏的影响、肝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及ATB-DILI的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增进临床医生对肝病患者抗结核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药大处方是不可预测性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肝病治疗领域尤其应避免大处方的出现,本文对处方与方剂进行了界定,大处方的实质是有药无方,不仅疗效差而且易于出现肝损伤,其成因主要是辨证不清、组方不精,强调在注重疗效的同时,提高中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长期大量饮酒可造成多器官功能受损,在我国,酒精性肝病占同期住院肝病患者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1]。酒精已成为继病毒导致肝损伤后的第二大因素,酒精性肝病也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因此,通过动物模型对酒精性肝损伤研究已成为基础医学的热点。本文就酒精性肝损伤在动物造模、酒精性肝损伤的病理改变及生化指标变化、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等基础医学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药物性肝损伤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由于药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伤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药、中成药及中药提取物被应用于临床,在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的同时,也有许多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被报道,因此,正确认识本病并及早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1常见药物性肝损伤中(成)药肖秀英等[1]对1974—2016年有关中草药肝病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酒精性肝损伤的临床诊治,探究该类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肝病患者中酒精性肝损伤患者85例,排除合并嗜肝病毒感染及资料不安全者22例,对剩余的63例有效病例进行研究,对该组患者的治疗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63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需在戒酒情况下,结合药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和缓解肝病的严重程度,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黄连解毒汤是一种传统的和汉药,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4种中药组成,在日本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胃炎和肝病,并作了许多相关的药理和生化学研究。近期报道,黄连解毒汤提取物(TJ-15)对 CCl_4或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作者也曾证实 TJ-15能预防 CCl_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发展,降低大鼠血清和肝内甘油  相似文献   

11.
12.
急性肝损害是指患者在无慢性肝病基础上,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大量肝脏细胞损害.其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如果得不到明确诊断及积极治疗就有可能发生肝衰竭、肝性脑病等.因此,急性肝损害是需要临床引起重视及积极治疗的疾病.现就急性肝损害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中医理论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中医理论源流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证治、方药、流派等方面。先秦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对腹部疾病描述蕴含了古人有关肝纤维化的早期理解。秦汉时期中医典籍已有肝纤维化理、法、证、治、方、药、术记载,包括病名归属范围广、邪毒蕴结肝络病机、阴阳和合诊治境界及辨证论治———方证对应体系;魏晋隋唐医药学全面继承发展,"肝王以胃气为本"说、"推陈致新"药证论、热毒内蕴肝络证治观点相继提出;宋金元时期学派纷呈,见解独到,如气机郁结肝络证治观点、推崇脾胃学说;至明清,肝纤维化中医认识已比较完善成熟,经方时方通变论、痰瘀内阻肝络论、经络病证论等注重临证通变;近代至今,中西医汇通。中医为体,西医为用,发挥中医药疗效优势,主导着当前论治肝纤维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草药治疗银屑病所致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34例中草药治疗银屑病所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损肝药物、临床特点、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多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尿液发黄;实验室检查可有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表现.所致药物性肝病以药物性肝炎常见,占67.6%,肝硬化占26.5%,肝衰竭占5.9%,常见并发症有腹水、电解质紊乱、原发性腹膜炎、胸腔积液、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本组患者死亡率为2.9%.结论中草药治疗银屑病所致药物性肝病临床并不少见,长期服用可致肝硬化,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3种中药复方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组成的中药复方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当飞利肝宁组、清肝复方Ⅰ号组、清肝复方Ⅱ号组、清肝复方Ⅲ号组,以35度红星二锅头灌胃10d复制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小鼠血清谷氨酸转氨酶(glutamat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le aminotransferase,AST)、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乙醇脱氢酶(ethanol dehydrogenase,ADH)含量,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能显著抑制小鼠血清ALT、AST、TG以及γ-GT活性的升高(P〈0.05),抑制肝组织MDA含量升高(P〈0.05),提高肝组织中GSH活性(P〈0.05),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3组中药复方对乙醇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以清肝复方Ⅲ的肝脏保护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6.
陈勇  李德梅 《中外医疗》2013,(25):32-33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对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研究中导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药物以中草药最常见(11/30),占36.7%。结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可由多种药物引起,其中中草药导致者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7.
AIDS/HIV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HIV感染者药物性肝损伤(DILD)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84例诊断为AIDS/HIV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抗病毒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患者占34.52%(29/84);抗真菌类药物占13.09%(11/84);抗结核药物占17.85%(15/84);32例原有HCV/HBV(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史,但肝功能正常、HBVDNA、HCVRNA均在检测值以下,联用抗病毒类药物后引起肝损伤者占21.42%(18/84);抗生素、中药、解热镇痛药各占3.56%;其他占2.38%.艾滋病/HIV感染者合并真菌感染21例,合并结核感染17例,合并HCV/HBV感染32例.联合用药组较单纯抗病毒治疗组DILD的发生率高(P〈0.05).84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45.24%(38/84),胆汁淤积型22.62%(19/84),混合型32.14%(27/84).结论AIDS/HIV感染者时易发生肝损伤,抗真菌感染、抗结核或有肝病者联合用药DILD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发生率较高;药物性肝损伤的肝细胞损伤型最为常见,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成人斯蒂尔病并发肝损害患者的中西医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至2016年收治的8例成人斯蒂尔病并发肝损害患者的中西医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临床表现:8例患者主要为发热、黄疸、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功能损伤:肝损伤与急性肝细胞损伤类似,6例患者重度肝损伤,2例患者亚急性肝衰竭;中医辨证分型:8例患者归属黄疸阳黄范畴,7例患者湿重于热,1例患者热重于湿;治疗方法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联合茵陈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同时加用中药灌肠。结论 成人斯蒂尔病并发肝损伤从黄疸论治,阳黄为主,湿热致病,可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以尽早截断病势。  相似文献   

19.
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正虚血瘀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扶正化瘀胶囊是针对此基本病机制成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十多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该药可通过保护肝细胞、减轻肝损伤、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等多种作用机制,来发挥其在抗肝纤维化、逆转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扶正化瘀胶囊是一个作用机制明确,值得临床大力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  相似文献   

20.
Alcohol is a major cause of liver cirrhosis in the Western world and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cases of liver cirrhosis seen in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s in the UK. The three most widely recognised forms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re alcoholic fatty liver (steatosis), acute alcoholic hepatitis, and alcoholic cirrhosis. The exact pathogenesis of alcoholic liver injury is still not clear but immune mediated and free radical hepatic injury are thought to be important. There is increasing interest in genetic factors predisposing to hepatic injury in susceptible individuals. Diagnosis is based on accurate history, raised serum markers such as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and IgA and liver histology when obtainable. Abstine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treatment. Newer drugs such as acamprosate and naltrexone are used to reduce alcohol craving. Vitamin supplements and nutrition are vital while corticosteroids have a role in acute alcoholic hepatitis where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 or sepsis.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s excellent results in abstinent patients with end stage liver disease but there are concerns about recidivism after transpl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