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平面波超声成像采用平面波发射,单次发射即可覆盖整个成像区域,相较于传统的线扫聚焦超声,能极大的减少一帧图像的发射次数,从而显著的提升扫查帧率,但单次发射得到的平面波图像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是严重下降的.本文提出的采用多角度平面波相干复合成像的方法,通过增加复合角度数目,可以有效提升图像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和常规聚焦波相比,在图像质量相当的情况下,帧率有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导言超声成像中的斑点噪声是一种内在的成像伪影。斑点噪声是一种随机的"米粒状"结构,使得超声图像显示的组织结构变得模糊。为了说明这是一种使图像变"脏"的现象,图像斑点往往被描述为"噪声"。当反射体的间距小于超声系统的最高分辨率时,超声  相似文献   

3.
卢涛  臧海河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35-36,47
目的:研究确定光声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方法:利用数值模拟对光声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进行计算,空间分辨率由点扩展函数的全峰半宽得到。结果: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符合较好,得到了滤波截止频率、探头有效探测面孔径大小与空间分辨率的关系。结论:该研究为光声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利用该方法可根据目标病灶的大小对成像参数的选择做出估计,以达到最佳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4.
感应式磁声耦合成像脉冲磁场激励源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脉冲磁场激励源是感应式磁声耦合成像系统激发声振动信号的关键部分,为了提高成像质量及成像分辨率,对脉冲磁场激励源进行参数设计及模拟实验验证。方法:选用正弦脉冲作为激励信号,对脉冲磁场放电电路参数进行了仿真设计,通过实验测量磁激励线圈产生的空间磁场信号,验证仿真结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正弦脉冲对设计制作的线圈进行放电,磁感应强度信号中心频率为0.8MHz,频带宽度为1.2MHz,此参数下成像分辨率理论上可达1.9mm,脉宽达1.27μs。结论:利用设计的脉冲磁场激励源参数,通过功率放大即可实现感应式磁生耦合成像系统的脉冲磁场激励。  相似文献   

5.
三维超声成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3D)超声成像是医学超声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市场上已有专用的三维超声成像产品。本文从成像仪器最主要的技术指标即成像的帧率和分辨率角度,综述了当前三维超声成像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对基于有限衍射波的高帧率(HFR)成像模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DR(Derect Digided Rediography)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材料与方法:美国HOLOGIC公司的直接数字化摄影系统;瑞士R-1W线对分辨率卡(LP/mm)。结果:分辨率达4.00LP/mm。结论:DDR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不如传统的屏片摄影。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利用超声多组织体模计算超声成像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首先,根据超声成像及体模内部结构的特点,将体模内的分辨目标群视作条形输入,提出对比度法求得系统的MTF;其次,利用体模内相同深度处的目标群构造系统的线扩散函数,经过傅里叶变换得到系统的MTF,并对两种方法取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医疗设备信息》2010,(12):147-147,149
近十年,CT重建算法研究非常活跃,科研和工程人员投入巨大的精力,致力于优化图像重建计算,及CT成像重要影响因子的平衡。这期间,涌现出了很多新颖的解析图像重建算法(Analytic Reconstruction)和图像迭代重建法(Iterative Reconstructiono这些新算法不仅提高了CT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同时降低成像剂量,减少图像伪影。简短地回顾这一领域的动态,有助于我们把握目前CT技术进展的前沿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157-1158
目的观察与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88个结节)实施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检查,且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相比,以了解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果。结果常规超声显示有109个为良性结节,18个为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显示有良性结节151个,恶性结节28个。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甲状腺结节疾病的灵敏性、特异性以及诊断准确度等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疾病的诊断上,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CR影像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利臣  罗力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6):103-103,98
CR影像属计算机成像,它以对比度分辨率高、辐射量少、成像质量高、大大提高了影像质量和显示能力,突破了常规摄影技术的局限性,特别是CR影像的后处理功能增加了影像层次,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如何充分保证其性能的发挥,为临床提供层次丰富的影像信息,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1.
超声成像以其实时性、无辐射和对良恶性肿瘤的高区分性成为乳腺癌检测的重要手段,乳腺三维超声成像在保留上述优势的同时,又能为医生提供更为直观的三维肿瘤信息和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的冠状面信息,目前,其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1个研究热点。本文从该项技术的应用背景出发,综述该技术成像系统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探索,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实时全景超声成像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一种拓宽视野成像技术——实时全景超声成像,着重分析了实时全景超声成像的实现方法和临床应用,讨论了实时全景超声成像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各影像学检查对胰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胰管结石病人的B超、CT、ERCP、腹部平片资料。结果:B超诊断准确率可达100%,CT诊断准确率约14%,ERCP检查确诊率为40%,腹部平片不能确诊。结论:B超最有诊断价值,是最经济、简便、实用、有效的诊断手段,应列为首选方法。CT误诊率较高,有主客观因素影响,但只要我们观察CT片时能想到该病,抓住胰管结石的特点,是可以作出正确诊断的。ERCP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较麻烦。腹部平片的诊断价值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恢复了二维超声图像成像过程中丢弃的空间位置信息,提供了比二维超声图像更为丰富的临床诊断信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领域.本文介绍了基于一维换能器阵列的超声三维重建过程,针对扇形扫描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减少三维重建环节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系统介绍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两类超声图像斑点噪声抵制方法:基于局域统计特性的空域滤波和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扩散方法的发展,深入分析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模型的原理和优缺点,并通过公式推导和分析将基于滤波的方法转化为基于扩散的方法,建立了这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最后分析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超声图像质量评价的因素和声像图的分类特征,通过临床实际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出须有其他影像诊断方法的相互补充,才能达到正确诊断的目的,对促进超声设备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剂是一种具有稳定壳层结构的微米级气泡。当受到超声激励时,微泡会随着声波周期性压力变化发生有规律的收缩与膨胀。超声造影剂的引入使得超声成像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极大提升。通过将特异性抗体或配体连接到超声造影剂表面构筑靶向超声造影剂,使超声造影剂主动结合到靶标组织可以实现对病变组织的分子成像。而且,通过在靶向微泡上携带药物或基因可以实现靶向定点治疗。本文首先对超声造影剂的发展历程及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对超声激励下微泡的声学特性以及新型超声微泡成像方法进行了概述,接着对超声分子影像的原理、靶向微泡制备以及超声分子影像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和展望了超声微泡在给药与治疗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6例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根据返流情况将该组患者分为有返流组和无返流组,并与正常组30例进行对比。诊断结果与手术对照。结果平静呼吸时,精索静脉曲张两组间扩张的静脉内径无显著型差异(P〉0.05)。Valsalva试验时,有返流组血管内径扩张较无返流组更明显,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平静呼吸和Valsalva试验患侧精索静脉内径均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可以对精索静脉曲张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We recently developed an ultrasound technique to estimate intraabdominal fat (IAF). This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than measurement of waist and hip circumferences and is simpler and less expensive than computed tomography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BJECTIVE: We compared the associations of ultrasound and waist-circumference (WC) measurements of IAF with other component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DESIGN: IAF was determined in 600 consecutive participants in the Secondary Manifestations of Arterial Disease (SMART) study. The mean (+/- SD) age was 56.1 +/- 12.6 y, 30.0% of participants were women, and the mean body mass index (BMI; in kg/m2) was 26.6+/- 4.1. RESULTS: IAF increased with age (ultrasound: r = 0.28; WC: r = 0.25; P < 0.001 for both). Higher IAF, as measured by ultrasound but not by WC,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higher metabolic risk factor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IAF measured by ultrasound and plasma glucose, total cholesterol, HDL cholesterol, and triacylglycerol were 0.13, 0.16, -0.13, and 0.25, respectively (all P < 0.001; adjusted for age, sex, and BMI). The corresponding coefficients for IAF measured by WC were 0.17 (P < 0.001) and 0.01, -0.06, and 0.05 (all NS).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e findings of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vestigations. When IAF is measured by ultrasound, the associations are more pronounced than when WC measurements are used and are independent of BMI. This suggests that IAF can be more reliably assessed by ultrasound measurements than by WC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