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肢体长骨多段骨折常为强大暴力所致,损伤重,处理困难,致残率及骨不愈合率高。该类骨折的处理与治疗方法与单一长骨骨折不全相同。我院自1984年2月至1996年11月收治此类病人43例中,30例用髓内针固定,疗效满意。及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5-65岁,平均29岁。其中19例为股骨于多段骨折(13例为上、中段双骨折,3例上、下段双骨折,3例中、下段双骨折)。胜骨多段骨折4例,尺骨骨折6例,肽骨骨折1例。车祸伤20例,压砸伤6例,重物击伤4例。16例并有休克,7例并有颅脑外伤,2例并有腹部损伤,l例并有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2.
3.
4.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鹏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3):617-619
股骨远端骨折多为严重创伤所致,合并伤、开放伤、髁间粉碎及髁上长阶段粉碎骨折为临床治疗带来相当多的困难.2005~2007年,作者共收治股骨远端骨折患者49例,其中16例应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为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4月采用锁定接骨板方式治疗的8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对患者随访3~36个月,然后按照优、良、差3个标准,对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的骨折愈合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不同骨折类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在术后第36个月时,优42例,占52.5%;良36例,占45.0%;差2例,占2.5%;总优良率达97.5%。另外,肱骨骨折16例愈合优良为15例,出现1例钉板松动患者;腓骨11例骨折愈合情况全部达到优良,胫骨14例全部达到优良,股骨7例患者中出现1例断板患者;尺桡骨骨折32例全部达到优良。结论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对患者损伤小,治疗成功率较高,整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2):923-926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与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本院骨科治疗的6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将采取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CM)评分、上肢活动功能障碍DASH评分、生活能力(ADL)评分,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M评分均显著升高,治疗后观察组肌力、日常生活、活动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DASH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较重建接骨板更具微创优势,术后肩关节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8.
形态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上肢骨折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3月应用形态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上肢骨折 10例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0例中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18岁— 5 1岁 ,平均 2 8岁。粉碎性骨折 9例 ,均为新鲜骨折 ,陈旧性骨折骨不连 1例。其中 ,锁骨骨折 2例 ,肱骨骨折 3例 ,尺桡骨双骨折 4例 ,多发性掌指骨骨折 1例。陈旧性骨折骨不连为尺桡骨双骨折。1 2 内固定材料 由兰州西脉记忆合金公司提供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 ,包括各种规格的肱骨、锁骨、尺桡骨、指掌骨接骨板。1 3 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下 ,常规显露骨折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病例21例,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结果:21例患者随访时间6-24个月。全部临床愈合,愈合时间11-23周。按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本组优12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5.24%。无感染、钢板、螺钉断裂和脱出。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具有稳定性好,血运破坏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疗效较好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1983年以来我院收治的或转入的长管状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共354例,其中失误39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9例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4.3岁。肱骨骨折8例,尺烧骨骨折2例,股骨骨折17例,胫腓骨骨折1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35例。粉碎性骨折22例,斜形骨折7例,螺旋形骨折4例,横断骨折6例。内固定术后梅花针折弯8例,折断1例;V形用内外折弯5例;普通螺钉折弯10例,折断3例;加压钢板配用普通螺钉折断2例;螺丝钉折断5例,松动4例,打入骨折间隙7例;银丝与钢板同时使用1例。术后感染5例并… 相似文献
11.
12.
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六十年代以来应用愈加广泛。经国内外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已显示出其特有的疗效和优点。优点是通过坚强的内固定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并可少用或不用外固定,术后能够早期功能锻炼,为肌肉和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目前所应用的加无钢板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加压器法,如Muller型;另一类是动力加压法,如Bagby氏自动加压型。我院自1980年3月至1986年3月,5年来应用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36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在骨折治疗过程中常发生骨不连接现象,一旦发生治疗困难。我院自1981年~1994年对27例四肢长骨骨折不连接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 、一般资料本组27例患者男22例,女5例;年龄18~61岁,平均39岁;其中肱骨骨折4例,尺桡骨骨折9例,股骨干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10例;第一次手术开放性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 相似文献
14.
作者根据生物力学要求及研制外固定器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并临床应用了一种新型体外加压接骨板,观察其疗效满意。1 体外加压接骨板设计及功能钢板用普通不锈钢材,骨螺钉用L317医用不锈钢制成。钢板分为两段,其B段在A段钢板连接的滑杆上移动,移行距离1~60mm,AB两段钢板各钻有3~6个圆孔连接固定骨螺钉。该接骨板具有延长、缩短加压,自动移行加压,调节各向成角与旋转360°等多种功能。2 临床资料2.1 一般资料1994年9月~1999年6月,收治四肢长骨干骨折应用体外加压接骨板行外固定治疗87例。男… 相似文献
15.
跟骨骨折是足部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成人全身骨折的2%,其中70%的跟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致残率达 20%以上.目前,经后足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应用AO接骨板固定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案之一,但是早期软组织并发症多,远期遗留足部功能不良.我院应用跟骨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经小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降低了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2] .本研究主要验证跟骨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并探讨其固定跟骨骨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O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35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患者平均随13个月,骨折均愈合。按Neer评分标准,优27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8.57%。结论 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保护血供,有利于关节囊和肩袖的修复,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是骨伤科最常见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复位准确,固定可靠,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而被广泛地采用。传统的内固定方法是广泛剥离骨膜后骨膜下置入钢板,由于剥离较多、创伤大、对骨折愈合影响较大、手术时间长等缺点而渐为骨膜外钢板内固定所代替。我科自1990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骨膜外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17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本组170例,男性132例,女性38例,年龄7~76岁。骨折部位:肱骨35例,尺骨17例,桡骨21例,股骨46例,胫骨42例,腓骨29例。骨折类型:横断骨折153… 相似文献
19.
20.
我院 2 0 0 0年 6月~ 2 0 0 4年 5月利用环抱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骨不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2 1~ 6 3岁 ,平均 30 .5岁。车祸伤 2 8例 ,坠落伤 5例 ,运动损伤 3例。骨折类型中 ,横形 13例、螺旋形 6例、斜形 8例、粉碎性 9例。闭合性骨折 2 1例 ,开放性骨折 15例。本组病例有 2 6例一期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 6个月后骨折部位疼痛 ,上肢功能障碍 ,X光片显示骨折部骨折线存在 ,骨折端硬化并部分吸收 ,诊断为骨不连。骨折到骨不连接受手术间隔时间为 7~ 15月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