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道癌早期的X线表现,为食道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食道癌早期患者的X线影像,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50例患者中,黏膜破坏17例,小充盈缺损6例,小龛影10例,管壁扩张受损17例。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34例食道癌放疗的患者作了回顾分析,发现食道癌放疗的疗效与放疗后的时间、病变的长度和病理类型有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年~1997年我院经X线诊断和病理检查证实食道癌共34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3.9:1。年龄为38~74(平均年龄65.1)岁。1.2病变长度和病理类型病变长度:1.5cm~21例,5.0cm~7.3cm13例;病理类型:髓质型17例,蕈伞型5例,溃疡型5例,缩窄型7例。1.3放射治疗设备和方法直线加速器KDS67-786018MV-X线。治疗方法:每次2Gy,每周5砍,总量为5400~6600cGy。“根治性”放疗或…  相似文献   

3.
早期食管癌的X线检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食管早癌在不同机器的X线征象和检出率。方法;92例食管早癌,用国产500mAX线机进行非低张和低张双对比两种造影方法比较。再和数字成像双对比造影比较。对粘膜破坏、小充充缺损,小龛影和管壁改变X线征象在食管早癌的糜烂型,斑块型,乳头型和平坦型的检出率进行对照。结果:国产机器非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率71.4%,低张双对比造影83.3%。数字成像双对比造影为100%检出率,任何检查方法对平坦型显示率都很低,病变浸润粘膜下层的低张法优于非低张法,分别为94.7%和80%,浸润粘膜层分别为83.3%和57.1%。数字成像对两种浸润层次的检出率是100%,结论:食管早癌检查数字成像双对比造影显示病变最好。低张双对比造影优于非低张双对比造影。  相似文献   

4.
王成名  张锋玫 《华夏医学》2008,21(2):318-319
食道肿瘤大多数为恶性,下段食道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中上段食道癌以放射治疗为主[1]。现将我院自2001~2006年有完整资料的155例食道癌放疗前后的X线观察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155例患者中,男107例,女48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42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大部分患者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7例早期食道癌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57例食道癌患者临床资料,通过X线进行诊断。结果:对57例食道癌患者都做出正确诊断。结论:诊断确定后,即制定治疗和手术方案,实施手术治疗。X线检查是诊断食道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道癌放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变化.方法 收集采用单纯放疗方法治疗的食管癌164例,对比分析其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的X线食道造影片.结果 放疗后其X线影像学发生明显改善.X线改善情况以髓质型、蕈伞型较浸润型、溃疡型为好 (P <0.01),病变长度和病变部位对疗效无显著影响(P >0.05).结论 食道癌放疗后其X线影像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放疗前后的X 线影像学对比分析对于帮助判断疗效、了解有无并发症及初步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X线结合CT检查在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食管癌患者先行X线造影检查,后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X线食管造影表现为病变段食管黏膜增粗、扭曲或中断破坏,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龛影,管腔狭窄;CT检查表现为病变段管壁不规则肿厚,腔内外肿块,附近结构侵犯,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肺内转移等。结论 X线食管造影结合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较全面,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术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军  杨心卿 《河北医学》2005,11(2):162-164
食管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胃肠道癌中居首位。食管癌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有研究报道,食管癌和胃癌一样.早期诊断和治疗5年生存率在90%以上。因此,掌握本病早期的X线表现,密切结合其他检查方法,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是医疗上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应用双对比造影发现了不少早期食管癌,现将资料完整的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进行X线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双对比X线造影法对本组 2 2例疑为早期食管癌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检出率达 90 9% ,漏诊率为 9 1%。结论 双对比造影方法简单 ,患者易于接受和合作 ,检出率高 ,是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张双对比造影和钡剂单对比造影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及X线表现和病变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对68例行低张双对比造影和钡剂单对比造影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行回顾分析.结果 68例早期食管癌经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高达88.2%;单对比造影检出率仅14.7%.原位癌可疑检出率是33.3%;粘膜内癌的检出率为90.9%;粘膜下癌的检出率为100%.结论 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明显优于单对比造影;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容易显示,原位癌X线不易发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分析早期食管癌X线征象,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食管镜取组织活检,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早期食管癌18例,食管局限性功能改变10例,粘膜改变16例,管壁改变15例,小龛影13例,小充盈缺损11例。结论掌握早期食管癌X线征象,采用多种检查方法和各种体位,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总结SAPS的临床分期和胸部X线特点的关系,用于分析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方法:对北京六大医院收治的310例SAPS确诊患者的临床和胸部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疾病从初期到进展期、极期,X线的表现呈进行性加重,与临床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不同分型的患者其X线表现差别较大。轻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小片状单侧病灶,病程短,吸收快;普通型多出现典型的各期表现;前三天内主要为发热伴有畏寒、头疼、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胸片以单肺磨玻璃影多见;病程的4~14天,发热、乏力等中毒症状加重,常伴有咳嗽、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此时可见双肺弥漫分布斑片状渗出阴影,双肺广泛磨玻璃影,边界模糊结节影和实变影,以及肺水肿。病程14天以后,体温渐下降,中毒症状渐消失。胸片表现为病变逐渐吸收消散,遗留少许索条影或局限性肺纹理增强;重型患者病变进展迅速,以双肺实变为主要表现;极重型患者肺内可见广泛的磨玻璃样改变、肺实变或肺水肿。常见双肺受累。结论:X线变化和临床的疾病分期相符合,有利于对疾病的正确判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X线特征。方法对经手术、病理及X线检查资料较完整的50例早期食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粘膜皱襞改变17例;充盈缺损22例;龛影14例;管壁改变12例;管腔狭窄10例。结论X线检查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安全。早期X线检查是诊断食管癌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X线吞钡检查是诊断食道癌的最简便、实用的方法,能为食道病变起到定位、定性、定型的效果,能客观地反应病理改变和相邻脏器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就食道癌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体会,诊断方法检查方式及注意事项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X线与CT检查已广泛用于食管癌的诊断 ,对于两者的作用和检查的必要性观点不一。本文通过对 32例作过X线与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 ,从而提高对食管癌综合影象检查作用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32例患者 ,男 30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5岁。病程 1个月~ 2年。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患者先经X线钡餐造影后 ,行CT检查 ,扫描范围中心为病变区域。所有患者经腔镜诊断为食管癌。其中 14例经手术治疗。2 结果2 1 部位上段癌 2例 ,中段、中下段癌 2 3例 ,下段癌 7例。2 2 长度≤ 5cm 5例 ,5~ 7cm 13例 ,7~ 10cm …  相似文献   

16.
17.
食管癌加速放疗的X线影像学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87例食管癌加速放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治疗情况,发现加速放疗后的X线影像学有独特变化。放疗后第2天的食管片与第14天的比较,后者的X线分级有明显升级现象,Ⅲ、Ⅳ级减少,Ⅰ、Ⅱ级增加。X线分级与手术切除率、术后病理和长期生存率成正相关,分级愈高(Ⅰ、Ⅱ级),疗效愈好,反之(Ⅲ、Ⅳ级),疗效逐级下降。以X线Ⅲ级为分界线,其上治愈的可能性极大,其下应考虑局部未控或治疗失败,需寻找其他有效疗法。食管X线影像学的跟踪检查,对制定食管癌的治疗原则、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应用低张双对比造影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早期食管癌病人应用钡剂单对比造影,气钡双重造影,低张双对比造影进行诊断分析。结果:食管有小龛影11例。粘膜增粗、破坏、扭曲不连续28例。边缘不规则有小的充盈缺损,呈小蕈伞状突入管腔内7例。管壁毛糙、粘膜轻微破坏、无充盈缺损、局部扩张度好18例。结论:食管癌人要做到三早,应用低张双对比造影检出率高达92.4%,有助于临床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讨论浅谈胸部X线诊断与X线征.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胸部X线征(roentgen sign)是指胸部疾病的X线影像的特征,深入研究这些特征产生的机制,并加以认识与理解,我们再应用这些征象,作为影像诊断的依据,不仅可以提高影像诊断的正确性,并且还可以提高诊断的效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