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光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3):2145-2147
目的探讨不同教育层次文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整群抽取西北政法大学大专、本科学生485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CSQ)及自尊量表(SES)对其进行集体测查。所得资料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检验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除人际关系敏感外,文科学生SCL-90各项因子评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敌对因子分外,本科及大专文科学生SCL-90各因子分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与大专文科学生积极应对维度分与自尊水平评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科文科学生的SCL-90的各因子分、总均分均与积极应对、自尊总分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P<0·01)。大专文科学生的SCL-90的各因子分、总均分均与自尊总分(除外敌对因子分)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除外人际关系敏感分)(P<0·05)。结论文科生存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精神问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层次,加强其积极应对能力与策略的指导,提升其自尊水平,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哮喘患儿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家庭功能水平,为提高哮喘患儿家庭功能水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调查113例哮喘患儿和113例正常儿童的家庭功能水平,由其家长填写调查问卷。结果哮喘患儿在家庭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介入、行为控制以及家庭总体功能方面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家庭的情感反应功能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家庭功能较弱,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对哮喘患儿家庭功能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桐  高岩  甄兰茹  叶丽娅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6):1374-1375
目的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以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测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h细胞亚群,PBMC培养上清中IL-2和IL-4的含量。结果两组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含量及CD4/CD8比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儿童Th1、Th2水平及Th1/Th2比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细胞因子IL-2和IL-4的含量间差别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Th1亚群与IL-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Th2亚群与IL-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不仅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Th细胞亚群亦处于失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郭欣宇  马英  曾艳  林蓓  周毅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0):852-854
目的分析绝经期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浆性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近期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绝经期膝关节OA患者89例,6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性激素(雌二醇、睾酮和孕酮)和相关细胞因子(IL-1、IL-6、IL-10和TNF-α)水平,并用膝关节功能评定表(JOC)进行评估。结果绝经期膝关节OA患者的雌二醇、IL-1、IL-6、IL-10和TNF-α水平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绝经期膝关节OA患者的血浆雌二醇、IL-10水平与JOC多数得分及JOC总分呈正相关,而血浆IL-1、IL-6、TNF-α水平与JOC多数指标的得分及JOC总分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绝经期膝关节OA患者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相关炎症因子明显增高,这些表现与膝关节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家庭行为治疗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嘉定区外岗镇慢性精神分裂症3名,在药物维持治疗及常规社区服务的基础上予家庭行为治疗(FBT),以FAD等工具评定,每3月评定一次,共三次。结果:三个家庭FAD总分经FBT半年后均减少,A、B家庭改善显(P<0.05);A家庭的PS、BC、GF、CM改善显(P<0.001,P<0.05),B家庭中AI改善显(P<0.05),C家庭虽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措施的可接受性上,亲属明显高于患(P<0.01)。对三次评定的总评价:FAD总分减少差异有显性(P<0.05),AR经3个月的FBT差异即有极显性(P<0.01),除CM、PS外其余各因子差异均有显性(P<0.05)。结论:FAD能找出家庭中存在的问题,FBT能改善家庭功能,利于患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肾病综合征(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浓度及其mRNA表达情况,探讨TGFβ产生及其mRNA表达与激素反应的关系。方法将21例NS患儿分为激素敏感组(13例)和激素耐药组(8例),同时选择18例体检健康的儿童作对照组,检测3组被检儿的血肌酐、血清和PBMC上清液中TGFβ的浓度及PBMC中TGFβ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治疗前患儿血肌酐含量与对照儿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儿治疗后8周、16周和24周测得的血肌酐含量与对照儿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激素敏感组与耐药组患儿治疗前血肌酐含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前者仍明显低于后者(P<0·01)。(2)治疗前、后3组被检儿血清TGFβ浓度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3)患儿治疗前、后PBMC上清液TGFβ浓度与对照儿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激素敏感组与激素耐药组患儿PBMC上清液TGFβ浓度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8周后,两组间差别仍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激素敏感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4)3组被检儿PBMC中TGFβmRNA表达阳性强度的分布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激素耐药组有明显表达,激素敏感型组仅有微弱表达,对照组无表达。结论NS患儿TGFβmRNA的表达与肾病治疗中激素反应有关,NS早期检测TGFβ可预测对激素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2、24周,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依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其照护者进行评分。结果:在入组第12、24周,2组的HAMD、HAMA评分及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SCL-90总分、行为控制、角色沟通和FAD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总分与控制因子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SCL-90总分、焦虑、HAMA因子分与家庭总功能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躯体化与沟通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可以增强抑郁症患者疗效,减轻其照顾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家庭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家庭功能缺失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舟山市千荷实验学校110名家庭功能缺失学生(研究组)进行测评,并与普通家庭寄宿制学生(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家庭功能缺失学生在SCL-90中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157.38±52.37)分、(1.54±0.60)分、(1.94 ±0.59)分、(1.93±0.70)分、(1.81±0.71)分、(1.73±0.64)分、(1.82±0.69)分、(1.61±0.62)分、(1.79±0.63)分、(1.62±0.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3.76±35.14)分、(1.25±0.41)分、(1.67±0.56)分、(1.53±0.58)分、(1.30±0.39)分、(1.37±0.52)分、(1.33±0.44)分、(1.25±0.35)分、(1.42±0.57)分、(1.27±0.32)分,t=5.487,4.145,3.296,4.477,6.504,4.498,6.132,5.158,4.459,5.065,P<0.01];家庭功能缺失学生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与FAD中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及总的家庭功能等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家庭功能缺失学生心理状况差,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住院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146例,按照入组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婚姻质量问卷(ENRICH)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变和家庭功能变化.结果研究组ENRICH总分、婚姻满意度、解决冲突方式、子女和婚姻、业余活动、与亲友的关系、FAD总分、问题解决、情感反应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2组间ENRICH总分、婚姻满意度、解决冲突方式、子女和婚姻、业余活动、与亲友的关系、FAD总分、问题解决、情感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第0、6周的组内比较,2组HAMD、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分与解决冲突方式因子分成负相关(r=-0.48,P〈O.05),FAD总分与HAMD分成正相关(r=0.43,P〈0.05),ENRICH总分与HAMD分成负相关(r=-0.46,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提高婚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的"结构家庭疗法"对儿童分离性焦虑症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18例儿童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例。两组患儿均维持原用治疗方案不变,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儿给予结构家庭疗法,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Hamilton焦虑测量量表(HAMA)评定患儿的焦虑程度;家庭功能量表(FAD)评价患儿家庭功能。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焦虑总分显著下降(t=7.63;P<0.01);患者FAD量表角色、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因子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结构家庭疗法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家庭功能,有助于缓解儿童分离性焦虑症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1.
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玮  齐玉龙  张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412-1414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某市抽取两所高校124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15.0%,具备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比例分别为28.8%、14.8%和79.0%.女生总体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和理念及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1);医学生健康素养评分高于非医学生(P<0.01);一年级学生健康素养评分低于二年级学生(P<0.05).结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尤其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学校应加强对不良生活方式的正确引导,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刘杰  罗彬  杨超  汤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551-2552
目的:了解某市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分析与网络成瘾相关因素。方法:利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0名中学生,采用网络成瘾量表及自制的网络使用情况问卷分校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某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59.66%,其中高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86.02%,明显高于初中学生(4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网络成瘾男生为69.09%,明显高于女生(5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玩网络游戏、家庭和谐程度、对生活的自信程度、焦虑、忧郁情绪。结论:某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且文化程度、玩网络游戏、家庭和谐程度、对生活的自信程度、焦虑、忧郁情绪是某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和比较城乡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情况.方法 对418名农村小学生和152名县城6~ 12岁小学生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调查.结果 城乡小学生体感觉统合失调总检出率23.86%,其中轻度16.84%、严重7.02%.一年级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高于其它年级(χ^2 =23,P<0.01),男生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前庭失衡、学习能力发展不足高于女生(χ^2 =4.75,45.54,9.23,P<0.05,0.01).农村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轻度学习能力发展不足高于县城(χ^2 =3.99,3.63,P<0.05),县城本体感失调高于农村(χ^2=30.05,P<0.01).结论 城乡小学生存在较高的感觉统合失调,男女之间、县城和农村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等相关因素对留守中学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中的3个行为分量表:强迫行为、敌对行为和适应不良行为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以及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四川某地的95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中学生在年龄、家庭关系、社会支持、问题行为上与非留守中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留守女中学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敌对行为上明显高于留守男中学生(P<0.05)。强迫行为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1或 P<0.001);敌对行为与家庭关系、社会支持各维度呈负相关( P<0.01或 P<0.001);适应不良与家庭关系、社会支持各维度呈负相关( P<0.001)。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家庭亲密度与强迫行为、敌对行为的路径系数依次为-0.10、-0.18( P<0.05);主观支持与强迫行为、敌对行为、适应不良的路径系数为-0.18、-0.18、-0.26( P<0.05);客观支持与适应不良的路径系数为-0.14( P<0.05)。结论家庭亲密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留守中学生的行为有明确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情绪管理在依恋对交往焦虑影响的中介作用。方法:以皖北地区976例农村中学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亲子依恋量表、情绪管理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情绪管理在依恋对交往焦虑影响的中介作用。结果:父亲依恋得分男生高于女生(P<0.05),交往焦虑、情绪管理、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得分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提高,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逐渐降低(P<0.01),情绪管理、亲子依恋得分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较好学生均高于经济条件较差学生(P<0.05~P<0.01);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得分与情绪管理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情绪管理、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及同伴依恋得分与交往焦虑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情绪管理在依恋(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分别为34.6%、40.0%、25.5%。结论:情绪管理在依恋对交往焦虑中具有中介效应,较好的情绪管理水平可以减少初中生的交往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高中生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现状,为学校开展预防及干预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延边地区4所全日制学校(各2所普通高中及职业高中)1 49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总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6%,男生高于女生(P<0.01);网络使用目的为玩游戏(9.0%)的高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最高;每天上网时间越长,网络成瘾检出率越高(P<0.01);职业高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高中生(P<0.01);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越好,网络成瘾检出率越低(P<0.01).普通高中生每天网络使用时间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P<0.01).[结论]高中生网络成瘾现象应引起全社会关注,应针对不同群体给采取有效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资本、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蚌埠医学院1610名医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资本、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心理资本、积极应对高分组医学生学习倦怠得分均明显低于低分组(P<0.01);消极应对高分组医学生学习倦怠得分明显高于低分组(P<0.01);希望、韧性、自我效能和积极应对与学习倦怠均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学习倦怠均呈正相关(P<0.01);韧性、心理资本、积极应对、希望均与情绪低落均呈负相关(P<0.05~P<0.01);希望、韧性和自我效能与行为不当均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和乐观与行为不当均呈正相关(P<0.01和P<0.05);自我效能、心理资本、消极应均与成就感低呈负相关(P<0.01)。结论:心理资本、韧性、希望、乐观、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与学习倦怠相关性明显,消极应对是学习倦怠正向预测源,其余几个因素可以反向预测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初中生冲动性人格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对409名初中学生进行测评,分别评估他们的冲动性人格和父母教养方式.结果 男生和女生在注意冲动性上得分有显著性差异[(20.56±3.60)分,(19.63±3.07)分,P<0.01].初一与初三年级在注意及运动冲动性得分有显著性差异[(20.58±3.47)分,(19.63±3.46)分,P<0.05;(20.31±4.37)分,(21.75±4.00)分,P<0.01].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注意、缺少计划及冲动性总分负相关(r=-0.23~-0.33,P<0.01).父母拒绝、否认与冲动性人格各因子和总分正相关(r=0.23~0.33,P<0.01).父母惩罚、严厉与运动和冲动性总分正相关(r=0.22~0.26,P<0.01).父母过分干涉、保护与运动冲动性正相关(r=0.23~0.34,P<0.01).母亲惩罚、严厉与注意冲动性正相关(r=0.22,P<0.01).父亲过分保护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与冲动性总分正相关(r=0.23;0.2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教养方式对注意、运动、缺少计划冲动性及冲动性总分的解释分别为12%、14%、15%和19%.结论 初中生的冲动性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冲动性人格的形成具有预测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impulsive personalit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Changsha, and to explore its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Methods 409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Egna Minnenav Barndoms Uppfostran ( EMBU ) and Barratt Impulsivity Scale ( BIS-11 ). Results Male and femal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ttention impulsiveness scores((20.56 ±3.60) vs ( 19.63 ±3.07) , P< 0.01). Grade 7 and Grade 9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ttention and motor impulsiveness scores((20. 58 ± 3.47)vs (19.63 ±3.46) , P<0.05;(20. 31 ±4.37)vs (21.75 ±4.00) , P< 0.01). Parental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ttention , non-planning and total scores of impulsiveness ( r= - 0. 23 ~ -0.33, P<0.01). Parental refusal and rejec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and factors of BIS-11 ( r = 0. 23 ~0. 33 , P<0. 01 ) . Parental punishment and rigo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otor and total scores of im-pulsiveness( r = 0.22 -0.26, P<0.01). Parental over-interference and overprotec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otor impulsiveness ( r = 0. 23 ~0. 34, P<0. 01). Mother's punishment and rigo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ttention impulsiveness( r = 0.22, P<0. 01 ). Father' s overprotection and Mother' s over-interference and overprotec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scores of impulsiveness ( r = 0. 23 ;0. 25 , P < 0. 01) .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factors and total of BIS-11 explained by patterns rearing were 12% ,14% ,15% and 19% . Conclusion Rearing patterns can severely impact the development of impulsive personality. Impulsive personality is positively predicted by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肥市普通高中学生高考前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合肥市177名普通高三学生为调查对象,在高考前2周内采用自制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测评。结果:PSQI总分为(6.23±2.90)分,睡眠问题检出率为31.3%,其中民办学校学生睡眠问题各评分均高于公办学校(P<0.05~P<0.01)。PSQI总分与考试考不好时自己态度、父母态度及躯体化、强迫、焦虑状态、焦虑特质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与喜欢上学情况呈负相关关系(P<0.05)。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强迫(β=0.388)、考试考不好时父母态度(β=0.141)、考试考不好时自己态度(β=0.144)、躯体化(β=0.173)。结论:高三学生高考前睡眠质量与多种因素相关,可从多角度干预,促进高三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