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滨州市区学生身体发育现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以2000年滨州市区中小学生体质监测数据与山东省同年龄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滨州市区7—18岁儿童青少年2000年与1985年比较,身高平均增长:男生为4.34cm,女生为3.74cm;体重平均增长:男生为6.75kg,女生为4.28kg;胸围平均增长:男生为2.67cm,女生为3.29cm;肺活量平均增长:男生为-112.50ml,女生为-260ml。结论滨州市学生营养得到改善,生长发育潜力得到很好的发挥,生长突增期提前。  相似文献   

2.
玉林师范学院学生2000年与1991年身体发育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玉林师范学院汉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状况和特点,笔者对该校1991年和2000年2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以进一步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以便为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韶关市区中小学生1963~2000年身体形态发育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1963年以来韶关市区儿童青少年形态发育发展趋势。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市区6-18岁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情况。结果 20世纪70-90年代,每10年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别增长4.90,4.54,2.87cm和4.07,3.55,1.83cm。体重分别增加3.24,2.79,3.35kg和2.85,1.12,2.45kg,胸围增加2.90,31,1.15cm和2.12,1.68,0.73cm。2000年与1995年相比,55.5%年龄组身体形态指标出现负增长。结论 1995年前韶关市中小学生形态指标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呈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城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差距及变化趋势,笔对1991和2000年黑龙江省城乡7~18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数据了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赵联和 《中国校医》2007,21(3):247-250
目的了解山东省大学生发育及体成分的变化趋势,为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测试细则》要求,固定专人测量身高、体质量、胸围,用皮褶卡钳测量右上臂肱三头肌部和肩胛下角部皮褶厚度,用长岭公式估测体密度,用Brozek公式估算体脂比(BF%),计算体脂肪(BF=BF%×体质量)和瘦体质量(LBM=体质量-BF)。结果2005年与2000年相比,山东省19~22岁大学生城男、城女、乡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90 cm、1.32 cm1、.84 cm、和0.56 cm;城女、乡男、乡女体成分都有明显变化,BF%分别下降1.30%、1.05%和1.87%(P<0.01)。结论近5年山东省大学生身体发育和体成分都有明显变化,制订大学生卫生保健措施时要结合其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低碘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1985年4~5月间在山西省忻州地区卫生防疫站的配合下,对该地区远离市区的12个自然村,7~17岁中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实际有效卡片共2,593张(男生1,332张,女生1,261张)。  相似文献   

7.
了解粤北农村贫困山区7~16岁学生骨强度发育状况,为儿童青少年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粤北农村贫困山区7~ 16岁的951名学生进行超声骨强度测试.结果 男、女生桡骨中段超声传播速度值(SOS)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生在14~ 16岁期间增长速度较快(3 784.25~3 891.21 m/s),其中16岁组>15岁组>14岁组>13岁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SOS值在12~15岁期间增长速度较快(3 730.81~3908.21 m/s),15岁以后增长缓慢,其中15岁组>14岁组>13岁组>12岁组(P值均<0.05).男生在7~8岁期间,SOS值高于同年龄段的女生;在13~15岁期间,女生SOS值均高于同年龄段男生(P值均<0.05).学生整体骨强度水平较差,骨强度处于正常水平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6.31%和56.20%,不足的比例分别为11.99%和9.50%;男生14岁时骨强度异常构成比最高(29.20%),女生13岁时骨强度异常构成比最高(22.73%);不同性别骨强度评价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骨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不同年龄段骨量发育速度不同;农村贫困山区学生整体骨强度评价水平不高并且无性别差异,要时刻关注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处于13~ 14岁学生骨强度的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8.
东台市中小学生2000年与1980年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康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95-396
为探索各种内外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检验和评价各种保健措施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实际效果,笔者对东台市1980年和2000年学生生长发育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1 资料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1980和2000年东台市学生健康监测结果。两年监测的市、镇(乡)中小学校基本相同,均采用全国统一的监测标准。其中1980年监测7~17周岁学生9268人(男  相似文献   

9.
10.
宾川县白族与汉族中学生体格发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贺昕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80-380
为了解白族、汉族中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及差异,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1年9月至12月,对宾川县在校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进行测定,并作家庭生活习惯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姚宁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13-714
目的了解广西大学汉族学生呼吸功能发育状况,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0年和2005年广西大学19~22岁汉族学生肺活量及其相关指数资料。结果不同年度学生肺活量及相关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2005年男生城乡比较,21和22岁2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城乡比较,19和21岁2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为城〉乡。结论广西大学汉族学生肺功能发育呈下降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唐山市农村贫困山区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以便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贫困山区儿童的营养状况,笔者于2000年4月对唐山市遵化县农村贫困山区部分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重庆市农村不同体型学生的生理功能和素质状况 ,以探讨体型对儿童青少年生理功能和素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 2 1 51名 7~ 1 8岁男女生各年龄组按维尔维克指数分型 ,重点比较粗壮型 (第 1组 )与瘦长型 (第 3组 )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50m跑、50m× 8往返跑 (7~ 1 2岁男女 )、80 0m跑 (1 3~ 1 8岁女生 )和 1 0 0 0m跑 (1 3~ 1 8岁男生 )的差别。结果 学生的肺活量、握力和立定跳远均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 ,50m跑、50m× 8往返跑、80 0m跑和 1 0 0 0m跑均值随年龄增大而减小 ,各年龄组各项指标皆为男生优于女生 ;同性别、同年龄不同维尔维克指数分型的肺活量和握力均值皆为第 1组 >第 3组 ,各素质指标均值在大多数年龄组也是第 1组优于第 3组。结论 形态指标与生理功能指标和素质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孙经  李凤娟  何健  杨汴生  王旭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842-1845
了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贫困农村地区学生的生长发育变化状况,为评价营养改善计划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河南省26个试点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中各抽取10%~ 30%的小学和初中进行营养状况监测.对2012和2016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的身高、体重整体低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河南省农村地区学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以来,从2012-2016年,贫困农村地区男生平均身高增加2.27cm,平均体重增加1.95 kg;女生平均身高增加2.05 cm,平均体重增加1.75 kg.且2016年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地区部分年龄组学生的身高、体重已赶上甚至超过2014年河南省体质调研农村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4年间贫困地区7~16岁学生身高和7~13岁学生体重的年均增长速度均高于体质调研4年间整个农村地区学生.结论 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切实提高了贫困农村地区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白族、汉族中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及差异,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1年9月至12月,对宾川县在校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进行测定,并作家庭生活习惯调查。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在宾川全县23所中学中,随机抽取13所学校内12~17岁在校中学生,将白族学生与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汉族学生进行配对,共有1563对(3126人)。剔除不全资料得有效测定表及调查表2900人份(汉、白族男女学生各约占25%)。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描述山东省青少年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及性征发育等状况,探讨青春期发育特点和规律。方法分层整群抽取4030名青少年学生采用问卷自评法进行青春期发育调查。结果青少年身高、体质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体质量高于正常者占11.7%,其中体质量超标8.6%,肥胖3.1%;体质量低于正常者占4.7%,其中消瘦3.9%,严重消瘦0.8%。男孩高于正常体质量者占16.8%,女孩高于正常体质量者占7.0%。性征发育方面,女孩发育早于男孩(χ2=129.27,P<0.01);女孩第二性征始于7~12岁,单项发育顺序为乳房、月经、体毛及皮肤改变(如粉刺、暗疮),10岁女孩68.0%开始或者已经开始乳房发育;男孩第二性征发育单项顺序不明显。结论青少年青春期发育遵循一定规律,家庭、学校及教育者可遵循规律做好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状况和规律,为制定相应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东莞理工学院4所高校学生6 782名,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结果城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均值明显大于农村学生(P<0.01);男生身高、体重、胸围均明显大于女生(P<0.01)。收缩压与肺活量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P<0.05或P<0.01);舒张压仅女生存在城乡差异(P<0.01)。男女生之间的收缩压、舒张压与肺活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的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发育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季成叶  尹小俭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0):1158-1163,1167
目的分析中国乡村7~18岁学生1985-2005年体格发育变化,并提出针对性改善策略和建议。方法根据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结合群体发育现状,调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原抽样框架,组建富裕乡村、一般乡村、欠发达乡村3个新群体,比较各性别-年龄组身高和BM I均值变化。结果三群体平均身高都正向增长,提示我国所有乡村群体都步入生长长期变化轨道。全年龄段男女身高平均值,富裕乡村分别为7.2和5.6 cm,高于一般乡村的5.7和4.4 cm,更高于欠发达乡村的4.6和3.6 cm,呈梯次上升趋势。7岁身高和成年身高表现同。三群体BM I均值出现两极分化,为富裕乡村群体超重/肥胖流行、欠发达乡村依然面临营养不良现象等,奠定基础。结论应根据不同群体在长期变化上的发展潜力和存在问题,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