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聚丙烯酸树脂Ⅲ的流体特性并建立了该树脂动力黏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马尔文Bohlin Gemini HRnano同轴圆筒式流变仪,在以温度20℃,剪切速率10 s-1条件下测定动力黏度。结果:结果表明聚丙烯酸树脂Ⅲ为牛顿流体,动力黏度为129.95 MPa.s,30次测定的相对偏差为0.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合用于测定聚丙烯酸树脂Ⅲ的动力黏度。  相似文献   

2.
杨美成  陆明  王林波  陈桂良  张文 《中国药事》2013,(10):1084-1087
目的 研究聚丙烯酸树脂Ⅳ的流体特性并建立了该树脂动力黏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马尔文Bohlin Gemini HRnano同轴圆筒式流变仪,在温度20℃,剪切速率10 s-1条件下,测定动力黏度.结果 聚丙烯酸树脂Ⅳ为牛顿流体,动力黏度为7.38 mPa·s,30次测定的相对偏差为0.9%.结论 方法准确、重复性好,适合用于测定聚丙烯酸树脂Ⅳ的动力黏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5,(31):4444-4446
目的:了解新型药用辅料聚丙烯酸树脂Ⅱ的研究概况,为其制剂应用、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聚丙烯酸树脂Ⅱ""主要用途""制备方法""质量控制"等为关键词,组合查阅1990-2014年中国知网、Pub 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和国内外药典,概述聚丙烯酸树脂Ⅱ的主要用途、制备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文献356篇,其中有效文献25篇。聚丙烯酸树脂Ⅱ由阴离子型的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而成,可作为在胃中不溶而在肠中溶解的包衣材料,属于肠溶型树脂;也可主要用作肠溶包衣材料、缓控释制剂材料及黏合剂材料,在药物制剂中应用广泛。聚丙烯酸树脂Ⅱ收载于多国药典,检查项目包括黏度、酸值、酸度等13个项目。其制备工艺稳定,质量控制方法成熟,质量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丙烯酸树脂系列中残留单体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聚丙烯酸树脂Ⅱ和聚丙烯酸树脂Ⅲ:流动相为甲醇-水(用磷酸调pH至2.0)(20:80),检测波长为20...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研究聚甲丙烯酸铵酯Ⅱ的流体特性并建立其动力黏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马尔文 Kinexus Ultra 同轴圆筒式流变仪,温度20 ℃,剪切速率10 s-1条件下测定动力黏度。结果6%聚甲丙烯酸铵酯Ⅱ的75%乙醇溶液为牛顿流体,动力黏度为5.06 mPa•s,30次测定的RSD为0.2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测定聚甲丙烯酸铵酯Ⅱ的动力黏度。  相似文献   

6.
刘羽  刘燕  孙备  王贺 《安徽医药》2009,13(7):738-740
目的考察采用国产的聚丙烯酸树脂Ⅱ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奥美拉唑肠溶丸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的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与EudragitL30D作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奥美拉唑肠溶丸。并对包衣质量加以比较。结果未碱化聚丙烯酸树脂1160%与95%的乙醇溶液均可包出合格的奥美拉唑小丸,质量与用L30D所制小丸相近。结论采用国产聚丙烯酸树脂Ⅱ可以用于制备奥美拉唑肠溶微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文以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研究精制后聚丙烯酸树脂IV号作为包衣材料的掩味能力。方法 建立了盐酸小襞碱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方法学,并以蔗糖微丸为丸心,采用流化床沸腾上药制备了盐酸小襞碱微丸。分别采用精制前的聚丙烯酸树脂IV号、精制后的聚丙烯酸树脂IV号,以及市售尤特奇? EPO作为包衣材料,制备了不同包衣增重的盐酸小襞碱掩味微丸,并对其口感和水中释放度进行测定。结果 成功建立盐酸小襞碱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方法学;制备了盐酸小襞碱普通微丸,含量均一度和上药量符合要求。不同包衣材料制备了不同包衣增重的盐酸小襞碱掩味微丸,经聚丙烯酸树脂IV号包衣后,微丸的苦味被显著掩盖,同时对微丸在水中溶出度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包衣增重的不断变大,微丸的溶出量显著下降;对于精制后的聚丙烯酸树脂Ⅳ,包衣增重达到4.0%时才能充分起到掩盖苦味的作用;而对于尤特奇?EPO,3.0%的包衣增重即可达到相同要求。结论 在相同的包衣增重下,尤特奇?EPO的掩味能力明显优于精制前后的聚丙烯酸树脂Ⅳ,而精制后的聚丙烯酸树脂Ⅳ的掩味能力较精制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肠溶聚丙烯酸树脂制备体外游离膜,通过对游离膜的研究,考察其特性并以此为剂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不同比例肠溶聚丙烯酸树脂Ⅱ、Ⅲ号制备游离膜,实验测定其溶蚀速率、形态学变化、机械性能、吸水率及干燥前后质量的变化。结果体外游离膜在溶蚀速率、形态学、吸水率及干燥前后质量变化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及特性。结论对体外游离膜的考察,可以为其在控释制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取代羟丙纤维素动力黏度的测定方法。方法:用旋转流变仪测出高取代羟丙纤维素的流变学性质。结果:通过实验,确定测定高取代羟丙纤维素动力黏度的温度为20℃±0.1℃,剪切速率为10 s-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高取代羟丙纤维素动力黏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难溶性阿司匹林和水溶性维生素C为模型药物,利用聚丙烯酸树脂进行包衣,测定不同性质药物在结肠部位的释放,以考察聚丙烯酸树脂膜对药物的释放性能。方法对不同聚丙烯酸树脂薄膜进行体外溶蚀的考察,制备不同包衣厚度的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包衣片,在不同pH介质条件下考察药物的释放度。结果聚丙烯酸树脂薄膜在模拟结肠液中呈二项式方程的溶蚀规律;2种不同性质药物的聚丙烯酸树脂包衣片在结肠部位均呈二项式方程的释放规律,进入结肠40min后释放完全。结论以聚丙烯酸树脂为包衣膜的不同性质药物包衣片在结肠部位呈现相同的释放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微球,为其口服固体制剂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微球,以微球收率、载药量、含水量,吸湿性和体外溶出度等为指标,对微球的处方及工艺条件进行考察。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法、红外光谱等对微球和药物的形态进行鉴别。结果:微球的处方为:丹参酮ⅡA磺酸钠0.5 g,聚丙烯酸树脂Ⅳ号2.5 g,PEG 6000为0.3 g。制备工艺为:将处方量的药物与辅料共溶于60%乙醇125 mL中进行喷雾干燥,条件如下:进样速度为9 mL.min-1,进口温度为80℃,空气流速为838 L.h-1。所制得微球外观圆整,药物主要以无定型或分子状态存在。结论:采用喷雾干燥法可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制成微球,药物吸湿性降低、溶出较快。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5,(12):1708-17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肃产蒙古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溶液(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参数为漂移管温度70℃,喷雾器温度42℃,氮气体积流量2.07 L/min。结果: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22%;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2%、99.51%、100.57%、100.21%,RSD分别为0.44%、0.39%、1.19%、0.6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为甘肃黄芪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HPLC同时测定心可舒片中3种有效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心可舒片中3种有效成分——葛根素、丹参酮ⅡA和熊果酸含量的HPLC。方法C18色谱柱,梯度洗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3%磷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MWD检测器。结果葛根素、丹参酮ⅡA和熊果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2.6~262.8,4.2~21.1和20.5~102.6μg.mL-1,r值分别为0.999 7,0.999 9和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3%,97.08%和96.92%,RSD分别为1.4%,1.3%和1.4%。结论该方法准确,操作简便,又可降低质量检验成本,可以用于心可舒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HP-1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 1.00μm)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有关物质。起始温度120℃,以10℃·min-1升温速率升温至210℃,维持15 min,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结果:GC系统中所有杂质均可完全分离。杂质2,6-二甲基苯胺、杂质B和杂质H的浓度分别在0.087 28~4.364μg·ml-1(r=0.999 9)、0.548~13.7μg·ml-1(r=0.999 8)、0.434~10.85μg·ml-1(r=0.999 5)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99.1%,99.4%,RSD分别为1.4%,3.8%,4.4%(n=9)。3批样品中,2,6-二甲基苯均有检出,含量均为0.01%;杂质B、杂质H均未检出;其他单个杂质含量分别为0.3%,0.3%,0.2%。杂质总和分别为0.3%、0.3%、0.2%。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缓泻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的缓泻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胃肠推进运动实验、小鼠小肠保水实验和对小鼠便秘模型作用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可使小肠推进距离和小肠推进率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组小肠重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表明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可增加肠道水分;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使便秘小鼠排便粒数显著高于便秘模型组(P<0.01).结论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在一定剂量下具有缓泻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天媛  邹丽敏  陈建斌  李博  张伟 《中国药房》2012,(37):3518-35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器官保存液中腺苷和别嘌呤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流动相为甲醇-50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20∶8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进样量为20μL;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腺苷和别嘌呤醇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3~0.3、0.003~0.03mg·mL-(1r均为0.9999),回收率分别为98.58%~100.19%和98.32%~100.18%,RSD分别为0.44%、0.5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器官保存液中腺苷和别嘌呤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RP-HPLC法测定家兔血浆中的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10 μm),测定儿茶素和表儿茶的流动相分别为乙腈-水-三乙胺(8:92:0.3、11:89:0.3),流速均为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06、204 nm,采用甲醇直接沉淀蛋白,取上清液进样.结果 家兔血浆中内源性成分测定无干扰;儿茶素0.68~6.50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4.7%,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2.72%和2.84%;表儿茶素0.25~9.92 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5%,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2.52%和5.92%.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灵敏度较高,结果准确,可为儿茶药材及含儿茶中药制剂的体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天元克痛方的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HPLC法测定对方中的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和东莨菪碱进行含量测定,考察方法线形范围、精密度及回收率等.结果:采用HPLC法对延胡索乙素进行测定,标准曲线为y=0.0774x+1.1044;r=0.9999,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15%、0.3%、0.4%;日内精密度分别为:0.43%、0.69%、0.58%;回收率分别为:100.8%、101.2%、104.5%.HPLC法对东莨菪碱进行含量测定,标准曲线为y=0.0667x-0.6352;r=0.9999,高、中、低三个浓度日内精密度分别为:3.04%、1.66%、0.46%;回收率分别为:104.34%、95.05%、95.79%.结论:采用HPLC法对天元克痛方中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和东莨菪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0.1%~0.4%蒽酮-硫酸试液对瑰及乳膏Ⅱ号中多糖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筛选最佳染色剂浓度与用量,提高检出率。方法:用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0.1%~0.4%蒽酮-硫酸试液为染色剂分组染色瑰及乳膏Ⅱ号供试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测定波长620 nm,比较各组吸光度、含量测定结果、回收率。结果:在四组染色剂中,0.2%蒽酮-硫酸试液用量在6 mL时吸光度、含量测定、回收率均优于其他组,其中回收率为96.0%,RSD=1.22%(n=6),检出效果依次为:0.2%组>0.1%组>0.3%组>0.4%组。结论:染色剂浓度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使用0.2%浓度的染色剂检出率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瑰及乳膏Ⅱ号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聚丙烯酸树脂肠溶薄膜衣变黄的原因及筛选合适的包衣液处方。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找出处方中使衣膜变黄的因素。结果 :包衣液处方中蓖麻油是使衣膜变色的主要因素。结论 :包白色薄膜衣片时 ,蓖麻油不宜作为聚丙烯酸树脂肠溶薄膜衣的增塑剂 ,而宜选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聚山梨酯 80等增塑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