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佛山市2004~2011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佛山市淋病和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自2005年以来,淋病报告发病率呈减少趋势;在梅毒报告病例中,隐性梅毒构成比为50%,其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Ⅰ期+Ⅱ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呈减少趋势.淋病及梅毒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13、1:0.85,发病均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职业构成均以工人、民工为主.报告例数主要集中在南海区、顺德区.结论:由于近年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自2005年以来佛山市淋病与梅毒的流行呈减少趋势,但控制梅毒母婴传播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1987年~2001年肇庆市梅毒的流行趋势和病例特征,为今后制订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市梅毒疫情报表及个案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目前肇庆市正处在梅毒疫情快速上升阶段;病例86.75%是20岁~49岁的青壮年,96.99%的学历在高中以下,30.12%是未婚者,84.34%是非婚性接触传播,非婚性接触与夫妻性接触发病的隐性梅毒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须加防治梅毒的力度,规范梅毒诊治,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淋病 梅毒检测与临床感染流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生殖道感染中,STD是一大类与性接触有关的传染病,其中淋病、梅毒是STD的主要疾病。为了解本地区女性淋病、梅毒的感染情况,对1994年~1996年来我院就诊的相应病人作淋病与梅毒检测。现对两病的检测、传播等问题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749例泌尿生殖道...  相似文献   

4.
收集2004-2018年山东省报告的淋病病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示2004-2018年山东省淋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19/105,山东省淋病维持在低流行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流行水平(χ2=18.434,P<0.05).淋病发病存在明显区域和人群分布差异,年均报告发病率居于前5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佛山市2004-2013年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及SPSS15.0对2004-2013年佛山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3年佛山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47 632例,其中后天梅毒45 45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4.94/10万,年报告发病率缓慢上升,2012年达到高峰;Ⅰ+Ⅱ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曲线平缓;隐性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与后天梅毒报告发病率变化基本一致;近十年胎传梅毒共报告2 1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7.4/10万活产数,2004至2007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7年后呈波动下降趋势;年龄组别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30-39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工人、家务及待业、农民;顺德区和南海区病例数最多。结论:青壮年是梅毒重点防治人群,但老年人群也不容忽视;要加强孕期妇女的梅毒筛查,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同时应加强梅毒监测,继续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我市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1984年~2003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20年梅毒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市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大幅增长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该地区系统的梅毒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年来深圳市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早期梅毒为主,二期梅毒报病数高于一期梅毒;职业构成以工人、饮服人员、无业、干职及个体从业者为主;梅毒患者中已婚者占大多数;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根据深圳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广西2001~2006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广西梅毒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2001~2006年的梅毒疫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6年广西共报告梅毒51 017例,占8种报告性病总数的18.21%,发病率从9.68/10万上升到32.26/10万,梅毒患者人数占性病比例从12.76%上升到25.96%。同时隐性梅毒比例也不断上升,从3.84%上升到37.30%。梅毒与AIDS/HIV关系密切,Y(AIDS/HIV发病率)=-4.18+0.42X(梅毒发病率),r=0.973(P=0.001)。结论广西梅毒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梅毒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因此必须加强梅毒的防治工作,同时加强普通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监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玉溪市1992-1995年四年发生的602例淋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淋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92年的8.43/10万上升到的1995年92.8/10万;四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州城镇,最低为小石桥乡;年龄最小12天,最大71岁,主要发病年龄为20-35岁,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累计报告梅毒和淋病分别为2567例和97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5.59/10万和9.68/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46%和-10.53%,发病均无季节性,以20—49岁高发,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高发。梅毒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61.75%),且隐性梅毒报告病例女性多于男性,其他各期梅毒和淋病的报告病例中均男性多于女性。结论北京通州区2005—2014年梅毒和淋病的发病出现“剪刀差”特征,应根据这两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其传播。  相似文献   

10.
2004-2009年广西天峨县梅毒、淋病、AIDS/HIV疫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天峨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6年报告梅毒、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共382例,人群发病率为36.38/10万,女性高于男性,其中梅毒98例,人群发病率为9.33/10万;淋病265例,人群发病率为25.24/10万;AIDS6例(死亡1例)、HIV阳性13例(死亡2例),人群发病率为1.81/10万。以上4种疾病高发年龄在25~34岁年龄组。农民发病人数占49.48%。4种疾病病例数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梅毒和HIV阳性病例上升较明显。结论该县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不断增多,其防治任务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11.
收集全区10个街道性病疫情报告卡、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人口统计数据,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深圳市宝安区1994~2005年梅毒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探讨影响梅毒流行因素,为制订有效的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目前深圳市宝安区梅毒疫情正处在流行低增长阶段,仍为全省较高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以20—29岁为多,占56%;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为主,占96.3%;已婚占66.5%;以非婚性接触传播为主,占66.4%。深圳市宝安区梅毒流行经历了低流行散发期和中流行高增长期后,目前进入中流行低增长期。根据本区特点,应采取在全社会普及性病防治知识,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主动监测,进一步规范梅毒的诊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了解山东省2004-2009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下载2004-2009年梅毒报告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山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2.4/10万上升到2009年的5.9/10万,年增长率为20.0%.隐性和胎传梅毒发病率增长较快,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5.5%和30.5%.一期、二期和隐性梅毒分别占报告病例的33.8%、35.5%和27.0%.20~49岁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数的75.5%;四个经济发达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的61.0%.山东省梅毒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报告发病率和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国水平.山东省梅毒真实流行状况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04-2009年山东省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山东省2004-2009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下载2004-2009年梅毒报告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山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2.4/10万上升到2009年的5.9/10万,年增长率为20.0%.隐性和胎传梅毒发病率增长较快,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5.5%和30.5%.一期、二期和隐性梅毒分别占报告病例的33.8%、35.5%和27.0%.20~49岁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数的75.5%;四个经济发达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的61.0%.山东省梅毒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报告发病率和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国水平.山东省梅毒真实流行状况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清远市1996年—2000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梅毒是我国重点防治的8种性传播疾病之一,为了解清远市的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为控制梅毒流行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清远市1996年-2000年梅毒的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 全市各责任报告单位疫情月报表。人口资料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南山区1994~2006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圳市南山区1994~2006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4~2006年南山区梅毒疫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山区梅毒发病率从1994年的0.75/l0万增至2006年的43.41/10万,年均递增77.58%;梅毒在8种上报性病中的构成比年均递增101.83%;梅毒患者以早期为主,二期梅毒报病数高于一期梅毒;一期梅毒以男性为多,隐性梅毒以女性为多;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中学为多;传染来源主要是非婚性接触,占72.10%。结论南山区梅毒流行经历了低流行高增长期后,目前进入高流行低增长期。根据其特点,应采取在全社会加强性病防治知识宣教、提倡安全性行为、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及规范诊治等综合措施,以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宝安区1999年~2002年孕妇人群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掌握深圳市宝安区梅毒在孕妇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梅毒的预防与控制及阻断其垂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患病率和构成比指标对深圳市宝安区5个孕妇人群。梅毒监测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四年共检测孕妇21139例,梅毒患病率平均为4.3‰;805患者集中于20岁-29岁的孕妇。学历高中以下占82.6%。夫妻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人口特征以流动人口为主,占51.08%;其次为暂住人口占25%。检出的孕妇梅毒中,隐性感染者占98%。结论:梅毒在该区形成一定的流行势态,已严重危及我区孕妇及新生儿,应切实做好孕妇梅毒血清筛查及追踪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03-2005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佛山市南海区2003-2005年梅毒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区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大幅增长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该地区系统的梅毒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年来南海区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早期梅毒为主,胎传梅毒和隐性梅毒呈逐年增长趋势;职业构成以工人、农民、无(待)业、个体、饮服为主;梅毒患者中已婚者占大多数;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根据南海区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麻风病的流行特征及评价其防治效果,为有关部门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市1951年~2000年麻风病流行病学资料。结果:历年发现病人1926例,多菌型728例,少菌型l198例。患病率从最高的1962年的0.586‰下降到1996年的0.004‰,发病率从最高的1954年的9.521/10万下降到1996年的0.078/10万。结论:广东省惠州市麻风病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各项指标均已达到麻风基本消失的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江门市1998~2007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江门市1998~2007年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方法:对1998~2007年江门市性病防治中心梅毒疫情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8~2007年江门市梅毒发病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一期、二期、胎传及隐性梅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感染者的男女性别、年龄(20~39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职业(待业、个体、工人及农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患者来源(本、外地人员)、传播途径(性传播)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梅毒在江门市呈明显增长趋势。应加大对梅毒的防治知识宣传及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控制江门市梅毒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2004~2008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对广东省2004—2008年梅毒的流行趋势进行分析。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梅毒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东省2004年梅毒的报告数从7864例增加到2008年的31598例,增加了4.02倍;报告年发病率从2004年的9.89/10万上升到2008年的33.44/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1.88/10万。其中隐性梅毒的构成比从2004的29.93%上升到2008年的60.00%;老年梅毒病例的构成比也从2004年的7.36%上升到2008年的12.30%。结论:广东省的梅毒呈持续增长的流行趋势,隐性梅毒和老年梅毒病例的构成比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