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分析13例脑缺血性疾病作带蒂大网膜脑移植术后8例发生并发症14例次的原因。其中消化道功能紊乱2例次,癫痫2例次,神经功能缺失加重3例次,肺炎3例次,切口感染4例次。认为并发症多与病例选择不当、术式、技术操作及手木破坏了患者原已经建立的侧枝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远期后遗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乙脑远期后遗症的状况,为全面评价乙脑的疾病负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在1973-1994年间患乙脑的病人进行随访,并以同时实验室诊断乙脑阴性的脑炎病人和健康人分别作为乙脑病人组的两个对照组。对三组对象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日常生活功能评价(ADL)和智力测定。结果:在乙脑病后8-26年,有29例(34%)乙脑病人有远期后遗症,其中7例因后遗症在本次随访前已死亡。在22例存活的病人中,有12人(5%)有中、重度的后遗症。与非乙脑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乙脑所致的远期后遗症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15和26.61。结论:乙脑病后所致的残疾相当严重,并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较大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目的是了解大网膜移植到缺血脑皮层后,侧支循环建立的时间,方式,从而估价网膜颅内移植的效果。实验采用家兔30只。首先探讨制备兔脑缺血的各种实验模型,发现电凝闭塞大脑中动脉分支操作方便,缺血效果可靠,确认为制备脑缺血的标准实验方法。 实验分甲,乙两组进行。甲组观察带蒂大网膜移植于缺血脑皮层后侧支循环建立的时间;乙组了解网膜和脑皮层之间的联接方式。结果证实,网膜移植到缺血兔脑皮层后3天,发生了肯定的血管吻合,网膜和脑皮层之间有一层增厚的纤维层相隔,网膜和脑组织不仅通过该纤维层发生联系,而且网膜组织本身和网膜内的血管可以穿过该纤维层和脑组织发生直接的连接。  相似文献   

4.
带蒂大网膜颅内移植治疗难治性颅内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4年10月始,我们对6例处理困难的颅内蛛网膜囊肿,采用带蒂大网膜颅内移植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 男,25岁。因头痛、视物不清1个月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双眼底视乳头水肿,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CT 扫描示左额颞顶区大片状边缘清楚的低密度区,大小约7cm×7cm×4.5cm。诊断:蛛网膜囊肿。1984年10月11日全麻下行左  相似文献   

5.
1896年Drummond及Morison就企图用大网膜将门脉血分流到体循环,因为大网膜血流供应丰富而能够迅速广泛的建立侧支循环.如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病人中用大网膜包肝包肾,建立门~体(腔)侧支循环,就可以降低门脉压,这已经早就应用于临床了.大网膜不但在腹腔内而且在腹腔外血管再生能力同样很强,因此大网膜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利用,例如近年来有人报告带蒂大网膜移植术为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脊髓移植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 我院2006-01~2007-06开展应用带蒂大网膜脊髓移植抢救治疗急性脊椎损伤性截瘫19例,我们根据大网膜的特殊生理功能,将大网膜移植于受伤脊髓表面,使其形成侧支循环,从而解决外伤后脊髓的缺血缺氧问题,有利神经功能恢复.结果 经6~8个月随访,除2例手术中发现脊髓部分横断病例,经长期恢复感觉平面下降,大小便自控,但肌力恢复较差.其他病例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恢复方面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正确的护理工作在带蒂大网膜脊髓移植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小儿颅内复发性囊肿二例刘云廷,戴比武,王秀,马雅如,郑文济,魏群,张强例1男性,9岁。因间断性头痛半年呕吐10天,于1994年1月9日入院。头颅CT扫描示左侧中颅窝鞍旁有大片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CT值4Hu,无增强效应,左侧脑...  相似文献   

8.
带蒂大网膜颅内移植治疗婴幼儿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秦秀英赵炳纯赵仰胜侯菊生孙丕通谭方伦李少华我们对3例婴幼儿慢性硬膜下血肿经反复前囟穿刺与锥孔引流失败后采用带蒂大网膜颅内移植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方法是开腹后取出大网膜,按照大网膜血管弓的特点剪裁成带蒂的...  相似文献   

9.
对进行性脑积水,头颅明显增大,脑皮层不少于1cm者,应早期手术治疗。主要是解除病因,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促进脑积液吸收。近年来Yassargil等应用显微外科做狗的大网膜颅内移植,重建脑血循环并可吸收一定量的脑脊液,对治疗缺血性疾病,已在国内外普遍应用,而应用于治疗婴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89年1月为1例脑挫裂伤后并长期偏瘫、失语患者试行了“脑疤痕切除加游离大网膜颅内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为1例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作带蒂大网膜双侧脑移植术,脑功能得到较好改善,现介绍如下。史××男,34岁,会计,左利手,于1980年11月29日入院。住院前11个月某晚酒后入睡,次晨左上下肢麻木、瘫痪。神志清,无头痛、呕吐、失语及尿失禁。送县医院检查血压130/90,体温正常,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未测压力。按中风治疗2个月,可下地行走,自理生活,但左上下肢运动不灵(下肢较上  相似文献   

12.
13.
正(1)疾病概况乙脑是由媒介蚊虫传播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起病急,患者症状轻重不一,从隐性感染、轻症脑炎到病情严重的重症脑炎;重症病例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直至痉挛性瘫痪,甚至死亡,幸存者常留有明显的后遗症。乙脑的传染源主要是猪,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2013年全国共报告乙脑2178例,死亡64人,乙脑病例主要集中在7~9月,多为15岁儿童。(2)主要症状乙脑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86年7月收治1例婴幼儿双侧巨大慢性硬膜下血肿,经带蒂大网膜颅内移植治愈,现报告如下。 患儿 男性,18个月,因头颅逐渐增大,伴智力障碍8个月入院。8个月前,患儿由床上跌下,当时无昏迷,亦无抽搐及呕吐。伤后,头颅逐渐增大,智力发育差,语言障碍,进食欠佳,消瘦。检查:神志萎靡,反应迟钝,只能简单单字发音。头大,呈方型,头围57cm,前囟隆起,2×3cm,并可触及明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MRI表现特征,探讨MRI对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血清学证实的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同发病时期的MRI资料,其中成人1例,儿童3例。MRI均采用常规横轴位T1WI和T2WI,冠状面FLAIR及DWI。成年患者还经钆喷酸葡胺(GD2DTPA)增强检查。结果:4例患者MRI都有双侧丘脑、中脑病变,其中2例还有大脑皮质病变。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MRI特征是双侧丘脑和中脑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type B)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好发于儿童,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乙脑以急性起病、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乙脑的确诊主要依赖于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脑静脉窦血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系夏秋季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往对乙脑的治疗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性疗法,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1991年我院在以往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乙脑52例,并与1990年同期收治的78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本院住院病例,1991年用干扰索治疗的52例为干扰素组,1990年收治的78例为对照组。干扰索组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7个月至14岁。对照组男38例,女40例,年龄5个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方法:治疗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31岁,平均9.5±1.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03-0.05mg/kg·d于10%葡萄糖200ml中静点,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30岁,平均9.2±1.4岁)给予病毒唑抗病毒,同时给予降温,解痉,降颅压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退热、止痉、意识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各期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治疗作用。方法 124例乙脑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62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62/62)、83.8%(5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发病时期乙脑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在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率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用于各期乙脑的治疗,可迅速改善乙脑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成活率并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为乙脑开辟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 1990~ 1999年短疗程应用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 15 7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取发病 5日内住院治疗乙脑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15 7例 ,男 89例 ,女 6 8例 ,平均6 8岁 ,临床分型 :轻型 33例 ,普通型 86例 ,重型 31例 ,极重型 7例 ;对照组 44例 ,男 2 8例 ,女 16例 ,平均 6 9岁 ,临床分型 :轻型 9例 ,普通型 2 4例 ,重型 9例 ,极重型 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的构成比例上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血清特异性乙脑IgM抗体均为阳性 ,且流行季节、临床表现、血象及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