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使其以健康行为取代危险行为,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耐受性。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观察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和危险行为的改变。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后完全从医行为、采纳健康行为明显提高,不完全从医行为及危险行为明显降低。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行为进行行为干预,有利于治疗护理的进行和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适合冠心病住院期失眠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并评价其临床效果,为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主观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110例,干预组56人,对照组54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模式。两组被试干预前后分别应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测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在时间和分组因素上均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对照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被试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冠心病住院期失眠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名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60例)进行对照研究。试验组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临床治疗,2组患者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末及6个月未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入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于治疗前及6个月后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SAS[(45.45±10.26)分]、SDS[(52.85±10.14)分]标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CL-90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5因子上得分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在生活质量总分、心理健康维度、躯体健康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患者住院1个月后接受康复心理治疗的试验组总的评价比对照组好;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vs 24例)。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AMI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AMI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干预效果。方法对2011年1~12月期间门诊的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并采用焦虑和抑郁量表测量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患者干预前焦虑量表得分为(54.0±6.2)分,干预后(44.2±5.3)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P<0.001);患者干预前抑郁量表得分为(55.0±7.5)分,干预后(45.6±6.1)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心理行为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敏 《吉林医学》2011,(20):4261-4262
<正>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很多,除了血管病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与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有关。A型行为是公认的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证明,对有A型行为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冠心病症状,减少并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人心态调查表对20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调查,同时用4种精神科症状测量表在心理干预前后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前病人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心理干预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结论心理干预是减轻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相关问题,知晓冠心病患病的心理反应对冠心病的发病的影响,汇总心理护理对策,从而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冠心病护理服务。方法对2009~2011年住院的220名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96例,调查采用问卷方法,反映了4个方面的心理特征,加以统计。结果冠心病患者中多见的心理反应是心理焦虑,依次是心理忧郁,心理恐惧和否认。其出现的心理反应影响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论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的进展起到了减少和避免的作用,同时对治疗和康复创造一个正确的医疗心理。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并观察心理治疗对冠心病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 对 5 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定 ,给其中 2 8例进行综合心理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的变化。结果 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焦虑、抑郁两量表的评分 ,缓解负性情绪。结论 负性情绪对冠心病的发展、预后有显著影响 ,心理干预在冠心病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167-316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心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青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n=50)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于入院和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并与我国常模做对照。结果干预前青年脑卒中患者SAS、SDS评分均较高于国内常模(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林芬  林映莲 《河北医学》2005,11(7):623-62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闭合性肾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外伤性闭合性肾损伤(符合保守治疗条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治疗期间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病人在应对出血、疼痛、发热等并发症及疾病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肾损伤保守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应对疼痛、发热等并发症的病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手术治疗失败病例,观察组8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伤性闭合性肾损伤治疗期间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应对出血、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张宏  游洋 《河北医学》2016,(3):507-509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120例急诊冠脉介入患者,按半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并在术后及术后第三天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同时对手术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焦虑程度明显改善(P<0.01).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患者术后为焦虑状态,给予术中及术后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有益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乳腺癌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护理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2组疗效。并在出院后随访2个月评定化疗的依从性。结果:在治疗8周末,心理干预护理组患者HAMD-17、HAM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个月随访的化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曾莹  李健嫦  张任 《河北医学》2007,13(6):723-72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膀胱肿瘤病人手术前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我科共收治经临床确诊为膀胱肿瘤病人80例,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在手术前2d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除了接受心理干预外,其余手术前准备工作与干预组基本无差别.结果:焦虑情况,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手术前30min血压、脉搏比较,干预组病人手术前的收缩压和脉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膀胱肿瘤病人术前心理、生理反应,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张丽风  王启林 《黑龙江医学》2014,(12):1390-139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依从性、心理健康、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给予观察组有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干预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在依从性、心理状态、血压等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心理行为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剔除不按时服药的23例患者后,观察组患者血压、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徐岩  鞠倩  王萍  陈晶 《河北医学》2013,19(3):448-451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68)及心理干预组(n=67),分别观察急性脑梗死后第7天和第21天卒中后抑郁发病率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状态评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特征。结果:急性脑梗死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38.5%,其中常规治疗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54.4%)显著高于心理干预组(22.4%)(X2=14.6143,P〈0.01);急性脑梗死发病第7天及第21天,心理干预组卒中后抑郁患者SDS评分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t=2.07,P〈0.05;t=6.70,P〈0.01);在急性脑梗死发病第7天,心理干预组PSD患者HAMD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1.91,P〉0.05),而在第21天,心理干预组PSD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t=1.91,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SCL-90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患者显著降低。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并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干预组护理干预,采用对照分析,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降压效果、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情况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通过护理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的降压效果、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结论:有效的护理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避免患者受到负面心理状况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药物治疗的效果,总体上提到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01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心理护理干预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干预组则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包括:①用尊重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②情绪干预。③认知干预。④行为干预。⑤社会及家庭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以及住院期间焦虑状况,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的显吸率、吸收率以及病灶吸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状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糖尿患者的精神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糖尿病宣教、药物干预、心理护理、感觉护理,然后比较干预前后的分值。结果: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紧张焦虑心理,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多层次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疾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