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张龑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8):2774-2775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常规和基础护理上进行心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精神支持和社会支持等。6周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实施干预前HAMA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干预6周后HAMA评分组内比较均显著降低,说明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均有改善,同时对干预后的两组HAMA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放散式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205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1例.采用焦虑与抑郁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自评焦虑量表(SAS)评估.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对焦虑抑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所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散式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提高患者家属对焦虑抑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护患信任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眼科收治的82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入院时、手术前1d、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d的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出院时的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早期护理心理干预措施能减少眼球摘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协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所接收肿瘤放疗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基于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平均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标准分、抑郁标准分,评价两种护理方法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成都更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的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被考虑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老年患者的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140例老年肿瘤并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2组患者经常规肿瘤方面治疗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以及护理6周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抑郁情绪改善程度明显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通过SF-36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在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均明显好于较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抑郁情绪有着明显改善,对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很大帮助,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考虑并给予应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zung抑郁评量表(SDS)为抑郁的评估工具对30例患者的调查.调查显示30例已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中有1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抑郁,抑郁检出率为46.6%.抑郁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疾病的知情与否、经济因素、家庭的支持、药物的治疗引起身体的不适程度、疾病的疼痛程度有关.针对这些因素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大肠癌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大肠癌化疗患者5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两组分别于第1天和第36天进行量表评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减轻是否有差别。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大肠癌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明显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黎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4):374-37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心身疾病 ,心理因素可以诱发或加剧哮喘 ,同时哮喘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 ,其中以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表现尤为多见[1] 。为此作者对在我院疗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 ,并实施了心理干预。资料与方法一、调查对象选择1.哮喘组 :住院疗养的老年哮喘患者 5 2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6 7.5± 7.5 )岁 ;学历 :小学 8例 ,初中16例 ,高中 16例 ,大学 12例 ;病程 :<5年 12例 ,5~ 10年2 1例 ,>5年 19例。且符合以下条件 :(1)无智力障碍 ;(2 )无认知损害 ;(3)不合并甲状腺及其他内分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乙肝伴抑郁情绪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慢性乙肝伴抑郁情绪患者4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科收治的慢性乙肝伴抑郁情绪患者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基础干预、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等心理干预措施。于入院第1天、干预后2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1.423,P>0.05),干预后2周,观察组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6,P<0.05)。结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慢性乙肝伴抑郁情绪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或消除其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临床产后出血产妇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普通护理,研究组增加心理护理,用SDS、HAMD量表于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末评定效果,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 SDS、HAMD评分,护理前两组无显著差异,1周末两组均明显下降(P均<0.01),而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产后出血产妇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作用.方法 将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抑郁、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及临床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为(18.12±5.23)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治疗后的依从率为97.00%,对照组传统治疗的依从率为62.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精神病患者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否改善患者情绪障碍。方法对我院100例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包括告之患有癌症、癌症的治疗与预后、癌症应对方法、癌症患者同伴教育等,比较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变化。结果患者焦虑总分、精神症状总分、躯体症状总分在心理护理后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心理护理的开展,焦虑程度进一步下降。心理护理前患者中无抑郁者3例(3%),轻度抑郁36例(36%),中度抑郁43例(43%),重度抑郁18例(18%);心理护理后无抑郁者26例(26%),轻度抑郁45例(45%),中度抑郁22例(22%),重度抑郁7例(7%),心理护理前后患者抑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癌症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提高心理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48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39.2±8.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7.5±8.9)分,观察组SDS评分(42.1±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2±8.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多给予其鼓励和关爱,可以大幅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1例)和观察组(n=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理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分级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烧伤患者根据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采用分级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137-139+14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克罗恩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有效性。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选取70例克罗恩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5例(只进行药物干预)。在基线期及干预结束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SAS、SDS总分与其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t=4.214、4.447,P均0.0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02、4.811,P均0.05)。干预结束后观察组CDAI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该结论需要进一步临床扩大样本验证。 相似文献
20.
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影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80例首次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锻炼.心理护理组早期给予心理护理+康复锻炼,并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4周后给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rl指数)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与心理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artherl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理护理对急性对脑卒中患者可以有预防和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