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烧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复合皮移植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为76%(38/5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依次为(12.6±3.2)、(18.4±4.2)d;对照组依次为(16.4±4.4)、(23.5±5.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复合皮移植,能有效促进患者皮损创面愈合及创面皮肤血运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瘢痕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烧伤瘢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71.1%,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4.4%,总有效率为80.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瘢痕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合皮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皮肤修复情况由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有助于患者皮肤组织的修复、再生,使得修复后的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在血运、色泽、厚度、弹性上基本相似,术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烧伤整形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合皮移植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9.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22.9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产生,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整形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1月收入的烧伤后瘢痕畸形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复合皮移植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94.1%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11.8%,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治疗烧伤后瘢痕畸形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修复创面,改善皮肤血运,使新增皮肤与正常皮肤色泽、质地接近,提高术后整形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瘢痕畸形患者80例,依据不同的处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而研究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情况(P0.05),统计学有意义;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烧伤整形中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鲍海萍  苏侃  龚涛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1):1255-1256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烧伤后瘢痕畸形患者70例,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分为保守组(30例)和手术组(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组,40例)。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保守组5例出现皮肤发红等过敏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手术组2例术前出现恶心,对症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个月,保守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手术组显效1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1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皮肤组织扩张术;对照组采用复合皮移植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扩张器扩张有效率达97.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2%。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能在烧伤患者中取得满意的结果,患者皮肤的色泽、均匀度以及质地均能达到要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烧伤整形中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4例烧伤患者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两组。对照组采用复合皮移植的治疗,观察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整形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烧伤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烧伤整形治疗的63例患者为观察组,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以同期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复合皮移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皮肤血运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于烧伤整形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且优于复合皮移植术,患者创面愈合及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大大缩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蒋丹  张忠杰 《河北医学》2014,(10):1591-1594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面颈部瘢痕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观察组加用rhEGF,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扩张至额定容量所需时间、皮肤扩张率及软组织及时回缩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供皮区创面羟脯氨酸( OHP )含量高于对照组,而I/Ⅲ型胶原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面颈部瘢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皮肤期间,加用rhEGF可促进皮肤扩张,缩短扩张时间,减少软组织即时回缩率,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唐志豪 《中国现代医生》2014,(5):118-119,12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10 d内换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Ⅱ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应用抗生素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植皮优良率分别为(14.59±3.29)d、(14.11±1.78)cm2、(9.34±1.28)次、(2 102±125)元、(29.43±1.57)d及70.00%,观察组分别为(9.02±1.38)d、(10.22±1.54)cm2、(1.78±0.36)次、(1 688±101)元、(16.27±0.89)d及9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之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烧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3月进行烧伤手术的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对照组(21例)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结果:观察组的意识恢复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在烧伤手术中临床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赵众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7(11):1431-1433
目的:探讨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的疗效。方法:以12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美宝烫伤膏,观察组给予复方紫草烫伤软膏。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9.2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33.2)d(P0.01),2组愈合后创面均无明显瘢痕;观察组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5.33.2)d,亦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02.6)d(P0.01)。结论:复方紫草烫伤软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贾文成 《中外医疗》2013,32(10):5-6
目的探讨早期整形修复对手足部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烧伤整形美容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95例的病历资料,比较伤后10d内接受早期整形修复的患者观察组(55例)和10d后才接受早期整形修复的患者对照组(40例)早期整形修复时机和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4.55%,对照组优良率为80%,χ2=4.56,P<0.05,不同修复开始时间的两组患者早期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整形修复开始时间较早的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近期疗效显著好于开始时间晚的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陈杰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158-160
目的探讨链型皮瓣和轴型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应用。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2年1月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收治的手指外伤患者162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采用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对照组72例采用胸腹部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对两组的疗效及皮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观察组优良率[94.44%(85/90)]与对照组[86.11%(62/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z_3.3061,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差[(90.2±8.5)、(75.2±3.2)、(55.3±4.1)分恪级别评分均优于对照组(85.5±7.6)、(70.5±4.6)、(50.6±3.6)分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背链型皮瓣和轴型皮瓣治疗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相当,但链型皮瓣生存情况、皮瓣外观、感觉恢复情况及运动功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整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治疗的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56例资料,按照治疗时间进行分组:早期整形恢复治疗(7d内治疗)的治疗组30例,7d后治疗的对照组26例,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统计各组疗效和创面愈合情况,统计学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28.9±75)d,低于对照组平均数据(P〈0.05),治疗组疗效结果优秀者18例,疗效良好者8例,总优良率86.7%,对照组疗效结果优秀者8例,疗效良好者7例,总优良率57.7%,统计学结果表明组间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整形修复方法治疗手足部深度烧伤患者具有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外剥内扎术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例环状混合痔分别行外剥内扎术(对照组100例)和外剥内扎术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组100例)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随访5-13个月(平均9.6个月),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23±4.6d,肛周皮缘水肿或肛周皮赘22例,发生率22%。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19±3.5d,肛周皮缘水肿或肛周皮赘3例,发生率3%。结论:外剥内扎术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确切,愈合时间短,肛周皮缘水肿、肛周皮赘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确诊为围绝经EMT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CA-125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A-125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患者EMT的临床疗效好于孕三烯酮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