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峰  陈京立 《护理研究》2008,22(34):3140-3142
[目的]比较灭菌注射用水与利多卡因皮内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4例产时腰部疼痛的初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在宫口开大3cm后,实验组给予皮内注射1%利多卡因,对照组给予皮内注射灭菌注射用水,用药前后分别用视觉模拟疼痛评级法(VAS)对产妇的腰部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产妇用药前后的疼痛评分、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用药前后VAS评分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多卡因皮内注射和灭菌注射用水皮内注射均可以减轻分娩时的腰部疼痛.  相似文献   

2.
分娩初期不少产妇腰骶部疼痛明显,这是因为宫颈和子宫体的神经分布终止于该部皮内,引起的疼痛属牵涉性疼痛。皮内注射灭菌注射用水(蒸馏水)可以减轻尿路结石引起的疼痛,所以在分娩过程中试用此法,并没有对照组进行比较。选择45例第一产程的产妇伴有腰骶部明显疼痛并要求镇痛处理者。用此法治疗前至少3小时未接受任何止痛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2%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PHN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2%利多卡因局部注射,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疼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及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DLQI评分)]。结果治疗后4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2周、治疗第4周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及DL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加巴喷丁联合2%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PHN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疼痛区域皮内注射对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140例胸背部带状疱疹合并后遗性神经痛患者的诊疗情况,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皮内注射地塞米松+神经阻滞,并给予加巴喷丁口服治疗;观察组实施皮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神经阻滞,并给予加巴喷丁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8周。2组患者于首次皮内注射后应用曲马多缓释片治疗(100 mg),每12 h服1次,根据疼痛情况调整用药,最长服用1周后停止。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曲马多缓释片用药量、治疗前后睡眠质量(Q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 57%)显著优于对照组(75. 71%)(P 0. 05);2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曲马多缓释片用药量为(698. 50±96. 50) m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 289. 50±169. 50) mg(P 0. 0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复方倍他米松疼痛区域皮内注射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其治疗效果优于应用地塞米松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杨卫联  林玲 《全科护理》2013,11(10):897-89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将60例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2%利多卡因,B组给予0.75%罗哌卡因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切皮和术中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产妇切皮时和术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75%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2%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206-3208
探讨分析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对注射痛的预防效果。选取160全身麻醉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E组,A组仅给予丙泊酚注射,B组给予的丙泊酚注射液中含有10ml0.5%利多卡因,C组给予的丙泊酚注射液中含有10ml1%利多卡因,D组给予的丙泊酚注射液中含有10ml 2%利多卡因,E组在注射丙泊酚之前给予利多卡因40mg/2ml;用药后五组患者疼痛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组患者与B、C、D、E组患者疼痛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与A、C、D、E组患者疼痛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与A、B、D患者疼痛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与A、B、C、E组患者疼痛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用药后疼痛发生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用药后五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丙泊酚注射液中加入利多卡因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注射痛,尤其是注射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降低疼痛效果最佳,并且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注射液对麻醉效果未造成影响,可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位助产联合分娩球锻炼对孕产妇焦虑及分娩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84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助产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体位助产联合分娩球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及分娩疼痛、焦虑水平、分娩控制水平。[结果]研究组产妇视觉模拟量表(VAS)、言语反应量表(VRS)、现实疼痛强度量表(PPI)及视觉模拟焦虑量表(VA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控制量表(D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h出血量及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位助产联合分娩球锻炼可有效减轻孕产妇焦虑情绪,提高其分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霍红  王丹 《护理研究》2012,26(2):152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对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将40例在膝关节镜下行交叉韧带重建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结束前关节腔内注射0.5%罗哌卡因2 mL,对照组手术中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 mL,各时段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评估,记录两组病人术后镇痛剂用量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段实验组病人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仅2例肌肉注射哌替啶,对照组有14例术后使用哌替啶.两组病人在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在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分娩的效果.[方法]将213例剖宫产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 [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分娩,实验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1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护理中,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田玲 《全科护理》2016,(18):1906-190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术期行剖宫产产妇疼痛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和4月剖宫产产妇各50例,2015年3月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2015年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围术期内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疼痛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重度疼痛3例,对照组8例,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初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初次母乳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内给予相应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疼痛程度,有利于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炳娣  黄伟嫦  陈丽桢 《全科护理》2014,(20):1854-1856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应用分娩球运动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临产后应用分娩球运动进行待产和分娩,对照组由助产士按常规待产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缩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自然分娩高于对照组,产时应用哌替啶、缩宫素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应用分娩球能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减轻产妇产时疼痛,减少产时用药,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间发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在我院产房顺产的初产妇100例,按照其是否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自然分娩,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组产妇的体温、疼痛程度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产妇分娩镇痛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分娩镇痛后4h、5h、6h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体温38℃的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能有效缓解疼痛,但产妇产间发热的发生率会提高,护理人员需加强对发热产妇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红外线照射缓解静脉输注甘露醇引起局部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对缓解静脉输注甘露醇引起注射部位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需静脉输注甘露醇的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红外线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静脉输注20%甘露醇5min后对注射部位红外线组进行红外线照射,对照组则给予热水袋热敷至甘露醇输注完毕。采用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结果]红外线组镇痛有效率为98%,对照组有效率为18%,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外线组照射前后注射上肢疼痛VAS评分从7.9分±1.3分下降到1.7分±0.8分,对照组热敷前后注射上肢疼痛VAS评分从7.7分±1.6分下降到4.2分±0.9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外线照射对缓解静脉输注甘露醇引起的注射上肢疼痛有明显的疗效,优于热水袋热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减轻患者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的痛苦、提高注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121例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稀释药液,对照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药液。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注射后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注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多卡因稀释药液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注射成功率,安全易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征文通知     
靖丽娟  魏燕 《护理研究》2005,19(12):2592-2592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纱布软化宫颈促进产程进展的效果。[方法]选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的产妇300例,均进入第一产程,宫口开大〈5cm,无产科合并症,随机分为实验组、针刺组、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在宫颈部填塞2%利多卡因纱布;针刺组分别在宫颈3点、6点、9点、12点处注射2%利多卡因。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等待自然分娩。[结果]实验组第一产程宫颈扩张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节省了产力,减少了难产率,缓解了疼痛。[结论]2%利多卡因纱布用于宫颈软化是一种效果好、安全易行、操作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5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0例。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胶囊、甲钴胺片,外用喷昔洛韦乳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皮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采用VAS评价药物首次注射前及注射后15 min、24 h、1周、4周患者疼痛情况;综合评价疱疹指标和总体治疗疗效;直观评价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观察2组患者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经过治疗后都能达到显著的镇痛效果,但实验组首次皮内注射后最快15 min即显效;每个时间点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疱疹停止增加时间、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恢复期腰部疼痛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LDH患者8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腹部推拿。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腰部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腰椎后伸及前屈活动度、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腰椎后伸及前屈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推拿有助于缓解LDH患者恢复期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娟  王娴  沈晓凤  付东英 《全科护理》2014,12(4):319-320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中全程护理对产妇生理疼痛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449例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并进入产程的临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62例和观察组287例,观察组在分娩镇痛过程中进行全程护理,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会阴部损伤情况、会阴部损伤修复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硬膜外腔自控给药次数、新生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pH值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会阴损伤修复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需硬膜外腔自控给药的比例降低,平均给药次数减少(P0.05)。[结论]分娩镇痛过程中采取全程护理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但产妇会阴损伤修复时疼痛评分降低、局部麻醉药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臭氧皮内注射治疗对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 选取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者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臭氧皮内注射治疗,每周一、三、五各注射1次,连续治疗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第1天、治疗结束30 d后进行疗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疼痛影响患者的情绪评分(ES)。 结果 疗程结束后第1天和治疗结束30 d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结束30 d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为(3.86±1.6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第1天和治疗结束30 d后,2组患者的E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疗程结束后第1天和治疗结束30 d后,治疗组患者的E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臭氧皮内注射治疗可显著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情绪,且远期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助产士将针对性护理模式应用于分娩产妇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缓解产妇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经临床检查后进行分娩的102例产妇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价,采用医院抑郁焦虑量表(HADS)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分,分别应用抑郁分表(HADS-D)与焦虑分表(HADS-A),比较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抑郁、焦虑状态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4.87分±1.91分)、HADS-D评分(7.33分±2.84分)、HADS-A评分(7.46分±2.28分)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7.53分±1.64分)、HADS-D评分(10.75分±2.96分)、HADS-A评分(11.14分±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将针对性护理模式应用于孕妇分娩能够缓解分娩疼痛,有助于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