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芍药甘草汤是仲景为误汗亡阳,阳复后的脚挛急证所设。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扩大了范围。笔者根据本方所具缓急止痛作用,以本方为主,广泛用于多种急性痛证,收效良好。一、三叉神经痛李××,男,53岁。1983年1月22日诊。头痛近十天,服“止痛片”和酒精封闭以及服中药数剂无效。某医院诊为“三叉神经痛”。左头角及左眼眶呈阵发性,火灼样掣痛,触动“板机点”可导致发作,左眼微赤,有灼热、  相似文献   

2.
刘××,男,48岁。85年10月25日诊。患者近来左侧颞颌关节疼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剧,不能进食硬物。张口过度时关节区会发出弹响声,痛剧则牵引左颊及左太阳穴发痛。西医诊为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征。经理疗、针灸,药物局部封闭及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诊见:颞颌关节区微肿,舌苔薄白,脉象浮弦,症属风邪阻络,血脉瘀滞。治宜养血祛风,开痹活络。药用:当归30克,川芎、皂角刺各15克,白芷、制白附子各10克。服3剂后颞颌关节疼痛大减,颊肿见消,张口顺利。续服7剂,诸恙尽失。  相似文献   

3.
许文艳  曹泽伟 《河南中医》2012,32(4):505-506
案1:刘某,男,24岁,2011年5月6日初诊.以近2a来反复发作腹痛为主诉.诊见:每于情志郁怒后出现间断脐周疼痛,伴稀水样便,每日5~6次,泻后腹痛可缓解,平素情志抑郁、思虑过度,神疲,纳少,体瘦,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查体:腹软,脐周轻压痛,局部肌紧张,无反跳痛,肠鸣音每分钟4次,未闻及高调肠鸣音.查便常规及结肠镜、腹部超声均未发现异常.中医诊断:腹痛,脾虚肝旺证;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给予痛泻要方合柴胡疏肝散加减,以柔肝补脾,行气止痛,药用:炒白术20 g,炒白芍15 g,陈皮6 g,防风10 g,柴胡10 g,川芎10 g,枳壳10 g,香附10 g,高良姜6 g,炙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5枚.5剂,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二诊(2011年5月11日):腹痛好转,大便每日1次,进食少,舌淡胖,苔薄白,脉弦细.因效不更方,继予前方7剂,服法同上.三诊(2011年5月18日):已无明显腹痛,大便每日1次,进食较前增加,舌淡,苔薄白,脉细缓.予以中成药四君子丸合逍遥丸,14 d后进食可,腹痛未再发作,大便每日1次,体重较前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6岁,因左面部疼痛伴头晕反复发作20d入院。患者无明显原因于20d前开始出现左侧头面部疼痛,伴头晕。疼痛以左面颊为主,痛处固定,不向其他部位放射。疼痛时间不规则,痛时如刀绞样,痛及牙床,痛苦异常。在本院诊为三叉神经痛,先后用川芎素片、新达罗、百服宁、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疼痛未见明显减轻。此次入院时日夜疼痛不止,心烦,大便干结,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稍滑。最初考虑为肝阳  相似文献   

5.
1 三叉神经痛案 张某,女,68岁.1982年11月5日诊.患者右侧偏头痛20余年,反复发作,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近20余日来又发疼痛,虽经服止痛西药及祛风、搜风等中药,痛势有增无减.刻诊:右侧头痛如裂,遇风则剧,牵及右目眦抽痛,右齿龈焮肿,不能嚼食,大便秘结,7日未行,苔厚腻,脉弦滑.此乃外感风邪,内有蕴火,风火上攻,表里俱实之证.拟法解表通里、疏风泄热.宗河间表里分消法,药用荆芥穗10g,防风10g,麻黄10g,鸡苏散12g(包煎),生大黄10g,玄明粉20g(分冲),连翘10g,炒山栀10g.炒黄芩12g.生石膏(先煎)30g,川芎10g.炒白术10g,白芍10g.服药2剂,痛势锐减,得燥矢数枚后大便通畅.去大黄、玄明粉,续服3剂,发作休止.  相似文献   

6.
例1.杨××,男,29岁.1987年4月1日初诊。睾丸肿胀疼痛,时有左侧睾丸抽痛半年.每遇寒冷潮湿恼怒而加重,甚时牵引左腿也痛,伴腰沉重。结婚三年未育.西医诊为睾丸炎,经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明显效果。查阴囊左侧肿胀.左睾丸有明显触痛,舌淡红,苔白,脉沉弦。证属睾丸胀痛.阴抽.治宜疏肝暖肝,理气健脾利湿。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吴萸、炙甘草各10克,白芍18克,枳壳、乌药、干姜、白术、王不留行、川芎各12克,香附、茯苓各25克.附子6克,川楝子、当归各15克.服5剂后,两髀枢汗出,口干略苦,阴囊、睾丸肿胀痛著减,无腰沉重感。原方加滑石12克(包煎),续服4剂,阴囊睾丸无肿胀抽痛,睾丸亦无触痛  相似文献   

7.
气虚咳嗽案     
孙芝坤 ,男 ,五十二岁 ,业农 ,住盆山。戊辰 ( 1 92 8)年十月初七日初诊。劳倦伤中 ,气虚咳嗽 ,左胁掣痛 ,腹中气觉下注 ,洒淅寒热。脉象沉弦 ,舌红。虚则补之 ,陷者举之。生黄芪 1 5克 ,西党参、炒白术、当归各 9克 ,炙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各 3克 ,红枣 4枚。服二剂 ,诸症消失 ,休养后恢复健康气虚咳嗽案  相似文献   

8.
张××,男,27岁。1990年6月7日诊。全身黄染,面目尤甚,小便深黄,寒热不适,一身尽痛,倦怠乏力,胸胁胀满,厌油,大便三日未行,口干苦。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肝功检验黄疸指数80u,转氨酶180u,麝浊(++),锌浊(+)。诊为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阳黄)。从疏、通、清、利立法。药用:柴胡、胆草、栀子、黄柏、郁金各15克,生大黄10克(后熬),滑石、茵陈、板蓝根、金钱草各30克。1剂大便通,  相似文献   

9.
孔××,女,52岁,1988年6月21日诊。患者右颜面阵发性电击样抽痛一年余,近半年来发作频繁,发时局部疼痛灼热,不能进食,舌苔薄黄,脉弦细数。诊断为右侧三叉神经痛。证属胃火炽盛上灼络脉,治以清热解疼。处方:生石膏25克,生地、知母各15克,赤芍、钩藤、  相似文献   

10.
吮乳乳痛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何××,女,26岁。1985年4月6日诊。一月前,足月顺产一女婴。现婴儿吮时,感两乳掣痛钻心,甚则衣服碰上乳头都痛。查乳房无红肿硬结,舌质淡红,苔白微黄腻,六脉微弦。处方:柴胡、党参、防风、白术、红花、半夏各10克,黄芩18克,甘草、青皮各6克,白芍20克,陈皮、贝母8克。上方服1剂而瘥。  相似文献   

11.
杨××,女,32岁。1987年3月17日诊。胃痛反复发作八年,消化道钡餐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今春胃痛复发,服益气、养阴、制酸、止痛等药20余剂,效差。现胃脘部灼热样持续性疼痛,夜间痛甚,喜按,恶心不欲食,食已即吐,口干苦不欲饮,大便9日未行,溲黄,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胃阴不足,肠腑不通。拟胃痛治肠,通腑治标法。处方:大黄12克,炙甘草、芒硝各6克,白芍  相似文献   

12.
刘×,女,50岁。1982年4月初诊。患痹证两年余。经某医院诊为“坐骨神经痛”。叠进中、西药无效。左臀及腿疼痛,卧床已半月。患侧重著麻木,时发掣痛、下放射至脚,上放射至腰,痛时有灼热感,食少自汗,舌黯苔薄黄微腻,脉濡数。以风湿流注经络,郁久化热。宜清热除湿蠲痹痛,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处方:桂枝10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防风15克、麻黄6克、防己15克、附片6克、甘草6克、牛膝10克、生姜二片。二剂后疼痛略有减轻、前方加行瘀活络之品再进。处方:桂枝10克,赤、白芍各15克,知母15  相似文献   

13.
<正>三叉神经痛指颜面部出现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针刺样、烧灼样、刀割样、电击样、撕裂样疼痛。现将我们用壮骨麝香止痛膏穴位贴敷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体会通过一个典型医案介绍如下。女,42岁。主诉:发作性右侧下齿疼痛3个月。现病史:患者3月前外出感受风寒后出现右侧下齿连及齿龈处发作性剧烈疼痛,似撕裂样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1 min缓解,发作间歇期如常人,每日均发作数十次不等,常于说话、洗脸、刷牙、吃饭等动  相似文献   

14.
近一年来我们采用中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0余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药物配制及用法:乌贼骨50克、贝母15克、白芨25克。共研细末,过筛后再加云南白药8克混匀,分装成7克一包备用。空腹服,冷开水送下,每次7克,一日4次。病案举例: 例一,李××,男,36岁。1984年12月26日诊。右上腹疼痛,伴有返酸、嗳气四年,遇寒加重,每次发作可持续数日、数周,多为隐痛、饥饿样痛。因四小时前解柏油样大便四次,呕血二次(血量约250毫升),而来诊治。  相似文献   

15.
女,34岁,因左面部跳痛反复发作半年、加重2个月于2003年9月来诊。此前曾去过多家医院医治。在某省级医院神经科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和神经性面部肌肉痉挛。经服西药卡马西平100mg,日2次,疼痛勉强能忍受,但一经停药即疼痛难忍。来诊述,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上症,现左面部、下颌及上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痛发病急、剧烈疼痛,患者难以忍受.中医药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并在控制其发作方面有优势.兹就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3例报告如下.1胃火案叶某,女性,43岁,2009年5月28日初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生右面部灼热剧痛及麻木,数分钟停止,以后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次数增多,疼痛加重,到某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予口服卡马西平及封闭疗法仍反复发作,现求中医诊治.刻诊:发作时右面部灼热剧痛麻木,讲话及咀嚼时疼痛加剧,面红目赤,口臭咽干,喜喝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面痛风,辨证属胃火上攻夹痰瘀.治以清泻胃火、祛痰化瘀、通络止痛,予自拟泻火化瘀通络汤:石膏30g,知母15g,黄连10g,酒大黄10g,延胡索15g,郁金10g,木香10g,大青叶10g,川贝母5g(研末服),栀子10g,竹茹10g,川牛膝10g,蜈蚣2条,全蝎10g,白术10g,炙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取汁服2次.7剂后复诊,述疼痛未发作,口臭咽干减轻,二便通畅,失眠.上方加龙骨30g,炒枣仁20g,继服.14剂后三诊,述仍无疼痛发作,诸症明显减轻;上方去石膏、酒大黄、大青叶、栀子、蜈蚣、全蝎,加炒僵蚕15g,小茴香10g.又服21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治验     
熊××,女,49岁。1982年4月13日诊。左侧偏头痛反复发作十一年,每因劳累紧张或情志抑郁而复发。近年来每月发1~2次,每次持续5~6天,痛止后如常人。某医院诊断为“血管性头痛”,屡经中、西药治疗无效。昨日下午头痛又发,左颞部呈抽掣样剧痛,痛处固定不移,连及后项,左眼眶发胀,  相似文献   

18.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4例霍世臣邯郸市中心医院(05600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又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疼痛,而没有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功能障碍的颅神经疾病。多见于一侧面部呈抽掣样痛,少数病例呈两侧俱痛。祖国医学称为“面痛”“偏...  相似文献   

19.
例一:周××,女,54岁。1978年8月5日诊。右胁疼痛并放射至背部,反复发作五年。曾多次去县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胆囊炎”,此次病发前来治疗。自诉:恶心呕吐、胸闷发热、食欲减退、大便秘结、尿黄、舌红苔黄、脉数。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治法:疏肝泻火,利胆止痛。金钱草15克、陈皮10克、白英15克、凤尾草15克、荷包草15克、川楝子15克、黄柏15克、香附12克、柴胡12克、大黄(后入)10克。服药三剂后,除胃纳较差外,余恙均除。  相似文献   

20.
悬饮验案     
周××,男,19岁,农民。两星期前恶寒发热,左胁下疼痛,某医院胸透诊为“渗出性胸膜炎”。经行胸腔穿刺二次,抽液250毫升,给用青链霉素、异烟肼等药治疗,胸腔仍出现积液,于1979年3月22日转中医治疗,诊时见左胁下引痛,吸气或咳嗽则加剧,寒热往来,口苦咽干,面黄神疲,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苔薄黄,舌质红,脉细弦而数,体温38℃,再作胸透:左胸第七后肋以下呈孤形阴影。中医诊为“悬饮”,由邪郁少阳气机不利脉络受阻所致。治宜和解疏络理气:柴胡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党参10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