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饮食疗法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于秋冬季节,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传统治疗方法多以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辅以肠黏膜保护剂治疗。我院2003年收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78例,除以上治疗外辅以饮食疗法(无乳糖奶粉及不加糖米糊,暂停牛乳及母乳喂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对婴幼儿RV肠炎尚未有理想的治疗药物。为寻找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我科采用鱼腥草治疗RV肠炎,疗效显著,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山莨菪碱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婴儿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是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世界上任何地区小儿大部分都感染过轮状病毒,严重地影响小儿健康,为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儿科对6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山莨菪碱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多发病,至今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一般以对症治疗、补液、中草药治疗为主。现将近年来国内中西医治疗情况综合如下。 内治疗法  相似文献   

5.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和动态排毒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作用。方法 病程≤ 2d、年龄 6个月~ 2岁、有典型临床表现及大便轮状病毒阳性患儿 76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予更昔洛韦针 5~ 1 0mg/ (kg·d) ,加入 1 / 2张葡萄糖盐溶液 1 0 0mL中静滴 ,1次 /d ;对照组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 ,3d为 1个疗程。治疗 3d后每日用ELISA方法复测大便轮状病毒 ,直至转为阴性。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8.1 %和 61 .8%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χ2 =2 0 .42 P <0 .0 5)。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排毒时间分别为 9d和 1 6d,治疗组显著缩短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更昔洛韦是影响大便排毒的主要因素。治疗组胃肠外并发症发生率 2 .94% ,对照组 2 0 .45 % ,有显著性差异 (χ2 =45 .2 P <0 .0 5)。结论 重症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早期短程静脉予更昔洛韦治疗 ,可缩短大便排毒时间 ,对减少传染源及胃肠外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腹泻是小儿常见多发病,严重地威胁小儿的健康,其主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治疗病毒性腹泻的要求是,绝对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目前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常以对症治疗为主。笔者于2003年4月-2004年4月应用中药即:葛根、石榴皮、草豆蔻、茯苓、板兰根、乌梅、藿香、青黛、白术、米壳治疗小儿腹泻,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抗轮状病毒牛初乳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为了给临床提供特异有效的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剂,以SA11轮状病毒免疫受孕乳牛,制备抗轮状病毒免疫牛初乳,从临床治疗角度,对80例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43例应用抗轮状病毒牛初乳治疗,37例应用思密达治疗,对两组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抗轮状病毒免疫牛初乳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和72小时粪便病毒转阴率分别达91%,79%和89%;而思密达治疗组的疗效及72小时大便病毒转阴率则相应为41%,24%和39%,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为临床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提供了安全有效,特异性强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作用机制及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年龄在6个月-3岁,病程2 d以内、具有典型症状、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患儿共1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α1b 8万U/kg,1次/d&#215;3 d;对照组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和粪便动态排毒情况。结果 两组主要症状持续时间、治疗后症状评分和TNF-α水平、治疗3 d后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扰素可缩短粪便排毒时间,改善轮状病毒肠炎急性期症状及提高疗效,干扰素短程给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是否安全有效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发热、腹泻、呕吐等临床表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5例8个月至3岁患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更昔洛韦)和对照组(炎琥宁)。观察2组治疗前、后发热、吐泻、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结合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发热、呕吐、脱水、腹泻次数,血、便常规改变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后,更昔洛韦组退热轮状病毒转阴和腹泻次数好转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精制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附48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干扰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病毒制剂,已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感染。我科自1990年6月至1992年6月用精制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我科2年共收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90例,表现为解蛋花汤样或稀水样便,伴或不伴发热,大便常规无红白细胞,大便细菌培养阴  相似文献   

11.
轮状病毒腹泻的免疫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轮状病毒腹泻的免疫学研究进展迅速,可望利用其研究成果发现预防和治疗轮状病毒的新途径。本文综述了轮状病毒腹泻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与母乳的关系,全身免疫及局部免疫的作用。阐明了局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SIgA)在轮状病毒腹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母乳中lactadherin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发现母乳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中让人们尤为关注的是母乳中含有的一种脂肪小球膜表面糖蛋白lactadherin。对其结构和功能以及临床调查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乳汁中的lactadherin可与轮状病毒交联,并且竞争性抑制轮状病毒结合到宿主小肠黏膜,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有预防和减轻病情的作用;另外,lactadherin还可能有调节免疫系统、改变免疫细胞活性的作用,有利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该文具体介绍近年来对lactadherin结构、功能及临床方面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轮状病毒感染后,NF-κB在宿主防御反应及轮状病毒致病性中均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一方面,宿主通过NF-κB介导的信号调控机制发挥抗病毒及相关免疫作用;另一方面,轮状病毒可通过阻断NF-κB细胞核聚集等反应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因此,轮状病毒感染后的结局可能取决于占优势的NF-κB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14.
抗轮状病毒牛初乳抑制肠道轮状病毒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抗轮状病毒免疫牛初乳,对43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了治疗,同时对37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给予思密达治疗作了对照,以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大便排毒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初乳治疗组72小时止泻的总有效率为91%,大便病毒抗原转阴率为89%;而思密达组总有效率为41%,经治疗72小时腹泻仍不止22例,占59%,72小时大便病毒抗原仍阳性为61%。表明抗轮状病毒免疫牛初乳能有效地发挥其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鱼腥草联合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本文对鱼腥草加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3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乳铁蛋白(1actoferrin,Lf)是一种天然的铁结合糖蛋白,在动物和人体内分布较广。Lf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现已证明其具有抗病毒作用,包括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巨细胞病毒(CMV)、抗疱疹病毒(HSV)和抗轮状病毒等,本研究主要从其抗病毒的角度来阐明Lf对小儿先天性病毒感染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轮状病毒感染不仅可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胃肠道外的感染及器官损伤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人体多个系统均可能出现损害.了解轮状病毒感染造成多系统损害的发生机制对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提示在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上,不仅要纠正严重的脱水、酸中毒及离子紊乱,更需要注意各脏器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轮状病毒是世界性婴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许多影响轮状病毒腹泻自然病程的因素尚需探讨。作者对118例2以下急性腹泻婴儿的口服液疗对照试验进行了部分临床研究。并采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逐步回归分析法,算法语言为WANG-BASIC)对影响患儿止泻时间的35种有关因素和影响腹泻总病程时间的33种有关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国内尚未见此类研究结果发表。分析结果发现喂养是影响止泻时间和总病程时间的最重要因素,与临床观察一致。并对不同喂养与腹泻的关系,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饮食、治疗原则等问题提出了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干扰素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疗效。方法100例我科收住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组给予干扰素(重组α—1b干扰素注射液)1μg/(kg·次),肌注,每日1次,连续3天。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15mg/(kg·次)加葡萄糖液静滴,每日1次,连续3天。每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补液等常规治疗。结果干扰素组总有效率为88%(44/50),病毒唑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29/5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可以明显缩短疗程,迅速改善症状,疗效优于病毒唑,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肠炎宁糖浆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5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液体治疗及利巴韦林静滴,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炎宁糖浆口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炎宁糖浆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