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灵枢·逆顺肥瘦》论述了不同体质应有不同的刺法(即因人制宜)的针刺原则,并论述了脉之逆顺的规律。文中对针刺的方法提出了"针刺必守法则,针刺宜因势利导,刺法应因人而异"的规律。对今天针刺方法的应用、发挥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总结概括《灵枢·胀论》的学术思想为:胀病的病机为"寒气逆上,厥气在下";根据被累及的部位及所出现的兼症,可分为脉胀、肤胀、脏腑胀三类;胀病的治疗原则为"工在疾泻,补虚泻实"。这些都为后世针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临床上治疗胀病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灵枢·行针》是《灵枢经》的重要篇章,主要论述了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会出现6种不同的反应,并对不同反应的原因和机理做了深刻的探讨。本文从整体审查,调和阴阳、体质各异,针感迥然、辨证施治,指导临床等方面浅析针灸学术思想,这些为指导后世针灸临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钟敏莹  ;张熹煜 《新中医》2009,(11):125-126
《灵枢经》主要是论述经络、针灸和运气的,《灵枢经。刺节真邪》主要阐述了“五节”针刺法、“五邪”针刺法、“解节推引”法及真邪气与疾病等内容。二千多年来,其理论和治法一直有效地运用于针灸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仅就该篇刺法的相关理论与临床应用作初步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灵枢·刺节真邪》中有一段关于刺五邪的内容,《针灸甲乙经·九针九变》、《针灸甲乙经·十二节五刺五邪》和《太素·五邪刺》[3]也均有所载,但这3本古籍文字互有出入,其正文与注文互相混淆,  相似文献   

6.
总结概括《素问·刺热篇》的学术思想为:阐述五脏热病,分析轻重转归;针刺手法,重选经穴;提出五脏热病色诊及"治未病"理论;护理以寒胜热。其中,"治未病"思想在防病保健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灵枢·刺节真邪>[1]中有一段关于刺五邪的内容,<针灸甲乙经·九针九变>、<针灸甲乙经·十二节五刺五邪>[2]和<太素·五邪刺>[3]也均有所载,但这3本古籍文字互有出入,其正文与注文互相混淆,致历代注家断句多误,注释多望文生义.虽然近贤对此多有阐发,但鄙人认为仍有欠缺,且于临床所补甚少,故不揣简陋,择其要点略述己意,以求正于贤达.  相似文献   

8.
总结概括《灵枢·血络论》的学术思想为:首次提出“邪气在络”的理论及治疗原则;运用经脉气血盛衰理论指导临床;提出血脉在体表盛衰的观察要领;阐述针刺后肉着的原理.其中刺络放血的方法,至今仍指导着临床治疗,对于正确认识与传承针灸理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刺五邪部分的断句及解释历来存在争议。笔者试对该段经文的几个不同版本进行考证,结合当代各家论述,将刺五邪部分整理为五首七言诗,并分析了其中两处重要经文的临床意义,力争使这五首七言诗恢复原貌和原意。  相似文献   

10.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论述了邪气侵入人体后,与真气相合及未合的不同情形,真邪离合的不同证候、针刺治疗原则及方法,故以"离合真邪"名篇。本文从天人相参、病形各异,补虚泻实、重守时机,真邪未合、施术有法,真邪已合、救治有别等方面总结概括其学术思想,为指导后世针灸临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恢刺法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第七篇《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1恢刺法释义为了更好地理解恢刺法,先对上句《灵枢》原文作一番解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典著,为中医理论的源泉.《灵枢经》更是着重记载了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在中医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第十九篇四时气篇中首次提出了“因时制宜”的针刺时间疗法,并具体举例阐述了相关病症的针刺原则及针刺方法,强调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必须遵循天人相参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本文试将《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篇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并从中为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寿夭刚柔篇是《黄帝内经·灵枢》的重要篇章。从“立形定气而视寿夭”、“审知阴阳,刺之有方”、“治疗应把握时间和空间上的整体性”、“治疗的共性与特性”几个方面入手,对针灸与人之寿夭的学术思想特点进行讨论。认为寿夭刚柔篇对中医针灸学理论的构成作用显著,充分陈述了人之寿夭与疾病、疾病阴阳表里与针灸治疗的关系,以及治疗与时相应和因人而异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本输》是《灵枢》第二篇,提出了五输穴等要穴分布的特定部位及其作用,叙述了手、足六阳经与任、督二脉在颈项间交汇之要穴,并指出四季取穴的常法及针刺动脉禁忌等,对各经的重要腧穴及临床运用作了推求本源的论述.本文将归纳整理《灵柩·本输》中所蕴含的针灸学术思想并对其内涵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15.
《始终》是《灵枢经》卷二之第九篇,本篇论述内容十分丰富,重点介绍了在进行针刺治疗时,首先要认识脏腑阴阳、经脉气血运行的终始及脉象的变化,取穴原则、针刺补泻、因时、因人制宜、针刺十二禁及各经所见死证等。本文从脉诊、选穴原则、治神守气、气至及针刺禁忌等方面总结概括其学术思想,这些为后世针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近10余年来与《灵枢.官针》篇刺法相关的临床报道,例举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法中各种刺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发现《灵枢.官针》篇刺法被广泛用于治疗中医内科、外科、儿科、伤科、皮肤科、五官等科的多种疾病,说明《灵枢.官针》篇刺法现代应用广泛,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需进一步研究、继承。  相似文献   

17.
短刺法是《灵枢·官针》十二刺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笔者通过分析并总结短刺法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范围,探索其与针刺"至骨"的关系,以拓宽短刺法疾病的适用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五输穴是针灸临床治病中的常用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灵枢》作为中医经络学、针灸学及其临床的理论渊源,在多篇内容对五输穴展开论述,对中医针灸学五输穴理论的构成的作用显著,并充分陈述了五输穴治疗作用及选穴依据关系,这些都为后世五输穴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归纳整理《灵枢》中有关五输穴论述所蕴含的学术思想并对其内涵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19.
《灵枢·官针》中的26种刺法是后世各种针刺手法形成的基础,但由于原文对各种复杂刺法的论述一般仅有寥寥数字,很难从字面上充分理解其含义,使得后世对其注疏存在着诸多模糊不清、难于确切阐明或明显谬误之处,加之尚有许多虽名为刺法,实为取穴法的论述以及同病用异法、同法治异病等极易混淆的刺法,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今人理解、掌握《内经》刺法。本文在研习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从临床实际应用出发,重新将《灵枢·官针》中的26种刺法进行分类归纳,并一一阐明其真正内涵,使原先较为繁乱、过简的论述得以系统化、明晰化,利于对这些经典刺法的学习、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灵枢·官针》篇多针聚刺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枢·官针》篇有谓“凡刺之要 ,官针最妙”,考其所载之“九针”“十二刺”“五刺”共 2 6种刺法。特别是“傍针刺”“齐刺”“扬刺”等局部多针聚刺法 ,临床应用更为广泛。笔者采用以上局部多针聚刺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肩峰下滑囊炎、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等疼痛性疾患 3 8例 ,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选取以上病种 75例 ,不分年龄大小和病种 ,随机分为多针聚刺组 3 8例 ,常规针刺组 3 7例。治疗方法1.常规针刺组 采用对症取穴、近部取穴、循经辨证取穴的方法 ,常规选穴 ,并予以常规针刺。每日 1次 ,5次为 1个疗程。未愈 ,休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