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炎时胰酶的作用产物之一溶血卵磷脂(Lysopnosphatidylcholine,LPC)对胰腺炎大鼠是否有脱髓鞘作用。方法参照Aho方法制备SD大鼠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模型。随后从实验组大鼠的尾静脉注入0.1%LPC0.4ml/100g。对照组之一在制成胰腺炎模型后从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对照组之二是非手术组,单纯对其尾静脉注入0.1%LPC0.4ml/100g。连续应用上述药物5d后的7-10d以丽春红染色和固兰染色观察有无脱髓鞘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脱髓鞘较明显;对照组的脱髓鞘不明显。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LPC对胰腺炎大鼠具有脱髓鞘作用,并且LPC在胰性脑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大鼠模型,并与牛黄胆酸所诱发胰腺炎模型进行对照,为研究药物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6只):以恒定压力(50 mmHg)胰胆管注射30%泛影葡胺持续2 min;对照组(6只):按0.1 ml/100g,0.2 ml/min速度用微量推射泵在胰胆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假手术组(4只):打开腹腔翻动胰腺后关腹.24 h后开腹取胰腺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并检测血淀粉酶.结果24 h后实验组及对照组胰腺与假手术组比较不论在大体病理,还是组织学病理的变化上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淀粉酶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恒定压力下胰胆管注射泛影葡胺建立的大鼠胰腺炎模型模拟了人ERCP术后胰腺炎过程,而且与牛黄胆酸所诱导的胰腺炎模型有类似的病理和淀粉酶变化,为研究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rhKD/APP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3.5 %的牛磺胆酸钠0.1 ml/100 g逆行注入大鼠胰胆管内诱导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模型,观察rhKD/APP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大鼠肺干湿重比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BLAF)、大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肺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 rhKD/APP治疗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肺干湿重比值、BLAF、MPO以及 TNF-α的含量.结论 rhKD/APP可显著减轻胰腺炎症反应,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大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HF)的治疗作用.方法 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筛选法分离纯化大鼠MSC;四氯化碳灌胃制作大鼠FHF模型,分为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各20只,8只灌服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作为空白对照组.将4 ’,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大鼠MSC 1.0×106从尾静脉移植入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尾静脉注入模型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14 d处死各组部分大鼠,评价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一般状况、生存率、肝功能、TNF-α水平、肝脏病理、MSC归巢至肝脏的情况.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术后3d开始,实验组存活大鼠一般情况比模型对照组好转更加明显;术后7d,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各有15只和8只大鼠存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22,P<0.05);术后7d以及14 d,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肝功能指标、TNF-α水平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学检查肝组织炎性反应改善情况实验组均更为明显;术后实验组MSC归巢细胞逐渐增多,空白对照组只观察到很少量归巢细胞.结论 MSC经尾静脉同种异体移植,可以归巢到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改善大鼠免疫和肝脏组织炎性反应坏死状态,促进FHF大鼠肝功能的恢复,对FHF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化物建立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的方法,为慢性胰腺炎纤维化机制研究提供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1,7,14,21,28,60 d 6个观察点,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实验组大鼠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化物8 mg/kg体重,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乙醇和甘油溶剂.上述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和胰腺标本.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透明质酸浓度.观察胰腺形态,病理改变,胶原染色评价纤维化程度.结果 造模后1 d胰腺组织水肿,表现为急性中度间质性水肿性胰腺炎;7 d炎症加重,表现为腺泡肿胀,散在的腺泡细胞坏死;14 d广泛的炎症细胞浸润,伴轻度纤维化;21 ~ 28 d胶原沉积,纤维化加重,可见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60 d,胰腺小叶结构破坏,腺泡消失,广泛间质纤维化.结论 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化物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制作方法,能为慢性胰腺炎纤维化的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脂肪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硬化模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间质干细胞经门静脉及尾静脉移植后,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门脉移植组及尾静脉移植组.所有大鼠经腹腔皮下注射CCl4混合物8 wk.第6周时门静脉组及尾静脉组分别从肠系膜上静脉及尾静脉注射大鼠脂肪间质干细胞悬液每只2 mL(细胞数量为2×106个),对照组自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细胞培养液.细胞移植前后取血检测肝功能指标.取肝脏标本并行包埋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各标本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硬化程度并进行病理评分.对所有实验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门静脉及尾静脉移植组大鼠的肝功能指标(AST、ALT、ALB)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142.2±31.2 U/L,167.9±28.3 U/L vs 354.2±26.4 U/L; 79.4±18.9 U/L,85.8±21.4 U/L vs456.7±35.3 U/L; 26.3±2.0 g/L,24.5±2.2 g/Lvs 17.2±1.7 g/L,均P<0.05),但TBIL没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脂肪干细胞移植能抑制肝组织的变性坏死和纤维化形成.病理评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门静脉及尾静脉移植脂肪间质干细胞对大鼠肝硬化模型有治疗作用,能改善肝功能及肝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清胰Ⅱ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及肠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清胰Ⅱ号组,每组12只,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余各组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0.1 ml/100 g的方法建立SAP模型,模型+清胰Ⅱ号组造模后给予清胰Ⅱ号10 ml/kg。造模后12、24 h随机选取7只大鼠采样,比较各组腹水量、胰腺和回肠病理学变化,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MCP-1、白细胞介素(IL)-10、二胺氧化酶(DAO)、血清淀粉酶(AMY)活力。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胰腺及肠组织中MCP-1 mRNA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胰腺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模型组大鼠腹内血性腹水及胰腺坏死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造模成功。造模后12、24 h,模型+清胰Ⅱ号组大鼠血性腹水、血清MCP-1、IL-10、DAO、AMY活力及胰腺、回肠组织中MCP-1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模型+清胰Ⅱ号组胰腺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且模型+清胰Ⅱ号组SAP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清胰Ⅱ号可下调炎症因子MCP-1、IL-10表达,降低DAO、AMY活力,促进胰腺细胞凋亡,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及肠组织具有良好的修复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二丁基二氯化物尾静脉注射建立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化物建立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的方法,为慢性胰腺炎纤维化机制研究提供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1,7,14,21,28,60d6个观察点,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实验组大鼠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化物8mg/kg体重,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乙醇和甘油溶剂。上述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和胰腺标本。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透明质酸浓度。观察胰腺形态,病理改变,胶原染色评价纤维化程度。结果造模后1d胰腺组织水肿,表现为急性中度间质性水肿性胰腺炎;7d炎症加重,表现为腺泡肿胀,散在的腺泡细胞坏死;14d广泛的炎症细胞浸润,伴轻度纤维化;21~28d胶原沉积,纤维化加重,可见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60d,胰腺小叶结构破坏,腺泡消失,广泛间质纤维化。结论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化物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制作方法,能为慢性胰腺炎纤维化的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牛胆酸钠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系列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牛胆酸钠纯化学制剂诱导大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系列模型。 方法 用0.25%(n=4),1.0%(n=7),2.0%(n=7)或3.5%(n=7)牛胆酸钠溶液0.1 ml/100g逆行注入Wistar大鼠胰管内诱导急性胰腺炎。诱导急性胰腺炎前,及诱导后6,12 h分别取血分离血清,测定淀粉酶值。同时,观察各实验组胰腺病理组织光镜和电镜变化。 结果 随牛胆酸钠诱导浓度提高,血清淀粉酶逐渐升高,组织病理改变依次加重。1.0%和2.0%牛胆酸钠分别诱导轻度及重度水肿型胰腺炎;3.5%牛胆酸钠则诱导坏死型胰腺炎。 结论 胰腺病变程度与牛胆酸钠诱导浓度呈正相关,本系列模型适合评价药物的防治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移植Pkh26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治疗胰腺炎的最佳移植途径.方法:取3周龄健康SD♀小鼠的股骨及胫骨骨髓,进行分离纯化BMSCs.取体质量250-300 g♀SD大鼠160只,分模型组及治疗组,并在不同时间测大鼠的血清淀粉酶及血脂肪酶.将治疗组分为尾静脉组、胰腺局部注射组、肠系膜上静脉组,各实验组均移植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的BMSCs.细胞移植术后12、24、48、72 h、1 wk测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3 wk观察Pkh26标记的BMSCs的定位及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细胞移植术后12、24、48、72 h、1 wk尾静脉注射组血清淀粉酶和血脂肪酶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系膜上静脉组、胰腺局部注射组与相应的模型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胰腺局部注射组与肠系膜上静脉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但是仍高于对照组.尾静脉组各时间点胰腺内可见极少量Pkh26标记的BMSCs,肠系膜上静脉组2 wk时胰腺内可见散在亮红色荧光的细胞,数量少,3 wk时数量稍多,胰腺局部注射组2 wk及3 wk胰腺内均可见较多红色荧光的细胞,对照组各时间点均未见Pkh26标记细胞.结论:BMSCs经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胰腺局部注射移植于胰腺炎大鼠模型体内,明显改善了受损胰腺的功能,对胰腺炎损伤具有修复作用,胰腺局部注射移植途径优于其他移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