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变化。方法: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0例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甲襞微循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形态积分值,液态积分值,管周积分值及总积分值)等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或P<0.05),结论:恶性肿瘤者存在血液高粘,高凝,高聚状态及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健脾灵对溃疡性结肠炎 (CU)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方法 血液流变学检查用FASCO 30 10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查仪 ,甲襞微循环采用WX 75 3型微循环观察仪。结果  5 95例患者治疗前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沉均高于正常值水平。管襻形态、血液流态和襻周状态三项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均高于正常值。治疗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下降 (P <0 0 1) ,甲襞微循环各项加权积分值均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健脾灵能明显降低CU患者的血液粘稠度 ,改变血液流变性 ,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等容血液稀释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块血性脑血管病患者Hct、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P<0.05),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中西医结合等容血液稀释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P<0.001),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应用该药治疗 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组,并以 57例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患者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和甲襞微循环积分改善均有显著意义(P<0.05~0.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提示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选择美国纽约心脏学会(以下乐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Ⅲ级或Ⅳ级患者50例,随机分实验组3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激酶(以下称UK)10万u/日,每日静脉点滴一次,连用10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全血粘度低切值,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比较P〈0.01,全血粘度高切值比较P〈0.05。两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选择美国纽约心脏学会(以下称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Ⅲ级 或Ⅳ级患者50例,随机分实验组3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激酶(以下称 UK)10万u/日,每日静脉点滴一次,连用10天现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 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全血粘度低切值,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 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比较 p<0.01,全血粘度高切值比 较p<0.05。两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形态、流态积分比较p<0.01;袢周状态比较 p>0.05。两组总有效率,2周病死率比较 p<0.05,结果证明uk可以改善血液流 变学,微循环形态、流态,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但对袢周状态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和甲襞微循环改变。方法对50例健康人和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检测。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的改变(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微循环障碍有一定关系,微循环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断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应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法(ILIB)治疗高粘膜滞血症(BHS)70例,并进行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后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血沉方程K值,全血还原粘度和甲襞微循环积分改变均非常显著(P〈0.05~0.001)。提示ILIB对改善了BHS有良效。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患者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偏头痛与微循环、血液流变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偏头痛患者组及80例健康对照组,从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球结膜微血管的异常率及血液流变性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偏头痛患者组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性异常,其改变程度与病情、病程呈正相关。甲襞循环的各项积分值和球结膜微血管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粘附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过微循环观察和血液流变性检测,对估计偏头痛患者的病情、指导治疗及判定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微循环和血液流变角度观察了22例早、中期感染中毒性休克病人,发现在死亡的8例中其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袢周状态及血流变中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干重等指标较存活病人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或P<0.05).作者认为,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作为判断早、中期感染中毒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对1990~1996年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12例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监测.结果表明,全血粘度(高切230s-1、低切5.57s-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电泳时间、血沉、血沉方程K值及Casson屈服值共8项指标,复苏前和复苏后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苏后的存活组,各指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0.05).复苏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其血管形态、血液流态襻周状态以及加权总积分值,复苏前后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线(P<0.01).提示不管什么原因引起心脏骤停,其骤停前,患者已存在以高粘度、高浓缩、高凝固和高聚集的血流变异常及以痉挛为主的微循环障碍.如能采用血液稀释疗法,解除高粘滞综合征,同时应用扩张血管药物,解除微循环障碍,有利于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及发展.血流变与甲襞微循环同步监测可指导临床医师用药,对判断本病预后及提高复苏成功率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7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流变、甲襞微循环的观察、全血比粘度、 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干重等指标有非常显著性变 化(P<0.01),甲襞微循环形态上、流态、祥周状态均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 01)。证实血管和血液粘滞性的改变,血小板微血栓的形成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 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而血液的高粘滞状态有利于血性形成。这对研究心脑血管疾病 病理及防治起到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对11例OSAHS患者进行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观察。结果OSAHS者存在微循环障碍,表现为甲襞微循环血流减慢,红细胞轻度至中度聚集,血流变学表现为红细胞压积增高。结论OSAHS患者微循环异常,血液粘度增加,血流缓慢,造成微血流滞缓形成为微血栓,是易发生脑血栓、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测定。结果表明,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障碍,与对照组之问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4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测定。结果表明,患者存在着煎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甲襞微循环临床意义。方法选用XG-5型微循环摄影体视显微镜检查左手无名指甲襞微循环状态,并利用“田牛法”进行评定。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微循环异常,且微循环障碍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存在着较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或高血脂患者,应定期进行甲襞微循环测定,以便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银屑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血液粘度和微循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血液粘度和微循环变化的关系,以及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86例银屑病患者血清TC、TG、HDL-c、LDL-c、apoA I、apoB100和血液粘度等指标,观察甲襞微循环变化,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银屑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C、TG、LDL-c及apoB100显著升高,apoA I、HDL-c下降(P均<0.01)ηb、ηP、EAI、TK、ESR、血沉K值均明显升高(P均<0.01).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明显异常,其形态、流态、袢周等指标积分值以及综合积分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银屑病组η b与TC、LDL-c、TG、apoB100呈明显正相关;η P与TC、TG呈明显正相关,EAI、ESR与TC、TG呈明显正相关;TK与TC明显正相关(P均(0.01).结论 银屑病患者TC、TG、LDL-c及apoB100水平明显升高,造成红细胞膜成分改变,导致红细胞刚性增加、变形能力下降,引起血液粘度升高,造成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8.
胰激肽释放酶对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及微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确诊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Ⅰ、Ⅱ、期患者随机分成口服TPK和复降片现代化且,以前瞻性设计观察对血压、甲襞微循环、脑血管血流、血脂、血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PK组除降压效果与得片相似外,还具有(1)使脑血管中MCA的高流速恢复正常。(2)甲襞微循环检测的权值下降,流速增快、红细胞聚集减轻。(3)甘油三酯有显著降低,(4)低切变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明显下降。提示高血压病患者用TPK可用助于减轻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尿病(DM)患者血液流变与甲襞微循环的相关性。方 法收测35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甲襞微循环及部分生化指标,与35例正常人对照。结果(1)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组全血高、低切粘度和高、低切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组上述各粘度指标仅轻度增高(P>0.05);(2)各DM组及不同并发症亚组均有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微循环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白色微血栓等指标显著异常(P<0.05~0.001);(3)NIDDM 组及并发症亚组,微血管畸形数增多,管禅长度增加,微血管周围有明显渗出及出血等形态和管围指标的改变(P<0.05~0.001);(4)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各DM组全血高切还原粘度与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粘度与甘油三酯水平,微循环内红细胞聚集程度与白色微血栓数量均呈正相关(P <0.05~0.001);空腹血糖与微循环内血流速度呈负相关(P<0.05),IDDM组血浆粘度与全血高、低切粘度、白色微血栓呈正相关(P<0.05)。结论:(1)各型 D M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障碍。(2)D M患者血液流变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的血液流变性、甲襞微循环及血脂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分别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及健康老年人30例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血脂等指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粘度值ηb、ηb-1/h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HCT、EET、IR、血沉方程K值、Casson屈服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溶栓治疗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与正常老年人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高粘滞综合征,并伴有以痉挛为主的微循环障碍,血液呈高凝固状态,经治疗后,除个别患者仍有高粘滞血症外,大部分患者(52/60),均降低了高粘滞血症,改善了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