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7-119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16例热性惊厥患儿按照复发与未复发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143例),对两组患儿的病史及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对影响热性惊厥复发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年龄<3岁、体温<38.5℃、复杂型惊厥、围生期异常、惊厥家族史、脑电图异常、生活环境差、缺铁性贫血及锌缺乏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次发作年龄小、低热惊厥、复杂性惊厥、有惊厥家族史、生活环境差、围生期异常、缺铁性贫血及锌缺乏是热性惊厥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反复发作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首次热性惊厥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135例首次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跟踪随访,研讨其复发、转为癫痫的相关因素。结果复发59例(43.7%),远期转为癫痫病例3例(2.2%);复发危险因素与患儿热性惊厥和/或癫痫家族史、首发惊厥形式(局限性惊厥)、首发惊厥持续时间(>15min)以及首发惊厥时体温(<38.5℃或≥40℃)密切关联(P<0.01),同时还与初发惊厥时患儿年龄(<6个月或>72个月)、首发24h内多次惊厥关联(P<0.05)。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应密切随访,必要时采取相应干预。  相似文献   

3.
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月华  周艳玲 《海南医学》2005,16(6):108-108,6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有效的防治从而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方法结合8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血电解质及脑电图资料,研究其复发的因素。结果复发共40例(50%),复发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复杂型热性惊厥及血钠、血镁浓度有关,发生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2例(2.5%),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共10例(12.5%)。说明热性惊厥患儿绝大部分预后良好,智力低下及行为障碍发生率低。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及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密切随诊,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68例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与转为癫痫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与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68例热性惊厥患儿初次发作年龄、体温、热性惊厥分型、家族史、复发情况、脑电图等临床资料,分析其复发与转为癫痫的相互关系。结果 复发共39例(S7.3%),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及复杂型热型惊厥有关。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共15例(22.1%),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复杂型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1岁、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惊厥家族史有关。结论 对有复发及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应密切随访,采取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的复发因素.方法:对10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资料统计.结果:108例热性惊厥患儿中有57例为复发患儿,复发率为52.8%.初发年龄<1.5岁者复发率为74.2%,初发体温<38.5℃者复发率为77.4%,有FC阳性家族史者复发率为68.9%,CFC者复发率为65.5%.结论:小儿热惊厥复发与初发年龄、体温、分型及家族史密切相关,对高危患儿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6.
<正> 热性惊厥为小儿常见急症,发病率为3~4%,且有复发倾向。本文对1988年6月~1993年6月收治的128例热惊厥患儿做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的68例进行了3~8年的随访,现将临床资料及复发因素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28例中,男96例,女32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6岁,其中3个月~1岁23例,~2岁43例,一3岁32例,~6岁30例,3个月~3岁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小儿首次热性惊厥(FC)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对108例FC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和跟踪随访,研究其复发、转为癫痫的相关因素和出现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的情况.结果 共复发42例,复发的各种危险因素分别为:初次发作年龄<18个月(13例),初发体温<38.5℃(18例).复杂型FC(19例),有FC家族史(20例),围生期异常(9例),有巅痫家族史(7例).FC转为癫痫共5例,转为癫痫的各种危险因素分别为:初次发作年龄<18个月(3例),有癫痫家族史(2例),复杂型FC(4例),FC家族史(3例),FC反复发作(5例),围生期异常(2例).随着FC再发次数增多,脑电图异常率增加.结论 FC复发及转为癫痫有一定的危险因素.脑电图(EEG)多次异常或出现痫样放电对癫痫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分析266例小儿热性惊厥(FC)转变为癫痫的部分危险因素,以降低癫痫的发生率。FC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发热是惊厥的条件,本组资料显示FC转变为癫痫的几率为12.03%。  相似文献   

10.
小儿热性惊厥与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笔者分析了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2001~2004年门诊及病房诊治的50例热性惊厥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主要病因构成及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引起FC的疾病中,呼吸道感染101例(90.2%),肠道感染7例,其他感染4例。复发率54.4%,其中9例热退7天~10天后,查脑电图异常,10例临界。结论:呼吸道感染是引起FC的主要原因,其复发率高,少部分可继发癫痫,故对FC预防胜于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患儿复发及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结合82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研究其复发及转为癫痫的情况。结果:复发38例(占46.34%),复发危险因素与一级亲属有癫痫或高热惊厥史、首发为复杂性高热惊厥、年龄小于15个月有关;热性惊厥转为癫痫9例(10.98%),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一级亲属有原发性或遗传性癫痫史、高热惊厥为复杂型、高热惊厥发病前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关。说明高热惊厥的预后良好,因严重惊厥而致脑损伤或后遗症者很少见。结论:对有复发及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应积极防治急性发热性疾病,适当干预治疗,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4.
小儿高热惊厥42例防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治42 例患儿,3 岁以内占76 % ,男:女= 2:1 。单纯性高热惊厥37 例,复杂性高热惊厥5 例。单纯性高热惊厥无1例转化为癫痫,复杂性高热惊厥60% 一年后通过临床症状和脑电图复查而转化为癫痫,因此对复杂性高热惊厥者应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15.
张姝妤 《中原医刊》2004,31(21):39-39
热性惊厥(FC)是儿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占小儿惊厥的一半左右,FC预后一般良好,但有部分病例可转变为癫痫,遗留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本文对1995~2001年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随诊的FC患儿196例作FC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热性惊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铁城  王伟红 《医学综述》2007,13(11):845-846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因体温升高诱发的一种特殊的癫痫综合征。研究发现其与遗传有关,有较明确的基因位点。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紊乱成为易复发的原因之一。在血生化方面,血清铁、钙的含量降低也是重要的易感因素。由于其对智能发育影响尚不确定,故预防性抗惊厥治疗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热性惊厥患儿的复发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结合82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研究其复发、转为癫痫和出现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的情况。结果复发共43例。其中,各种危险因素的例数分别为:惊厥家族史20例、初次发作年龄<1岁8例,初发体温<38.5℃8例,复杂型热性惊厥19例,围产期异常11例(P<0.01或0.05)。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共10例;转为癫痫的各种危险因素分别为:初次发作年龄<1岁5例,热性惊厥反复发作9例,复杂型(CFC)6例,惊厥家族史7例(P<0.01或0.05);发生智力障碍及行为异常2例(2.44%)。结论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初次发作年龄、复杂型热性惊厥及围产期异常有关;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与复杂型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热性惊厥反复发作和惊厥家族史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临床特征、相关高危因素、预防及预后。方法:对240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0例热性惊厥患儿中男性发病较女性高,男女比例为1.56:1;初发年龄6个月至3岁者202例,占84.5%;初发体温≥38.5℃者211例,占87.9%;原发病为上呼吸道感染117例,占73.8%;有惊厥家族史者67例,占27.8%;热性惊厥分型中单纯型149例,占62%,复杂型91例,占38%,有18例(7.5%)转为癫痫,转为癫痫者与热性惊厥复发及分型有关。35例口服安定预防热性惊厥的患儿复发2例,占5.8%。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的发作与年龄、体温、惊厥家族史密切相关;对6个月至6岁的发热患儿,当体温≥38.5℃时,应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必要时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热性惊厥(FS)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遗传方式,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2月就诊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及收住院的热性惊厥患儿142例以及同一医疗机构中发热的非惊厥患儿284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Falconer阈值模型公式及Wgnne-Davies公式计算热性惊厥遗传度。结果①热性惊厥病因构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例(63.38%),支气管肺炎19(13.38%),支气管炎12例(8.45%),肠道感染11例(7.75%),幼儿急疹6例(4.23%),急性扁桃体炎4例(2.82%)。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热性惊厥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惊厥热程中的最高温度、热性惊厥家族史。③根据Falconer阈值模型公式得一级亲属遗传度77.56%±7.75%,二级亲属遗传度47.34%±16.79%,加权平均遗传度及标准误72.25%±7.04%.④各级亲属患病率依次为一级亲属(18.35%)>二级亲属(7.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