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且反复发作,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时,身心极度痛苦,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心衰患者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4.
5.
6.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22例,实验组在住院期间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不采取该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长短、半年内心衰复发再住院率,2次以上复发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半年内复发再住院率和2次以上复发再住院率,实验组分别为9±7.8d、42.50%和17.50%,对照组分别为12±8.6d、59.09%和27.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老年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老年心脏病人的常见并发症。掌握老年人心衰的特点,对早期诊治、临床护理有着重要意义。现将自1997年7月迄今共120例老年人心衰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 (以下简称心衰 )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过程。对各种心脏病伴有心衰的患者 ,若不及时作出诊断、治疗和恰当的护理 ,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2 0多年 ,现将临床实践中对心衰患者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总结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72例我科收治的各种心脏病伴心衰患者中冠心病 6 0例 ;肺心病 55例 ;高血压心脏病 4 8例 ;风湿性心脏病 9例。男性 10 5例 ,女性 6 7例 ,年龄 4 5~86岁。2 护理措施对心衰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和针对发病学治疗外 ,应采取一系列特别的护理措施 :2 .1 将重度、中度心衰患者安置于单… 相似文献
9.
10.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力衰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为了了解当前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 ,便于观察病情提高护理水平 ,现对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8月在我科住院的 7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74例患者中 ,男性 45例 ,女性 2 9例 ;60~ 69岁46例 ,70~ 79岁 1 8例 ,80岁以上 1 0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 ,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1 9例( 2 6% ) ;尿少、双下肢水肿 2 0例 ( 2 7% ) ;存在不同程度电解质紊乱 31例 ( 4 3% ) ;消化道症状 37例( 5 0 % ) ;神经精神症状 1 5例 ( 2 1 % )。2 临床特点2 .1 老年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饮食上的高脂、高蛋白的摄入造成的肥胖以及老年人口的急骤增加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 ,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也日趋增高。鉴于此 ,特将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要点简述如下 :1 病情观察1.1 密切观察心率及心律的变化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如出现心率明显增快 ,说明急性心功能不全 ,应密切观察 ,应在监护病房 (CCU )连续监测 5~ 7天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注意有无心律失常 ,警惕心脏停搏的发生。1.2 观察血压的变化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血压稳定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因此要注意血压的变化 ,要勤测血压 ,…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我院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心理特征、对应护理措施和体会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病情重、病程长、多反复发作。对这类病人如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的心理护理.方法 对50例患者进行热忱、细致、耐心的护理,对临床结果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50例患者中除2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的严重损害无效外,其余48例患者病情均得到了控制或减轻.结论 做好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病人寿命. 相似文献
14.
<正>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晚期的共同表现,也是心血管病死亡的常见原因。心力衰竭的治疗不仅仅在于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和缓解症状,而要以延长病人的寿命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针对严重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差、死亡率高的特点,笔者着意加强了有关的护理工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本组71例,均符合老年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41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5.4岁,以60~69岁居多,占76.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HF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78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临床治疗及护理,78例患者中有74例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有效控制且无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2例猝死。结论:正确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甚至避免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估其心功能变化及血浆脑型利钠肽(BNP)变化。结果心理护理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护理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N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中BNP含量,可作为临床辅助治疗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67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护理,现总结经验如下。呼吸训练:①缩唇呼吸法: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吸气时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缓缓呼出,缩唇以不感费力为适度。一般吸气为2秒,呼气以逐渐延长到10秒或更长为好。此方法可增加潮气量,减少呼吸频率,提高呼吸道压力,从而改善呼吸功能。②控制性呼吸法:取坐位、平卧位或侧卧位,全身肌肉放松,缓慢深吸气至最大肺容量后屏气,开始为2~5秒,渐增至10秒,然后缓慢呼气,连续做10~20次,早晚各1次,坚持6个月。呼吸体操:①静力性呼吸:坐位,一手放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