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血及成分血内毒素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监测全血及成分血的内毒素含量动态变化,探讨内毒素监控的意义,为评估血液安全提供依据,保证安全输血.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4月本血液中心献血者中,符合国家《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自愿献血者血液样品300份为研究对象.按血液成分分为3组:全血组(n=50)、悬浮RBC成分血组(n=150)及PLT成分血组(n=100).采用动态浊度法内毒素定量检测技术分别于各组血液保存前期、中期及后期检测各个血液样品内毒素含量,并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个检测时间点血样内毒素变化情况.结果 全血保存期前中后期中,内毒素含量在部分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0.860,P<0.05);而PLT悬液、悬浮RBC在3个时间段的内毒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血及成分血的内毒素含量监测,结果显示血液保存期的内毒素含量稳定与其细菌培养阴性相吻合,表明现行的采供血流程的质量控制是有效的,可有效保障血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减少血液报废的对策,以及采供血机构向不合格献血者反馈信息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2011—2013年度广州市无偿献血者中的所有不合格献血者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3年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为4.51%;不合格血液的性别构成(男性占80.22%)、文化程度构成(主要为初中~大学本科学历)随时间无明显变化;年龄均呈正偏态分布(中位数28岁,四分位数23~35岁),年龄中位数有增大趋势;首次献血者所占百分比有逐年增加趋势;在各实验室指标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有上升趋势,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率有下降趋势。结论针对不合格原因,做好单位反馈与社会公示,完善信息登记,解释不合格血液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和补救措施,避免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3.
过滤白细胞血液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过滤白细胞血液在临床输血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51名接受输血的病人进行观察,其中以241名输注采用一次性去除白细胞过滤器过滤白细胞血液的病人为观察组,210名输注非过滤白细胞血液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输血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输血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0.4%,对照组为3.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注过滤白细胞血液能够减少输血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5.
野战运输对红细胞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野战运输条件对几种血液成份的影响,为战时伤病员救治的血液保障提供依据,将红细胞悬液、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和洗涤红细胞经过模拟野战公路(三级公路)运输(震荡)4小时,然后在4℃条件下继续保存15天;取震荡前、后及保存15天的3个时间点的血样,分别进行上清游离血红蛋白、血常规和血生化分析。结果表明:红细胞悬液和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组游离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和钾离子浓度在震荡前、后及保存15天后的改变没有明显差异,而洗涤红细胞在震荡后上述三项指标显著增加,继续保存15天后,进一步增高。3个组中其它一些血液学指标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野战运输条件下(三级公路),采取合理的保温和减震措施后,运输4小时内红细胞悬液和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仍然可以继续保存15天并应用于临床,而洗涤红细胞则不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血凝及血液流变的实验研究探讨精泰来颗粒的活血化淤作用。方法 选取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精泰来颗粒组(3个剂量)灌胃给药7d。通过检测PT、APTT、FIB及血液各流变学参数观察精泰来颗粒对大鼠血凝及血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精泰来组能显著延长PT、APTT、FIB时间,明显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值。结论 精泰来能够抗血凝和改变血液流变性、具有活血化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使用一次性自动静脉采血器(采血器)和普通10ml注射器两种方法在采集血液流变学标本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医嘱需抽查血液流变学的志愿30例,随机分配同一位患的两次抽血,一次使用注射器,一次使用采血器。盲法检测高切(200/s)及低切(3/s)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注射器组较采血器组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采血器采血法较注射器采血法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小,应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脐血库对库存3605份脐血所进行的脐血供者6个月后的随访情况,探讨供者随访制度在脐血库运作过程中的作用。1998年6月至2004年2月间,通过电话、信函方式对捐献脐血满6个月的母亲进行了母婴健康调查随访,对脐血的质量作出了评估结果表明:有3195人接受了电话随访,18人婉拒、对于无法通过电话随访的,则采用信函调查形式.共发信392封,回信15封。电话随访每例平均耗时12分钟随访资料显示婴儿染色体异常2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粒细胞减少症1例、白化病1例、不明原因死亡5例。所有这些被查明为非正常婴儿供者的脐血均被废弃,总之:脐血库进行脐血供者6个月后的随访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库存脐血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定动脉血样采集后得到准确可靠血气分析检测结果 的标本放置时限.方法 选择择期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40例,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后30min,采集桡动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糖、乳酸、电解质测定.检测时点分别为采血后即刻(T0)、采血后15min(T1)、采血后30min(T2)、采血后45min(T3)、采血后60min(T4)、采血后90min(T5)、采血后120min(T6)、采血后180min(T7)和采血后240min (T8).结果 从T4开始pH和PaO2比T0明显降低,PaCO2明显增高,P<0.05.HCO3-、TCO2和BE在T7和T8时刻显著降低.SaO2在各时点无明显变化.从T4开始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和乳酸比T0明显增高,P<0.05.从T4开始血糖比T0明显降低,P<0.05.Na+浓度略降低,K+浓度略增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2+浓度在各时点无明显差异.结论 动脉血采集常温放置45min后血气分析结果 仍然准确可靠,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鉴定。方法新生儿产出后断脐带时留取脐血血样,先用传统的试管法对脐血标本作ABO血型鉴定,不能定出血型的标本用微柱凝胶技术鉴定,仍不能定出血型者再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析PCR-SSP)作进一步鉴定。结果传统的试管法仅能对83.98%(4561/5431)的脐血血样正确定出ABO血型,用微柱凝胶技术仍有1.77%(96/5431)的标本不能定出ABO血型,对以上疑难标本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容易地定出了ABO血型。结论微柱凝胶技术敏感,应取代试管法ABO血型定型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将输血管缠绕于盛满38℃热水的葡萄糖瓶上进行库血加温(新法),用于急性失血病人20例,并与常规法20例进行输血效果比较。输血2h,新法循环改善18例,有效率达90%;常规法输血20例,循环改善17例,有效率达85%。两者经χ2检验,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回血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管路残余血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在金华市中医院接受规律性血液透析的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透析治疗结束后,对照组采取透析器揉搓法回血,观察组患者采取管路、动脉壶捻转结合透析器揉搓法回血,比较两组患者透析管路中的残余血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透析器揉搓法回血,在透析管路中肉眼可见少量残血,残余血量为(2.583±0.394)ml;观察组患者采取透析管路、动脉壶捻转结合透析器揉搓法回血,肉眼观察管壁无黏附血液,管路透明,残余血量为(1.752±0.23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7,P<0.05)。结论采取透析管路、动脉壶捻转结合透析器揉搓法进行回血操作,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流失,且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A型全血加入O型全血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异型输血时A型受者接受大剂量O型全血的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还原黏度)的变化。取4℃保存24小时的全血,于A型全血60ml中分别加入9、12、15、18ml O型全血,其量相当于50公斤个体输入600、800、1000和1200ml血液,然后置37℃孵箱,用摇摆器以80次/分钟摇动混匀。分别在30分钟、2、4、8、12和24小时留取标本,使用FASCO--系列302013型全自动血流仪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混合后不同比例间的红细胞计数、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刚性指数、全血还原黏度无显著性差异,混合血液不同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无差异,其它4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型全血与O型全血最大混合达60:18时,对混合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影响,推测50公斤体重伤病员,快速输入O型全血l1200ml短期内对红细胞功能无明显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扬州地区献血者ABO,Rh血型人群分布状况,并对其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本市中心血站采集的街头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6392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U型微量板法对血液样本进行ABO正、反定型,Rh血型鉴定及分型,Rh阴性确认试验采用3种不同厂家生产的IgG抗D试剂进行抗人球蛋白法确认.计算检测样本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及预期值,并对表型观察值与预期值进行X2检验,以此检验Hardy-Weinberg吻合度.结果 ABO血型基因频率为r>p>q,表型分布特征为O>A>B>AB;Rh表型人群分布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单倍型频率为CDe>cDe>cDE>CDE,cde>Cde>cdE>CdE,基因频率特点为D>d,C>c,e>E.经X2检验,ABO血型与Rh血型的预期值与观察值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dy-Weinberg吻合度良好.结论 本地区ABO血型与Rh血型分型人群分布符合群体遗传学中的Hardy-Weinberg群体基因平衡定律.通过对扬州地区的献血者ABO,Rh血型分布调查,可准确掌握扬州地区献血人群的血型分布规律,对于开展无偿献血者招募、合理制定采供血计划和血液储备及稀有血型库的建立均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新生儿脐血RhD阴性稀有血型资料库,了解天津脐血库存储人群Rh血型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01年10月至2011年8月天津脐血库存储的154 882例健康新生儿脐血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试管法检测样本ABO抗原和RhD抗原,RhD阴性确认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 154882例脐血样本中检出RhD阴性58...  相似文献   

17.
冻干前后红细胞血型及生物活性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冻干前、后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其生物学活性,了解冻干前、后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红细胞血型抗原的检测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2,3-DPG和ATP用ELISA法。结果在ABO、Rh、MNSs、Kell、Duffy、P血型抗原中,冷冻前、冻干后红细胞血型抗原一致;在Lewis血型抗原中,冷冻前、冻干后红细胞血型抗原有变化。冷冻前、冻干后红细胞2,3-DPG和ATP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冷冻前、冻干后红细胞Lewis血型系统中的Lea和Leb血型抗原变化有明显差异;冷冻前、冻干后红细胞2,3-DPG和ATP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白细胞滤器制备少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旭  张晋琳 《华西医学》1997,12(3):281-283
目的:探讨由白细胞滤器制备的少白细胞的红地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临床选择38例有多次输血史、近期连续发生两次及以上的非溶生发热性输血反应的血液患者,再次输血时,使用经白细胞器制备的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观察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尿色等,并分别测定输血前后24小时的血红蛋白含量,每次输血前抽血测定白细胞抗体、淋巴细胞毒试验及配合试验。结果:输注过法制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血型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同时用全自动血型仪与U型微板法对14 260份血液标本进行平行血型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全自动血型仪与U型微校法检测ABO血型的正确率分别为99.87%、99.89%;检测Rh血型的准确率均为100.00%。结论对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的ABO和Rh血型检测是每家采供血机构检验科所必要进行的重要检测项目,全自动血型仪可以有效降低实验者的工作强度,防止人为性错误,降低生物危险性,同时提高实验效率和判读结果的准确率。为安全输血提供可靠保障,有助于采供血机构进行大批量标本的血型鉴定。  相似文献   

20.
减少手术输血,推广合理用血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江  张卫东  程南生  秦莉 《华西医学》2011,(12):1906-1908
目的加强输血管理是保障血液合理利用和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手段。方法通过对医院临床用血情况的分析,以减少手术输血为切入点,采取强化意识,严控指征,完善术前准备,倡导自体输血,加强考核管理等方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血。结果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品质,保障医疗安全。结论其方法与措施此方法与措施供大型医院医疗管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