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临床怀疑或拟诊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患者进行MRCP扫描。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诊断阳性率93.3%,梗阻定位准确率100%。结论 MRCP在胆道系统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及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结合常规磁共振(MR)对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恶性胆道梗阻病例的MRCP.常规MR图像。结果梗阻部位分别为肝门部以上胆管,胰头上方胆总管水平,胰内段胆总管水平。所有病例均显示胆管扩张。梗阻末端胆管形态分别为乳头状、尖锥状、鸟嘴状、环状。常规MR图像可直接显示病变部位异常软组织信号,部分可见转移征象。MRCP定位准确率88%,定性准确率64%,MRCP结合常规MR定位准确率97%,定性准确率82%。结论MRCP结合常规MR检查明显提高恶性胆道梗阻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6.
我院近二年来对 5 6例拟诊胆道疾病者施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检查 ,获得满意的效果 ,兹报道与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 5 6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35~ 82岁 ,平均 5 2岁 ,病程 1周~ 11年。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发热、黄疸等。B超见胆囊、胆管扩张 ,胆囊结石而不能排除胆管结石 34例 ,胆道术后胆管炎或黄疸 9例 ,B超或CT提示 :胰头、肝门部占位病变 10例 ,不宜行ERCP检查或检查失败者 3例。其中阳性 4 7例 ,阴性 9例。二、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Symphony1 5T超导、高场、短磁体型磁共振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5例胆管梗阻疾病患者,应用低场MRI及MRCP进行检查,并经病理学诊断,分析低场MRI及MRCP诊断准确率。结果低场MRI及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其准确率为95.2%。结论胆管梗阻疾病患者采用低场MRI及MRCP检查,具有较高准确率,有效降低临床检查数量及检查费用,确诊率上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胆系梗阻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系梗阻性病变36例,以其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回顾性阅读MRCP及ERCP的影像资料,对照其诊断结果的差异,分析MRCP及ERCP在胆系梗阻性病变诊治中的作用.结果 36例胆系梗阻性病例中,胆系肿瘤16例,胆系结石15例,其他胆系病变5例.MRCP与ERCP对胆系梗阻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86.1%及91.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检查显示不佳的病例,MRCP检查获得了较为满意的诊断信息.结论 MRCP对胆系梗阻性病变能进行准确的定位和相对准确的定性诊断,可作为胆系梗阻性病变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MRCP)是利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即重T2加权使含水的胆胰管显影,从而确定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程度,不仅具有无创伤、不需要造影剂、简便易行等优点,而且能显示完整的胆胰管系统,所以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正>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是利用水成像原理对胰胆管进行检查的技术,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1-6]。笔者收集上海长海医院2000-09~2001-08因梗阻性黄疸行MRCP检查并经临床 相似文献
11.
阻塞性黄疸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及丹参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将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治疗组以及假手术组。前两组结扎胆总管制作阻塞性黄胆动物模型(阻黄),假手术组仅剖腹。术后第14天观察以下指标:肝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液MDA和SOD、门静脉和体循环血浆内毒素、肝脏生化指标、吲哚氰绿15分钟血浆滞留率(R15ICG)和消除速率常数(K值),以及肝脏的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提示:阻黄时机体发生了严重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与研究医源性胆管损伤与胆管狭窄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8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与胆管狭窄的患者进行研究,利用经内腔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在患者体内置放支架,对医源性胆管损伤与胆管狭窄情况进行治疗,手术之后的第1、4、7及11d对患者的肝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对患者血白细胞水平的计算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住院的时间、临床上的治愈率以及手术之后第1、3、5年的复发率进行观察。另外,还要对比分析这些患者医源性胆管损伤与胆管狭窄情况的致伤原因以及治疗结果。结果术后治愈73例患者,治愈率为91.2%,术后的第1、4、7及11d,患者总胆红素、血白细胞水平、丙氨酸转氨酶等均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比较手术后第1d和第7d患者各项指标的数值,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第7d和第11d,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胆囊切除手术当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医源性胆管损伤与胆管狭窄在注意遵循及掌握手术原则的前提下,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在提高其远期疗效方面利用经内腔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在患者体内置放支架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特别是对于胆道狭窄的直径>3mm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其中20例(治疗组)行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术,30例(对照组)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胆管自脱落支架置入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ERCP和MRCP影像资料对132例胆管梗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诊断结果表明,两者一致的117例(88.6%),不一致13例(9.8%),总符合率MR-CP为88.6%,ERCP为98.4%。患者行MRCP后无并发症,但行ERCP检查后有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8%,但无死亡病例。结论:MRCP在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方面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伤性,经济实惠等优点,诊断胆总管扩张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但对胆总管较小结石(〈3 mm)的诊断不如ERCP准确,而且不能行取石治疗。因此MRCP在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应作为首选方法,但不能取代ERCP,两者需结合。 相似文献
15.
胆道再次手术7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胆道再手术原因,总结诊治经验及教训。方法对1998年5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73例胆道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肝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占全组病例的79.4%,其次为胆管狭窄、医源性损伤、肿瘤,再手术的方式以胆总管切开取石、肝叶段切除、胆肠吻合为主。结论胆道再次手术既有胆道疾病本身因素,亦有医源性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前评估,结合内镜或术中超声或造影等,以"取净结石、解除狭窄、通畅引流、去除病灶、防治复发"为原则,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是减少胆道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快速三维容积动态增强扫描(LAVA)联合应用在低位胆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及临床随访证实的低位胆道梗阻患者的MRCP及LAVA增强影像表现,包括病变部位、大小、范围及其周围受侵情况等。结果 MRCP与LAVA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和86%,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CP与LAVA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6%,与单项MRCP或LAVA检查的准确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CP结合LAVA联合应用能较好地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进行定位、定性诊断,提高早期肿瘤的检出率,并能准确描述病变的范围及其浸润或累及范围。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5月~2004年5月胆囊切除750例,同时行胆总管探查术127例的资料。结果 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总管横断伤1例,肝总管部分损伤1例;胆总管探查术中发生胆总管远端损伤致十二指肠外瘘、十二指肠结肠肝曲内瘘1例,均经手术处理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术中严格遵循三管一壶腹解剖关系,不过分强调小切口,总胆管探查强调koehe’s手法,保持手术人员良好心态,是避免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术中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并发症、结石清除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6vs36.6%,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vs7.3%,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势,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