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上颌垫附低位唇弓矫治器早期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应用上颌垫附低位唇弓矫治器治疗1~3个月。结果 16例患者矫治结束时,前牙反解除,磨牙均达到中性关系。结论上颌垫附低位唇弓矫治器治疗前牙反,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儿童前牙反牙合错牙合畸形是口腔正畸科中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由于在乳牙、替牙期儿童生长发育比较快,利用此期矫治儿童的前牙反牙合非常重要。笔者应用牙合垫矫治器于乳牙期、替牙期矫治前牙反牙合4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4.5  相似文献   

3.
我科对磨牙呈中性关系 ,个别前牙反牙合 ;前牙轻度拥挤 ;前牙反牙合伴轻度拥挤者一直沿用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 ,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但许多患儿对矫治错牙合畸形缺乏主动配合的意识 ,随意摘戴甚至损坏矫治器 ,影响了矫治器效能的发挥 ,影响疗效。笔者从 1994年始采用上、下颌局部唇弓收治了 2 1例安氏Ⅰ类轻度拥挤病例 ,观察至今临床均获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牙源性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 ,牙弓拥挤度 <4mm ,共 2 1例 ,男 6例 ,女 15例 ,年龄 9~ 15岁 ,平均年龄 13岁。本组病例均为不拔牙矫治。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方法。方法第1步,用活动矫治器解除前牙反牙合;第2步,用固定矫治器进一步排齐牙齿,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结果58例患者利用两步法治疗成人前牙反牙合均得到满意的效果,未见复发。结论该两步法治疗成人前牙牙源性、轻度骨源性反牙合,方法可行,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5.
前牙反牙合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牙牙合畸形,可采用活动或固定矫正器矫治,疗效均较为满意。本文通过对固定矫正器矫正前牙反牙合病例的疗效观察,分析探讨矫治过程中以及矫治后出现的一些问题。1 资料与方法本组前牙反牙合28例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10~16岁。替牙牙合期19例,恒牙牙合期9例;22反牙合5例,其余为1~2个前牙反牙合,并伴有轻度拥挤;全部病例为非明显骨性反牙合,下颌可退至切对切。采用唇弓矫正器矫治。设计装置:由带环、唇弓弓丝及圆形颊面管三部分组成;带环粘着在支抗磨牙上,圆形颊面管焊在带环之颊面,管径大小以使唇弓末端能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个体化弓丝矫治器推磨牙远中移动治疗恒牙早期功能性反牙合伴牙列拥挤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恒牙早期功能性反牙合伴上颌拥挤患者11例.上颌粘固定矫治器后采用个体化弓丝把磨牙除外的整个牙列作为一个整体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下颌戴活动式全牙列牙合垫解除咬合锁结.结果 11例患者矫治后反牙合解除,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3.6 mm,前牙平均覆盖增加2.2 mm,磨牙呈中性关系,咬合关系良好,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 个体化弓丝矫治器能有效远中移动磨牙矫治伴牙列拥挤的恒牙早期功能性反牙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MBT滑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骨性前牙反,研究颌面部硬组织变化,以丰富骨性前牙反非手术矫治的方法。方法:选择骨性前牙反无牙列拥挤病例7例,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13.8岁。使用3M MBT矫治器进行矫治。每位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下前牙建立了正常覆覆盖关系,上后牙近中前移,磨牙呈类咬合关系,牙列齐,无间隙。治疗后上下前牙均出现代偿性移动,A点前移,ANB角减小0.81°,矫治减少了上下颌骨前后向生长差异,但矫治后ANB角仍为负值,矫治并未使颌骨前后向生长型发生质的变化。结论:本研究显示MBT矫治技术主要是通过牙齿的代偿性移动,并增加上颌骨向前生长,可以有效、快速地矫治骨性前牙反。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乳前牙反[牙合],对比“复合树脂唇切面斜导板法”与“上[牙合]骀垫式矫治器”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选择乳前牙反[牙合]患儿46例,实验组23例用“复合树脂唇切面斜导板”矫治,对照组23例用“上[牙合]牙合垫式矫治器”进行矫治,分析了两个组不同时间点达到矫治人数的构成比,和两组的复发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时间点达到矫治人数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唇切面斜导板法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上疗效肯定,并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的美观及保健越发重视,口腔正畸的需求也不在局限于青少年患者,成年人接受正畸治疗的比例不断上升。我科自2001年以来共接诊和完成成人前牙错畸形共68例,笔者对68例患者的正畸治疗情况进行了6个月至2年的临床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为2001年3月~2004年9月正畸患者,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21~39岁,平均28.6岁。其中个别前牙反牙合者17例,上牙合前突患者12例,个别牙错位者8例,前牙有间隙者16例,深覆牙合者15例。1.2正畸方法1.2.1前牙反牙合采用上牙合牙合垫矫治器,用双…  相似文献   

10.
前牙反措是临床上常见的错始畸形,发病率为8.69%,而前牙的深度反措对生长发育期患者影响更甚。作者自1993年1月~1995年12月应用Begg矫治技术,配合下颌活动猪垫矫治器,治疗20例前牙深反始患者,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0例深反始(豆”以上,具有《个以上前牙反措),男女各10例。13~15岁11例,16~19岁6例,20~30岁3例。15岁以上患者均为牙性反始,13~15岁患者为早期骨性反胎合并牙性反胎,均无领颌关节症状。二、方法所有病例均以Begg矫治器配合下颌活动范垫矫治器进行矫治。1.戴用下颌赌垫矫治器…  相似文献   

11.
前牙反同时伴有乳磨牙早失的患者临床上并不少见。乳磨牙早失,恒磨牙近中移位,将会造成牙列拥挤及颌骨发育畸形,严重影响美观与功能。为保证推磨牙向后、解除前牙反、保持缺失间隙同时进行,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栅栏状上颌半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前牙反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随着生长发育,牙性和功能性反均可发育成骨性反,严重影响牙、颌、面的发育,因此必须早期进行矫治,阻断错畸形的进一步发展。我科采用固定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替牙期前牙反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8~11岁。牙性反4例,功能性前牙反为5例,轻度骨性反5例,牙情况见表1。表1牙性、功能性与骨性反临床表现项目牙性反功能性反骨性反磨牙关系中性关系或轻度近中轻度近中关系近中关系前牙反数目2~4个牙4个牙4个以上面型观察正常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结合下颌磨牙[牙合]垫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结合下颌磨牙[牙合]垫对28例处于替牙期的前牙反[牙合]患者进行矫治。观察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全部矫治成功,前牙反[牙合]纠正,覆[牙合]覆盖恢复正常。结论应用2×4技术结合下颌磨牙[牙合]垫矫治替牙期的前牙反[牙合],缩短疗程,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4.
恒牙反 是临床常见的错 畸形,妨碍口颌系统的功能,对面形美观影响较大,矫治早者对面形骨骼均将有较大改善。若错过矫治时机,将来就不得不依靠外科手术才能矫正。因此,恒牙反 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对恒牙反 用固定矫治器加后 垫矫治收到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 恒牙期反 患者32例,男13例,女19例.就诊年龄10~26岁,均为反覆 深,正畸托槽无法粘贴到正常位置,下颌均可后退至前牙对刃 。其中10例伴上前牙拥挤和(或)个别牙扭转,7例齿槽座欠丰满。1.2 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直丝弓矫治器结合活动(牙合)垫与单纯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牙合)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前牙反(牙合)病例2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1例与对照组11例,分别以直丝弓矫治器结合活动(牙合)垫和单纯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对比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矫治时间短于对照组,矫治过程时前牙松动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动(牙合)垫结合直丝弓矫治器可有效治疗前牙反(牙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早期阻断前牙反,防止骨性反的发生。方法采用上颌垫式活动矫治器对前牙反的20例病例进行矫治。时间约4~12个月不等。结果只要患者配合,按医嘱佩戴矫治器,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骨性反为较严重的错畸形,对患儿面型影响大,有的患者甚至引起心理创伤。早期进行前牙反的矫治,可以有效的阻断其发生。  相似文献   

17.
1990年~1996年,作者对113例乳前牙反腊作完整矫治,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113例中,男35例,女78例。年龄3~6岁,其中4岁68例。反始牙数目为2~7个,有8。例为反始。始型中性关系者对例,近中始关系者27例,轻度中始关系者15例。二、矫治方法和结果1.中性始关系者71例,主要采用上颌始垫式矫正器,通过机械力的作用推乳前牙向唇侧来矫正,每周加力一次,l~2个月完成矫治。临床诊治结果表明,有60例患者经过矫治后,恢复正常,效果很明显。有11例患者没坚持治疗而影响矫治效果。2.近中始关系者27例,主要采用猎垫式矫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5~20岁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前牙反矫治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不同生长发育期前牙反矫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8例5~20岁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前牙反,分别采用垫式矫治器、前方牵引矫治器、固定矫治器等方法矫治,取得满意疗效。矫治前后模型测量分析表明: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前牙反,矫治后其上颌牙弓前部长度,牙弓弧形长度明显增长,牙弓中段增宽。结论前牙反宜早期进行矫治。如此,可预防上颌骨发育不足,或利用生长高峰期的生长潜力可加速上颌发育以弥补骨骼过短造成的凹面形外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树脂牙合垫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可以后退至对刃关系,反覆牙合较深,超过3 mm.应用树脂牙合垫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结果:所有患者经3~10个月矫治,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树脂牙合垫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牙合技术具有疗效明显、治疗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选择经临床检查分析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选出恒牙列反患者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1~34岁。AngleⅠ类15例包括个别牙反牙合,AngleⅢ类30例有20例可退至对刃牙合,10例可退至接近对刃。其中有15例因牙列拥挤需拨除4444,3例需拨除1个下颌中切牙。治疗方法:45例反牙合患者在上、下颌都安置Edgewise矫治器,镍钛丝和奥丝展开上前牙,排齐牙列,纠正前牙反牙合;可摘牙合垫在4545间设计邻间沟作为固位装置。牙合垫的延伸范围:在不是反牙合的牙上作牙合垫,以免个别牙伸长,牙合垫的高度以解除前牙反覆牙合为度。一旦反牙合解除,立即逐次磨除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