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的成年患者采用上颌对称性拔牙,下颌不对称拔牙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在成年患者中拔牙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5例安氏Ⅱ类2分类的成年患者,采用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下颌不对称拔牙的治疗方法。常规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并对患者矫治前后的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治疗后ANB角减少,U1-SN角增大,L1-MP角增大,U1-L1角减小。上下切牙获得良好的唇倾度,解除了下颌的锁结。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的成年错患者,采用上颌对称性拔牙,下颌不对称拔牙进行矫治后,均获得良好的侧貌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透明压模保持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20例,根据矫治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57)与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组采用改良透明压膜保持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的头颅侧位X线测定数据。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的MP-PP、OP-PP、U1-PP、L1-MP、UIE-FHp、UIA-FHp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U1-PP、L1-MP、UIE-FHp、UIA-FHp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透明压模保持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后牙支抗消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生长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颌双期矫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生长期安氏Ⅱ类错颌的效果。方法选择15名生长期安氏Ⅱ类错颌患者用Twinblock加方丝弓矫治器进行双期矫治。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Twinblock矫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同时引起上切牙舌倾,下切牙唇倾。结论Twinblock双期矫治用于生长期Ⅱ类患者可取得明显的骨骼及侧貌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减数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效果,观察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方法:选取2008-2013年就诊于本院处于青春发育期的22例正畸患者,通过减数上颌第一前磨牙,结合种植体支抗技术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分析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结果:所有病例矫治结束后的SNA角、ANB角、U1-NA角、U1-NA距离(mm)、前牙覆合、前牙覆盖、上唇突度、下唇突度、角U1-L1、角L1-MP、A-Npog等结果较矫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牙列整齐,覆合覆盖正常,侧貌良好,上下唇突度减小,上唇突度减小更加明显。结论:在临床中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单纯减数上颌第一前磨牙,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面型及咬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应用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口腔科收治的错K畸形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对照组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指标,比较两组牙列排齐整平的时间、上下牙弓结扎时间以及去结扎操作时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两组头影测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UMC-PPV、LMC-MPV均大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SNA、U1-NA、U1-SN、FH-MP均小于治疗前(均P0.05),U1-L1、LMC-MPV均大于治疗前(均P0.05),而UMC-PPV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U1-NA、U1-L1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排齐整平时间、上下牙弓结扎时间、去结扎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器能快速有效的排齐前牙、打开咬合、减少深覆盖,同时控制好下牙列不明显唇倾,在口腔正畸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于临床矫治提供参考,分析经过拔牙矫治后,安氏Ⅱ类1类错颌畸形患者牙弓宽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安氏Ⅱ类1类错颌畸形患者60例,上颌拔除第1前磨牙,下颌拔除第2前磨牙,采用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分别测量矫治前、矫治后及矫治后半年3个时期磨牙、前磨牙间间和尖牙间3个部位的宽度值,对样本在治疗期间、随访期间及全程3个时期的牙弓3个部位的宽度变化进行观察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下颌磨牙间宽度在矫治后明显减小,随访期间宽度轻微增加;上颌前磨牙间宽度明显减小,随访期间宽度轻微增加,下颌前磨牙间宽度增加,随访期间宽度轻微减小;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加,随访期间宽度轻微减小,下颌尖牙间宽度基本不变.结论 在安氏Ⅱ类1类错颌患者的拔牙矫治过程中,对不同部位的牙弓宽度产生不同影响,在临床矫治中通过注意上述变化,可做出相应调整,达到更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种植支抗远移上下牙列矫治安氏Ⅱ类I分类二次矫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在5年内收治的26例安氏Ⅱ类I分类二次矫治的病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种植支抗远移上下牙列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效果。结果:相比治疗前后,患者的∠U1-SN、∠U1-NA、U1-NA、∠L1-NB、L1-NB、∠U1-L1、FMIA、UL-EP、LL-EP、∠Z-angl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SNA、∠SNB、∠ANB、∠Yaix、∠MP-SN的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对安氏II类I分类再治疗患者,通过种植支抗远移上下牙列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矫治因咬下唇习惯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7例替牙期因咬下唇习惯所致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应用本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磨牙达中性关系,咬下唇习惯破除,SNB平均增大3.27°,ANB减小3.00°,U1-SN减小4.56°,侧貌协调。结论:该矫治器作用于双颌,对上颌产生远中向作用力,打开咬合迅速,破除咬下唇习惯,协调上下颌功能,治疗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9.
在Begg细丝弓矫治技术过程中,为了控制切牙的转矩,经常需要弯制转矩辅弓,此法对于一个切牙或多个上切牙的转矩运动很有效。而在方丝弓矫治过程中,由于在第二阶段后期常规应用方丝控制转矩,所以一般不需要弯制转矩辅弓。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病例,单纯采用方丝转矩效果不理想。一些学者尝试在方丝弓矫治中采用转矩辅弓,证明确实可以起到缩短疗程,改进治疗效果的作用。这些特殊病例尤以上颌前突合并牙槽嵴丰满以及安氏Ⅱ^2前牙闭锁为突出。上颌牙槽嵴丰满的前突患者,很难利用方丝转矩让上切牙进行根腭向移动,矫治结果往往是上切牙代偿性舌倾,达不到自然的美观效果,牙槽嵴改善也不明显。但对于这类病人采用Begg转矩辅弓后,在稳定性圆丝和方丝上都可以自始至终给予上切牙一个较大的根腭向转矩,可以明显地改善上颌突度,减少牙槽嵴的丰满度。对于安氏Ⅱ^2前牙闭锁的病例,因为可以在0.016英寸以上稳定性圆丝上同时加用转矩辅弓对上切牙实施根腭向控根,所以能尽早打开咬[牙合],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直丝弓技术矫治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例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均给予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正治疗,治疗时间为1~2年。拍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片,回顾分析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8-18个月内完成矫治,前牙颌解除,牙覆盖正常,下颌前突明显改善,达到Ⅰ类骨面型;经矫治后,SNA角、SNB角、A-OLP及B-OLP无明显变化,但下颌骨的ANB角、Wits值明显增大(P0.05);上颌骨、下颌骨的垂直测量项目明显性增大(P0.05),L1-MP、L1-NB、L1NB线距明显减小。结论直丝弓技术矫治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的软组织结构,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在骨性Ⅱ类错(牙合)治疗中应用Twin-block矫治器和Forsus矫治器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各自的优势.方法 随机将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50例分成Twin-block矫治器组和Forsus矫治器组,各25例.利用患者所拍摄的头颅侧位X线胶片,测量头影测量值,进行正畸治疗前后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 正畸治疗前后,ANB角、SNB角、Co-Gn、Go-Gn、L1-MP在矢状向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ME、ANS-ME、S-GO的垂直向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rsus矫治器组与Twin-block矫治器组组间比较,ANB角、SNB角、LI-M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Gn、Go-Gn、N-ME、OJ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A、Co-Go、ANS-ME、S-GO、SN-MP、U1-SN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orsus矫治器与Twin-block矫治器的矫正原理相同,都能够促进下颌的向前生长,使下颌长度增加,前、后面高度增加,覆盖减少.但Forsus矫治器在下前牙的唇倾、刺激下颌骨生长、下颌的矫治作用优于Twin-block矫治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对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矫治时间、口腔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80例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直丝弓固定器矫治治疗,观察组行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矫治后,观察组的倾斜牙、转位牙矫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口腔美观度、咀嚼功能、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可显著缩短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的矫治时间,改善口腔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笔者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28例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效果满意。现将矫治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18岁~26岁,安氏Ⅰ类错(牙合)18例,安氏Ⅱ类错(牙合)7例,安氏Ⅲ类错(牙合)3例。1.2 矫治方法选用国产成品带环,0.022×0.028托槽,镍钛圆丝,京津釉质粘接剂;进口澳丝、不锈钢方丝、链状牵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通过不同方法对青少年口腔正畸的矫正效果进行观察,为临床青少年正畸方法选取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9月—2011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直丝弓矫治和方丝弓矫治,对所有患者正畸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调查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患者的错(牙合)畸形分类和就诊原因及需求进行统计可知,就诊患者以AngleⅠ类错(牙合)畸形最多,男性比例明显少于女性;在就诊原因及需求上,以颌面部美观需求最多,其次是口腔功能需求。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可知,直丝弓组的优良患者数量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方丝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正的患者明显比使用其他方法患者有更理想的正畸效果,直丝弓矫治器施力较稳定且持久,可以作为首选材料对青少年进行口腔正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方丝弓矫治术对前牙外伤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62例前牙外伤患者,其中38例应用方丝弓矫治器固定外伤前牙,24例采用金属丝牙弓夹板固定治疗,时间4~6周。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1年追踪复查,方丝弓治疗总有效率91.49%,而金属丝牙弓夹板组总有效率为70,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方丝弓矫治器固定治疗前牙外伤疗效满意、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梁凯玲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95-1596
目的 探讨安氏Ⅱ1类错验拔牙矫治过程中,上颌尖牙远中移位对前后牙位置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安氏Ⅱ1类错验患者17例,前牙Ⅱ覆验8例,Ⅲ覆覆(牙合)9例.所有患者的矫治均需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并采用口外弓加强上颌磨牙支抗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及以间断力后移上颌尖牙到与第二双尖牙接触时,进行X线头影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前移了0.9 mm,比下颌磨牙整体前移少约2.1 mm;上切牙舌侧斜移动了4.2 mm;下切牙舌向移动了1.6 mm,比上颌磨牙前移少1.0 mm.结论 控制上颌磨牙支抗并增大弓丝的滑动,可使上颌切牙在未主动内收前舌向移动;减少下颌尖牙的后移则有利于下颌磨牙的前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拔牙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方法选取四会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60例,均行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并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及下颌第二前磨牙或第一前磨牙。对比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矫治后患者上下唇部突度减小,上下前牙突度、倾斜度减小,开唇露齿改善,深覆[牙合]深覆盖纠正,颏沟倾角增大,鼻唇角增大,颏厚增加,上下唇软组织位置改变(相对于E线);下中切牙突度、倾斜度与颏沟倾角呈负相关,上中切牙突度、倾斜度与颏沟倾角呈正相关(P<0.05)。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拔牙矫正治疗,可有效地恢复正常覆[牙合]覆盖,改善软组织面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种植支抗结合片段弓远移上下牙列矫治技术在矫治轻中度牙列拥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口腔正畸患者中34例行拔牙治疗为对照组,另34例采用微种植支抗结合片段弓远移上下牙列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测量两组治疗软硬组织变化和磨牙移动情况,记录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除U1/L1角、NLA角外,观察组治疗后软硬组织变化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减少(P0.05);除U1/L1角、NLA角外,对照组治疗后软硬组织变化各指标较治疗前减少(P0.05)。除U6/SN角、L6M-PP距和L6/MP角外,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减少(P0.05);除L6M-PP距、L6/MP角外,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微种植支抗结合片段弓远移上下牙列矫治技术与拔牙治疗效果相当,但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蒋昕  常夏  郝春玲 《职业与健康》2006,22(7):545-546
目的探讨口外弓在安氏Ⅱ^1中度拥挤错[牙合]矫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上颌牙性前突伴下颌轻度后缩的中度拥挤错[牙合]患者17例,先应用口外弓远中推移上颌第1恒磨牙,在上牙弓开拓间隙,再配合固定矫治技术排齐牙齿,解除拥挤,改善突度,矫正深覆[牙合]和深覆盖。结果17个病例总计34个磨牙向远中移动。所有上第1恒磨牙在口外弓的作用下均明显向远中移动,最多达5mm,最少3mm,平均3.5mm;平均疗程5个月,磨牙远中移动的速率为1.5mm/月。结论口外弓作为一种辅助装置,可以有效地远中移动磨牙,配合固定矫治技术可以加强口内支抗,为固定矫治技术解决牙列拥挤,上颌前突,深覆[牙合]和深覆盖作了必要的先期准备,但应注意选择使用的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17例成人安Ⅱ^1错合患者正畸治疗后下切牙位置改变的研究及随访观察,旨在对安Ⅱ^1错合成人患者正畸治疗后下切牙位置的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本研究以2002年以前结束正畸治疗且随访时间至少两年以上(平均3.4年),治疗前、后及随访期资料完整的17例安Ⅱ^1成人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头影测量及游标卡尺分别对其头颅侧住片及牙合模型进行测量。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覆合、覆盖及下前牙拥挤度分别减少2.7mm、4.5mm和3.7mm(P〈0.01),头颅侧位片上代表下切牙垂直及矢状方向位置的测量值也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但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期内,患者的覆合及下切牙切缘至MP的垂距分别增加1.3mm和0.96mm(P〈0.05),同时拥挤度较正畸治疗结束时增加1.1mm(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安Ⅱ^1成人错合患者的覆合、覆盖关系,但下切牙在垂直向上及拥挤度上存在一定的复发,因此成年患者保持器的设计及戴用时间应有一定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