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改善心肌供血的有效方法,传统的冠脉搭桥手术(CCABG)是在体外循环(CPB)也就是心肺机辅助下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是外科医生在跳动的,无CPB支持的心脏上实施手术。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日益成熟,与传统CABG相比,OPCAB因对患者的生理干扰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普及。 相似文献
2.
3.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护理.包括对16例实施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实施血流动力学监测、内出血的观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高血压、高血糖监测,并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指导.认为护士对病情的监护为医生提供了及时动态信息,是手术成功的保障,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时间,减少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和体外循环下心脏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血液动力学、术中出血量等的影响,评价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优越性。方法 观察组21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照组208例,采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心绞痛缓解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可使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果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ICU停留时间短、并发症少,有效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6.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由于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补体系统的激活 ,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等原因常常造成病人术后心功能不全、出血及血栓形成、脑及脏器栓塞等。近年来 ,微创冠状动脉外科的兴起及特殊的手术器械应用于临床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占总搭桥术的比例越来越高 ,达30 %~ 6 0 %,而且由最初的仅应用于单支血管发展到多支血管。术后病人恢复快 ,并发症也明显减少。所以 ,该手术技术已成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一种趋势。 1997年 4月— 2 0 0 0年 7月 ,我科对 2 1例冠心病病人施行了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并对术后早期…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能有效的恢复心肌血液的供应,改善心脏功能、减少或避免心衰、急性心机梗塞或猝死的发生,提高病人的运动量,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1]。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具有出血少,拔管早,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新趋势。 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微创心脏外科手术.该手术不使用体外循环,在心脏搏动下进行冠状动脉移植,避免了常规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CABG)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造成的创伤,具有出血少、术后输血少、用药少、拔管早、进食早、并发症少等优点[1-3].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0年2月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术至2003年7月已完成89例,其中非体外循环的55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5例患者中,男49例,女6例,年龄39~83岁。其中有陈旧性心梗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射血分数(EF)<0.402例,高血压35例,糖尿病16例,脑血管病变3例,慢性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微创心眭外科手术。该手术不使用体外循环,在心脏搏动下进行冠状动脉移植,避免了常规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CABG)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造成的创伤,具有出血少、术后输血少、用药少、拔管早、进食早、并发症少等优点。OPCAB成功的关键是心肌完全血管化、良好的心肌保护和术后监护。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常因年龄偏大、病程长,易并发其他系统合并症致术后机体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特别是伤口的愈合不良,属手术高危人群.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不需体外循环,具有出血少、拔管早、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1].因此,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是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的最佳手术方法.我科从2000年5月~2005年12月共完成OPCAB合并糖尿病患者19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老年冠心病患者属高危人群,常因年龄大、病程长、病情重,且多伴有其他疾病,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较一般人高.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现在已成为国内外冠心病搭桥术中的一种常用选择.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常因年龄偏大、病程长,易并发其他系统合并症致术后机体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特别是伤口的愈合不良,属手术高危人群。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不需体外循环,具有出血少、拔管早、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1]。因此,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是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的最佳手术方法。我科从2000年5月~2005年12月共完成OPCAB合并糖尿病患者19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0年5月~2005年12月共有199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OPCAB,男性174例,女性25例,年龄38~86岁,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优点、适应征及移植材料的选择。方法 :手术在全麻常温下进行 ,正中切口。例 1搭桥 2支 ,例 2搭桥 3支。结果 :例 1,手术时间 2 .5h ,带气管插管时间 4 .5h ,例 2 ,手术时间 3h ,带气管插管时间 4h ,均在术后 9d痊愈出院。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安全可行 ,拓宽了搭桥术的指征。且可减少手术创伤与并发症 ,降低医疗费用 ,在移植材料上 ,首选动脉材料。 相似文献
16.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微创心脏外科手术.该手术不使用体外循环,在心脏搏动下进行冠状动脉移植,避免了常规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CABG)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造成的创伤,具有出血少、术后输血少、用药少、拔管早、进食早、并发症少等优点[1-3].OPCAB成功的关键是心肌完全血管化、良好的心肌保护和术后监护[4]. 相似文献
17.
老年冠心病患者属高危人群,常因年龄大、病程长、病情重,且多伴有其他疾病,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较一般人高。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现在已成为国内外冠心病搭桥术中的一种常用选择。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简介患者男 ,73岁。自 1993年起出现心绞痛且逐渐加重 ,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 2 0 0 0年 2月 8日因心前区疼痛、加重 1周再次入院治疗。患者既往有 2次心肌梗死史 ,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查体 :HR 6 5次 /min,律齐 ,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前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心肌酶增高。动态心电图示新近期前间壁、侧壁心肌梗死 ,心肌下壁有缺血改变。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加左心室造影术示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92 % ,左前降支完全阻塞 ,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部分狭窄 ,左心室心尖部动度减弱 ,无室壁瘤及其他并发症。UCG检查示…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