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具有血管新生依赖性,促血管新生因子胸苷磷酸化酶( thymidine phospho rylase, T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可促进乳腺癌血管新生活性表型的转化。其作用机制主要与TP 特异作用于胸苷后的产物2 -脱氧- D -核糖(2-dDR)有关。2-dDR可通过诱导浓度依赖性的内皮细胞迁移,促进血管网状结构形成;诱导血氧酶1(HO -1)表达增强,通过一氧化碳(CO)的产生保护内皮细胞,增强其抗凋亡能力;诱导癌细胞的氧化应激并促进血管新生因子如VEGF、IL- 8、MMP-1的释放等多种途径促进肿瘤血管新生。缺氧及降低微环境pH可以诱导TP的表达;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如IL- 1、TN-F α、IFN- γ可以提高TP的浓度和酶催化水平。针对TP的靶向性抗血管新生治疗是个体化性的,根据TP的表达情况可预测化疗药物疗效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改善并提高高表达T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 TP)是嘧啶核苷合成与分解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目前认为TP与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PD-ECGF)具有同源性, 其诱导血管形成和抗凋亡的作用与结直肠癌的生长、转移密切相关。同时TP也是使5'-脱氧氟尿苷(5'-deoxy-5-fluorouridine, 5'-DFUR)等(5-fluorouracil, 5-FU)前体药物转化为5-FU的关键酶, 其活性与结直肠癌细胞对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敏感性及靶向治疗密切相关。因TP在肿瘤的生长、转移、治疗和预后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阐明其表达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近年T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新生及与激活5'-DFUR发挥细胞毒作用、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近年来关于胸苷磷酸化酶(T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方法:应用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CNKI及万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胸苷磷酸化酶和结直肠癌为关键词,检索2005-01-2011-06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TP在结直肠癌及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促血管新生、抗细胞凋亡等生物学作用.2)TP与5-氟尿嘧啶(5-FU)前体类药物靶向治疗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分析文献29篇.结果:TP对于结直肠癌的影响是双重性的,其在肿瘤血管新生、转移、复发以及抗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高表达TP的患者往往预后不良.另外,TP又在5-FU前体药物的化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增加TP的表达很可能可以增强5-FU前体药物的化疗效果.结论:T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对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胸苷磷酸化酶(TP)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的平衡状态在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4例骨肉瘤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肉瘤组织中TSP-1及TP的表达,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骨肉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骨肉瘤TSP-1的表达程度与MVD呈负相关(Spearman秩和检验:rs=-0.241,P=0.000);TP的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Spearman秩和检验:rs=0.511,P=0.000);TSP-1、TP的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因素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都与肺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 TSP-1及TP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血管形成及肿瘤侵袭性,两者表达的不平衡是骨肉瘤组织中新生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骨肉瘤中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胸苷磷酸化酶/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TP/PD-ECGF)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骨肉瘤组织中TP/PD-ECGF的表达,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骨肉瘤MVD.结果:骨肉瘤TP/PD-ECGF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骨肉瘤TP/PD-ECGF低表达组、中表达组、高表达组的MVD计数有统计学差异;骨肉瘤TP/PD-ECGF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因素无统计学关联,但与是否肺转移显著相关.结论:TP/PD-ECGF是骨肉瘤血管形成的一种重要调节因子,在骨肉瘤肺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上调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徙和诱导血管生成,而血管新生是实体瘤生长、浸润、转移与复发的重要前提。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8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表达、MVD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与血管生成方式和时间的超微结构特点,明确人乳腺癌生长中VEGF、F8因子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原位移植 SCID鼠,光镜、电镜动态观察肿瘤生长与血管生成的细胞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检测VEGF、F8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移植后1、2天生存靠固有组织的血管滋养生长,肿瘤组织中未见新生血管生成。肿瘤生长第3天时,肉眼可见周围血管向移植的肿瘤表面延伸,电镜下观察在存活的癌细胞中可见血管母细胞出现。第6天时,在癌细胞增生活跃区血管母细胞演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此时癌细胞群与新生的肿瘤微血管紧密相连。微血管邻旁周边可见极少量的蛋白质网架。第8~10天,内皮细胞有较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增多,池内含中等量蛋白质,血管内皮的腔面小球增多,光镜下可见肿瘤周围的血管与肿瘤新生血管相通。VEGF、F8因子的表达与肿瘤增殖、侵袭、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结论:移植初期人乳腺癌细胞可分泌血管生成因子。肿瘤周围的血管母细胞被激活。快速增殖期癌细胞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肿瘤新生血管。逐步演化的肿瘤新生血管与肿瘤边缘固有的血管相连通。  相似文献   

8.
新生血管是肿瘤增生、侵袭和转移的重要环节[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内皮细胞生长促进作用效果最强,特异性最高的因子之一.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前列腺素生成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研究表明,COX-2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可促进肿瘤VEGF表达,它与VEGF共同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笔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鼻咽癌中COX-2和VEGF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从而为鼻咽癌合理放化疗提供一点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女贞苷(NED)抑制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促炎反应的机制。方法:用50μmol/L NED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12 h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法测定细胞凋亡率,转录组测序分析异常基因表达,免疫荧光检测Nrf2蛋白表达定位。进一步使用100 ng/mL LPS(模型组)与不同浓度(0、12.5、25和50μmol/L)NED联合处理RAW264.7细胞干预12 h后,采用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6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分别采用DCFH-DA、MitoTracker-Green和JC-1染色测定细胞中活性氧、线粒体含量和膜电位;试剂盒测定细胞内抗氧化酶活力、线粒体复合物I和III活性以及ATP合成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0μmol/L NED对巨噬细胞存活和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抑制模型组LPS诱导促炎因子TNF-α、IL-6的表达和分泌(P<0.05),并增强抗炎因子转录表达(P<0.05),呈...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组织中TP和TS及DPD 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胸苷酸化酶 (TP)、胸苷酸合成酶 (TS)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PD)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eal time定量PCR技术检测经过微选的 9例正常乳腺组织和 86例乳腺癌组织TP、TS和DPD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肿瘤组织中TP、TS和DPD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分别为 16 .5 4 ,0 .38和 2 .74 ,正常乳腺组织分别为 11.75 ,0 .2 5和 8.33,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除年龄与DPD表达呈负相关外 ,TP、TS和DPDmRNA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TP、DPD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之间 ,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差异均无显著性。TS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无瘤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6 9) ;平均总生存期分别为 5 9.0 0和 70 .30个月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4 96 )。结论 仅检测TSmRNA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参考价值 ,同时检测TP、TS和DPD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uteolin对血管的抑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luteolin处理人微血管内皮细胞,观察luteolin对内皮细胞生长,乳腺癌细胞MDA-MB 231培养液介导的内皮细胞趋化抑制作用。并探讨luteolin对内皮细胞中IL-8信号激活的抑制作用,及luteolin对血管生成抑制作用机制。结果:Luteolin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P<0.01)。Luteolin可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 231培养液介导的内皮细胞趋化作用(P<0.01),并明显抑制IL-8对内皮细胞ERK及AKT的激活。结论:Luteolin可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乳腺癌细胞MDA-MB 231培养液介导的趋化作用,并可抑制IL-8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信号激活作用,luteolin抗血管生成作用在预防恶性肿瘤复发及转移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肿瘤血管生成在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分泌治疗是否影响乳腺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是临床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雌激素及其拈抗剂对人乳腺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转录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雌二醇(E2)对MCF-7乳腺癌细胞VEGF mRNA表达影响,并检测他莫昔芬(三苯氧胺,TAM)和ICI182780是否可抑制雌激素对VEGF转录的影响。结果:剂量依赖性实验显示E2浓度为1~10nmol/L时,VEGFmRNA表达水平最高,为0.125&#177;0.006-0.112&#177;0.014;时间依赖性实验中E2培养2h内VEGF转录水平明显升高(0.105&#177;0.009),6h达到最大值(0.140&#177;0.024),较未治疗组高1.5倍(P〈0.05)。TAM在浓度为1nmol/L时可轻微促进VEGFmRNA表达(0.061&#177;0.010),但该浓度下与E2共同培养时可抑制E2诱导VEGF产生(0.070&#177;0.001);ICI182780同样可抑制E2诱导VEGF产生(0.068&#177;0.001)。结论:雌激素可促进VEGFmRNA生成,其生成量依赖于雌激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TAM和ICI182780对雌激素诱导VEGFmRNA生成具有抑制作用,提示雌激素及其拮抗剂在转录水平调节VEOF表达,TAM通过阻遏雌激素诱导VEGF表达抑制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乳腺癌SK-BR-3细胞中Krüppel样因子4(KLF4)表达的影响,明确KLF4在促进乳腺癌SK-BR-3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TNFα(0、1、5、10、20 ng/ml)刺激乳腺癌SK-BR-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KLF4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和DAPI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随着刺激浓度的增高,KLF4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逐渐增多。流式细胞术和DAPI染色显示,TNFα可诱导乳腺癌SK-BR-3细胞凋亡。构建p Ad-GFP和p Ad-GFPKLF4腺病毒表达载体,在乳腺癌SK-BR-3细胞中过表达GFP或GFP-KLF4,再给予TNFα刺激后,流式细胞术观察结果显示,KLF4过表达可促进乳腺癌SK-BR-3细胞凋亡。结论 TNFα可诱导乳腺癌SKBR-3细胞中KLF4表达,KLF4参与了TNFα诱导的乳腺癌SK-BR-3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氢促进结肠癌细胞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在大肠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分别与结肠癌细胞系LS174T和HCT8共孵育,24h后再与内皮细胞系ECV304共培养,观察不同浓度过氧化氢作用下结肠癌细胞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数目的差异;同时应用免疫组化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观察癌细胞及其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当过氧化氢浓度≤10—5mol/L时,不同程度地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当过氧化氢浓度为10^-5 mol/L时,促进作用最强(P〈0.05)。免疫组化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显示,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2种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强。结论适当浓度的过氧化氢等活性氧可能对大肠癌的进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对人卵巢癌细胞OVCAR3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管腔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BRMS1 shRNA重组质粒转染人卵巢癌细胞OVCAR3,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株。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RM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OVCAR3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血管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稳定转染BRMS1 shRNA后,OVCAR3细胞BRMS1的表达在 mRNA和蛋白水平均受到明显抑制。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提示,BRMS1表达下调后能显著促进卵巢癌细胞诱导的HUVECs形成管腔样结构的能力;Western blot法显示干扰组中ING4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下降30%,而IL-6蛋白表达上调,是空白对照组的1.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BRMS1基因的表达可促进卵巢癌细胞诱导血管形成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下游基因ING4和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胸苷磷酸化酶在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胸苷磷酸化酶 (TP)在不同种类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TP与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2 5 1例癌组织和相对应的 92例正常组织TP和微血管密度 (MVD)的表达。癌组织包括 :胃癌 4 8例 ,大肠癌 5 3例 ,乳腺癌 4 7例 ,宫颈癌 5 6例 ,肺癌 4 7例 ;正常组织包括 :胃 2 5例 ,大肠 2 5例 ,宫颈 17例 ,肺 2 5例。分析癌组织和正常组织TP表达差异 ,及癌组织TP表达与癌组织MVD的关系。结果 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和肺癌的T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 4 .6 %、6 7.9%、80 .9%、82 .1%和 6 3.8%。癌组织的TP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0 0 0 )。癌组织TP表达与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的MVD值关系密切 (P <0 .0 0 1)。结论 TP在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和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 ,并对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的血管生成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imesulide对乳腺癌肿瘤血管形成因子的影响.方法 利用体外培养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ting观察不同浓度nimesulide对肿瘤血管形成因子COX-2、PGE2、VEGF、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 nimesulide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下调COX-2、VE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MDA-MB-231细胞PGE2的合成,对TGFβ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选择性COX-2抑制剂nimesulide能下调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肿瘤血管形成因子COX-2、PGE2、VEGF的表达,为选择性COX-2抑制剂用于乳腺癌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与血管生成方式和时间的超微结构特点,明确人乳腺癌生长中VEGF、F8因子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原位移植SCID鼠,光镜、电镜动态观察肿瘤生长与血管生成的细胞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检测VEGF、F8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移植后1、2天生存靠固有组织的血管滋养生长,肿瘤组织中未见新生血管生成。肿瘤生长第3天时,肉眼可见周围血管血移植的肿瘤表面延伸,电镜下观察在 存活的癌细胞中可见血管母 细胞出现。第6天时,在癌细胞增生活跃区血管母细胞演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此时癌细胞群与新生的肿瘤微血管紧密相连。微血管邻旁周边可见极少量的蛋白质网架。第8-10天,内皮细胞有较丰富的线性粒体,粗面内质网增多,池内含有中等量蛋白质,血管内皮的腔面小球增多,光镜下可见肿瘤周围的血管与肿瘤新生血管相通。VEGF、F8因子的表达与肿瘤增殖,侵袭、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结论:移植初期人乳腺癌细胞何分泌血管生成因子,肿瘤周围的血管母细胞被激活,快速增殖期癌细胞可诱导血管内上细胞增生形成肿瘤新生血管,逐步演化的肿瘤新生血管与肿瘤边缘固有的血管相连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 miR-145 在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诱导人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利用 0、5、10、15 及 30 ng / ml TNF-α诱导人 C-20 / A4 和 CH8 关节软骨细胞 48 h,提取总 RNA 并反转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miR-145 的表达水平。瞬时转染 miR-145 模拟物 (mimics) 至 30 ng / ml TNF-α诱导的人 C-20 / A4 和 CH8 细胞,分别采用噻唑蓝比色法[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蛋白质印迹及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 观察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结果随着 TNF-α诱导浓度的提高,C-20 / A4 和 CH8 细胞中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β,IL-1β)、IL-6 及 IL-13 的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升高 (P 0.05),而 miR-145 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P 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45 mimics 显著提高 C-20 / A4 和 CH8 细胞中 miR-145 的表达水平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较,miR-145 mimics 显著降低 C-20 / A4 和 CH8 细胞增殖能力,并增加胱天蛋白酶 3 (caspase 3,CASP3)、cleaved CASP3、Bcl-2 相关 X 蛋白 (Bcl-2 related X protein,BAX) 的表达水平及 IL-1β、IL-6 及 IL-13 的浓度 (P 0.05)。结论 miR-145 在 TNF-α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中呈剂量依赖性下调。体外过表达 miR-145 抑制 TNF-α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吴凤英  欧周罗  邵志敏 《肿瘤》2007,27(2):129-133
目的:研究CC族趋化因子结合蛋白D6在乳腺癌中的组成性表达及细胞因子IL-1β诱导后D6表达的改变。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D6mRNA在人乳腺癌细胞株、乳腺癌组织以及正常脾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验证其在细胞中表达的差异;Western blot法分析D6蛋白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用重组人IL-1β(0.5ng/mL,1ng/mL,2ng/mL)刺激MDA-MB-231细胞24h,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肺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D6mRNA在所有9种人乳腺癌细胞系、4例乳腺癌组织以及作为阳性对照的人正常脾组织中均可检出,其表达水平因细胞的不同而异,其中MCF-7、ZR-75-1和SK-BR-3细胞的表达量较高。MDA-MB-435和MDA-MB-231细胞中可检测出D6蛋白。此外,以MDA-MB-231细胞为对象的细胞因子诱导实验结果显示,IL-1β可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嘶的基因表达。结论:D6分子在来源于不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生物学特性各异的多种人乳腺癌细胞系中均呈组成性表达,提示CC族趋化因子的结合蛋D6可能参与乳腺癌中趋化因子的调控,从而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