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2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主要发生在锁骨中段1/3 (占76%~82%)[1].以往对无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的锁骨骨折,多数认为只需"8"字绷带固定或仅用吊带固定而不需行手术,而对锁骨粉碎性骨折则多主张用细克氏针加钢丝或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2.
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32例均采用肘后正中切口,2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者经骨折端进入,余病例均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后用双重建钢板固定。结果 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根据Cassebaum方法评定肘关节功能:优22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0.6%。术后出现伤口感染2例,异位骨化、桡神经牵拉损伤各1例,经伤口换药、抗感染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恢复。结论采用鹰嘴截骨入路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术中显露充分,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96例,均取自身髂骨植骨.骨折按照Winquist分型:Ⅰ型18例,Ⅱ型26例,Ⅲ型31例,Ⅳ型21例.结果:所有患者经6~30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按照张法元等疗效评定标准.优87例,良9例,差0例,优良率100%.无感染、延迟愈合,骨不连、再骨折、锁钉断裂、肢体短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和形状记忆合金骨卡环内固定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方法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郭伟 《医学临床研究》2013,(6):1169-1171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2012年收治的22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其中185例内固定成功,38例内固定失败.对内固定失败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皮质激素应用史、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程度、骨折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按照手术风险评估将其分为低、中、高风险三组,比较各组之间手术的成功率.[结果]高龄、糖尿病、严重的骨质疏松以及不稳定型骨折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OR=1.978、4.208、2.646、3.099,P<0.05);低风险组的手术成功率要明显高于中风险组与高风险组(P<0.05).[结论]高龄、严重的骨质疏松、糖尿病、不稳定型骨折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失败的高危因素,对其高危患者必要时可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并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叶茂  罗晓东  陈保甲  张帆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4):1646-1647
目的:总结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内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近折端横向螺钉法替代钻骨孔法襻张力带钢丝进行术式改良.结果:治疗内外踝骨折63例,随访55例(87.1%),时间3个月~5年,平均2.4年.疗效:优良53例(96.4%);可2例(3.6%),无差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8周.结论:改良张力带治疗内外踝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经济;保持和发扬了张力带生物力学原理和稳定的AO内固定原则;减少了钢丝穿骨孔所出现的骨坏死吸收而增大所产生的"失张力"现象,避免了内固定松脱和骨折移位.缺点是需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18例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骨不愈合原因中螺钉松脱、钢板松动7例,骨质吸收缺损5例,克氏针并钢丝断裂成角畸形、钢板断裂、普通髓内钉固定不稳定各2例。本组均行2次手术治疗,取出原内固定物,重新复位、自体骨移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10~1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结论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与多种因素有关。仔细的术前计划、内固定物的选择、准确的骨折复位、稳定的固定,尽量减少软组织的损伤和一期骨移植,可避免或减少骨不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后骨不连应用锁定接骨板固定加植骨治疗的临床机制和疗效。方法:对13例四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不连患者,用锁定接骨板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13例患者骨折均在术后4-10(平均7)个月愈合。结论:对骨折端长时间存在骨折线且局部伴有疼痛症状者要果断进行手术干预,锁定接骨板固定加植骨消除骨折端的微动和骨缺损,可有效治疗长骨骨不连。  相似文献   

8.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6-07-2010-07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45例进行分析。结果经随访7~22(平均14.3)个月,根据Fernandez评分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优25例,良15例,一般2例,差3例,优良率88.9%。结论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供坚强的固定,早期功能训练,减少骨折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6年2月使用LCP内固定术治疗的37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平均8.5个月的随访,优31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5%。结论:早期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盖氏骨折骨不连2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1997-04~2005—12收治的盖氏骨折骨不连23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1~64(平均41.5)岁。左侧7例,右侧16例。原采用保守治疗3例,采用手术治疗20例:其中克氏针髓内固定3例,4孔钢板固定5例,6孔钢板固定12例。钢板置于背侧7例,置于掌侧10例。骨不连时间9~25(平均15.7)个月。手术处理下尺桡关节,采用改良的尺骨远端切除术8例,采用尺骨假关节成形术15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 年1 月至2008 年3 月,共收治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31 例,其中男18 例,女13 例;年龄19 ~63 岁,平均38 岁;T 11 骨折1 例,T 12 骨折7 例,L1 骨折11 例,L2 骨折4 例,L3 骨折5 例,L4 骨折2 例,L5 骨折1 例;骨折椎体平均高度48%,术前后凸角平均28.8 °,神经功能按Frankel 分级:A 级5 例,B 级13 例,C 级7 例,D 级3 例,E 级3 例.所有病例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复位,经伤椎及上下椎椎弓根固定.结果 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至平均96%,后凸角矫正至前凸角平均6.2 °,29 例获得13 ~25 个月随访,平均16.5 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 级5 例,B 级5 例,C 级6 例,D 级4 例,E 级9 例,伤椎椎体高度平均为93.6 %,前凸角平均为5.3 °.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四肢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临床治疗有时比较棘手,本院从1990年10月至2001年10月收治100例开放性四肢骨干骨折病人,清创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内外固定,其疗效报道如下.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132例。按照手术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微创组和髓内钉组,微创组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而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Johner-Wruh术后功能评价。结果 微创组手术平均时间以及术中平均出血量均显著少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髓内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Johner-Wruh术后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以及术后功能无显著差别,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发生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自2004-07/2008-12利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有效随访的170例病例中发生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率与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在胫骨的中下段发生率最高,与骨折的粉碎程度正相关,与皮肤切口的长度正相关,术中未进行逆行打击时发生率高,动力化时间过晚时发生率高。结论:强调骨折复位时尽量采用闭合复位和小切口复位,避免广泛切开;术中远端锁钉安放完毕后要用滑动锤对远骨折端进行逆行打击;发现骨痂形成不良后,动力化的时间最好在术后2个月左右进行。  相似文献   

15.
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1999-06~2003-08我院采用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5例,同期收治其他医院不愈合3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18~55岁,平均45岁.开放性骨折5例,其中GustiloⅠ型1例,Ⅱ型 1例,ⅢA1例,ⅢB2例,闭合性骨折3例.均采用静力锁定.本组中2例深部感染者,取出髓内针,髓腔灌洗,用外固定架治疗,感染控制后8周,重新采用髓内针治疗.4例采用去除一端锁钉,动力化后8~12周出现明显骨痂.2例骨折端出现骨质萎缩疏松,骨折端间隙增大,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本组均经1.5~2 a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16.
2000-01~2006-03我科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开髓扩髓时搜集的经骨干骺部和髓腔内松质骨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联38例,临床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比较人工假体置换术(半髋或全髋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住院治疗的54例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B组为内固定术治疗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并随访10~36个月。结果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91.67%VS 60%,χ2=6.96,P=0.008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下床活动时间亦明显短于B组。而术中出血量B组较A组少。结论人工假体置换术(半髋或全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时间短、患肢活动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传统的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开始康复训练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和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髋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镍钛记忆合金治疗不同部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方法治疗56例不同部位骨折,观察疗效,并定期随访。结果患者骨折均获临床愈合,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缩短,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治疗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骨折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54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交锁钉等内固定材料进行骨折复位、固定。结果 5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8个月,平均24.3个月。4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经清创及换药等处理后伤口愈合。5例骨折不愈合,钢板断裂,需再次行内固定及植骨术。其余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32周,平均15.8周。3例愈合后膝关节屈曲小于900,需行松解。按Merchan评分标准:优40例,良6例,可3例,差5例,优良率为85.19﹪。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可以重建股骨远端的正常解剖结构,恢复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